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战略目的已经失败,所有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开始准备甩锅了。

第246章 怕是玩脱了吧(3/3)
    郧西山区。
    这里的山并不大,但已经靠近南方,雨水也不象北地那般稀少。
    有了充足的雨水,这里山上倒也处处翠色,入夏的季节下,处处郁郁葱葱,倒也蛮有诗情画意。
    在初生的阳光照耀下,雾光殷殷,缭绕在群山之间,倒别有一番仙境的感觉。
    但李征却根本无心欣赏这种风景,他此刻分外的怀念前世的蚊香,那几块钱就可以解决睡眠质量问题的东西。
    他痛恨的看着帐中据说军中必备的防蚊神草,艾草,这玩意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尽管他已经放了很多,但依旧被叮的满头包。
    他更痛恨似乎已经人间蒸发般的陈奇瑜,自从上次送来几股流寇已经开始跳出包围卷,肆虐各地的消息后,这家伙已经快一个月没有送来命令了,让他活活在这里挨蚊子咬了大半个月。
    李征痛恨并奇怪着,看着眼前这局势,明显是已经开始玩砸的节奏啊。
    难道自己的到来,无意中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让这场原本的胜利变了味?
    李征摇摇头,自己这一路来可是严格执行命令,并且自己又不是来搞乱的,根本没有私纵流寇的想法。
    甚至潞州军的战力之强,也可以更加有力保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并不存在自己的原因出现历史的改写啊!
    难道是这陈奇瑜在弊什么大招?所以这一个月来才没有任何的动静?
    这也不怪李征胡思乱想,毕竟史书上记载这次大战也只是简略的介绍了一下。
    毕竟从‘官军四面围堵,流寇情急走车厢峡,然后被陈奇瑜尽数围困’这么简略的一段话里,李征也实在分析不出来当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不过这显然不影响李征作为一个看客的身份,只是等待的时间让人有些难熬罢了。
    眼看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一天,李征走出满是蚊虫的帐篷,觉得还是外面舒服一些。
    他这个想法还没有持续一刻钟,一阵响亮的号角声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征稍稍辨认了一下节奏,便明白这是召集诸将军议的号角。
    不过从节奏上看,事情并不算太紧急,应该只是例行的军议罢了。
    当李征匆忙来到卢象升的中军大帐之后,却愕然发现监军谢文举竟然也在这里。
    这家伙能起这么早,完全出乎李征的预料之外,似乎除了拿银子时见过这场面外,平常时候根本看不到啊。
    见李征到来,卢象升只是点点头,并没有透露什么。
    而另一边的谢文举,好吧,这狗东西正自顾自的喝着茶,脸上有些得意,但似乎也没有打算给李征说点什么内幕消息的意思。
    还好大帐内还有其他的将领,李征也就走过去,大家随便聊聊,顺便探探有什么内幕消息。
    但众人似乎更觉得李征应该知道些什么,将李征想问的提前问了出来,顿时也只能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有了话题可聊了。
    好在这尴尬的时间并不长,不多时所有人都到齐了。
    等人到了差不多了,卢象升清清嗓子,拿起案上的一张纸,平静的说道。
    “陈督师已经上了报捷奏章,向朝廷邀功!”
    看着下面一群人都是莫名其妙之中,还带着些许兴奋的表情,卢象升摇摇头,接着说道,“不是给我们邀功的。”
    “陈督师俱言于车厢峡围住了八大王张献忠,念及流寇也是圣上赤子,便招安了他们。”
    卢象升无视下面众人跨下去的脸色,依旧十分平静的说道。
    “啥?”
    第一个不乐意的便是左良玉了,并不仅仅因为没有他的功劳名字,更重要的是,张献忠是他打的七零八落的,剩下残兵败将然后功劳全部被七省总督给抢了,这就有些欺人太甚了。
    “督师,末将不服,张献忠之事,末将也不无微功!何况流寇凶残成性,如何围而又放,这不是拿朝廷大事当儿戏么?”
    左良玉如今兵多将广,在湖广纵横无敌的情况下,更是难免有些膨胀。好在他还知道卢象升不好惹,说话间虽然气愤,但话语却并没有多跋扈。
    “咳咳,这事也许另有隐情……”
    卢象升本来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此事陈奇瑜做的确实不太地道,顿时吱吱唔唔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左将军稍安勿躁,此事并非那般简单。”
    谢文举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含笑替卢象升解了围。
    “唉!此事确实有些不妥,嗯,这里还有一些消息。张献忠被招安后,到陕南凤翔府便又一次反了,从就抚到再反,其间只有十几天的功夫。”
    卢象升摇摇头,再次公布了这个消息。
    “制定这个政策的人是白痴么?”
    帐内一片哗然,人人听到五百官兵押解三万余,还没有来的及解除武装的流寇,前往陕西凤翔府就抚的情节后,都一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的模样。
    不等众人炸开锅骂娘,卢象升便伸手制止了诸将,然后叹了口气,又拿起桌上的几封奏章副本,脸色也有些黑。
    “汉中府知府也上奏朝廷,言明当时李自成也被围在其中。”
    “德安府上报,革左五营也在其中……”
    “汾阳府也俱奏,罗汝才当时也在车厢峡……”
    “南阳府同样恭贺大捷,一座山,草头王等俱在车厢峡……”
    “信阳府……”
    一道道奏章不断念出,全部都是各地知府恭贺朝廷大捷,流寇被夺志的消息。
    这些遭了流寇肆虐的各府群起响应,一个个有名有姓,天下知名的流寇,名字全部全部都在车厢峡,都被英明神武,古今无匹的七省总督陈奇瑜堵在了这处地方。
    听着这些知府拼命夸赞七省总督荣立大功,建不朽功业的说词。帐内众将都是见了鬼的模样,人人茫然四顾,到底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督师,是何人领军建此奇功?”
    李征真觉得哗了狗了,忍不住出言问道。
    “没有人!嘿嘿,奏章上没有列出有功将士名单,也没有哪位将军站出来说自己于此战立功!奏章上更没有讲述作战经过,甚至连围困敌人的详细地点也没有写出来,只有所谓的汉中府车厢峡这么一个地名……”
    回答李征的是监军谢文举,虽然嗓子依旧是那么阴测测的,但此时却没有人再觉得有什么异样。
    大明将领会如此推脱这么一次傲人的功劳么?帐内众将都觉得极为荒谬,平常时候没功时还会有人杀良冒功呢,这么谦虚的,还真没有见过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人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个个都觉得有些幸灾乐祸,七省总督这次怕是玩脱了吧。

第247章 后金入寇(1/3)
    帐内一片安静,能混到在这大帐里站着的,没有一个不是聪明人,有些话,不用点明,大家都心中了然。
    “督师,末将觉得,高迎祥必定也在其中,否则为何这许久没有音讯?”
    一片沉默之下,左良玉第一个出列抱拳恨声道。
    “左将军莫要这般胡闹,当以朝廷大计为上!”
    卢象升愠怒的看了一眼左良玉,厉声喝道。
    左良玉讷讷的谢了罪,灰溜溜的归了队。
    其实大家都有这般的想法,只是左良玉第一个站了出来,因此这家伙被一通训斥之后,所有人都抱以同情的目光。
    “你们也不用这般心急了,高闯已经有人上奏了。西安府已经前他们报上去了,当然也是被围在了车厢峡!”
    谢文举今日的心情极红,笑吟吟的补充了这么一句。
    众人都松了口气,他们这数月来忙碌都是为了高闯与张献忠,既然这二人的黑锅如今也被扔在了七省总督头上,那真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大家对朝廷也都有了交待,你看,不是我作战不力。而是我辛辛苦苦把人连打带推的送到陈总督面前。
    陈总督明明已经围住了贼人,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招抚,这才让千辛万苦被围的流寇又一次逃出生天,自己这里是丁点责任也没有的。
    不过这高闯竟然又跑到陕西,却是让人深为佩服,这家伙还真是神出鬼没的,幸好这个责任没有背在自己身上。
    至于陈奇瑜可能存在的矢口否认,这里的人一点也不担心。
    他若是敢否认这里没有高闯,没有曹操,更没有其他的流寇,那他就得将此战的详细经过解释清楚。
    但这仗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单单一个具体的战场位置,估计就能让陈总督打消这个念头。
    没有参与此战的将领,更没有地方缙绅们可以出来作证。
    陈总督想推脱这事,就得先表明自己欺骗了皇帝,如果这样都还不死的话,那他就得面对无数跟在他之后,群起欺骗皇帝的地方大员,以及这些地方大员背后庞大关系网的疯狂反扑。
    在朝野都一片弹劾之中,他能最终善终就是能耐不小了。
    因此,这个哑巴亏,他陈奇瑜只能吃定了。而且只要他让大家都过的去,他还可以收获一个绝世统帅的美名,虽然最终因为大意放掉流寇,但却并不能完全掩埋他之前滔天的战功!
    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卢象升更是明白,虽然他不屑于背后做手脚。但事已至此,他也无话可说,更不可能去戳穿这个谎言。
    “如今在这郧西已是鸡肋,下一步该当如何?”
    这句话纯粹是没话找话,但卢象升确实也有些迷茫了。
    想要回师镇压流寇,就得先违了军令,更需要戳穿这个皇帝的新衣。而且更棘手的是,朝廷方面的反应。
    没有人愿意这个时候调回大军,这显然是给大家都找不痛快,身在这个局中,想要事事随心,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罢了,等待朝廷的旨意下来再说吧。”
    见所有人都沉默着,卢象升也只能叹口气,装作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了。
    ……
    在郧西一片沉默和幸灾乐祸之时,山西局势却是突然之间天翻地覆了。
    后金汗皇太极亲自御驾亲征,后金方面也是出动了最为豪华的阵容,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岳托、阿巴泰等一杆后世闻名的后金将领也是一个不少,尽数到场。
    正黄旗,两白旗,镶蓝旗,正红旗一共五旗精锐,外加蒙古各部会盟的骑兵,共计八万余人也是铺天盖地而来。
    这种阵容,别说刚刚损失严重的察哈尔人,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察哈尔人也是不敢直撄直锋。
    收到后金大军扑来的消息,林丹汗也是第一时间从归化撤退,如今再向西已经不行了。
    河套地带也是由数不清的蒙古部落聚焦,若是扑过去,这些小部落还好,一旦与准葛尔人发生冲突,那就是完全自陷泥淖了。
    向北是最佳选择,还有自己的蒙古同胞可以依靠,而且这些蒙古部落也是被林丹汗曾经教训过,应该可以压的住他们。
    刚刚安定下来的察哈尔人也是马不停蹄的再次向北转移,准备和漠北蒙古联手共抗后金。
    漠北三部有骑近八万,若是能够与察哈尔人合力共抗后金大军,就算不敌,大家在漠北周旋一段时间,也能令后金这次大军只能无功而返。
    但是皇太极却是丝毫不理会林丹汗的如意算盘,力排众议,死死的依着察哈尔人转移的道路,一路向北穷追不舍,誓要收拾掉察哈尔人。
    皇太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