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明-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此时的华夏大地上,已经出现了大明,南明,大顺,满清四朝并立的局面。
第453章 合纵
当李征收到吴三桂的降表之时,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
这么长的时间才收到回复,李征不由的更加的猜疑起来,他不打算犯李自成的错误,让军队一批批过去受死。
而是直接派出两万步骑大军,全部接收山海关,并且下令吴三桂回京受封。
领军而前的是李征座下三号人物徐勇,他此次带着五千潞州军铁骑,还有五千骑马步兵,还有大同镇官兵万余骑兵,浩浩荡荡的向着山海关而去。
此次行军之前,李征也是有过交待,千万小心吴三桂,他极有可能已经与满清勾结,沆瀣一气。
大军过香河,玉田,一路顺风顺水进入永平府,直到接近抚宁,与山海关只有数十里距离,不仅约定中的交接依旧没有出现,连吴三桂也没有出城来迎。
徐勇已经下令全军戒备,并且探马齐出,如同进入战场一般,全面探索周围百里之内的风吹草动。
在崇祯十三年正月二十八,徐勇终于得到了令他又惊又怒的消息,在抚宁西北,距离山海关只有十数里的地方,探马侦查得知有数万规模的骑兵隐藏其中!
果然这吴三桂根本就没安好心,之前的一切都是在故意迷惑郡王,幸亏郡王早有预料,否则自已这般贸贸然的进入山海关,势必会被吴三桂与满清伏兵两面夹击!
若是一个不慎,甚至会直接大军溃灭!
警报不断的传来,西南方面也发现大量骑兵潜伏,山海关也出现警情,数万大军正从关内源源不断的开出,盔甲鲜明,杀气腾腾!
若是猝不及防,信息不明之下,徐勇或者还会冲击一下试试对方斤两,但是已经明知对方是满清倾国之力与吴三桂主力联手之下,徐勇明智的选择立即退兵,这已经不是他能够应付的了了。
潞州军此来尽为骑兵,说退就退,根本就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两万大军在前狂奔,身后十数万满清、吴三桂联军在后追击,沿途各城纷纷关闭城门,求神拜佛希望上天能够搭救自已,莫要被殃及池鱼之灾!
双方你追我赶,行出永宁府之后,满清大军便停止了追击。
双方都是骑兵,一方一心要逃,在这华北大平原上根本就不存在追上的可能。
而且人的名,树的影,对方既然能够预料到自已有埋伏,那定然也不会不做任何准备,一旦穷追之下误入埋伏,那更是哭都哭不出来。
虽然他们停止下来,但是徐勇却是没敢停下来,留下一部骑兵在旁侦查之后,主力丝毫不停,直奔京畿而来。
在大军回返京城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也传向了四面八方,那便是满清大军再次入寇了。
更惊人的消息也开始传向四面八方,吴三桂也已经投降满清,满清入关的道路已经一片坦途了!
数日间,更多消息不断的传来,永平府已经尽数降清,满清先锋已经挺进丰城、玉田,正快速压迫京城而来。
……
此时,远在河南洛阳的大顺朝廷,也陷入了激烈的争执之中。而这一切,则只是因为满清派来的一介倡议联盟的使者。
“陛下,臣以为绝不可以联清!与这帮灭绝人性的畜生联手,这是自绝于天下之计,死后也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大顺朝恢复了丞相制,右丞相李岩对于满清派来劝说两家和好,共伐李征的提议,直接拍案而起,根本不打算有任何的接受。
“李丞相此言差矣!完全就是意气用事!李征势大,麾下能征善战之辈不知凡几,无论满清还是我大顺,单独相抗,都是有败无胜,只有两家能力合作,才能扭转乾坤,彻底灭了这心腹之患!”
左丞相朱金星则是摇头,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让人不得不信服。
“右丞相,你可知前些时日,我皇每日西顾之时,每每都是充满焦虑,食不下咽,水不能进。时时恐惧李征毁约南下的无奈?这李征如今又作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占据了大义名份,若不趁此良机,合谋伐晋,来日岂非死无葬身之地?!”
牛金星刚刚说完,一旁的宋献策也是开了口,语气无奈的叹道。
“两位说的有理,只是李征自双方盟约之后,向无毁约之事。如今大顺这般出尔反尔,如何对天下英雄交待?何况就算双方灭晋,那李征灭后,大顺又如何抵抗满清倾国之师?到时又借谁之力?南明那般自顾不暇之辈么?人不图自强,寄望于他人,早晚必会自尝苦果!”
李岩并不被这三言两语说服,冷冰冰的说道。
“放肆!李岩你般长他人志气,到底是何居心?!”
牛金星勃然大怒,怒指着李岩,咆哮着吼道。
对于李岩的才华,他是极为忌惮的,虽然他靠着擅长把握人心的优势,在大顺地位高于李岩,但他明白,随着李岩的功劳越来越多,以后得势也只是迟早之事。
在历史上,也是牛金星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在李自成狂怒之时,背后进了谗言,让李自成大怒之下,斩了李岩这个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正视自已就这么难么?若是自身强大,又何需借助他人之手?”
李岩丝毫不在乎牛金星的怒火,依旧是一副实话实说的模样。
“闯王,依微臣看,李征自从出晋以来,看似所有策略都是随手而为,但细细品味,每一步都是针对满清而去。显然在他看来,满清才是生死大敌。”
“咱们大顺,说句不好听的话,也许只是他完全不放在心上的流寇罢了!他这个心理正好咱们可以加以利用,李征与满清开战,无论谁胜谁负,都至少数年时间才能分出。”
“若是咱们大顺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向南攻伐,等到他们分出胜负,双方必定统统元气大伤!咱们大顺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从容破之,这才是咱们大顺的最好机会首发
李岩略带不屑的扫了一眼牛金星,侃侃而谈讲出闯军未来最好的发展战略。
“李兄弟这话,俺听着顺耳。不是说什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么!咱们何必为满清这吃人老虎卖命?”
刘宗敏听了半天,觉得李岩这话最有道理,虽然李岩有些贬低大顺的嫌疑,但是所出的主意却是三者之中最好首发
“这事,再议!”
李自成却是没有当场拍板下来,沉吟许久之后,这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显然拿不定最后的决策。
ps:现在已经上班了,事情千头万绪,尽量坚持每日保底两更,见谅。
第454章 接触
崇祯十三年二月二,龙抬头。
满清大军前锋已经越过玉田,正向着香河进发。
但是这次满清大军明显已经没有之前那般嚣狂,大军前行极为谨慎,不仅日行军只有四十里上下,更是斥候、侦骑尽出,不断的前行,步步逼向京城而来。
对于潞州军来说,守城是极为难得的体验,他们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那便是进攻!
在二月初二这一日,李征尽起京城大军,只留下不足万人守城,大军过十万,浩浩荡荡迎向香河,准备与满清倾国之军决战!
李征是这个思想的推动者,只看大明如今的情形,就知道野战的重要性。
辽东可谓一地堡垒,但没有敢于野战争锋的劲旅,这些堡垒都是死的,最盛之时绵延数百里的堡垒群有挡住满清的进攻么?答案是否定的,辽东广宁之战时,辽东一溃千里,这些堡垒屁用也没有。
在没有机动部队将这些堡垒联系在一起,满清大军一到,这些堡垒就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小岛,满清可以集中兵力个个击破,反而分散了明军的防御力量,更造成了满清不可战胜的神话。
并不是说堡垒完全无用,若是能在野战中击败满清军队,那各地堡垒的重要性便立即突显出来了。
无论是用作警戒还是大军进攻的桥头堡,堡垒的作用都是极大的。防御时一堡并不需要多少人手,只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剩下的事就交给野战部队即可了。
在进攻时,各个堡垒可以事先屯积粮草,大军行进之时,也可以作为休息补充之用,让大军可以保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面貌,去迎战强悍的敌人。
双方将近三十万人的大场面,在香河一线正式摆开了架式,连绵数十里的巨大战阵,极为的壮观。
这是决定明清两国未来走向的一场大战,对于李征而言,虽然准备仓促,但是他却没有选择,有些使命,哪怕明知胜算不大,也必须有人挺身而出!
大战并没有立即爆发,双方的斥候与小部队交锋从来没有停过,不断的试探着对方的军队分布与战力强弱。
李征的大阵依旧是潞州军本部位于中央,左翼是宣大劲旅,右翼则是刚刚招降的数万关宁军。
满清大军则是以蒙八旗为右翼,以汉八旗为中军,以吴三桂为左翼,满八旗在后压阵督战。
只从这种排兵布阵的形式看来,就明白双方的战略意图。
潞州军显然摆出的是进攻态势,而突破的锋锐便是中军!
满清方面则是防御态势,看起来打的主意是先用炮灰消耗潞州军的体力和精力,等待战局有利之时再以最精锐的满八旗一锤定音。
说到底满清只是一个小部落联盟,他们的丁口有限,甚至都不足以支撑一场消耗极大的战役。
毕竟若是一场战役只是一场惨胜,那对于满清来说就已经大败特败了,他们的丁口数量根本无法做到短时间内补齐缺额。
若是大明方面补充兵员的速度是年为单位,那满清就是以十年为单位,他们不仅不能输,甚至还不能以人命换取胜利,否则就是灭顶之灾到来!
在不断的试探中,宣大劲旅以其本身的实力验证他们九边精锐的身份,在得到李征足额粮饷的供应,以及无数做工精良的盔甲武器武装,还有严厉的军纪约束之后,已经完全脱胎换骨!
再对上蒙古老朋友,他们已经不再象之前那般的吃力,始终保持着对蒙古骑兵的压制,稳稳的压制着对方。
唯一可虑的是蒙古人的箭矢,如今他们的武器也算是鸟枪换炮了,在吸取了崇祯十年蒙古人攻击软弱的教训之后,满清也是下了血本,将蒙古人的骨箭头大规模的更换为铁箭头。
虽然这可能会造成蒙古人战力大增,但是满清方面高层现在两害相权取起轻,在李征威胁巨大的情况下,适当为炮灰军增加战力,绝对是利大于弊。
至于对蒙古人的控制,满清高层觉得还是有办法掌控的,至少在消灭李征政治集团之前,蒙古人战力增强对满清还是极有必要的。
潞州军唯一的软肋,就是刚刚收编不久,还没有来的及完成整编和清汰的关宁军。
这支军队若是单独放在京城,李征那是肯定不会放心的,谁也不知道这关宁军会不会反咬一口,但是带在身边之后,李征却是烦恼多多。
他深切的明白了后世二战那句话,一个猪队友的危害,远过于敌军的十个精锐师!
在大军向前之时,关宁军见到满清花花绿绿的旗帜之后,甚至本能的就想直接开溜!若非李征中军号角齐鸣,数万大军虎视眈眈,这些关宁军说不定真就能干出临阵脱逃之事。
不过这种强迫参战的精神状态,也让李征对于关宁军随后的表现,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