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这个想法只是试探性的说出来,却是遭受了朝堂一致的反对,当着林丹汗的使者的面,朝臣们俱言林丹汗狼子野心,欲壑难填,给予物资只会养虎为患!
    面对着汹涌的反对声音,爱惜羽毛的崇祯皇帝便只能退让,表示对于林丹汗的正义战争,大明在精神方面是无限给予支持的。
    见事情根本没有任何的转圜可能,使者也收起了卑微的态度,冷笑一声鼠目寸光之辈,便即告辞而回。
    这种态度对于大明君臣自然是极大的侮辱,但出奇的是,所有人都为这使者最后悲壮的态度所感染,竟无人喝骂。
    这段小插曲很快便归于无影,朝堂上的争执还在继续着,不过湖广之地却是传回了好消息。
    左良玉苦苦支撑过张献忠和老回回的三板斧后,通过纵兵抢掠地方,重整了军心士气,又通过抢来的钱粮拉起了一支数量不菲的军队,终于在半月后发动了反攻。
    在老恩客左良玉发力下,张献忠第一个不支,又被蹂躏一番,再次夺路而逃。
    老回回革左五营,眼见情形不妙,趁左良玉追击张献忠之时,也直接撒丫子就跑,湖广形势再次逆转。
    不过这一次,左良玉显然不打算放过打闷棍的张献忠,悍然举兵追过湖广境,直追入信阳山区,要跟张献忠来一个真章。
    而河南方面,新任巡抚李乘风与开封府联军数万,与高闯在新安,宜阳一线形成僵持,战局又一次稳定下来。
    消息传至京城,原本因为束手无策这才疯狂攻击的大佬们,终于消停了下来。
    因为这些猴精猴精的大佬们,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林丹汗正带着后金联军在茫茫草原上兜风,却是给出了大明一个难得的机会,先行对付境内的流寇们。
    流寇的兴起,严重的损害了士大夫们的利益,说不痛恨那是假的。在对付流寇方面,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如今流寇已经被重创的时刻,能有个机会彻底清除掉他们,那自然是要把握住的。
    在一番政治交易之下,终于达成了妥协,先行共同制定出了应对策略来。
    正在此时,陕西的一篇剿匪策略,也成功吸引到了众大佬的注意。
    这道奏章,描绘出的蓝图足够的恢弘,给出的结论更是令人期待和向望!
    七省连动,十面包围,最关键的是,各路军队如今的驻地,完全符合这道策略的要求。
    唯一的瑕疵便是钱粮问题,调动这么多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饷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既然有了希望,这一切困难都难不住一心剿灭流寇的士大夫们,
    七省官军出动的人数大概在十万人上下,以战局需时半年为准,开拔银和战时双饷,需要银一百二十余万两,粮草七十万石左右。
    这个数字是庞大的,但相比于大明的辽阔来说,又完全不值一提。不过当百官要求崇祯皇帝拿出内帑钱时,崇祯皇帝却是一口回绝。
    虽然最后在百官的要求下,忍痛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但更多却是说什么也不肯再拿了。
    在崇祯这边要不到钱,从已经可以跑马的户部仓库又拿不出来剩余的钱,大家便几乎在毫无反对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便再一次通过了加税这个万金油办法。
    按照在册面上的数字,大明如今缴税的田地数量应当在一亿亩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收一百万两银子的赋税,平均到每亩田,连一分银子都不到。
    这个折中的办法送到崇祯皇帝面前,崇祯皇帝当即认可了这个提议,毕竟这么一点的加赋,对于百姓的生活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影响。
    加赋的理由自然难不倒大明的文人们,这些年流寇肆虐地方,百姓根本无法安居乐业,为了保障百姓们的幸福生活,加收这些钱全是用在剿灭迫害百姓的流寇们。
    所以为了不让流寇祸害你们,那我们就提前把你们给先祸害了。
    加赋与破天荒一般的七省总督公文传至山西泽州后,李征倒是来了兴趣,不是因为朝廷制定的七省联军围剿大计,也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官吏的狂欢。
    仅仅是因为七省督师,这个人叫做陈奇瑜!
    从今天起,逼迫一下自己,试试每天三更。

第242章 四方云集
    
    对于陈奇瑜,李征了解最多的便是车厢峡之战。
    李征不止一次的鄙视这个陈奇瑜,明明已经将所有流寇围在了车厢峡,最后却中了诈降计,放跑了流寇,完全就是一个蠢货!
    但来到这个世界数年时间了,李征却是发现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没有一个是善茬,更别说是蠢货了。也许这个车厢峡之战,会有其他的内情,李征也是十分的感兴趣。
    不过虽然感兴趣,但李征也知道既然朝廷表明这个策略自己也得参加,那自己就有参与其中的机会,历史的车轮还是那般巨大,根本没有受到自己多大的影响,那迟早会有看到的那天。
    好在李征本来就准备北上收拾林丹汗,如今被高闯打乱了计划,但筹集的粮草却已经备妥,军队也集结到位,要等待的只是新任七省督师陈奇瑜的命令罢了。
    这个等待时候,差不多是三个月。
    李征虽然来到这个时代数年了,还是十分不习惯大明朝廷的这种效率。
    并不仅仅是等的无聊,更重要的是,数千人集结在一起,每天的开销都是天文数字,这完全就是硬伤。
    好在军队没有处在战场环境,而且朝廷的加饷令一下,李征就更不敢再将军队集结于一块,全军解散各回驻军弹压以防生变。
    至于这次虎头蛇尾的出征,也就当成一场大规模的拉练了。
    好在在泽潞二州,被狂杀一通的官吏们分外的老实,加饷的钱粮,虽然免不了上下其手,但却无人再敢乱行摊派,各地局势倒还算平稳。
    至崇祯七年正月底,泽潞二州的加饷已经全部收集完毕。好在这些钱粮可以直接交到军队手中,倒也免了路上的跋涉之苦,少了一半的漂没。
    崇祯七年二月,各地征收的赋税终于开始解运至京城,虽然海内再一次沸腾,但朝廷依旧完成了自己粮草饷银的征集工作。
    三月份,已经被从中截流了七八成之多的粮饷终于送到了潞州军军营。几乎同一时间,七省总督陈奇瑜的命令终于来到泽州。
    命令很简单,令李征立即开赴洛阳城,归于卢象升指挥,配合河南驻军击败盘踞在河南府的高闯主力,并迫其南下。
    这个命令有些无头无尾的,李征也有些捉摸不透。
    李征却也不敢怠慢,他可不想被新任七省总督给当成典型给立了威,各地虽然还算平静,但加饷之后必有民乱,泽潞二州虽然还算平静,但李征可不想后院着化教育。
    一路上官兵们走的倒是惬意,甚至在行程稍微快速之后,李征还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入山打猎。
    河南北部多山,在人口锐减之下,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也开始了扩张。缺少人力捕杀之下,它们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着。
    入山的队伍,几乎将方圆数十里的大山全部溜了一遍,等下山时,各队都获利众多。
    这些猎物虽然不足全军开怀大吃,但每人分得小半斤的肉食,却是足够了。
    这个年估计是要在外面过了,但潞州军上下并没有多少怨气。一路上,虽然他们都在是野外宿营,但统帅李征也并没有进入过任何一座城池,吃住都是在一起,每天赶路也是牵着马而行。
    这种情况下,大家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连李征都和他们一样,谁还能有什么话说?
    虽然一路上悠哉悠哉的行军,但在三月二十七,大队人马也终于接近了洛阳。
    等到了洛阳,拜见了河南当地统帅河南巡抚李乘风之后,李征才愕然的发现了老熟人,山东总兵刘泽清,登莱总兵王国成。
    这两人明显到的比自己早,不过李乘风似乎并没有对自己来的稍远有什么的不满,私下打听李征才松了口气。
    刘、王二人来的早,并不是自己误期了,而是因为这二人收到命令之后,便快马加鞭带着家丁先行前来汇合,至于他们的麾下军队,如今还在后面赶路呢。
    保守估计,至少还需要七天以上的行程。
    山西至河南,一路多山,山东方面进入河南则为豫东大平原,两者之间的困难度完全不一样。
    而李征这次则是全军皆至,虽然比刘、王二人迟了两三天,但实际上表现却是远超过这两人。
    老熟人之间见面,当然有一阵子的寒喧。
    见到二人,李征也放心不少,明白自己并不是孤军作战。再谈一会儿,李征敏锐的发现二人接到的命令要求也各不相同。
    虽然刘泽清与自己一样是来洛阳配合作战,但他的任务还有下一步自洛阳南下汝州,与远道而来的王国成部汇合,封锁流寇向东流窜的可能。
    而王国成则是自开封府南下汝州,行动方向并不与李征一致,而且在这里只是拜见一下当地的长官,便即东返与大军汇合南下。
    只是交换了一番情报,李征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宽大的包围圈,自东向西。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其他几个方面不用多想,在南边,西边肯定也是这番的情形,各路官军所得的命令也会大同小异,自然而然也是形成这种态势。唯一不确定的是这个包围圈最终的口袋位置是哪里?
    李征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车厢峡,但他却根本不知道这个车厢峡位于何地,也无从得知陈奇瑜的策略。
    不过李征却是十分怀疑这种策略,究竟能有几分成效。这种在规模大纵深,大迂回的包围,就算后世的军队,有着瞬息而至无线电联系,统筹着各部的前进方向和速度,但也极为考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
    在明末这个战争上基本靠吼,传令基本上靠马的时代,陈奇瑜真有这个本事,在方圆千里的大规模战场上,做到这种极细致的战场操作?
    如何获得各军的位置,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还有战况进行到哪一步,难道这家伙还能瞬移不成?
    再过数日,北方又开来一支人马,一个斗大的‘卢’字大旗正迎风招展着。
    近万天雄军,正从洛阳北边汹涌而来。
    如今的天雄军,已经不再如同一年前那般,是一群难民一般的形象了。
    在湖广发了财的也有卢象升,这大半年来,靠着缴获的钱粮物资,卢象升也是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盔甲森森的强军出来。
    卢象升再怎么也是做过五省督师的大人物,资格比洛阳城内外大部分人都要高,见到天雄军到,包括河南巡抚李乘风在内,都全部迎了过去。
    这一次天雄军人数比上次少了一些,但军容气势却是远强于上次。
    和李征一来便与王国成等人打成一片一样,与李征这种武夫没什么话题的李乘风,与卢象升在一起,倒是谈笑风生,十分融洽。
    李征等一众武将也先后上前拜见,见到李征的时,卢象升一把拉起他,拍拍李征肩膀,笑道,“陈督师此次可是下了一盘大旗,需得好好努力,若是成功毕其功于一役,此次封爵并非枉言!”
    封爵这话一出,场下的武将们大多双眼放光。他们都明白,卢象升显然是知道或者侧面了解过整个作战计划,这才说出这种话。
    不过李征还是敏锐的发现,卢象升眼神有些微闪烁,似乎并不觉得这计划能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