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明-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开莫摇摇头,带着些许的不满。
这段时间,投入的银子起码也有数千两了,但却丝毫看不到能够成功的哪天,委实让人觉得银子全部扔水里了。
“不急,我也没打算要他们立即弄出来。多积累一些经验,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李征倒是看的很开,技术进步本就不可能一挥而就,前期无数的失败,才有可能换来成功的一刻。
第222章 领旨出征
崇祯六年终于在爆竹声中走来。
今年的潞州府城,格外的热闹红火。
不仅是众多的富商与缙绅们涌来,更重要的是百姓们的生活也好了许多。
这个年大部分家庭已经能够消费价格‘昂贵’的炮竹了,虽然买的只是小小的一挂,但头一次在自家门口响起的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还是让这个年热闹了许多。
如今的潞州,几乎近半的百姓都是在李征的佃田中做着佃户,但在李征极轻的赋税政策下,几乎家家都有余粮,过年时节甚至还能很奢侈的买上一斤猪肉。
保证了温饱之后,百姓们对于其他生活物品的需求便逐渐增多起来,尤其是这大过年的,给小孩扯上几尺布,做套新衣服,也已经不再是过去那般有心无力了。
在这种旺盛的需求下,李征在潞州的商行也是赚的钵满盆满。
李家商行在李征几次整顿之下,店大欺客,缺斤少寸的行径已经基本禁绝。再加上李征如今在百姓们心中的威信,李家商行的生意一直都是红红火火。
物美价廉,再加上老板在百姓中神圣的地位,许多采买物品的百姓,宁肯多行里许路,也要找到李家商行采买物品。
李征在田地上得到的赋税,再去掉路途中的损耗,并交纳完官府的税收之后,也许只能勉强维持着各地收佃的保甲长的俸禄。
看似毫无利润可用,但这向藏富于民,却在另外其他方面得到了补偿。
李家商行的粮店,更是以公平买卖而著称,虽然李征没有刻意打压其他同行,但自愿到李家店里买卖粮食的百姓却是占据了一半以上。
粮食买卖自有其规律,低买高卖是其生存的根本,李征只是废除了大斗进小斗出这一项小伎俩,便直接拉动了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
粮行在赋税前后大肆打压粮食的价格,在经历李征数次经济战之后,已经收敛了许多。
但因为李征还不是割据军阀,更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无法支撑的住银本位的普通百姓的全部需要,因此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谷贱伤农的规律。
但这股粮行中的泥石流,依旧重重的打击了潞州府诸多的粮行,三年下来,潞州府的粮行几乎少了一大半。
众多小粮行根本无法与李征抗衡,还能留下来的无一不是大玩家,这些大玩家,除非李征灭了他们本家,否则李氏粮行根本无法完全将他们打压下去。
不过在李征这股泥石流冲击之下,潞州府各行各业已经收敛了许多,已经有了些文明经商的模样,货物价格更是变得亲民起来。
便宜的货物,也激发了已经有了腰包的百姓购买的欲望,虽然单体利润降低了,但成交量却是节节攀升,商家的总体利润也并没有因此下降多少。
这种状况下,商行背后的缙绅们虽然利益稍稍受损,但是却也没有到肉痛的只能拼死一战的地步,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虽然紧张,但却也只是在台面下过招。
表面上,潞州府内完全是一片的详和。
这个年对于见惯后世过年大场面的李征来说,依旧是一个索然无味的新年。
唯一值得观注的便是,这是自己在大明过的第三个新年,而自己也终于有了家,还有了一个大胖小子。
如今的李征有一种咸鱼的感觉,境内已经风平浪静,外面虽然打生打死,但似乎与现在的自己也没多少关系,他也没有能力去干预外界的事情。
安逸的日子并不长久,这咸鱼的日子还不足一月。就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李征正陪着妻儿吃着点心闲聊,谢文举却是急匆匆的行了进来。
“天使到了,速速与咱家一同去参见!”
谢文举拉着李征,连行边快速的说道。
李征也怔了一下,完全不明白天使这个时间来是做什么的。给自己拜年,那是想也不用想的,难道又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泽潞二州之事,没理由自己还没收到消息,北京方面却是提前知道,唯一的可能便是外面的战事又一次吃紧,自己又得出征了。
两人很快行入前堂,一个宦官服饰的人已经在坐了,旁边放着一锻黄绸,身边还立着几位锦衣亲卫。
李征二人在香案后跪下,这宦官才踱着步来到案前,大声念诵起圣旨来。
高迎祥自河南大败之后,数十万流寇星散大半,只领数万人马沿宜阳,永宁向西逃遁。
一路追击的卢象升误判了流寇想窜入陕西,穷追至灵宝后才赫然发现,高闯在永宁西便反身向南,翻越伏牛山窜入南阳。
最后经南阳、新野,一头扎入湖广境内。
湖广境内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等流寇头目纷纷来投,贼势浩大。
崇祯五年底,流寇大举围攻襄阳十数日,最后被守军击退。
流寇转而向西,连破房山,竹山,竹溪诸城,再次聚拢十数万众,声势浩大。
官军追至襄阳,刚刚挺进竹山县,却又收到消息,流寇已经放弃诸城,再次翻越大巴山窜入四川。
面对行踪飘忽不定的流寇,在后追赶的官军疲于奔命之际,更是士气大跌,军中怨声载道。
虽然流寇声势猖獗,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流寇已经开始被官军压缩在湖广与四川交界山脉相连的郧阳县的这片区域。
只要官军人数足够,甚至可以四面合围,直接将这些顽匪彻底剿灭干净!
面对这种局面,大明朝廷也是发了狠,开始拼命的抽调军队,准备集结一支极大规模的围剿军队,毕其功于一役。
这道圣旨并不是针对李征下的,而是需要一路向西,向北传达而快,这也难怪谢文举如同吃了枪药一般,闯入内宅将自己揪来领旨,毕竟这宦官职责在身,根本无法久留。
恭敬的领了旨意,再厚厚的给了一笔辛苦费,李征终于将这个眉开眼笑的宦官送出门。
这年已经没办法再过了,天大地大,如今皇帝老子最大。
在谢文举的催促下,李征根本顾不上向妻子解释情况,便只能不断的发出一条条的调兵文书。
随着一道道军令的发出,潞州军这只沉默了数月之久的战争机器开始慢慢发动起来。
因为泽州府储备有大量的钱粮物资,各地驻军只需要在接到军令之后便集结向泽州,粮草无需过多收集,因此潞州军集结速度极快。
只是五天时间,潞州军便集结了五千余军队,同时准备好了四千军队两月食用的粮草。
第223章 空耗
这次一口气抽调了五千军队,几乎抽空了泽潞二州的所有官军。
起码在谢文举眼中,潞州、泽州二府,已经没有可战之兵了。
虽然在长治城,还有五百官兵守卫,但经历过一次泽州之乱的谢文举,此时觉得这长治城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安全可言了。
他对于李征的态度极为满意,圣旨一出,数日之内便全军集结就位。就这种速度,夸一声忠于王事,谁敢说个不字?
就这种勤勉王事的将领,若说其中没有监军的功劳,又有谁信?
谢文举这一次是随军出征,虽然捷报还没有传出,但他这份责任心却一定要给皇帝老爷看到!
凝望着指派的锦衣卫带着自己的奏章快速远去,谢文举便急不可耐的催促着李征出兵,完全不顾别人与妻儿温馨告别的感人场面。
李征应了一声,与来送别的泽州知府余行则告别。余行则并没有被夺职,只是受到一通训斥。但这老小子此时却是没有一丝得意,人反而变得沉默消沉了许多。
虽然不明白其中原因,但李征也明智的没有多问,再挥别了妻儿,便带领大军踏上了征程。
大军押着粮草,每日行军并不快,只是日行五十里便安营扎寨。
这种李征觉得不快的速度,其实已经算是冠于大明诸军了,起码监军谢文举看来,这种速度已经令他极为满意的了。
在途非止一日,数日后大军便鱼贯而出天井关,到达河南怀庆府境。
此时的河南与泽州交界西北部,完全可以称的上是白骨盈于野,百里无人烟。
尤其是怀庆府这处与流寇一年内连续拉据数次的地方,更是连鬼都看不到一只。
又行了数日,大军艰难的行至黄河边上,在孟县外稍稍休整一日后,便踏着结冰的黄河进入洛阳境内。
无数的白骨露于荒野,大地上一片枯黄,大片大片的良田全部化为荒芜,野草长的都有半人高!
遍地枯草的田间地头,更是有些许嫩芽点缀其中,显示着其顽强非凡的生命力。
与这些杂草一样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便是华国的百姓们。
虽然数年都是干旱,到处都在打仗,在官军与流寇的反复剿杀下,依旧还有人顽强的这种绝境之中活着。
就比如正为大军带路的几个战战兢兢的百姓,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这种绝境下如何艰难的活着,但只看他们褴褛的衣衫,那破衣中时不时露出的干枯躯体,就知道他们活下来的过程一定不会太过愉快。
等这些人带着大军艰难的从杂草中找到官道,然后顺着官道行至洛阳城不远,李征便放了这些人离去。
在离去时,更是每人给了数十个馒头作为报酬,还温言告诉他们,若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不如去泽州府看一看。
对于泽州府,这些人是没什么概念的,这个时代,能够熟悉自己县城周边情况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别说还有一府之隔的山西泽州府。
不过他们显然对数十个馒头的报酬十分的困惑和惊恐,之前的官军别说给这种能救命的东西了,不直接杀了冒功就就已经是仁义之师了!
这个时代官军普遍存在欠饷欠粮,还有社会上下各类的不平等对待和看不起,他们心中都集着极大的戾气。
在军营之中还好,面对强者也许毫无心理负担的一逃了之。但面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时,他们心中戾气爆发开来,往往都是毁灭性的。
这种禽兽一般的行径,深深的拉低了仁义之师的标准,
因此对于官军还给予他们报酬,完全就是一种不可想象的事情。这种无法解释的情形,这些脑子都算活胳的家伙,甚至都已经想到死囚在死前那最后一顿饱饭了。
面对着这几个磕头求饶的家伙,李征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大军也不可能为这几人解释而停顿下来,示意他们退到路边后,李征也不解释,直接领着大军滚滚向前。
到达洛阳,李征先行交了调兵文书与自己的身份令牌,便于洛阳城外先行扎寨安营。
洛阳不同于一路行来的小城,这里是福王封地,数朝国都之地。各路神仙并不少,既然路过这里,打个报备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李征说不定还能混一些粮草补给。另外也可以休息两天,连续小半月的行军,须得让下面的官兵能够喘息片刻。
这里也将是中转战,来自陕西、河南的援军也将在此汇聚,然后共同奔赴战场。
虽然洛阳距离泽州只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