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千岁[重生]-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淼家中经商,薄有资产。其祖父敬仰读书人,这些年来不仅捐助了数家书院,还资助了不少贫寒学子,在望京小有名声。而孙淼正是孙家唯一的读书人,被寄予了厚望。据说学问也做得相当不错,这次秋闱下场,若不出意外,也是能稳中的。

    薛恕看完孙淼的背景,嘴角冷冷往下撇:“高远还真是个急功近利的蠢货。”

    不过这也并不意外,东厂和锦衣卫这些年来仗着隆丰帝宠信,行事猖狂无度,这样颠倒黑白之事早不是第一次发生。

    高远查到孙家名下的戏园子在孝宗时期出过逆贼,以为拿准了这一点,将孙淼屈打成招,送到隆丰帝面前,就是功绩一件。

    至于那戏园子其实是孙家后头接手的并不打紧,反正只要孙淼认了罪,孙家也翻不了身了。

    高远算盘打得好,但他却不知道孙家人虽然经商,却十分敬仰读书人。孙家老太爷颇有风骨,而孙淼被孙家寄予厚望,自小教养得极好,也并不是个软骨头。

    所以孙淼自始至终都未曾认罪。

    如今人死在了诏狱里,高远拿不到认罪状不说,还坐实了自己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恶行。

    简直是把把柄送到了薛恕手上。

    “去将那孙淼的尸身收敛了,送到孙家去。你再替咱家送一封信给孙家老太爷。”薛恕提笔写了封信交给崔辞。

    孙家若是想报这个仇,他自有法子助他们一臂之力。

    *

    孙家的反应比薛恕所料更为激烈。

    孙淼尸身送回去那晚正是七月十四,次日便是七月十五,正是中元节,乃是祭亡魂的日子。

    孙家老太爷刚烈,命人将孙淼的尸身收敛入棺,却并未下葬,而是命家中子侄抬着,挨家挨户去扣响了那些曾经受过孙家恩惠的人家。

    棺材并未加盖,孙淼之惨状有目共睹。

    再听孙老太爷一番哭诉,知晓原委,脾气烈些的书生们,当即便跟在棺后,要一同上衙门去讨个公道。

    有薛恕暗中大开方便之门,孙家的抬棺队伍无人阻拦,其后跟随人数越来越多,漫天纸钱纷纷扬扬。

    只是一行人到了顺天府衙门前,却被挡了回来。

    孙老太爷看着客客气气却一脸为难不断推脱的顺天府尹,便知道这顺天府的衙门是主持不了公道了。

    东厂督主,天子近臣。就是给顺天府尹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接这案子。

    孙淼的棺材停在顺天府衙门前,孙老太爷睁着浑浊的眼看了许久,到底下了决心,恨声道:“顺天府衙门不敢接,今日我便舍了这条命,去叩阍!”

    叩阍,即为告御状。

    按大燕律,叩阍者,不论对错,先杖二十。

    这也是昨晚薛恕信中的提议。

    东厂只听天子调令,东厂督主是天子近臣。要想动其根本,唯有告御状,将事情闹大。

    将孙家与高远的仇怨,大而化之,变成文人与宦官的矛盾。

    隆丰帝固然忌惮孝宗时期的余孽,但也十分顾惜自己剩余不多的名声。

    孙家虽是商人,可孙淼大小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而孙家多年来资助读书人,名声极好。这些读书人只要有一部分站出来,口诛笔伐,便能叫隆丰帝喝上一壶。

    大燕朝历来没有因言获罪的前例,隆丰帝若想平息文人怒火,便只能舍了高远。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孙老太爷愿意出这个头。

    薛恕接到消息时,孙老太爷已经带人抬棺,到了午门前击鼓鸣冤。

    在他身后,有不少读书人跟随,群情激愤。

    通政使司听闻有人在午门击鼓鸣冤,已经派了右参议前来查看情况。

    待问清原委之后,右参议收了状纸,将孙老太爷收监。

    次日,按规矩,孙老太爷要在午门前当众受杖二十。

    之后,此案才会正式开始审理。

    孙老太爷已过耳顺之年,身上套了麻袋,须发花白被按在板凳上,只露出个头在外,犹在高声喊冤。

    高远早就收到了消息,却并未露面,而是远远瞧着。

    他脸色不太好看:“昨日不就让你动手么?怎么竟让他活到了今日?”

    跟在他边上的档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他昨日就安排了人去,只是送进去加了料的食物,对方却并没吃。等再想用其他法子,却又失了时机。

    高远心里正烦着,也不愿听他辩解,只阴沉道:“去打个招呼,叫行刑官用心打。”

    用心打,便是不留活口。

    档头不敢再多言,领了命去跟行刑官打招呼。这种事在宫廷里常有,做起来也是熟门熟路。他将一包银子塞到行刑官袖中,两人相视一笑,这事便是成了。

    只是到了行刑之时,档头却见监刑官脚尖朝外,竟是个外八字。

    这廷杖里头门道深,若是将人打残,便说“着实打”,若是不留活口,便说“用心打”。若是不出声,也可以看脚尖朝向。脚尖朝外,便是做样子;脚尖朝内,便是往死里打。

    档头瞧见这外八字,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再去看那孙老太爷,一板子打下去,人没晕死过去,还在痛骂喊冤。

    等二十板子打完,孙老太爷被人搀扶着下来,脚步虽然蹒跚,中气却还是十足。

    远远看着的高远显然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见薛恕自远处缓步行来,目光特意在他身上顿了顿,远远朝他笑了下,才走到刑场上道:“太子殿下到。”

    虽说是告御状,但实际上大多数案件都还是由通政使司或者刑部审理,只有少数案子惊动了圣驾,才会由天子亲自督办。

    如今隆丰帝不在京中,出面的自然成了殷承玉。

    殷承玉与薛恕前后脚到,却并未看他。而是看向跪倒在地的孙老太爷道:“孙家之冤屈,孤已听闻。此案孤亲自督办,交由刑部审理,必会给孙家一个交代,给天下文人学子一个交代。”

    话罢,又看向薛恕,道:“听闻薛监官当日也在诏狱,比案便由你从旁协助。”

    薛恕自然躬身应下,他阴沉沉看了高远一眼,道:“臣遵命。”

    高远见他们一唱一和,面色霎时间变得极为难看。

    作者有话要说:  狗勾:我!要!过!生!辰!

    ————————

    久等啦,抽100个崽发红包!

 46、第 46 章

    孙淼的案子很快被转到了刑部。

    刑部尚书程百川听说案子是太子亲自督办; 自然不敢马虎,将高远并薛恕都请到了公堂之上。

    孙老太爷作为苦主,扶着孙淼的棺材出现在公堂上。孙家的亲朋好友以及受过孙家恩惠的文人书生不得上公堂,便都在外头翘首等消息。

    老太爷的伤势已经处理过了; 因为薛恕交代过; 行刑官控制着力道; 他虽受了些皮肉之苦,却没有伤着根本,大约是知道伸冤有望; 精气神反而更好些。

    程百川顾虑孙老太爷年纪大了; 允他不跪; 叫差役送了个小凳来让他坐着。但孙老太爷却不肯; 执意跪着,将写好的状纸递了上去; 状告东厂督主高远大兴文字狱; 罔顾律法; 草菅人命。

    程百川接过状纸看完,就吸了一口凉气。

    孙家的状纸上; 将事情原委,经过写得明明白白; 甚至连孙淼在诏狱里受了什么刑; 如何屈打成招; 都一清二楚。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普通人打听不到的。再联想到孙淼被送回来的残破尸身,程百川隐晦地打量了一眼薛恕。

    这案子看着是孙家和高远的恩怨; 但这后头,恐怕少不了西厂这位的手笔。

    东西两厂之争,自西厂成立之后; 就没少过。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两厂争权,倒霉的总是他们这些普通官员。

    后来当今登基,西厂被弃用,才好不容易太平了些年。眼下西厂再度启用,又有了薛恕这个主心骨,恐怕又要重演早些年的争斗。

    程百川能坐到刑部尚书的位置,自然不是蠢人。

    他实在不想掺合到东西两厂的斗法里,便端起了公正廉明的架势,两边谁也不偏帮,都客客气气的。

    “高督主,孙兴状上所陈可都属实?”

    “自然都是污蔑!”高远坐在一旁,冷冷笑道:“我东厂历来奉皇命办事,可从不错抓一人。前些日子咱家接到密报,说东川书院里有几名学子可能与孝宗朝的余孽有牵连,这才抓了人前来审问。至于人怎么没了……”

    高远一双阴鸷的三角眼斜斜瞧着薛恕,阴阳怪气道:“程尚书可要问问薛监官,冤有头债有主,天可怜见,这人可不是咱家杀的!”

    程百川只好看向薛恕:“薛监官,高督主所言可属实?”

    薛恕就坐在高远对面,听他言语也并未露出什么情绪波动,不紧不慢地颔首:“人确实是咱家所杀,不过也是咱家心善,见不得孙淼再遭受非人折磨,才好心给了他一个痛快。”

    高远闻言正要出声,薛恕却没有给他机会,继续道:“那天高督主与咱家偶遇,说是抓住了几个贼子,却审不出来什么,非要邀咱家去诏狱帮忙,说是为君分忧。咱家这个人向来心软,便应下了。可到了地方,却发现所谓的贼子余孽不过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秀才。那些秀才被抓进来几日,就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尤其是孙淼最甚,满身是血不成人形,一双眼睛也被挖了。就这样,高督主还让人上了‘琵琶’……”

    “程尚书是没看见当时的情形,那场面看了,凡是个有良心的人都要做上几晚噩梦。”薛恕摇头叹气:“那孙淼也有骨气,都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气,仍然在喊冤。高督主见他不肯认罪,便叫咱家去审。可咱家与高督主不同,向来做不来屈打成招之事,又见孙淼被折磨得出气多进气少,若是万一撑不住酷刑稀里糊涂认了罪,还要牵连家人,索性便给了他一个痛快。说起来,此事咱家还要向孙家赔个罪。”

    他三言两语说完了诏狱里的情形,面上没有指责什么,可又字字句句都在说高远屈打成招、草菅人命。

    高远被气了个倒仰,猛然站起身指着他骂道:“胡说八道!”

    薛恕不语,眼含挑衅。

    程百川见状重重一拍惊堂木:“肃静!”

    高远不得不坐下来,咬牙切齿道:“这都是他一面之词,程尚书可要秉公处理。”

    他将“秉公处理”四字咬得极重,意带威胁。

    若是往常,程百川自然卖他个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孙家的案子如今不仅牵扯到西厂,还因为激起了文人的怒火,在太子跟前也挂了号儿。

    他要是敢有一丝不公,先不说西厂了,就那群御史都能参死他。

    因此程百川难得硬气了一回,皮笑肉不笑道:“督主放心,本官自会秉公处理。”

    说罢,叫了仵作前来,当堂验尸。

    验尸过程颇久,众人等了一个时辰,仵作才收了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