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军快速的冲撞在一起,密集的长枪林委实令人无从下手,不过陕西兵最前排却是刀盾手。
    还未接触,在十数步之时,无数的投枪便从盾牌之后飞出。
    这种投枪极为犀利,如果力量足够,甚至连盾牌都能一穿而过。大片的长枪兵根本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直接便被钉在地上。
    甚至有些臂力过人的,甚至可以一枪穿透两人!不过他们也并不好受,在这个距离上,火铳的威力也几乎达到极限,许多人都是连人带盾被火铳轰的粉碎。
    三轮标枪投过,第一排的长枪兵便几乎换了一遍,伤亡极为惨重。
    但十数步的距离,也只有这三轮标枪而已,接下来便到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刀盾兵们疯狂的用盾牌撞开一根根长枪,用平生最快的速度在间隙之中突进着,这是兵家常识,只要刀盾手挨近了身,那长枪兵就是被屠戮的对象。
    不过他们明显失算了,撞开了正面的长枪,但是左右两侧却有两条长枪闪电般的分进合击而来。
    许多人都是胸肋处一冷,这才看清侧面而来的攻击者。
    前排的刀盾手以极快的速度消逝着,但一些幸运儿却是十分幸运的突近而前,但还不等他们举起钢刀砍下,就觉得腹下一冷,然后便是利刃离体,一股鲜血猛的喷出,也将他的一身力量全部带去。
    长枪兵正面是各个小队的什长伙长,他们佩带着的指挥刀,根本无法和长枪兵们并肩作战,在战时他们便是猫着腰躲在长枪兵脚前,专门对付这种幸运儿。
    这些人的指挥刀正面作战并没有多少优势,但从下面偷袭,却是十分的容易,只要注意力完全放在长枪兵身上,那他们就能极为轻松的得手。
    若是注意力放在这些地老鼠身上,那就更加的要恭喜了,长枪兵们绝对会让他们明白,谁才是最凶悍的敌人。
    万余人围了上来,杀伐声震天,但潞州军却如怒涛中的磐石,丝毫不见动摇。
    榆林军骑兵自左翼杀入,与陕西军的骑兵战成一团,杀的难解难分,右翼在降兵到达之后,潞州军压力顿时大为减轻,开始发力,将正面的陕西步兵压的步步后退,完全收不住势头。
    就在此时潼关古道上,无数潞州军顶着盾牌快速涌了出来,在连绵的炮火声中,前赴后继,不断的向前突近!
    整个战场上沸反盈天,在潼关古道上的潞州军沐浴炮火与无数箭矢冲达近前时,整个战场完全沸腾了……
    

第422章 破城
    打头的是李征的近卫营,他们端着火铳齐步向前,手中的火铳不断的喷射着火舌,将面前的盾车打的木屑横飞。
    冒着箭雨冲至十数步内后,在三连声的尖锐哨子声中,无数的刺刀已经卡在火铳之上,全军一声呐喊,冲锋而来。
    惨烈的肉搏战立即全线出现,论单兵作战能力,潞州军中狼骑营是无可争议的第一,而李征的近卫营则是紧跟其后。
    但是论起乱战,李征的近卫营却是全军无可争议的第一。
    刺刀的出现,必然也会革新战术的形式。
    这种战术革新对于别人也许需要摸索很长时间,以年为单位,还需要在战场中不断的总结。
    但是对于后世军队出身的李征来说,则根本不是问题,直接照搬某支军队三三制拼刺刀的现成技术便首发
    三人为一组,互相掩护攻击,三组为一小队,互为奥援,三小队为一个攻击单位,负责一个方向的突破。
    这是近卫营无数次习练这种战术之后,第一次运用在战场之上。
    只是看突破的速度,显然这种近、快战法对于战场的适应性极强,攻击力十分的犀利。
    近卫营凶悍无匹的进攻向前,身后则是无数被推倒在地的盾车和躲要其后的陕西兵尸体。
    在他们身后,则是无数端着火铳潞州军火铳兵,在他们破开的防线后蜂涌而入,用一排排的齐射,将陕西军两翼的兵力打的鬼哭狼嚎,不断的扩大着这个伤口。
    潞州军的骑兵营与狼骑兵们,则是呼啸而出,与洪承畴的左翼骑兵展开了决战。
    在潞州军骑兵独有的墙式冲锋前,毫无经验的洪军左翼骑兵一个回合之后便即兵败如山倒,整个左翼全线动摇。
    当潼关古道的潞州军全员压出古道,撞在洪军大阵上后,洪军整条战线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无论是近战还是远战,都远逊于潞州军的陕西兵,直接被压的只有招架之力,完全没了还手之力。
    当潞州军的标枪手榴弹,当它们密密麻麻的落入陕西军人群之后,在震天的轰鸣声中,洪军中央直接哗然崩溃。
    数百上千颗的手榴弹落入人群,近两千人惨叫倒下,这种场面根本就不是一支封建军队能够承受的住的,这种伤亡速度根本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
    中军近八千人瞬间崩溃,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左翼跟着彻底崩盘,正在与潞州军援军大战的右翼陕西军,侧翼顿时暴露在潞州军的火力之下。
    只是一轮齐射,右翼便加入了崩溃的行列之中。
    数十里方圆的混乱战场上,数万人整齐崩溃,场面委实骇人之极。
    潞州军在激烈的战鼓声中,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自后穷追不舍。
    潞州军的骑兵更是纵马当先,不断的左冲右突,冲一队队成建制的陕西兵冲散,赶到路边。
    主力直插后面,截住一波又一波的逃亡大军,逼迫他们就地投降。
    这还是骑兵们头一次这般肆无忌惮的追亡逐北,大肆追击砍杀败兵,个个兴奋的无以言表。
    一直追出数十里,洪承畴数万大军一朝尽丧,只带着数千骑兵狼狈逃回西安,将麾下大军拱手相让。
    这一战,潞州军毙敌五千余,迫降数万,一时间声威震动陕西。
    草草一番整编之后,三日后,潞州军再次拔营而前,向着西安挺进,沿途各州各县,再无一城敢于阻拦,基本上都是兵马一到,便即开门纳降。
    五日后,大军挺进至西安城下。
    不同于上一次的到来,这一次李征兵力雄厚,更有无数的炮灰部队可以利用。
    根本不给洪承畴任何的喘息时间,全军压上四面攻打。
    三日后,城外没有足够兵力防守的堡垒尽数告破,守军被全部逐回城内困守。
    李征集中火力猛轰东城,降兵们带着无数云梯疯狂的涌向西安城,若是李征只是来抢一把的,估计这些降兵们十有八九会一哄而散。
    但是李征若是来此安家的,更是宣布,拿下西安,城内缙绅官吏之家,任由他们处置之后,这些降兵们顿时欢声雷动,瞬间化身成了最犀利的攻击武器。
    他们想要攻下西安,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理,甚至比李征拿下城池的决心还要强烈。
    数万人攻打一座败兵守御的城池,也根本无需去围三厥一,更不需要去分主攻和辅攻。直接便是全军投入四面同时攻打,既可以分散守军的人数,也可以给守军以更大的压力。
    城中明军抵抗比李征想象中要更加的激烈,虽然不明白他们的战斗意志从哪里来,但是洪军却是生生的抗下了数万大军连续五日的猛烈进攻。
    在第六日时,战局终于出现了变化。
    风尘仆仆的宁夏、甘肃援军终于出现在了西安西北方向,足有铁骑五千,步军近万。
    城头上看的真切,无数守军顿时激动的欢呼起来,似乎一下子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但数个小时后,他们便陷入了更深层次的绝望。
    只是一轮冲锋,潞州军骑兵的墙式冲锋便将援军的骑兵打的溃不成军。
    而他们的步军,更是连三轮火铳都没有撑过,就在守军面前又一次满地图的逃命而去。
    当潞州军将援军俘虏押至城下耀武扬威游行了一遍后,西安城终于在潞州军再一次的攻击之下,轰然陷落。
    无数降兵欢呼入城,开始尽情的抢掳。
    他们之所以拼命向前,图的还不是一个财富动人心的理由么?虽然李征事先讲明不允许他们祸害普通百姓,但是这个时候还能够将这话听在耳朵里的人已经不多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潞州军在让人听自己话这方面,早就已经成了专家。
    在连续斩杀三百余人,并且将这些祸害平民百姓的降兵脑袋挑着杆子不断游街之后,这些降兵终于明白,他们碰上了一个说一不二的老大,而且还是哪种言出必行,事先不打任何警告的主。
    在这种老大面前,降兵们将的性子都收起了大半,再也不敢随性而为。
    这种事情,惯于内务的李开莫做的已经要比李征要熟练多了。
    而李征此时,则是在面对着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洪承畴,一个是大明宗室秦王。
    在二人身后,还有黑压压的一大片,被降兵俘虏的文武百官,以及他们的家眷子侄。

第423章 大同有警
    崇祯十一年三月十八,西安秦王府。
    李征看着面前这两位陕西最高统治者,洪承畴与秦王都没有被绑,只是洪承畴一脸的平静,而秦王则是有些站都站不稳,一副随时都会跪下求饶的模样。
    这些大明宗室被软禁两百余年,就如同被圈养的肥猪,什么雄心壮志和骨气尊严都给磨灭的差不多了。
    人生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坐在府中,迎妻纳妾,每日努力的耕耘着,让自己子孙后代更加的多一些。
    另外还算是乐趣的,也许就是在保有原本土地的前提下,不断的蚕食着地方上的田亩,让自己的财富更加的庞大一些。
    他们的子孙不能做官,更不能带兵,甚至三教九流,都不能去参合,人生唯一的意义就是等着朝廷给俸禄吃饭养家,顺便将家族变得更加庞大一些。
    “洪督师,可愿降否首发
    李征扫了一眼秦王,便将目光挪了开去,紧盯着洪承畴问道。
    “李将军说笑了,本官乃朝廷命官,岂有降贼之理?”
    洪承畴微微一笑,将胸膛挺的更直了一些,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但李征却笑了,只从他这回答这般礼貌和温和,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洪承畴并不是一心求死。
    不过眼下他却没有投降的打算,这倒是真的。这老狐狸虽然称不上对大明忠心耿耿,但在没有完全看清天下形势走向之前,他还是不愿意背着二臣的名声的。
    “将军,小王愿降!只求放小王一条生路!”
    李征还未想好如何安置洪承畴,一旁的秦王却是噗通一声跪倒于地,急切的说道。
    “秦王殿下放心,本将不会拿你及你家如何。念在你的钱粮、田产贡献良多,本将会派要员负责你及你家人的安全。”
    李征看着这位争抢着投降的秦王朱存极,并没有杀他的打算,反而笑眯眯的说道。
    朱存极连连称谢,家产保不住了他心中早有准备,能保存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经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改朝换代,对于前进余孽是从来宁杀错,无放过的,李征能放过他一马,委实是难能可贵。
    事实上,李征根本就不怕有人打着秦王的名义造反,只要他让下面的百姓人人能够吃饱穿暖,不再出现人祸,那根本就不用太在乎前朝的余孽,没有人支持的余孽,敢闹事分分钟就会被人扒皮拆骨。
    另外,秦王这一次也确实给李征帮了大忙,虽然陕西连年灾荒,更是经过无数兵祸,但是一直处于明军核心保护圈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