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小家族与范家历来都没有多大的交情,范家竟然在这些小家族中藏了子弟,更是让许多人都有些惊讶。
    在心底感叹范永斗老谋深算之余,更是对于潞州军情况系统无孔不入的表现极为畏惧。
    这年头谁的屁股是干净的,有这样的细作潜伏在介休,他们的底子还不是早就被人盯上了?
    能在这个时代混上豪商的都不是简单货色,全都是极为精明的家伙,虽然潞州军如今还没有找上门来,但他们的危机意识却是极强的。
    二话不说,反应快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开始试图交好潞州军,钱粮这个时候调配已经来不及了,但却不妨碍他们先下一个礼单,只要李屠夫觉得满意了,最起码也不会落一个满门皆灭的下场。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家伙,成功的完成试探,并且潞州军还派了一队士兵在门前站岗之后。
    消息灵通的这些豪商们顿时蜂涌而出,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帖子和礼单如雪花一般的飞向范府之中。
    唯一不同的是,范府还是那个范府,但里面的主人已经完全不同了。
    祝大家元旦快乐,幸福安康。

第343章 太原府行文
    整个范家一片愁云惨淡,惨叫声不绝于耳。
    范家辉煌了十数年,享尽了荣华富贵,更是积聚了无数的财富人脉。
    但俗话说的好,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他们的财富积累充满了血腥,充满了背叛和无数盘踞在钱财之上的怨气,整个家族可以说是在吃人血馒头上建立的。
    就算真实的历史上,范家最后的结果也是快速的落幕,结局极为的凄凉,这也是气数与命数的结果,俗称就是祖先做的孽,迟早要还在后人身上。
    陈秀才是一个极为变态之人,对于刑讯有着变态的爱好,这也许与他长期心理扭曲有关系,就算在潞州军中,与他交好的人也不多,多数人对于他都是敬而远之。
    不过这种人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李征这种靠掠夺起家的人,更是不可替代。
    在他的阴影笼罩下,整个范府上至七老八十的老不死,下至蹒跚学步的孩儿,统统都是他的发泄工具。
    在无数的诅咒声与怒骂声中,他所带领的团队却是如同听到最美妙的音乐,完全的乐在其中。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变态到了极限也成了一门学问,嘴硬的一个也没有,范家上下从一开始的威胁,痛骂,再到诅咒,最后到苦苦哀求给一个痛快。
    无数的钱粮储存地被一个个报了上来,无数的范家耳目被一个个问了出来,任何潜藏在外被保留的子弟血脉也一个不剩下的被扒了出来,然后便是进一步的扩大打击范围。
    只是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再次被牵连进来的缙绅家族已经超过了十数家,无数的官兵在陈秀才的一道道命令之下,如狼似虎的冲进一个又一个缙绅之家……
    被完全放权的陈秀才,如今虽然到达介休时间并不长,但他的恐怖程度已经直线飙升,快速凌驾于李征之上,成为恶魔的代名词,可谓闻陈而色变。
    李征并没有坐于如同地狱一般的范家之中,他带着人来到城北城门楼上,把玩着手中一大摞的拜贴与礼单,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礼单之上东西少的已经被直接退回,但是片刻之后,更加丰厚的礼单便会仓皇着送至手中,让李征身上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庞大。
    这些东西仓促之中是办不成的,毕竟介休只是一个大本营,多数物资是在外地,不过李征不怕他们不拿出来东西,这些人李征是决意全部迁出介休,带到自己的地盘上慢慢炮制。
    对于缙绅豪商们,李征并没有一棍子全部打死的意思,毕竟这些人才是文化与经济的重要纽带,没有了商业与文化,整个社会就是一潭子死水,并不是李征所想要的。
    李征真正收拾的是范家这种勾结外族的豪商,对于缙绅阶层,他的目标是打击一批,改造一批,拉拢一批。
    他要的是能够对社会有贡献的缙绅阶层,而不是一群只会之乎者也,整天满口仁义道德的白眼狼们。
    范家老宅里,地窖位置早就已经被找到了。
    李征还曾入内看了一眼,对于范家的财富,他是极为震惊的。
    在极为宽阔的地窖之中,根本就看不到多少银元宝,所有的银子都被重新熔炼,变成一个个半人多高的大银瓜。
    李征试着抱了一下,却是分毫不动。
    看那体积,一个少说也得有两三百斤重。这么重的银瓜,就算有蟊贼能够摸进来,他们也根本拿不走。
    这么大件的银瓜,除非数人搬抬,想要带走根本不现实。
    不过偷是不偷不走的,面对着抢的人来说,这东西却完全如同量身定做。
    毕竟一堆碎银子,就算想拿走,还得一番收拾,但一个个银瓜却省了这许多麻烦,根本无须多费工夫。
    面对着一地窖几乎望不到边的银瓜,李征的心情格外的好,单单这里的银子,就足以令自己数上数万军马十年之久了,范家还真是够意思。
    唯一欠缺的是粮食,整个介休城中,米铺基本上都是范家的,但是所存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有数万多石。
    也许这里的人非富即贵,大家平日间消耗的粮食虽然不少,但是毕竟人口基数摆在这里,在定期供给之下,根本无需那么多的粮草。
    不过这些粮食李征是一颗也不打算给这里的人留下,出兵一躺收益比一定要高,否则就是亏本,他手下要养活的人太多,平阳府内还有无数等待着赈济的难民,处处都要钱粮。
    在李自成远窜之后,李征的目标就是这里的有钱人,有道是好话说尽,不如刀刃加身,想要一个阶级有活路,就必须要另一个阶级出现损失。
    李征是不会忘记自己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没有了广大平民阶层的支持,他看似庞大的家业就只会是镜中花,水中月。
    他可不想坠落到普通明军的层次,然后再一次被这些在这层次手段玩的精熟的士绅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介休城中无冤魂,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保留一部分商贾做为物资交流,商业通道之外,其他任何出丁出粮的百姓,都将成为他麾下众多矿洞中的劳工。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李征不知道自己还回来是什么时候,但他却没有别的出路。
    在介休城中愈演愈烈的清算之中,李征倒完全象个局外人一般,只是木然的年头城中一批批被押解出城的缙绅百姓。
    无论他们之前的地位有多高,但只要这个时候被押出了城,就意味着他们日后的生活必然会如地狱一般的可怖。
    乱世之中,人命卑贱如狗,这是自然法则使然。
    李征默默的看了片刻,便将手中的礼单扔到一边,然后拿出一本帐单,态度也变得严肃了许多。
    这本帐薄并不是记载范家的生意,而是记载着与范家来往的官吏们。
    换句话来说,这记载的是范家贿赂的各级官员的名单。
    李征快速的翻动着,他看的只是牵连到的地点与官员身份,至于名字根本就记不过来,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从万历末年间开始,到了如今已经有二十余年,其中走马灯一般换了无数的官员,但似乎根本就没有遗漏过任何一人。
    山西的地名李征看的已经有些麻木了,宣大、大同、京城,只有想不到,就没有牵连不到的。
    里面送的人员名字,时间、地点、数量多寡,清清楚楚,详细的令人发指。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这内容,李征就明白自己这次惹上的事情有多大,激起的声浪会有多大。
    但是李征却并不在意,更没有将帐薄交上去证明自己的想法。
    若换在洪武、永乐年间,李征自然二话不说的交上去,以老朱家最凶悍的两任皇帝的性子,估计将会是又一次震惊天下的大案,死上几万人都不一定能够结束。
    但是放在崇祯那里,李征觉得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正在李征沉思之间,一个亲兵快速的跑了过来,手中举着一封文书,低声叫道。
    “大帅,太原府紧急行文!”

第344章 就在眼前了
    李征接过行文,随便扫了一眼,便即放置于一边。
    行文上说,李自成直接穿汾州入太原,沿途又是一番裹胁,如今聚众数十万,已经连破数县,太原全府震动,要求李征立即起兵往援。
    对于这个要求,李征根本嗤之以鼻,宁武那边山西明军数量还是有不少的,就算无法短时间内击败李闯裹胁的数万杂兵,力保太原却是绰绰有余的。
    说李闯又聚集了数十万人,那根本就是骗小三小儿的,也许远在天边的崇祯或许会相信,但对于李征来说,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说到底,太原府还是接到了介休或者周边其他城池的告急消息,变着方法想要救范家一命,只是如今木已成舟,李征根本就没有收手的打算。
    李征已经行文高平书院,派遣结业学子入平阳府的命令已经在路上了,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至。
    学院如今已经有小学与学院两处地方,所教授的也从识文断字,到地方管理的跨越。
    相比于后世那繁杂的管理体系,这个时代的地方管理却简单的多,只要懂得行文回文,再加上熟练的算学基础,地方上的事情就能弄个七七八八。
    如今李征也不打算明目张胆的另起炉灶,所谓地方上的管理也就是他的私田管理,只要懂得算学,知道如何收佃就可以了。
    学院中不只是文院,还有武院,毕竟上过学的都知道,学院里不仅仅有学霸,更有恶霸,这些人文不行,但惹事的本事很行。
    这些刺头在这种不伦不类的半军事化学院中,也能练就一身的本身,再加上年轻气盛,让他们去招呼旧军队那再合适不过。
    随着李征地盘越来越大,他需要的已经不单单是精兵了,还需要大量的战力不高的地方守备部队。
    这些地方守备部队,潞州军内的立功人员是一万个不乐意去的,那完全就是明升暗降,但初出茅庐的学校刺头们,却没有其他选择。
    这些人忠诚足够,让他们带领迫降的旧军,一是可以将这些旧军掌握在手,另一个也是可以让这些毛头小子们,有一个从容锻炼的地方。
    毕竟真实的战场,对于这些刚刚离开学校,完全不明白什么叫做残酷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过于血腥了一些。
    有了这些人的安插,再加上粮饷的按时发放,旧军队的管控力度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之前俘虏的闯军锐兵,还有各城投降流寇的旧军将领们,已经被李征清洗了一遍,也方便这些少年们可以较为顺利的接手。
    至于地方的文官,李征当然不会自己安排,有愿意回去做县太爷的,李征也不会反对。
    不过在军事与文事都被架空之后,县太爷每日间也会有更多时间可以处理诉讼,审判案件了。
    当然对于不服管的家伙,李征也不介意进行人道主义毁灭,反正在这个平阳府大乱的时候,任何意外情况都会发现不是吗?
    李征就是要趁着李闯大规模清洗平阳府的时机,彻底的对平阳府进行洗牌,将一切都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
    至于太原府,李征还无意去碰触,人的胃口是有限的,欲望才是无限的。
    一次性吃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