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郧阳山区,百战历练出来的天雄军,对上高闯更是摧枯拉朽一般,不断的深入山区,将高迎祥逼的只能连连后退。
    一个月后,高迎祥在山区缺粮缺衣,根本站不住脚跟,不得不大踏步向西撤退,再次翻山越入汉中府。
    卢象升并没有追击入汉中,那里已经是洪承畴的地盘,没有收到邀请,他不好带兵进入。
    更重要的是,高闯连战连败,部卒损失大半,老营兵马都折损过半,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不过他不能去陕西汉中,但是湖广的战事他却是可以参加的,在留下三千余兵力守御郧阳山区要道防止高闯返回后,大军折而向南,与左良玉夹击张献忠、革左五营诸部。
    原本实力大损已然元气大伤的左良玉,面对张献忠与革左五营的战斗,打的极为艰难,完全是靠着之前对上张献忠之时的心理优势,这才苦苦支撑。
    但在卢象升的介入下,局面被迅速打开了。
    云梦,应城,天门数战过后,各部义军已经完全被打的放了羊,只剩下被官军在背后追着砍的命运。
    革左五营虽然是清一色的骑兵,但在这湖广水网密布的环境下,逃命的速度也完全快不起来。
    好在他们人数并不多,五部合共也就七八千人,虽然突破官军封锁之时,折损近半,但还是越过了包围圈,毫不停留一路向北而逃。
    至于战场逃命大师张献忠,那更是逃跑界的精英,在扔下近半老弱阻挡追兵之后,一路忽北忽南的机动之下,成功的逃入恩施卫,再以恩施为跳板,窜入四川边界的茫茫群山之中。
    不得不说,张献忠还算是有本事的,这次逃命虽然狼狈,但手下却是保存了大多数,完全对的起其大师级的功底。
    这么一番征讨之后,湖广,河南,安徽形势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只是四川、陕西却又一次热闹起来。
    其中最为热闹的事件,应该就是首次独挡一面的孙传庭,初次单独带兵,便创造出一个惊人的战绩,那便是将偷偷摸摸穿越子午谷的高闯一战而灭!
    黑风峪一战,被前后堵截的高闯所部,无数次冲锋突围均以失败告终。
    十数日后,吃完粮食,甚至基本吃光战马的高闯部,终于在饥饿的折磨下彻底崩溃。
    高闯在一处山洞中被孙传庭直接生擒,孙传庭付出的代价只是给那些饿疯了的闯军士兵几块饼子而已,就轻易的将高闯给问了出来。
    当高闯被押解入京之时,整个大明几乎都沸腾了。
    甚至刚刚被建奴羞辱一番的崇祯皇帝,也是不可置信的望着奏章,几乎怀疑置身于梦境。
    但当高闯活生生的被带入京城后,崇祯皇帝这才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也终于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而远在山西的李征,也是陷入了两难之中,因为他的地盘出现了一只饿狼,他极为头痛,要不要打断这只饿狼的四只爪子。

第327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
    综观大明地图,李征所占据的山西三府之地,可谓是锁钥之地。
    由河南入山西,这三府之地为必经之路,由河南入陕西,这里也是首选之地,因为另一条路便是潼关天险,那里注定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跨过的地方。
    可以说,只要李征将这三府完全封锁,那流寇再想这般轻易的流窜天下,就注定是一件事倍功半的难题。
    但问题也就是在这儿,如果李征想要堵上流寇南窜或北上的道路,那势必就会与各路流寇不间断的展开厮杀较量。
    无论李征与各路流寇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要为这条道路而论个输赢。
    原本的李征,是已经做好了与各路流寇扳手腕的准备,毕竟他拿下平阳府这块大蛋糕,也是准备好了将之建成自己粮仓的准备。
    既然是自家的粮仓,李征当然不会任由流寇前来破坏和糟蹋。
    但在朝廷上,对自己弹劾的不断加剧,李征的态度也开始出现悄然的变化。
    大范围的赈济已经开始逐步缩小,军队也从分散于平阳府开始慢慢集结府城,随时准备退向泽潞二州,做好迎接朝廷大军可能平叛大军的到来,并长期坚守的准备。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头包的罗汝才却是仓惶失措的跑来河南府,一幅随时准备渡河进入汾阳府的模样,又如何不令李征为难?
    若是朝廷真的形成决议,要对自己动手,或者召自己入京奏对,李征绝对二话不说直接反了。
    但眼下朝廷却没有处罚的决议下来,又偏偏碰上流寇大亨,李征顿时为难了。
    若是对罗汝才下了死手,彻底将之流窜陕西的道路堵死,那罗汝才在河南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但一旦朝廷在这期间终于决定对自己动手,那自己岂不是将满世界都弄成了敌人?
    不过很快李征便下定了决心,他是绝对不会放流寇入山西的,毕竟这里是他未来的保障,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也不愿意放弃。
    计较已定,李征便不再犹豫,开始动员大军陆续向南,在解州,平陆,苪城三城立下营寨,准备迎击随时可能渡河而来的罗汝才。
    这一次动员的大军数量极大,足有八千余,一千余骑兵,李征的麾下部众可谓是七八成聚集到了这里。
    崇祯九年九月底,罗汝才已经到达河南府绳池,隔着黄河与李征所部遥遥相望。
    相比于高闯、张献忠这些喜欢席卷无数百姓入伙的家伙,罗汝才走的却是另外一条道路,那便是只取精壮,不带老弱的精兵路子。
    罗汝才本为明军一个小军官,手下带着的也大多是走投无路的军汉,尤其是以崇祯二年时溃散的山西、陕西兵为主,人数向来不多,只有万多人,巅峰时期也最多两万出头。
    不过这些人的战力却是不弱,本身有军队的底子,长期连续的战斗,也是将他们的战斗力锻炼了出来。
    李自成后来发达起来之后,走的也是高闯的路子,多拉人入伙,但却是数年没有什么大的改观,直到与罗汝才联手后,这才不断的击败各路明军。
    李自成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罗汝才有足够多的精兵猛将,两者结合,威力远远大于表面上的相加。
    不过此时的罗汝才却是无比谨慎的看着对岸,对于对岸李征的军队,他心头总是有一种深深的忌惮。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李征自创军以来,从来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论对上流寇还是建奴,他总是能战而胜之。
    朔州一战,已经是天下震动。
    那一战,十数万建奴大军却是丝毫奈何不了山西三总兵的联手,这一战虽然是守城,但却也足够令人震动。
    但孟县一战,却是令得天下人对潞州军的战力,开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
    这一战,潞州军数千兵力硬撼建奴万余大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最后还是战而胜之!
    这可是大明自与建奴开战以来,第一次在野战中以弱势兵力击败建奴,彻底粉碎了建奴野战无敌的神话。
    因此对于潞州军,无论是谁,都不敢有丝毫的警惕。
    而这种狠人突然出现在了平阳府,而且将渡河的渡口卡在三城之间,委实令人有些头皮发麻。
    这可不是野战,而是当着当世数的着的强军面前,强行渡河,其中的挑战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对岸的潞州军并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模样,除了小队骑兵不断的往返巡逻外,就看不到任何的警戒模样。
    甚至对于渡口也没有任何控制的迹象,大军军营,更是距离渡口里许远,完全就是一副懈怠的样子。
    不过罗汝才可不会觉得潞州军真的懈怠了,相反他觉得这潞州军明显是不将他放在眼中,摆出的架子也完全就是请君入瓮的模样。
    他们的意思很清楚,不怕你渡河,就怕你不来。
    思索良久,罗汝才依旧没有过河一战的胆量,他心中十分难安。
    过了一个时辰,头疼欲裂的罗汝才直接打马回转,传令三军转道而南,从河南府掉头离开,直奔南边的南阳府而去。
    对于罗汝才这般识趣的离开,李征也是极为满意,更没有丝毫追击的想法。
    如今的他,更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着吉凶难料的大明朝堂争议,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大明朝廷的那边。
    两个月前,被死死束缚在囚车上的高迎祥在路过平阳府时,李征也是派兵一路护送过境。
    这一次,他也解开了心中的迷团,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在明知会被千刀万剐的情况下,依旧没有选择自杀。
    那一次见到高迎祥,李征还依稀可以看的出来他的模样,不过他已经再也没有之前统帅一方时那般睥睨四方,完全就是一副流浪乞儿的模样。
    他的下巴被人卸下,咬舌自尽都不可能,每日间吃饭,完全就是被人直接捏着嘴巴灌进去稀粥,生不如死。
    从一代枭雄变为毡板鱼肉,他舍得了一身剐,却没有成功将皇帝拉下马,心狠手辣一辈子,落的这个下场也是因果循环。
    不过李征可不会象朝廷邸报中那般喜悦,因为他清楚的明白一件事,那便是高闯虽然倒下了,但另一个李闯却是站了起来。
    最可怕的是,李征深知,李闯可是比高闯危险的太多了。李闯不仅有勇猛狠辣的一面,更可怕的是他还有头脑。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可怕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第328章 到时间了么
    崇祯九年十月。
    朝廷的旨意终于姗姗来迟的来了,没有出乎李征的预料,是李征意料之中最坏的结果之一。
    朝廷的决议是,要求李征移镇大同镇,与虎大威对调防区。
    对于这个决议,李征十分平静的领旨谢恩,更当着天使的面保证半月后便会移镇大同。
    防止一个军阀割据的最好办法,无过于移镇,只要将其人从其经营已久的老巢调出,那对方基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叛能力了。
    这个消息迅速的传遍整个泽潞二州,被压迫已久的缙绅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表现出来欣喜若狂的情绪,除了少部分目光短浅之辈,其他人都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感觉。
    泽潞二州的气氛一片压抑,各地军队调动极为频繁,不断的向着府城汇聚,无数缙绅士人们,如同世界末日快要来临一般,疯狂的向其他各府逃窜而去。
    只要不傻,谁都能清楚的嗅到空气中那弥漫的杀气,无边的压抑,令无数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消息传到各地屯田地之时,大范围的人心骚动开始出现,百姓们已经不是之前那般好糊弄了。
    尤其是各家都已经有适龄孩童入学之后,他们的见识已经不知不觉的提升了起来。
    不用别人怎么解释,所有从李征这里受益的百姓们,都明白李征移镇之后,他们的未来必然会重新回到从前。
    从前是什么日子?
    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每日间都在死亡线上挣扎,还要担心官府时不时前来催粮催赋!
    最可怕的是,这些赋税若是拿不出来,他们的孩子会受到的那些折磨,没有了李征的庇护,他们如今的佃田必然会被重新回归的缙绅们瓜分一空,一切都回到原点!
    这一切若是再回来,谁人能够承受的了?!
    这才吃了几天饱饭,朝廷就这般迫不及待的要他们去死吗?刚刚过了几天安心日子,朝廷就非要要他们回到过去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