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奏章送来的当口,竟然就在朝会现场,而且朝会还是讨论如何出兵救援。
    更操蛋的是,皇帝的想法被众人无视,正在下不来台之时,李征却恰到好处的递过来这把梯子,简直是无解啊!
    温体仁自认深暗帝心,此时也是发现,自己真的是多了一位有力竞争者。
    他用脚趾想也知道,这李征肯定有保命的办法,之所以写的如此催泪,完全就是为了更一步简在帝心而已。
    与李征的奏章一同送来的还有曹文诏与虎大威的,其中内容也大同小异,更是让温体仁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文章,只不过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无法从这些奏章中猜出来。
    不过温体仁可以肯定的是,还在犯中二英雄病崇祯肯定很吃这一套,这个李征未来必将在崇祯皇帝心中留下极深的印象,短时间内根本无人可以动摇。
    已经不重要了,温体仁是第一次深刻的记住一个武人的名字,他也十分的有兴趣,真正的与这位李征好好交流一番。
    若是真的可堪大用,那培养出另一个戚继光与张居正的美谈,也是自己的一大奥援啊!
    尤其是在这各地烽火连天的时候,若是自己能扶植起这么一个战无不胜,扫灭天下乱党的名将,自己的名字岂不是与那张居正一般无二?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不像张居正那般强势,压制了皇帝十数年之久,只要运筹的好,他断然不会是张居正的下场。甚至,青史留名,也并不是一个幻想了!
    ……
    远在朔州城的李征,突然之间连续打了十数个喷嚏,直到眼泪鼻涕一齐涌出,这才停歇下来。
    难道是感冒了?
    李征也有些害怕了,这个时代可不是他那个时代,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个感冒咳嗽,都可能收走一个壮丁的。
    他心中暗骂自己杞人忧天,老子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一个小小的感冒有何足道?
    朔州城如今已经是风平浪静,在建奴最后一波进攻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进攻了。
    改攻为围,守军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如今粮草物资都极为充足,就算烧饭用的木材,在这遍地都是空房子的朔州,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得益于李征充足的粮草,还有各项完备的医疗体系,在这个空闲当儿,伤员的救治也十分的顺利。
    潞州军的医疗体系十分完备,从消毒到简单的外科手术,比如说割去腐肉,截肢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大大减少了重伤员们死亡的比例。
    见识过潞州军的这份本事后,曹文诏、虎大威二人索性将伤兵营合为一营,统统扔给李征部下收拾。
    好在药草充足,就算人数多了许多,但潞州军还是十分顺利的将轻重伤员照料过来。
    虽然没有抗生素,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看到平日里完全无救的同袍,竟然可以被强行拉回来,曹、虎二人军中的伤员情绪都是稳定了许多,连带着军中士气也提升了不少。
    至于虎大威与曹文诏,如今最感兴趣的便是收集建奴的首级,不断坠人下城,收割着满地的死尸首级。
    建奴之前还想抢回或者骚扰,但是面对着城头不断喷射的火炮火铳,很快便听之任之。
    与朔州城忙碌又沉浸在战胜建奴的胜利的明军完全相反,建奴大营完全是一片的压抑。

第289章 两翼包抄
    这一战,建奴损兵折将无数不说,连战死者的尸首都无法收回。
    因为建奴攻城之前大肆威胁城破鸡犬不留,又驱赶无数大明百姓攻城,轮番攻城不仅令守军损失惨重,更加令他们的精神也饱受折磨。
    因此守军对于建奴根本没有丝毫的好感,有的完全是刻骨的仇恨。
    如今他们处于胜利者的位置,就更加不愿意接受建奴修好,各自收回战死者尸首的要求。
    开玩笑,若是你们打进城来,还会给我们修好么?如今打不下来,反而却来修好,天下哪有这样轻松的事情?
    无法收回战死者尸首,这件事情令得建奴大军士气十分低迷,许多人都有些恐惧,若是有一天,自己也是这些战死者一员,会不会在死后也身首分家,无法完整的去轮回。
    这十数日里,建奴偶尔的攻击更是疲惫无力,一遇到守军反击便即快速退回,完全就是应付差事了事。
    在这样的士气下,皇太极也没有太多好办法。
    而且更糟糕的是,因为他紧急抽调大军围攻朔州,后方储备粮草的地方,因为只留下少许兵力守卫,此时也开始频繁的受到攻击。
    若是之前建奴战无不胜的情况下,敢捋虎须的人完全不存在。但在如今建奴大军近月都无法奈何一座朔州小城之后,明军的战意明显强烈了许多。
    由于守军身负守卫重责,小股明军偷袭之后,他们并不敢擅离职守前去追击,这种只守不攻的作风,顿时让各地明军的胆子越来越大。
    第一个有动作的便是大同镇明军,虽然他们之前组织军队救援朔州以哗变为结局,但这一次面对的只是数百守卫物资的建奴军队,在粮草、钱财的强大诱惑力下,他们的作战欲望也变得极强大坚韧。
    许家庄堡是两红旗储存粮草物资的一处堡垒,当时被代善攻下后,便立营于此,既可以监视大同城,又因此地靠近塞外,随时可以由此而出塞。
    但如今的许家庄堡,四门破损,守军更是只有镶红旗一个不满编的牛录百多人,外加数百蒙古骑兵。
    大同镇的夜不收屡屡突袭得手情况下,大同镇内的副总兵练国能、艾万年二人也坐不住了,聚兵六千,宣布抢劫所得半数分与士卒之后,全军便士气爆棚的向着许家堡开去。
    突袭许家堡的战斗极为顺利,面对数千红着眼睛穷疯了的边军,他们之前的威名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山呼海啸一般汹涌而来的明军面前,建奴头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只是一个瞬间,数百蒙古骑兵便被汹涌的人海完全淹没。
    已经被夺志的镶红旗牛录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被弃堡而去,这么一个四处透风的堡子,完全没有任何守御的价值了。
    这个牛录甚至都没有跑去与代善汇合,直接向东北方向窜入塞外,将满堡的物资、丁口直接拱手相让。
    练国能、艾万年二人也没有任何追击的欲望,眼前的粮草钱财已经将他们的眼睛完全晃花了,第一时间便指挥大军开始向大同城搬运。
    好在许家堡内外还有数千的青壮丁口,这些都是两红旗掳掠而来的大明百姓,准备带回辽东充当包衣。但眼下全便宜了练国能、艾万年二人,让他们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将更多的物资从容带回大同。
    仅仅一天,明军便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效率,带走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搬不完的便直接一把火烧个干净。
    等得到消息匆忙引军而来的代善到来时,却只是看到一地的废墟和到处漆黑的焚烧痕迹。
    代善恨欲狂,这番入寇大明,总储备基地应州城被烧了就算了,好不容易攒下的另一处家当许家庄堡也被焚烧一空,而且掳掠来的包衣奴才们,也完全化为乌有,这连番征战,到头来却是损失惨重,却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收获!
    带着愤怒的情绪,代善直接带人回到朔州,在大营中当着所有文武的面,与皇太极大吵了一架,终于在皇太极的道歉以及答应作出补偿之后,这才在一众人的劝说下,没有直接一拍两散,带人离开。
    但后金好不容易形成的团结局面,却是暗暗产生的裂痕。
    在得到代善与皇太极发生严重分歧的消息后,与皇太极原本就面和心不和多尔衮,阿济格等实权人物,原本已经淡薄的看不到的反抗念头,也开始不断的滋生着。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多尔衮正白旗在太原府进展极为顺利,兵力空虚的太原府根本无法抵抗如此众多的建奴大军。
    城池还好一些,刚刚在朔州攻城已经有了心理阴影,而且心怀鬼胎,不愿意消耗自己手下奴才的多尔衮、阿济格等都极为克制,根本不愿意碰触。
    但各地未清野的乡村却是直接遭了老秧,建奴所过之处,全部被扫荡一空。
    太原府这几年还算太平,大股流寇没有流窜到这边,各地缙绅们所建的堡垒虽然对付小股流寇,那是绰绰有余,但是对上成建制,兵强马壮,人数多的数不清的建奴,他们的抵抗简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这些山西土财主,又最擅长就是积蓄,这一次顿时让建奴大军美美的吃个饱。
    只是扫荡了数个县,多尔衮、阿济格都是已经赚的钵满盆满,粮草,丁口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他们就此收手,也许就可满载而归了。
    但是阿济格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太原与多尔衮共同刮分太原府已经无法满足于他。
    崇祯七年十一月初四,阿济格大军绕过定襄坚城,强行翻越从蒙山,准备兵寇孟县,寿阳城。
    但是他们运气却极为不为的遇上日夜兼程北上救援的李悦大军,更倒霉的是,他们撞上李悦大军时,地形却完全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崎岖山路。
    眼见又一支明军作死的出城野战,原本狰笑下马步战,想要收拾了这伙明军的阿济格,却是赫然发现,这支明军中以极快的速度列成战阵,在呐喊着冲锋建奴面前,竟然如同变戏法一般,冒出无数黑幽幽的火铳出来!
    大战来的快,去的更快,阿济格军队马弓手们根本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一排排的被火铳击倒。
    复杂的地形,让他们根本无法快速的从两翼迂回而前,等马弓手们惊恐的溃败而回之时,对面的明军竟然开始两翼包抄而来!

第290章 撞了上来
    两翼包抄!
    以不足五千人的步军,两翼包抄拥兵两万余的后金,蒙古联军,这是十分好笑的事情,但是阿济格却是完全笑不出来。
    在他目光中,一杆四角红旗慢慢从明军中树起,这种独特的旗帜他十分熟悉,在大明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火铳兵还在连续不断的轰击着,两翼不断展开的潞州军慢慢稳定下来,并非真的要一口将之吞下,而是为了扩大攻击面。
    这种大胆的作法也委实令人意外,平时遇到建奴之时,大明军队总是不断缩紧阵势,以密集的防御与后金作战。
    但眼下的明军却异常的邪乎,似乎有与建奴决一死战的想法!
    与被火铳打出心理阴影的后金蒙古联军不一样,明军却是慢慢找到了感觉。
    这些明军大多都是预备役紧急调度而来,平日间打的最多的仗,也就是欺负欺负周边的盗贼山匪,不少人打的最大战役,就是崇祯六年与高迎祥大军熬战于泽州。
    这会儿突然遭遇建奴,说不慌张那是假的。
    但是当火铳营出击,建奴死伤惨重之下,直接原地溃败而逃之后。他们的信心士气也猛的涨了上来,原来建奴与流寇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血肉之躯,火铳打上去,照旧是一个大窟窿!
    信心上来后的潞州军,在严格的军纪和充足的训练下,进退有序,阵势列成之时,一股集体感,顿时让他们原本不多的担忧,更加的淡漠了。
    只要还有同袍在身边,他们就无惧一切!
    建奴大军只是被打一记闷棍,并非代表他们已经完全怕了潞州军。
    攻城之时,大军施展不开,被火铳收拾的惨了点,让他们有些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