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批被打击到的便是那些挂印不合作的属地官员,对于这些人张献忠丝毫没有同情之心,杀起来也没有丝毫的心理障碍。
    因为事实证明,就算没有这些端坐在大堂的泥菩萨,这数月来,地方上也并没有变得更加混乱。
    相反,在张献忠这个更加凶恶的恶棍来到四川之后,川中的治安情况反而还有些微的好转。
    基本上还没有几个不开眼的山大王,敢来张大王的领地之内发财。
    当这些官员的家财被起出之后,张献忠根本毫不在意的将这些金银分发出去,然后将阴冷的目光盯上了那些家中米粮满仓的大户们身上,这些人才是他的目标。
    半个月不到,在张献忠的统一安排之下,李定国、孙可望这些原本在重庆,嘉定州与大明官军打的热火朝天的义子们,纷纷开始撤兵回返成都。
    然而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回成都休整,而是直接一路血杀而回。
    大军所过之地,所有缙绅大户都是他们打击的目标,原本就已经因为缺粮开始吃不饱肚子的军队,此时杀起这些家中米粮满仓的缙绅们,根本没有丝毫的怜悯。
    转瞬之间,整个成都府便即烽烟处处,无数的缙绅们根本没有料到张献忠翻脸的如此之快,根本连逃的机会都没有,无数人直接被破家灭门。
    而此时成都府开始出现无数的士人涌向大西王府,开始哭诉他们愿意加入大西政权的迫切愿望,愿意追随张大王征战天下。
    如果张献忠没有发狂,他也许还能考虑一下得失,将这些已经被钢刀压的低头的士人们拉拢为自已所用,但是如今的他,已经完全对这些士人们恨之入骨。
    不仅没有理会他们被迫的投效,反而直接动用自已的亲卫,开始亲自清理成都城。
    一时间,成都府处处哀鸣,完全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第509章 返回
    对于四川的局势,收到消息的李征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同情。
    大明的缙绅们,完全就是被大明惯坏的宠儿,完全就认不清形势。就象是一群熊孩子,不被社会毒打的体无完肤,就会一直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大明天子在堂时,他们想骂就骂,想撂挑子就撂挑子。甚至对于皇帝的家事,也能与皇帝对骂个天翻地覆。
    但是在满清一番血杀之后,这帮孙子便一个比一个乖巧,完全变成一条条驯服的家犬,只会在奴酋后面腆着笑脸,用力的摇着尾巴,一个屁也不敢放。
    在李征看来,张献忠唯一的错误,便是将原本可以拉来的软骨头,也全部一杀了事。
    虽然这可能会有短期内,让他的政令通行无阻,但是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日后无论张献忠再向哪个方向发展,都会受到最彻底的抵抗,他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自封于四川之中。
    相比较而言,原本历史上的满清就比张献忠聪明多了。
    在满清一统天下之前,也是一直怀柔这些孙子们,但是在全国局势大概安定之后,便即立即用哭庙案、“奏销案”、“庄史案”一系列大案连诛了近百万的江南士人。
    这一系列大案直接让江南士人的脊梁骨被打断,从此变成了听话的忠犬。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天下基本太平,这些缙绅们已经翻不起大浪之时。
    虽然满清做的与如今的张献忠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铁血清理这些熊孩子,并杀鸡给猴看。但在实现过程中,却是手腕高明的多,收到的效果也好的多。
    相比较张献忠,李自成这边做的也好的多。
    李自成虽然也是一样血杀缙绅官员,但是这一次扮演屠刀的人却是变成了左良玉。
    在李自成大军不断的追击之下,左良玉一溃千里,本来就松散的军纪,在大败之余更是荡然无存。
    一路从湖广沿长江逃向江南,左良玉大军几乎将所有能祸害的人全部祸害了,而且不分官吏、缙绅、普通百姓,只要是个人,他们都能从中榨出油水来。
    官吏、缙绅这种有钱有粮的人不用说了,家产粮草全部被抢掳一空,普通百姓左军也没有放过的意思,男人只要拿的动武器,全部被拉了壮丁,女人有姿色的充当营伎,没有姿色的直接杀了沉江。
    所过之地,可谓真正的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生人避退。甚至只要一听到左军到来的消息,整县整府都会直接逃散一空。
    一时间,兵不象兵,兵祸远过于匪祸,江西苦左良玉久矣。
    李自成大军随后而来,虽然军纪也算不上严明,但是凡事就怕一个对比。
    相比较左良玉,李自成大军已经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仁义威武王师了,靠着左良玉在前不断的祸害,李自成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即一路招降纳叛无数。
    各地城池一见到闯字大旗,无不纳头便拜,献上降表。
    李自成到底是不是流寇,是不是忤逆君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自成一来,左良玉便不敢再来祸害了。
    甚至有些心急的,或者说已经快要被左良玉大军祸害的城池,还没等到李自成的到来,便即直接换了城头大王旗,将大明红旗一扔,直接换了李自成的闯字大旗。
    还别说,换一个旗子之后,左军前锋就会直接哗然,然后大军便折了一个方向,再次远遁而去。
    不过这种伎俩,当然不可能长久,当左良玉回过神来之后,这些城池无一例外都会被直接屠城。
    换了现代人,也许对于屠城这种事会有极大的愤慨,但对于明末的军队来说,这可是会极大提高军队士气与战斗力的事情。
    一旦下了这种命令,只要城池一破,那城中的子女财帛就会进入攻城军队的腰包。
    一座城池之中的财富可是极大的,也会令士兵们都能好好的发上一笔财,另外城内的女人更是会任由他们蹂躏发泄。
    这也是为何李自成入主京城之后,却会因为钱粮紧张,不得不向勋贵、官吏发起追赃助饷,而满清却根本没有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
    满清入关之后,全面接手了大明九边的边兵,然后在满清的推波助澜之下,这些九边精锐连续屠城,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鲜血刺激了他们的神经,女人让他们长久的压抑得到了释放,而原本高不可攀,甚至跟他们说话都会鼻孔朝天的权贵人家被他们血洗,也让他们积累的怨气得到宣泄,一下子让北方边兵完全认可了满清。
    更是心甘情愿的成为了满清的马前卒,为满清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降军们哪怕是个小兵,也捞到好处无数,更是得到精神上的无边满足。而满清更是无须负担任何的钱粮和军饷,还因为这种血腥手段,成功的震慑了敢于抵抗的汉人,双方可谓是双赢,只不过这个双赢,却是建立无数的冤魂哀嚎的基础之上。
    如今的李自成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事情,他如今已经铁了心的不断的追逐着左良玉,不过却是暗暗放慢军队行军速度,保持了与左军五天以上的行军路程。
    这一路收获实在太大,甚至都有些让李自成想向上天祷告,祝福让左良玉能够长命百岁了。
    这一次湖广征战,也让李自成原本已经有些绝望的心情再次振奋了起来。
    如此轻松击败左良玉,说实话李自成也没有想到,竟然如此轻易的拿下湖广全境。
    袁宗第大军只是一路向南攻略,却是出乎意料的容易,在左良玉兵败之后,各地官军都是一触即溃,完全可以称的上是望风而逃。
    湖广向来便是大明的粮食主产区,好好经营一番,霸业依旧可期。
    而袁宗第的前锋已经开始试探的向贵州进发,若是阻力不大的话,甚至都要开进云贵了。
    而他追着左良玉,更是顺风顺水,被祸害的长江两岸江西、安徽二省缙绅官吏对自已的到来,完全可以称的上是迎接王师了,这更让他坚信了内心的信念,他是天选之人,到处都可以绝处逢生。
    他更期望着左良玉能够进入江南,毕竟那里可是大明的精华膏腴之地,对李自成的诱惑可谓极大。
    但是令李自成失望的是,左良玉大军在进入安庆之后,便即遇到了激烈抵抗,被牢牢的挡在了安庆之外不得寸进。不过李自成也十分配合的停下脚步,没有过份逼迫左良玉,坐观他与黄得功等江南将领打的不可开交。
    在李自成与左良玉一对好基友,配合默契的盯着江南之时,李征已经回返京城。

第510章 大明君臣
    李征回来京城的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因为崇祯皇帝已经开始在做小动作了。
    之前皇太极围困李征,多尔衮进攻京城之时,无法阻挡的苏浩直接撤离京城。
    崇祯皇帝是十分配合苏浩的行动的,毫不犹豫的便带着家人与侍卫跟随苏浩到了宣大。
    虽然崇祯皇帝如今事实上已经被李征架空,但是在李征依旧以臣子礼待之下,他名义上依旧还是大明的皇帝。比起李征这个国贼,崇祯更加不愿意落入建奴手中。
    建奴毕竟原本只是他家的一介家奴,若是沦落入建奴手中受其羞辱,崇祯觉得还不如自杀来的痛快。
    说实话,李征对他可以称的上极为优厚,除了政令不由他之外,各项供奉从来没有短缺过。吃穿用度甚至都远远优于他之前的日子,在没有多余政务需要处理,不再需要劳心劳心,短短数月之下,崇祯皇帝原本鬓角的白发都有了转黑的迹象。
    与任何曾经大权在握的人一样,虽然他也曾经歇斯底里在心底不断的咒骂着文武百官,虽然他也曾经不止一次想将堆积如山一般的奏折一把火烧掉,但是当这一切全部失去之后,崇祯皇帝却是深深的怀念起过往的煎熬。
    李征对他的看管并不算严密,甚至都没有禁绝外臣与他的见面。
    在这些外臣的帮助下,崇祯皇帝对于外界的消息并不闭塞,也清楚的明白李征集团在外的不断胜利。
    不仅仅知道这些,崇祯皇帝更加知道,北方各地缙绅对于李征的满已经溢满胸怀,每天都有无数的官员缙绅求告于可以接近皇帝的外臣,要求他们代为向皇帝陛下诉苦,并且破天荒的表示,愿意为朝廷提供钱粮,编练新军,以制衡日益势大的李征。
    其实不算北方这些已经被收拾的苦不堪言的缙绅士人们,就算京城中还幸存的文官们,对于李征的观感也极为不善。
    李征不仅仅强迫缙绅们割肉,更是直接以山西学院的学子们直接将官吏位置一扫而空,这些没有经历过科举的学子们,却是直接将他们这些最起码寒窗十年,却很多都摸不到官位边缘的读书人如何去想?
    断其根本,绝其前路。
    这种仇恨已经不仅仅是你死我活了,完全就是不共戴天
    只是这些官员缙绅们,对于拿着巨大屠刀的李征,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办法,更是已经被打的噤若寒蝉。
    因此,在自已无法反抗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将主意打到曾经的大明主宰,崇祯皇帝头上。
    对于这些缙绅迟来的醒悟,崇祯皇帝原本已经死寂的心也开始慢慢活跃起来。
    不同于李征对于底层百姓的重视,三观都在读书人帮忙建立下的崇祯皇帝,对于底层百姓其实没有多少认知的,甚至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只有士人才是朝廷栋梁和基石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本难以动摇,在明确得到北方缙绅士人们的拥护之后,原本已经认命想当一辈子汉献帝的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