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潞州,几乎已经成了山匪们的禁地,李征几番清理之下,潞州府的治安情况几乎可以说是山西最佳之地。
这样的地方,真的需要每地都屯五百准军事力量么?
“这余行则委实过分了一些,不过这泽州若是最终糜烂,对于潞州府也不是好事。本官还是觉得应该救援一二,不知李守备有什么想法?”
卢知府心中警惕,但话语之间还是十分的和气,似乎什么也没看出来一般。
“末将听凭大人吩咐,若是大人下手令,末将自当遵从。”
李征的回答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有礼,也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官场规矩。
但是卢怀真之前可是见惯了李征跋扈的模样,再看如今乖巧的李征,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自在。
第九十二章 出征准备
“李游击数日之内能够出兵多少,需要多少开拨银?”
卢知府淡淡的吹了吹茶杯中的茶沫,平淡的问道。
“末将这数月来,征召了数百兵士,兵力虽然恢复了千人。但新兵操练时短,能够上战场的只有六百左右,其他最多只是守守城,当不得大用。”李征想了想,便报上了这个数字,“靠末将这数百人,去剿灭过万的流贼,无疑杯水车薪,请大人三思。”
“他果然不肯出兵,看来这事与他有关系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卢知府心中咯噔一声,心中作出了这个判断。
因为他早就收到风声,李征这次征募的兵员数量早就远超过了一千。除了满额的守备官兵外,其他的人则是成为了名义上的护田队。
护卫他在平顺城北的那些田地。原本还只是觉得李征如同地方缙绅那般,这些都是他的私人庄丁,原本这事他觉得只要李征有钱,他自然可以召一些庄丁。
但此时看来,多半是他刻意蓄积的暗中力量。他要这么多人干什么?为何为朝廷出力,却又不肯拿出来?
自大明武勋们在土木堡之变后元气大伤之后,文官便占据了主导地位,武夫只是文官手中的刀子罢了。既然李征这个刀子出了问题,那自然是要解决这柄刀子。
但卢知府左思右想,始终没有什么办法。李征作为朝廷敇封的武官,如今又恭顺听令,他委实没有什么手段收拾他。
作为文官,对武夫最大的制约便是钱粮,但李征这厮得了大片田地,又肯拿出来养兵,在粮饷这方面拿捏他,也没有丝毫作用。
至于告他一个收买人心,居心叵测的罪名,却也委实太过于伤人伤已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地方守备,兵力七八百人,说他会造反谋逆,估计别人会把他当成疯子来看吧。
虽然对于武夫,大家都要合力压制,但针对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到这个地步,也太疯狂了些吧。
更可怕的是,如果真的撕破了脸,对方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扯旗造反,那自己就算当时逃的过,事后也会因为逼反官兵的罪名给人秋后算帐。
思来想去,他忽然悲哀的发现,文官对于武夫的约束力正在慢慢消退。而更令他泄气的是,不用多高超的智慧也能发现,随着时局的不断动荡,武夫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加以制衡。
想了想,卢知府便收敛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虽然他身为文官自然倾向于文官的整体利益。
但在官场打滚这么多年,变成了早已经没了热血和风骨的官僚士大夫,他就没有了那股大义,做事完全成了商人般专看收益比。既然风险大于收益,那明哲保身的想法便自然而然的占了上风。
而且这次李征完全有理由和借口拖延出兵,或者出工不出力,而且最狠的是,几百守备打不过过万的流贼那也是正常之事,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自己一旦和那遗表扯上关系,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了。现在双方的关系已经是卢知府求着李征了,至于其他事至少也得先过了这一关。
一阵沉默后,卢怀真还是先开了口,语气十分的和气。
“李将军果然公忠体国,不过本官觉得,若是泽州乱了,对潞州也不会是什么好事。这事无论多难,还是要尽一些力的。”
“既然大人决意救援,末将自当领命。末将可以凑出八百人,但需开拨银两千两,军粮五百石。末将愿意拼死一战,不过至于是否济事,末将不敢担保。”
卢知府肯定是要救泽州的,否则一旦余知府临终遗表递上去,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这原本就在李征的意料之内,他假意思考了一下,他便主动退让一步,讲出了自己的条件。
李征这个条件是很有些善意的,毕竟这一次是去作战,李征要求的数量十分的合乎规矩,并没有狮子大开口的多拿多要,卢知府稍微松了口气。至少这笔钱,他还凑的出来,“何时能够出兵?”
“末将需要几天时间准备,五日后出兵!”
李征思索了一下,报出了这个时间。
“好!出兵当日,本官一定送开拨银粮入你军营!”
卢知府松了口气,他最怕的便是李征故意拖延时间,只要他肯及时出动军队,就算战事不顺,那自己就会安全多了。将来就算再有什么笔墨官司,他也不会被动太多。
眼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了,李征便要告辞离去,临行之时,卢怀真却是叫住了他。
“为国灭流寇,乃朝廷心腹事,自当尽力而为!”
斟酌一下,卢怀真心中叹了口气,还是提点了一句。
“末将自当心力,不负大人所托!”
李征心中也有点火气,这老小子难道还觉得自己这么不知进退么?
看到李征的表情,卢知府心中松了口气,这毛头小子就是毛头小子,虽然有些城府,但却没有经历多少历练,根本就不懂得事情该如何经办。
但考虑到这人打仗够凶悍,能够压的住潞州这一亩三分田不出事,自己任期还有两年,日后两人少要不还要多多合作,他便打算提点一句,“本官已经行文太原了,不日就会有镇兵来援,你当立即整顿部下,于规定时间出兵救援!不过你无需多想其他,尽力拖住流寇,待到镇兵到来,到时好好配合好镇兵作战!咱们毕竟是新兵,流寇势众,急切难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嘛!凡事只要用心便好!”
说到这里,他把这个心字说的又重又长。说完之后,再不理会李征反应,便即端茶送客。
李征并不笨,立即明白了卢知府的意思,这次他是可以去和和稀泥就行了。
按卢知府暗示‘心’字的意思,他连本部精锐都不必带,直接拉上几百个壮丁充充场面就行了,反正山西那边也根本瞧不上他这支军队的战力。
李征不无恶意的猜想,若非自己上次‘剿灭’了近万流民,估计这次出兵只要打个照面就能应付过去。
不过李征并不打算就这般只是去长长见识,他是真的想击灭这伙流寇。毕竟这些流寇就盘踞在他卧榻之侧,十分影响他的睡眠质量!
虽然敌众我寡,而且还是‘远征’,但他的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冒险的因素,单人就敢冒入沙海,这一次为了防止两大流寇合流入潞州,自然不愿意将希望寄托于他人!
潞州距离泽州大概二百里地,若是按照大明此时军队的样子,二百里是要走上个十天以上,但是自己这军队,估计三四天就可以强行军到达。
数日间,李征都在忙着做出征的准备,毕竟数百人的出征,备用的粮沫,帐篷,箭矢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各种辎重全部按标准加了三成,最后算出来至少需要近百辆大车才能装完。
第九十三章 规矩
崇祯四年五月十七,潞州营正式出援泽州府。
今日是李征与卢知府商议后的第五日,李征知道这是卢知府的底线所在。
一大早,李征便带着八百集结好的士兵列队于城边。卢知府带着几名文官在队伍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训话鼓舞士气。
讲的话无外是宣扬朝廷大义,圣天子在朝。另外要求大家一定忠军爱国,时时记得以官兵自居,誓与流贼不共戴天,奋勇杀敌以告慰圣天子云云。
这些套话李征听的多了,习惯性的有了免疫力,还能一脸严肃的支持着身子听着。
但是这数月来没有拿过朝廷一分钱粮饷的士兵们,却是对所谓的君臣大义丝毫没有兴起,个个听的那是呵欠连天,昏昏欲睡。
好在卢知府与这些泥腿子也没兴趣多讲,这才让士兵们坚持到卢知府讲完还没睡着。
等到说到两千两开拨银后,卢知府命人将银两抬过来后,便即带人离开了。
这些文人虽然都爱钱,但却几乎每人都会人前回避这些黄白之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有些事可做不可说吧。
没有了这些说着他们听不懂话语的大老爷们在场,这些士兵们兴奋起来,人人兴高采烈的盯着那抬来的一大箱银子。
李征嘴角一抽,眼中鄙夷之色一闪而过。他可不是这些没见识的大头兵,两千两银子他也没有少挣,两千两能够装在多大箱子里,他是一眼就分辨的出来。
这个箱子看似不小,但是这种劳军的开拨银势必不会用大银锭,只会是一两大小的小通宝,若是如此,那体积肯定不小,至少这口箱子是装不下的。
李征自然不会去说破,不过军队出征先领开拨银也是惯例。李征上前拜谢后,两个亲兵便将箱子直接倒了过来,将一箱子银子倒个干净,把箱子放在一旁。
卢知府拿出的这两千两银子,他是按照常例克扣了三成,下面经手的小吏等再拿上两成有余,如今数量已经不足一千两。
不过,众士卒并不知道一千两和两千两之间的区别,在他们看来都是一大堆而已。此时的他们,正满怀希望的看着这些银子,一个个两眼放光。
李征如今的队伍是按照大明军规组建的。五人一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一伙,设正副伙长两人,三伙一哨,设正副哨长各一人,三哨一部,设正副部尉各一人,三部一曲,设典尉一人。一曲满编三百人,再加上各自的亲兵还有李征直属的亲兵,人数四百人左右。
银子就在眼前,一切都在正大光明之下进行着,李征只是看着,让曲尉自行分派给三部。不多时,李征便满意的看到这些士兵有些愤怒的声音。
“怎么才分一两银?”
“不是应该二两五的银吗?”
“安静!”
“大家都看着的,本官可没有私吞你的开拨银!”
“都他娘的给我住嘴!上官的事,哪论到你说三道四!”
几个部尉、哨长便立即开始弹压军队,早有准备的李征也借着各个基层军官向普通士兵解释了为何会少一半多的原因。
李征满意的看到,原本还因为拿到开拨银而有些亲近朝廷的士兵们,眼中的感激已经慢慢转变成了憎恨。
“弟兄们,这些钱都是小钱。你们有些新来的可能不知道,在本官这里,军饷只是一个添头,大头是打仗的缴获。至于有多少,扎营的时候,自己向自己的长官,你就会明白本官的意思!”
李征当然不会放任这种情绪在军队中蔓延,这是极为伤害士气的行为,他要的只是让这些士兵和文官们不是一条心,而不是跟自己也离心。
“现在,出发!目标韩店堡!”
李征再不多话,牵着战马,第一个步行而前。
原本还想多问几句的士兵们,看到李征竟然只是牵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