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一战,满清已经如同昨日黄花,凶威不再。只是从玉田至迁安这百多里路程,满八旗就起码扔下了数千条的人命!
而在这冷口堡下,满清留下的尸体更是密密麻麻,根本估算不出来数量,就算余部撤出大明境内,也已经是元气大伤!
就算自已无法再追击,他们也不一定能够逃过李开远的那一关!
第484章 举止望辽东
在迁安的满清大军开始破关而出之时,李开远也在面对着他在草原上的最后一波敌人科尔沁首发
如今的李开远大军已经云集于朵颜草原,除却本部所带的五万骑外,这一路横扫草原,也是迫降了近三万的蒙古骑兵。
以八万骑对阵科尔沁蒙古人东拼西凑的近三万骑,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战。
只是从开战之时起,科尔沁蒙古人便是不断的被压着打,所谓的骑兵对冲,在第一次冲锋之后,科尔沁人便即完全放弃了这种打法。
无论对比骑射,还是对比骑兵肉搏,在绝对人数的优势压迫下,科尔沁人都是完败下来。
虽然不敌,但是科尔沁人并没有屈服,不是他们不愿意投降,而是科尔沁人与满清捆绑的实在太深了。
就算这些汉人肯放他们一马,他们以后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好日子好过。
满清只要一衰落,那些向来被他们依仗满清实力,而不断欺压的蒙古兄弟们,也会群起而攻,直到将他们撕成粉碎!
大战进行了数个时辰之后,科尔沁人已经只能下马依靠战马阻挡结圆阵步战,这也是蒙古人对抗强敌之时最后的抵抗手段。
许多人都惊惧于蒙古铁骑骑射天下无敌,但谁又能想到,蒙古人在势穷之时,却是会选择那些人完全看不起的步阵迎敌?
形成步阵之后,科尔沁人的防御力顿时大增,虽然人数比起进攻的蒙古降兵少许多,但是人人都是毫不在意,奋勇厮杀,进攻的蒙古人连续冲阵十数次,甚至有几次还是跳下战马肉搏向前,却依旧拿这些科尔沁人的负隅顽抗毫无办法。
他们这般死抗到底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在他们身后百多里外,是科尔沁部落的妇孺牲畜,此时的她们正在滚滚向东而进,涌入辽东寻求满清的保护。
那是他们科尔沁人东山再起的希望所在,他们也愿意为了他们的家人奋战到底。
结成步阵的科尔沁人很是顽强,再与蒙古降兵呼啸而来的箭矢中奋勇还击,双方箭矢如雨般互相倾泻着,均是伤亡惨重。
原本期待的漠北五部的增援,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在遭遇到李开远的数万骑兵之后,双方只是混战了一场。
漠北五部蒙古人便敏锐的发现了不正常,满清大军已经入关参战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在草原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辽东女真依旧没有派兵前来迎战,却是让漠北五部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太美妙。
本来就是不得不屈服的漠北五部,在发现眼前的汉人这般嚣张跋扈的气焰之后,更是想起了许多不美妙的曾经,此时更是十分干脆的率兵回返,决定不再躺这道浑水。
在漠北五部撤兵之后,科尔沁人实际上已经完全没有战胜这路大军的可能,但是好在朵颜草原距离辽东足够的近,只要越过数百里的草原,便可直达台州所,越过大安口后,便可以进入满清的核心区域,辽阳城。
这也是科尔沁部落唯一的活命机会,大家一起走的话,只能玉石俱焚,集合全族老幼男丁一战,却是可以为部族留下一条活路,无论是谁,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老婆孩子被人斩杀一空的惨状。
在战事进行至三个时辰之后,随着李开远开始追杀骑兵的不断远去,担心妇孺安全,军心受到极大震荡的科尔沁人,终于开始支撑不首发
在土默特人与喀尔喀人的震天欢呼声中,科尔沁部落的勇士被大片大片的射倒,更是在随后的一轮轮骑兵摧残之下,被冲击的四分五裂,然后便是草原上最常见的生死追逐战。
李开远并没有在战场上多等,对于他而言,已经陷入团团包围,只守难攻的科尔沁人,已经完全成了桌上的一盘菜,能不能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吃的完。
在扫灭这些科尔沁人后,李开远的后路已经基本上安全了。
在解除了后路之忧之后,他唯一应该考虑的便是如何冲入满清腹地,展开血腥的报复。
至于科尔沁人的妇孺,李开远并没有多大兴趣。
并不是他愿意放过这些满清左膀右臂的余孽,而是因为在科尔沁男丁大多死在战场的情况下,就算李开远不杀他们,这些妇孺根本就没有明天。
但是似乎老天都在帮助李开远,在急驰了近百里之后,他竟然幸运的发现了正赶着牧群向辽东腹地进发的科尔沁妇孺们。
这些妇孺们虽然先行了数个时辰之久,但是却是受限于族内老弱以及无数的牲畜,根本就没有与追兵拉开太远的距离。
根本就没有二话,李开远的数万骑便即呼啸着扑了上去,根本无分男女老幼的展开了一场屠杀,所谓风水轮流转,苍天放过谁。
在科尔沁人追随着满清一次次入关烧杀抢掳之时,就应该想过会有被人反过来砍杀的这么一天。
这次的追杀根本无足为道,甚至连象样的抵抗都看不见,草原上这种现象实在太普遍了,相互之间的仇杀更是不断的交替轮换。
虽然这种屠杀比起车轮定生死更加的残酷,但是敢反抗的依旧寥寥无几,毕竟不反抗的话,女人和年岁小一些孩童还是可以保全的,一旦反抗,那就是全族尽灭的下场。
科尔沁部落是与满清走的最近的部落,也是在满清不断强大之下收益最大的蒙古部落,他们中的钱财数量多的委实令李开远都有些眼红,区区两万帐不到的部落,财富却是比起李开远一路横扫的蒙古部落全部加起来还要多一些。
当然这些东西都便宜了李开远,在宣布女人孩子全部分于下属之后,缴获钱粮拿出三成犒劳有功将士之后,更是令得已经注定要在大漠上安家的汉奴骑兵们三军欢声雷动,人人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不过这些东西暂时却不能分于下面,一来是影响军队的负重,二来也是会消磨下面军队的战力。
得益于满清向来厌恶城防的根子,被扒去城墙的台州所根本不值一提,驻守所内的是一个不满员的牛录,其中老弱病残者居多。
若是在满清如日中天之时,这个小小的卫所小两百号人全部拉出来,也是可以吓唬吓唬人。
但是在滚滚行来的数万铁骑的脚下,却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
大军一路来到太安口,这才遇到了麻烦,一个甲喇的清兵已经增援于此,将李开远阻挡在了口子的另一端。
李开远并没有任何的意外,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拦路的满清甲喇,似乎已经看到了那远处的辽阳城。
辽阳,我来了……
第485章 偷袭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傍晚,李开远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安排好值夜的军队后,便让大军驻扎下来。
一顶顶蒙古包在大安关前绵延展开,无数的篝火一个接一个的被点燃,在后面解决了科尔沁人的蒙古人陆续到来之后,无数抢掳而来的牲畜也成了今晚的盛宴。
蒙古人是天生的浪子,尽管刚刚经历过一场血仗,许多人身上甚至还一身血污,但是在一只只宰好的牛羊被送上来后,他们便完全忘记了战场的残酷,兴高采烈的炙烤着肉食,大口的喝着马奶首发
有些性格格外开朗的,甚至已经开始对着辽阔的天地放声高歌。
马奶酒并不多,每人只有半斤上下。受限于这个时代蒙古人的酿酒技术,这种酒度数并不高,甚至还比不上后世一些度数高一些的啤酒,这半斤不到的酒水,对于这些蒙古人来说,完全就如同在喝水一般,距离尽兴还远的很。
不过他们却也十分识趣的不敢同李开远多要,在这战场之上,有的喝已经是不错的了,想喝的尽兴,那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相比于蒙古人大营那喧闹的气氛,汉骑营的气氛却是安静的多,无数人对于肉食的兴趣远远超过于美酒。
在汉地,普通人吃肉的机会可是不多的,有的人甚至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块肉。
虽然在潞州军中,日常吃食已经有了肉食,但是数量肯定不可能有多少。
象如今这种开始放开肚皮吃肉的机会,那可是很少见的。
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吃到饱的汉人,自然不可能有蒙古人那种雅兴,为了唱歌,连肉都来不及多吃一口。
这也许是这些汉骑在这艰苦的草原上,唯一的乐趣所在了,只要有足够的肉食,他们可以毫无畏惧的征战到天边。
四月初,草原上的野草已经长的十分茂盛了,这也省得了大家四处放牧的苦楚,马儿们自由的在附近晃荡着,一把摇晃着脖子,一边悠然的在地上啃食着青草。
当它们的主人酒足饭饱之后,便会怡然的来到它们身边,从它们身上的搭链上取出谷物精料,一把把的喂给它们吃下。
骑兵白日征战,晚上就必须给战马喂食足够的谷物以蓄养马力,以备来日的征战。
在连战连胜之下,整个大营是悠然的,气氛也是欢快的。
李开远的大帐并没有处于大军最安全的核心,相反却是偏向东边的边缘,此时的他正团坐在篝火旁边,篝火上还有一只烤的油脂不断滴落而下的羔羊。
李开远依旧是全身披挂,手中把玩着一把匕首,时不时的从烤的金黄的羔羊上割下小块的肉,轻轻的沾了沾盐巴,有一阵没一阵的咀嚼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他之所以现在还披着甲,那是因为他在等待着建奴的到来。
不用什么太高深的经验智慧,也是可以猜的出来,眼下潞州军骑兵与归义军骑兵近十万人,绝对不是太安口那点可怜的守军能够应付的过来的。
如果正面开战,对面是必败无疑的。
眼下建奴唯一的胜望,就是出其不意的偷袭,如果够果断,够凌厉,造成的混乱足够大,说不定还能直接演绎出一幕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李开远相信,就算建奴明白自已会有所防备,他们也会不得不来,毕竟来偷袭说不定还有万一的机会,一旦天亮大军正面会战,他们只会被碾压的连渣都不会剩下!
四月的天,中原大地已经开始转暖,但在这塞外苦寒之地,依旧是寒风吹的人有些难受。
在已经有半膝深的草地上,巴尔堪正带着数千兵马蹑手蹑脚的行进着。
在大安关口,满清的守御军队并不是一个甲喇,而是整整四个甲喇!一个摆在正面,另外三个则是隐在两翼,视情况危急程度相机支援。
并不是巴尔堪不想将兵力集中,而是因为除了他亲领的这个甲喇之外,其他三个,大部分都是满清八旗中的半大孩子组成。
在皇太极几乎将整个满清能战这兵召集一空,前去入关争夺天下之后,辽东境内就只剩下几个重要据点的近万兵力,以及这些半大孩子和老弱妇孺了。
在潞州军向东横扫草原之时,满清就已经收到消息,但是一直到科尔沁蒙古败亡,满清也没有派出哪怕一支军队支援。
不是他们不想派,而是根本派无可派。
辽东境内,满人中的半大孩子还有六十以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