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魂过身不过的架式。
    不过皇太极并不打算走蓟州这条道,之所以派兵而来,也只是心中的那番万一的念想。
    当这些满清偏师得到他们的答案之后,也根本没有停留,直接转身便向东打马追赶主力而去。
    一日后到达玉田,皇太极身体已经极为虚弱,不仅与他之前初入关之时意气风发时完全比不上,就连端坐片刻都觉得支撑不住。
    仅仅一日,蒙古人已经跑了两三万,原本入关之时十万有余的蒙古骑兵,如今凄凉凉的只有不足五万还跟随在侧。
    八旗大军倒是实力尚存,多尔衮这个滑头果然对的起他的睿字,不令正白旗损失不大,被他带着的镶黄旗伤亡也只有数百而已,完全可以说是正常损耗。
    其他各旗,零零散散的损失只有八千之和,相比于满清八旗五六万的人数,还算不得伤筋动骨。
    虽然满八旗还在,皇太极却是没有一点庆幸的心情,甚至只觉得未来已经一片黑暗。
    汉八旗却是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几百个有坐骑的藩王和他们的家丁之外,军队,武器,一切的一切都全部丢在这大明的土地之上了。
    再想想入关之时,皇皇的近二十万大军,如今只有这十万余人,虽然还有吴三桂那接近三万人的兵马随侧,但是这些兵马如今的忠诚委实极度值得怀疑,不仅不能当作自已人,还需要分出大量的人手防备他们突然作乱。
    更可悲的是物资粮草更是丢了个干净,如果不能迅速突出重围,大军就算想要持久战,也是万万不可能之事!
    一想到形势的恶劣,皇太极就觉得胸口一阵阵的发闷。
    一直奔腾向前的御车,在这种亡命向前的速度下,也不可避免的剧烈颠簸着,更是令皇太极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
    不知不觉间,皇太极便激烈的咳嗽起来,好不容易停歇之后,手中堵住嘴巴的洁白手帕之上,已经出现了点点血痕。
    看到了血痕后,皇太极却是一脸平静的仔细的擦擦嘴巴,便即不动声色的收起手帕,闭目假寐。
    “朕不能死!朕一定要将大军带出大明境内,只要让朕再休养几年,朕还是会卷土重来!”
    皇太极脸上平静,但是心中却是一点也不平静,正不断的竭斯底里咆哮着,不断的为自已打着气。
    “报陛下,锡德宜回来了。”
    正在皇太极思绪万千之时,一道尖锐的嗓子响了起来。
    皇太极勉力的坐直身体,拉开窗帘,却是见一个满身血污的将领正距离御车数米外。
    “蓟州情况如何?”
    见到锡德宜这副模样,皇太极心中已经明白了个大概,但还是十分从容的询问道。
    “回主子,蓟州潞州军至少数万!奴才不能靠近,回来路上却是遇到李征部主力截击,奴才拼死突围而出,所部大多战殆,请主子治罪!”
    锡德宜在马上拱手,一脸羞惭的说道。
    不知从何时起,满清上下再提到潞州军,再也无人用尼堪这个羞辱汉人的词语,统统开始用上潞州军这个正式的称谓起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力不如人,非战之罪!好好活着回辽东,休养一番又是一条好汉!”
    皇太极眸光一暗,锡德宜所带的是镶黄旗的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余人,却是这般说没就没了,但他却不能再怪罪了,就这么一点奴才,再杀一批,还能给他剩下多少?
    “多谢主子!”
    锡德宜惊喜交加,若非还骑在马上,真恨不得立即跪地连磕几个头,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皇太极却是一脸麻木的放下了窗帘,心中一点欣喜也无,放过锡德宜只是一句话而已。
    但是要李征放过大清,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或者说,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挣得那一线生机?
    不过为了挣得这一线生机,皇太极也不得不派遣使者,游说他向来看不起的流寇大亨李自成,虽然说的依旧是唇亡齿寒的老调,但是却也是他如今唯一能够多增加的一点筹码。
    至于成与不成,也只能全凭天意。

第482章 生路
    在收到多尔衮退出北京城的消息之后,代宣大总兵官苏浩便即率领早就枕戈待旦的一万八千余潞州军,向东而进。
    在密云,两万余蒙古骑兵正在猛攻着渤海所,希望能够拿下这处堡垒,打开入塞的道路。
    但是很明显的是,这些蒙古骑兵空有强大的突击能力,却是无法将战马骑上城头。
    无数的箭矢横空,虽然看似壮观,但是早有准备的明军面前,杀伤力委实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当苏浩引军至此之时,已经是这两万蒙古攻城的第三日了。
    他们没有等到守军的崩溃,却是等来了潞州军的援军。
    渤海所一战,两万余蒙古骑兵大败而逃,阵斩三千,迫降近万,剩余蒙古人小部分窜入山林,大半向东追赶满清大军。
    但是这些蒙古人显然高估了自已的本事,也低估了如今华北各地的潞州军,尤其是蓟州的潞州军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山海关助战之时,他们却是偏偏撞在了枪口之上。
    在三轮火铳齐射过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蒙古人,大多数也只能就地投降,成为新的归义军。
    当苏浩大军看押着过万归义军到来之后,两军合兵一起,除却留下五千守军镇守城池策应四方之后,大军合兵一处,加上归义军数量已经高达五万余,浩浩荡荡的向着山海关而前。
    在他们前面,李征率领的大军已经追上满清大军后军,万骑纵横,这是一片铁与火的交织战场。
    已经被逼入绝境之中的满清后卫,表现出了极大的战斗力,但是如今的他们在脱离主力殿后拦截之时,人数上却已经不再占有优势。
    在宣大骑兵与潞州军骑兵两翼压迫之下,他们不得不面对着潞州军火铳兵的齐射攻击。
    生命在这残酷的战场上一文不值,彪悍的满八旗在钢铁面前表现的也并不比谁更加好看一些。
    殿后的正蓝旗与镶红旗虽然拼命血战,但是在火铳兵面前,他们依旧只是不断增加的死亡名字,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战,殿后的正蓝旗与镶红旗损失数千人,不得不狼狈逃向满清大军方向寻求保护。
    在山海关,无数的震天雷已经将山海关上的镶红旗炸的人仰马翻,在无数的火药面前,再坚韧的人也无法与火药相抗。
    四月初三,山海关便即陷落,城内镶红旗三个甲喇全部被诛。
    四月初王,当满清大军先锋正白旗到达山海关之时,多尔衮却是无奈的发现,整个山海关已经完全变换了旗帜,大军后退的道路已经被封锁。
    多尔衮只是观看了片刻,便即直接带队离开,在潞州军面前,他委实没有任何攻城的信心。
    但是他不攻击,却不代表李悦肯就此放过他,数万骑兵自山海关席卷而出,向着只有不足一万五千的正白旗与镶黄旗狂飙而来,誓要将其完全聚歼于山海关下。
    面对着这数万并非骑墙阵的骑兵,多尔衮是丝毫不惧的,甚至还跃跃欲试的想来一场痛快淋漓的会战,彻底击败这伙骑兵,为大军有些低靡的士气提提气。
    但是当看到山海关同时还出现了上万的步兵之后,多尔衮也将这个念头彻底放弃。
    骑战,他并不畏惧,但是对方步骑协同,他就有些心中打鼓了。
    关键时刻,在因为熟悉环境被派向前来增援的吴三桂大军杀到,双方合兵近五万,这才令潞州军骑兵停下脚步,重新评估开战之后的利弊得失。
    李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正白、镶黄两旗,他的目的是将整个八旗兵全部围在关内,聚而歼之,相比这个时候决战,不如等待满清大军全部到来,方为最上策。
    毕竟与歼灭眼前的敌人相比,保住山海关不失,形成完整锁链,将满清彻底困死,这才是头等大事。
    而山海关,也是满清最有可能选择的突破口,容不得丝毫的大意!
    山海关附近,关口不计其数,虽然其中大多都是小口子,而且道路难行,但是李悦在不打算放过一人的情况下,这些大小口子,还是需要大量的官兵守御。
    “有劳平南王相助!”
    缓缓退出数里后,多尔衮还是有些心有余悸,望着始终伴随在侧的吴三桂,他也是由衷的感激道。
    “睿亲王无须客气。不过眼前事急矣!咱们必须立即出关!”
    吴三桂并没有多少恭敬的神色给多尔衮看,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历史上如日中天的满清了,现在的满清游走于灭亡边缘,他也没有太多的顾忌。
    吴三桂虽然拼命前来接应多尔衮,但却并非他愿意这样,而是他如今是已经上了贼般,根本无法下来了。
    在听识过香河城外的汉八旗下场之后,吴三桂也是彻底断了重新回归的想法。
    以潞州军的作风,他这个已经基本上可以称之谓大明头号汉奸的人物,就算反正回去,估计最好的下场也是被绑去菜市口,甚至最可怕的是,千刀万脶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之前在李征的招降之时,毅然选择了皇太极,更是联合皇太极设伏围歼李征手下悍将徐勇,双方之间已经完全可以称之谓不共戴天,根本就不能共存。
    “本王哪里不知要出去,但从哪里出去?如今大明边防全面加强,要冲出去,谈何容易?!”
    多尔衮脸色也不好看,若是能够出的去,谁还会这般踌躇难决。
    “走迁安,过冷口出关!虽然道路难行一些,但是这是唯一的生路所在!”
    事情危急,吴三桂也不与多尔衮多废话,直接点指西北方向说道。
    “迁安守军不足为虑,只是冷口可是有近千的明军防守,若是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一旦潞州军四面合围,那就是倾覆之祸!”
    多尔衮看了一眼吴三桂,一字一句的说道。
    “冷口无需多虑,小王早就在此埋过伏子,只要大军一到,保证可以直接拿下关口!若是睿亲王不信,小王愿为先锋,替大军打开道路回归辽东!”
    吴三桂一咬牙,快速的说道。
    “本王与你一起!”
    到了这个份上,多尔衮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已经没有时间给他验证什么,不过为了防吴三桂转手卖了他,他还是决定与吴三桂一起行动。
    毕竟山海关之时,吴三桂毫不犹豫直接卖了李征,虽然没有得逞,但是这种说翻脸就翻脸的果决,却也是给多尔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他不得不防。
    他自已手中有一万五千八旗在手,只要伴随在侧,那就算吴三桂想翻脸不认人,他这点兵力也根本无法耐何自已,甚至可以被一击而溃。
    “那就一起!”
    吴三桂显然也猜到多尔衮所想,根本没有犹豫,十分痛快的答应下来。
    大军折而回军,滚滚而向迁安方向。
    迁安城如今已经再次挂回大明红旗,但是看到如此庞大的军队快速接近,再想换满清旗帜却也完全来不及了。
    好在多尔衮对于迁安根本就没有半点兴趣,大军只是从旁快速而去,直奔着迁安西北方向的冷口而来。
    冷口关上飘扬着的是大明的红旗,关口上影影绰绰,守军剑拔弩张,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
    在关口一众人中,有十数人的神态、衣物明显与旁边守军不同,不同于守军个个有些战战兢兢的模样,这十数人却是脸色冷峻,个个站的如同标枪一般,面对着似乎无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