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李征饶有兴致的看着几支队伍之间的差别之时,远处却是鼓角齐呜,震天的爆竹声不断的炸响开来。
    李征收回目光,挺直身体,按照这几日学习的礼仪,这应该就是轮到他们上场的信号。
    果然不多时,卢象升拍马而来,没有多余的话语,直接命令大军向前开动。
    激昂的战鼓声骤然响起,三队明军以虎大威为首,缓缓策马而行,在街边看热闹的百姓面前昂首而过。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不绝于耳,不得不说,京城中可是好久没有见过这等雄伟的军队了,而且还是刚刚打败建奴的大军,许多人的欢呼声可是充满着真诚的。
    李征吊在三军最后,他受到的欢迎就少了许多。因为虎大威二人,都是一色威武的骑兵,只有他是清一色的步军。
    在百姓简单的想法中,建奴骑兵可是虐了明军十数年了,骑兵比步军厉害的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而且李征的麾下,不少人还满身血污,看着更让人觉得十分可怖。
    李征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甚至觉得这些百姓没那么热烈,还让他更舒服一些,他出的风头已经足够多了,也该低调一些了。
    他现在还不想被调出泽潞二州,更不想被直接调到辽东与一帮猪队友去硬抗建奴。
    踏着脚下特意铺着厚厚一层的黄土,李征一行没有任何失误的来到太庙之前。
    在太庙之前,无数的文武官员与衣甲鲜明的锦衣卫,将太庙将的广场占据的满满当当。
    “献俘厥下!”
    一个苍老的声音远远传来,倒是中气十足。
    虎大威一挥手,十数个被五花大绑的建奴被扔在了太庙之前,这些都是李征生擒的建奴,只不过眼下却是交予了虎大威。
    紧接着,一面镶着红边底白的团龙旗帜被扔在地上,然后便是一面面规格小一些的旗帜不断的被扔在俘虏之前。
    一见到这些旗帜,十数个建奴都是满脸不甘和愤怒,嘴里虽然被寨着厚厚的麻核,却是不断的发出吱吱唔唔的声音,身体还在不断蠕动着,似乎在呐喊着什么。
    百多个骑兵缓缓策骑而过,又是一大堆的首级扔下。
    这些首级个个都有名有姓,每扔下一个,必会报出此人的姓名与职务,官职最大的是一个叫赤未拔的后金宗室,另外还有数个甲喇额真,十数个牛录额真,剩下的大多都是分得拔什库(小队长)之类的。
    这些旗帜和首级顿时引得围观百姓一阵阵的惊讶和欢呼,与建奴战斗了这十数年,还是头一次这般见到这么多建奴的高级将领脑袋被扔在这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末将不负圣望,斩建奴六千七百又九口,奉吾皇旨意,已在城外筑成京观!末将虎大威,听凭陛下训示!”
    在万众瞩目之下,虎大威长笑一声,纵马在后金旗帜上反复践踏,最后翻身下马,朗声奏对道。
    这是事前已经交待好的,虎大威已经背了许多天了,并没有什么差错。
    “爱卿劳苦功高,且上前听封!”
    高台之上,传来一个太监尖利的嗓音。
    “吾皇万岁,臣永服辞训!”
    虎大威躬着身子,上前了十数步,便即停住,跪在地上。
    虎大威一跪下,李征、曹文诏等人也整齐翻身下马,全部跪倒于地。
    不仅他们,麾下的官兵也一个个厥着屁股向天,千多人全部如此,看起来分外滑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祖提三尺剑,波风沐雨十……斩首六千余,大涨我大明威风,实为殊功。特擢山西总兵官虎大威大都督府左都督衔,封清武伯,萌一子锦衣卫千户职!赐银五百两!赐大同总兵官曹文诏为镇远男,潞州总兵官李征为高平男,各萌一子锦衣卫百户职,另赐银三百两!钦此!”
    太监尖利的嗓子最后都有些沙哑,这份圣旨委实太过于长了。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同时三跪九叩,口中声音语调都完全一致。
    “高平男,神他么的高平男!”
    最后一个头叩完,李征心中一片凌乱。

第302章 踏上归程
    这三个爵位封完,文武都是山呼万岁。
    文臣们的意见并不大,不单单是事前通过气,更重要的是,崇祯这次封的爵位并非与国同休的。
    换句话说,这个爵位,随时都是可以被取消的,甚至只需要一场失败的战斗就足以扳倒这个伯爵。
    至于其他两个不入流的男爵,他们更是完全不看在眼中。
    封爵完毕,这次大祭基本上也算是进入尾声。
    这次祭祀大典在文臣们看来是成功的,在崇祯看来也是成功的,六千余首级在永定门外堆的如山一般高,郝郝武功谁人不服?!
    这次大典在李征看来也是成功的,起码这一百余建奴军官的脑袋扔在太庙前时,一众文臣都是脸色发白,许多人都强忍着呕吐的欲望,将头转向他方,落一个眼不见为净。
    在李征看来,最大的不臣贼子,应该就是朝堂上的这帮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能够震慑到他们当然最好,但李征觉得若是主持人不是崇祯皇帝,换成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说不定效果更加好一些。
    对于城外那数千首级,李征心中是淡定的,根本就毫无压力,更谈不上什么震慑。
    李征甚至不无恶意的猜想,皇太极听到这个情报之后,估计也不是被震慑到,而是被激起无边的怒火!
    这些蠢货们,没有一次决定性的大胜,就迫不及待的摆出这个阵势来,除了心虚和自欺欺人之外,毫无其他任何的收获。
    大典结束之后,便是皇帝宣布赐宴,连续三天的酒席,不仅李征这些高级将领可以参与其中,城外的大军也可以分得一份,虽然份量肯定不会太多。
    在满目疮痍的京畿之地,无数的酒席开始不断的延伸向远方,一片歌舞升平,岁月静好的模样。
    一战斩首六千余,这对于积弱已久的大明来说,可谓是无边的空前大胜,崇祯皇帝一扫之前的小气,拿出大笔的内帑来犒赏三军,也算是给大家过一个好年。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小看了他的臣子们,就算在他的眼皮底下,送出城的酒肉银子,也是直接被砍了一半,运输队更是当着三军的面湮没了一成。
    本来东西就不多,如果平均分下来每人大概能有一两酒,外加上几大块肉片,但在各路大人吃拿卡要之后,剩下的已经只能让大家舔一下酒水,外加小半片肉片下酒。
    这种待遇当然让三军极为不满,军队中仇恨的情绪在这大过年的时候,分外高涨。
    只是在大明二百余年的积威下,虽然满腹怨言,但在这京城之下,却也没有几人敢如何造次,只能闷闷的忍了下来。
    三天的酒席吃的城外三军满肚子的怨气,但城内的高级将领们,却是个个吃的满面红光。
    李征也算是开了眼了,在这种兵慌马乱的年景,城内顶级权贵们的生活,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酒桌之上,无论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再加上地上跑的,应有尽有,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而且每顿都丝毫不带重样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征是真切的见证了这句诗描述的场景,每日间京城中都有数百冻饿而死的百姓尸体被运出城外,但朱门大户,却依旧可以做到丝竹绕梁,觥筹交错。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便是正月初八了,朝廷方面却是丝毫没有让自己滚回老家,不要浪费这里粮食的意思。
    李征不无恶意的猜想,这些人是不是被建奴吓怕了,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死也不放手。
    在正月初十这天,李征收到了陕西援军已经接近京畿的消息。
    令李征哭笑不得的是,朝堂上对于姗姗来迟的陕西军,显然十分的不满意,朝堂上对于如何安置千里而来的陕西军,也是吵翻了天。
    有大佬都认为,如今京畿情势已定,陕西军再来京畿,也无非是糜费军粮而已,应该立即下令令他们转回陕西。
    这个意见也是让大部分文臣都赞不绝口,许多人甚至称赞这位大佬委实仁心照耀古今。
    毕竟在正月里,还让外军跋涉山水向前,委实有些不近人情,让他们回归故乡,与家人老小团聚这才是人伦至情。
    而内阁却是极力反对直接命令陕西军队回返的意见,温体仁觉得,如果这般毫无表示便打发陕西军回师,势必会寒了忠勇将士之心,必会令军中怨言遍地。
    温体仁没有说出的意思,大家当然听的明白,那便是如果这次这般做了,下次陕西军还会不会应援而来,就会是一个未知数了。
    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可能都嗤之以鼻,原因也很简单,陕西如今带兵的是洪承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文官,粗鄙武夫可能难以体谅朝廷的艰辛,但文官们是最公忠体国的,一定能够明白朝廷的难处的。
    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因为没钱。
    不是文官们没钱,而是国库里没钱。
    崇祯皇帝也是一直在和稀泥,明显已经在心疼如流水般花出动的内帑,若是让他再为了一支人数超过两万的勤王大军再花费内帑,他心都在滴血。
    在皇帝都不愿意掏腰包的情况下,一向最注重清廉名声的温体仁,既不愿意也没有多少钱为陕西勤王军买单,最后争论了一番后便主动退让而过。
    连续三天的朝堂争辩,终于在崇祯皇帝的默许下,达成了一致。那便是号令陕西援军无须再向京畿前进,早日返回驻地与家人团聚。
    这道命令的细则,对于李征来说,根本花不了多少精力便可以收集完成。
    他冷笑着看着朝堂上衮衮诸公在哪里玩猴戏,根本不打算参和进去,这种短视而且聪明过了头的把戏,连个三岁小儿都骗不过。
    最令李征鄙夷的便是崇祯皇帝的态度,虽然现在崇祯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但李征知道崇祯皇帝马上就要被刨了祖坟,到时候有的他哭的时候。
    李征所有的精力全部花在了自己麾下身上,自掏腰包,在京城大笔的采购酒肉粮草,虽然花费巨大,但却是保持着麾下们在京城外,过了一个安心舒适的新年。
    潞州军的待遇自然也是令得其他几部明军无边的艳羡,但是他们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或者三五成群,向相熟的潞州军士兵讨一些酒肉下肚。
    在李征百无聊赖之中,一晃眼便快要到中宵节了。
    不出李征所料,似乎已经确认建奴不可能再次回返,大明朝廷直接开始催促李征等返回驻地,与家人团聚。
    在一片的咒骂声中,四路大军却也不得不踏上归程。

第303章 掀开了序幕
    在李征等踏上归程之时,皇太极的八旗大军也终于远远看到沈阳城的轮廓。
    这一路上,皇太极掳掠来的粮草已经被吃的七七八八,并没有剩下多少东西了。
    除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之外,收获最多的还是无数的青壮丁口。
    这些丁壮是后金族人们的包衣奴才,可以充实后金占领的地广人稀的辽东,可以将更多后金族人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专心入军练武训练,进一步加强后金的军事实力。
    不过令皇太极一行人极不满意的是,莽古尔泰却始终没有出城相迎,不仅本人没有出城,更是丝毫看不到迎接的人群。
    这种诡异的情景,让皇太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