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千岁[重生]-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望京这些已经掌握了刺血法的大夫,被分别派往出现了疙瘩瘟的州府,由他们指导当地大夫如何治疗疙瘩瘟。

    将批示过的奏报交给郑多宝,殷承玉露出些许笑模样:“交由内阁,议而后行。”

    等内阁商榷完毕,将政令施行下去,疙瘩瘟之危便可解了。按照今世的发展,不出意外,疙瘩瘟再不会像上一世那般肆虐大燕。

    郑多宝接过奏报,出了弘仁殿便往中极殿去。

    出门时正撞上风尘仆仆的赵霖。赵霖先前被太子派出去办事已经许久不在东宫,今日见到,郑多宝还想与他打个招呼,却见他行色匆匆进了弘仁殿。

    赵霖性情沉稳,郑多宝少见他如此情绪外露的时候。

    他心里担忧了一瞬,还是先去办自己的差事了。

    外头通报赵霖求见时,殷承玉还惊讶了一瞬。

    瞧见满身风尘的赵霖,他摈退了伺候的宫人:“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有关薛红缨的消息实在不多,他以为怎么也要几个月时间打探。

    谁知道赵霖却是摇了摇头,自袖中拿出一封密报呈上,声音沉重道:“臣此行赶回,是为山东之事,山东有流民起义,当地卫所派兵围剿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短短一月余,已有近万百姓加入起义军。”

    殷承玉脸上的笑容沉下去,翻开奏折快速看完:“具体是何情况?说清楚些。”

    赵霖这才将此行山东见闻细细报于他。

    七月中旬,他奉命秘密前往山东济宁调查薛红缨的踪迹,却在抵达山东后,发现山东情形与从前极为不同——大片的田地皲裂荒废,路边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流民。

    赵霖一路行去,才知道因为因今春无雨,山东遭了大旱,紧随又有蝗蝻肆虐,田地颗粒无收,不少农户成了流民。这本也是正常,这些年光景不好,山东不是旱灾就是洪涝,朝廷早有防备,各地粮仓里都存有备灾粮,在碰上灾年时便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好歹能让百姓活下去。

    可不正常的是,赵霖一路行去,发现各州府根本没有开仓放粮。受灾的百姓无食果腹,只能啃树皮,食草根。

    赵霖将沿途所见写在密信中,本想探听清楚之后便送回望京。但没想到他信还没写好,便听说蒲台有人反了。

    据说一开始因为是黄河泥沙淤堵,影响了运河船只往来,当地官员便自各州府征发民夫去清理河道。可山东百姓刚经过旱灾蝗灾,饥荒未解,又遭强征。走投无路之下,干脆便反了。

    蒲台最初参与反叛的流民不过两千人,他们冲进了官署和粮仓,大肆劫掠。当地的卫所得知消息后派兵镇压,却遭遇大败。

    打了胜仗的流民们趁势而起,往青州益都方向逃窜,最后占据了地势险要的卸石寨,竖了红白旗,自称“红英军”,打出旗号,要“毁官衙,烧仓库”。

    山东巡抚镇压不力,怕朝廷怪罪。将消息瞒下不报,又命青州卫再次派兵,名为招安,实为镇压。

    结果那流民首狡诈。识破了计谋。将计就计灭了青州卫三千兵马。

    接连两场大胜,叫红英军名声大噪,青州以东,更多的百姓都加入了起义军。

    眼见着山东乱成了一锅粥,实在压不下去了,山东巡抚才派人才送了急奏。

    赵霖赶回望京时恰在官道上遇上山东出来的信使,与对方一道抵京。抵京之后信使去了通政司衙门递折子,他则立即赶回了东宫报信。

    殷承玉攥紧了密报,满面怒色:“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疙瘩瘟之危刚解,山东又有流民起义。

    一桩接着一桩,竟没个太平时候。

    恼怒归恼怒,事情还需解决。殷承玉当即命人召了内阁大臣入宫商议。

    此时山东巡抚的急奏已经经了通政司,送到了内阁去。

    弘仁殿里,内阁学士再度齐聚一堂。

    山东巡抚的急奏就摆在桌案上,几位大学士为之争论不休。

    次辅邵添道:“乱臣贼子得而诛之,绝不能姑息!”

    “你说的容易,山西和直隶刚遭大疫,钱粮都用来赈灾了,若是朝廷派兵镇压,将士粮饷从哪里来?真要打起来,山东的灾民又要如何?起义军还未成气候,不如招安!”虞淮安年纪虽然大了,但他身兼户部尚书之职,和那些讨债一般的官员为了银子吵惯了,半点瞧不出年老气衰的模样:“你要派兵也成,别找户部要银子!”

    “前些日子不才有一批赃银入了国库?”

    邵添当然不肯,他管着兵部,年年都为要军饷和户部扯皮。那拨出来的雪花银,可关系着他的腰包。户部不拨军饷,不就是要从他的腰包里掏银子?

    两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为了派兵镇压还是招安争得面红耳热,互不相让。

    更还有另外三位大学士各自站队声援,弘仁殿一时间比菜市场还要吵闹些。

    殷承玉听了半晌,沉声道:“山东接连遭受大灾,若再起祸事。百姓恐无活路。不若先礼后兵,若是招安不成,再派兵镇压不迟。”

    两边各有道理,再怎么争也争不出个长短来。

    不如采取折中的法子。

    只是招安的人选,却又犯了难。

    就在朝堂上为此争论数日仍未有定论之时,二皇子殷承璋带着隆丰帝的旨意赶回了望京。

    山东动乱,隆丰帝亦已得知消息,特命二皇子殷承璋为总兵官,安远侯徐惠为副总兵官,带五千禁军前往山东剿灭起义军。

    殷承璋宣读完旨意,目带挑衅的看着殷承玉。

    殷承玉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地回了慈庆宫。

    如今山东满目疮痍,若是再起战事,当地百姓恐怕更没了活路。到时候不想反的,只怕也要跟着反了。

    可不论是独断的隆丰帝还是妄自尊大的殷承璋,哪个都听不进他的话。在他们眼里,几十万的百姓,远比不上握在手中的权势。

    殷承玉眼底划过戾色,若不是不想背上弑父骂名,他当真是想……

    薛恕被郑多宝引进书房时,就瞧见殷承玉背着手立在窗边,面上是压抑的怒色和疲惫。

    隆丰帝命二皇子往山东平乱一事他已经知晓。自然知道殷承玉是为何生怒。

    他摸了摸袖中的密信,行至殷承玉身后,低声道:“紫垣真人送了消息回来。”

    “都说了什么?”殷承玉侧耳听他说,面上的怒色稍缓。

    薛恕垂下眼睫,遮住了眼底些许忐忑:“早前我命人打探紫垣真人背景来历时,得知他会炼一种‘还春丹’,那‘还春丹’据说吃了可令人重返年少,但实则与肖美人的‘苏合香’差不多。甚至药性还要更猛一些,服用多了,与慢性。毒。药无异……”说到此处,他骤然抬起眼来,看着殷承玉:“上一回与紫垣真人通信时,我让他给陛下服用了。如今陛下白日吃着‘还春丹’,夜里还有苏合香,听说精神焕发,时常夜御数女。长此以往,恐命不久矣。”

    隆丰帝到底是殿下生父,给隆丰帝服用还春丹,是他擅自做主。

    若是殿下生气,他也认了。

    作者有话要说:  狗勾:我要杀了狗皇帝殿下不会生气吧?

    殿下(欣慰):好狗勾。

    ————————

    久等啦,今天太卡了不好意思。

    抽200个崽崽红包叭!

 50、第 50 章

    薛恕的话却叫殷承玉想起了上一世。

    上一世他被复立太子; 根基却远没有现在稳。在他被幽禁的五年里,殷承璋和殷承璟各自拉拢了不少朝臣。利益绑定永远是最稳固的关系,即便他是太子,继位名正言顺; 但为了自己的利益; 那些朝臣也不可能立即倒戈于他。

    为了拔除殷承璋和殷承璟的党羽; 他废了不少时间和功夫。

    但等到两人先后身死,他手握大权,头上却还压着一个隆丰帝。

    隆丰帝这一生; 于家于国毫无建树; 反而因为目光短浅自私自利; 给后世子孙留下不少遗害;

    都说祸害遗千年,隆丰帝将这句话做到了极致。即便日日吃着丹药; 脑子糊涂了; 身体也被掏空了; 但就是撑着一口气没死。

    叫殷承玉等得都没了耐心,恨不得亲自动手送他一程。

    但薛恕的动作比他更快一步; 亲手毒杀了隆丰帝,搬开了压在他头顶的这座山; 他才顺利登基称帝。

    隆丰帝驾崩的那晚; 薛恕押着紫垣真人来寻他。表情一如既往平静; 丝毫看不出来刚刚弑了君。

    “昨日咱家一时兴起,想亲手为先帝炼制丹药; 便叫紫垣真人在旁指导。谁知炼制时不慎,没有控制好份量,先帝服用丹药后便仙去了。”他轻描淡写道:“咱家怕殿下伤怀; 特意押了紫垣真人过来给殿下解气。”

    当时殷承玉对他偏见颇深,只觉得这人实在嚣张至极,弑君谋逆连眼也不眨。

    可如今细细回想,却觉得,他仿佛是故意将把柄往自己手里送。

    虽然后来他并未用到这个把柄。

    殷承玉抬眸瞧着薛恕:“为何要告诉孤?”他伸出一根手指,在薛恕脖颈上轻轻划了下,声音透着些许冷:“弑君谋逆,可是诛九族的死罪。”

    微微冰凉的指尖若有似无地自颈上掠过,薛恕喉结滚了滚,声音又沉了几分:“殿下说过,不喜欢身边有人秘密。”

    “狡诈。”殷承玉嗤了声:“若真没有秘密,怎么现在才来报于孤?”

    说是这么说,语气却并不见恼怒,还带了些许笑意。

    薛恕见他并未生气,便悄悄松了一口气。

    让紫垣真人给隆丰帝用还春丹,是他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他见不得旁人压在殿下头上作威作福。

    虽然殿下与隆丰帝并不亲厚,但他将人杀了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以薛恕坦白时,是难得有些忐忑的。

    眼下见殷承玉并未生气,那点忐忑就变成了欣喜。他私心里觉得,殿下和他才是一边的。

    他和殿下的关系,比血亲父子更加亲密。

    薛恕的胆子又大起来,压制在心底的欲/望蠢蠢欲动,得寸进尺道:“那我这次可算立功?”

    他个子窜得快,不知不觉间已经比殷承玉高出了小半个头,直勾勾盯着殷承玉时,头微微垂着,眼底的情绪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像只使劲摇着尾巴讨赏的巨犬。

    殷承玉眯起眼瞧了他半晌,抬手挠了挠他的下巴,似笑非笑道:“那就给你记一功。”

    薛恕喉结动了动,有些不甘心地抿起唇。

    他想要点别的。

    可惜殷承玉并不给他机会讨要,又问起了别的:“紫垣真人送了什么消息回来?”

    说起正事,薛恕只得收了心,道:“有两件事。一是陛下前些日子听闻直隶疫病之危已解,便让紫垣真人算了一卦,问何时适宜回京。”

    两地消息来往不便,紫垣真人来不及和他通气,只算了个较为靠后的日子,在九月里。

    若是隆丰帝回京,行事又要多受制约。

    但如今疫病已经没有威胁,阻止隆丰帝归京也没有其他合适的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