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李征等人冲锋而来,后金骑兵自然不甘示弱,同样以锋利的箭矢阵对冲而来。他们是骄傲的,他们是无敌的,在他们面前无论是谁,最终都是被他们踩在脚下,这一次也不可能例外!
    感觉对面后金骑兵不断提升的气势,李征却哈哈的笑了起来,能如此轰轰烈烈大战一场,也不枉来到这里一躺!
    受到主人高涨的战意影响,跨下的战马都嘶鸣起来,两支抱着同样决心的骑兵,就这般轰然的撞向一起!

第九章 惊动
    “报!”
    “启禀圣上!不明官军以三十骑冲阵建奴数百骑,阵斩建奴十数人,官军浴血溃围,仅剩九人!”
    太和殿上,众文臣初闻后金兵再临的震惊过后,依旧开始永无休止的相互指责和谩骂。至于如何退敌,则根本无人提及。正在这时,兵部一个小吏飞速而来,快速的禀报着。而这时一个小太监也从屏风后转出,向着曹化淳低语了几句。
    恰在此时,崇祯皇帝也将目光转了过来,看到曹化淳那满脸谦卑的脸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心中顿时畅快了不少。如今的崇祯已经不是初登基时那般,完全听信于文臣了,也开始明白消息渠道不应该只有文臣一途来偏听偏信了。
    “壮哉!若是我大明官兵人人如此,又何惧于这建奴跳梁小丑!?”
    崇祯皇帝一拍龙椅,精神终于振奋了一点。
    这一个多月以来,听到看到的全部都是官兵一次次的大败特败,斩首什么的除了杀良冒功的以外更是丁点也无。这次终于在他眼皮底下有了捷报,就算这捷报再小,总也是不一样的声音。
    “启禀万岁爷,还不止这样哇!”曹化淳见崇祯皇帝心情大好,顿时低眉顺眼的说道,“奴婢刚才还听报,这一伙官兵不仅在所有人面前阵斩十数骑建奴,在他们的马上更是拴着累累建奴首级,怕不下二十之数!”
    “之可惜他们闯过来的只有九骑,就已经有了二十余级,若是三十骑全部过来,还不知道有多少首级哇!这还不知道他们后面还有没有兵马跟进啊!”
    “此事当真?他们是哪部勤王军!朕当重赏之!”
    崇祯猛的一拍龙椅,腾的站起身来,身体都有些颤抖了。若是这般算起来,这区区三十骑目前的战果就有小百级了,若是其队伍还有后续斩获,那可是不折不扣的一场大捷了。而如今被建奴肆虐京畿的大明,实在太需要这么一场胜利来提升军民士气了!
    “奴婢这里都有消息,相信兵部那边消息会更加详细一些。”
    曹化淳目光阴冷的看了一眼新任大明代兵部尚书温体仁,不声不响的将皮球踢了出去。由于数月前钱谦益被逼引退之事,两人严重交恶,能够有恶心他的机会,曹化淳丝毫不会错过。钱谦益为人圆滑,本身又多金。年前为了内阁首辅之位,与曹化淳可没少往来。钱谦益出手豪阔,为人又不似其他东林大佬那般顺昌逆亡,两人无论公私相处都是极好。
    温体仁是阴人的专家,钱谦益都被其以极其简单的办法阴了下去,连带着还收拾了一批东林骨干,自然不会被曹化淳这点伎俩祸害到。
    等到崇祯皇帝将目光投了过来,温体仁便从容出班道,“陛下见谅,微臣这便回衙去查。”
    崇祯皇帝这才想起温首辅一直在殿未出,轻轻一抚额头掩饰一下尴尬,再次看向兵部那个小吏,道,“曹大伴所言可实?”
    小吏大骇,赶紧回答道,“确实有首级,只是还需验明首级真伪才能报及陛下。”
    崇祯明白其中的道理,倒也无法责怪小吏说话不全,点头道,“速去点验首级真伪!另外着人速速送那领军之人来殿!”
    小吏不敢怠慢,立即连滚带爬的退出大殿,急匆匆的向着兵部而去。
    ……
    李征等人此时所在的军营乃是宣府镇勤王大军军营,所驻守京城外七门西门左安门处,此时他们剩下的九人都已经被解除了武装,并被限制在一顶帐篷之中。好在并无人对他们有任何的责难,只是限制着他们的行动自由,似乎还在等待着领军将领的问询。
    不过李征却是痛苦的追忆着这一输的简直惨不忍睹的仗,尤其是最后冲破后金骑兵拦截的那一瞬间,若非刘费奋不顾身的挡在他前面,估计李征就会在此告别明末这个舞台了。
    李征觉得若不是自己一时心喜想要抽冷子偷袭后金营地,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战斗,若是自己见好就收,甚至找一个隐密地方躲上几天,这许多的好兄弟也许就不用战死沙场吧。
    前世的自己只是听命行事,并不清楚作为指挥者的压力之大。如今自己亲身经历了一番,才知道肩膀上的责任有多大,任何一个失误就会造成众多生命的消逝。
    如今再看看帐中的人,刘费,孙昌,章松都已经消逝了,老兄弟也只剩下李黑子,王永,赵海,陆平四人,另外还有徐勇,陈五,苏浩,张大井这四个幸运儿。
    不过不同于李征的消沉,这八人却是哀伤中还带着兴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成功活到了最后,还因为他们一路斩杀的建奴数量足够的多,尤其还是这种在京城皇帝眼皮下的功劳,想必无论赏赐还是官职应该都不会少,因而各个都是充满了憧憬。
    至于阵亡的兄弟,不同于李征这个来自后世的人,他们这些年也见的太多了。很多时候,袍泽都是十分憋屈的死去,就如同之前山西兵营的哗变,死在自己人手中的袍泽就不知凡几。
    而这一个上午的行程,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却绝对称的上是波澜壮阔,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子孙面前吹嘘一辈子了。就在他们各个胡思乱想之中,一个响亮的声音吼道。
    “大明宣府镇游击将军孙元向孙大人到!”
    李征几人闻言立即跪倒于地,帐帘响动,一个顶盔披甲的汉子昂然而入,扫视了一遍众人后,冷声问道,“何人带队?”
    李征抬头应道,取出自己的腰牌道,“卑职山西镇潞州府游击将军贺云成麾下,夜不收队正李征!将军,这是卑职的腰牌。”
    “山西兵?休要虚言逛我,山西兵昨日已经哗变,你等又是为何在此?”
    孙元向目光森寒的盯着李征,语气不善的问道。
    “卑职……”
    李征尚未说完,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道响亮的声音快速而近,“陛下有旨,立即送有功将士入京觐见,不得有误!”
    “圣旨!?你小子真有运气!立即收拾一番,入城去吧!”
    听到皇帝居然亲自召见,孙元向脸上的凶光顿时收敛一空,能够入得皇帝眼的人,他也不愿意多加得罪。
    “太好了!圣上居然肯召见咱们,咱们这次还不扬眉吐气!哈哈……”
    其余八人无人欢呼雀跃,在这个时代,皇帝可是最尊贵的存在。能够见过皇帝一面,那是祖宗八辈都得蒙荣光啊!
    皇帝召见,谁也不敢延误。李征等几人只是用湿巾擦拭了一下脸上的血污,甚至连身上的衣物都没有更换,就来到城下,借着吊篮一个个上了城墙。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还在来的路上时,首级的点验报告已经出来了,除了五具蒙古首级,另外十六级全为后金兵的消息也是完全引爆了朝堂。

第十章 封赏
    天大地大,皇帝的圣旨最大。
    李征是充分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原本觐见皇帝,最起码便是要沐浴更衣,甚至一些虔诚的还要焚香熏衣以表忠心。
    但是这一次,在皇帝的数番催促之下,一切都被省略而去。急匆匆行路之时,一旁的小太监甚至只够将觐见时的规矩说完,至于能够记住多少,也得完全看天意。不过一路上,小太监算是把安保工作做的无懈可击,连头发都被一寸寸的摸索,确保没有一丝可以的凶器藏身之处。
    一身血污进入紫禁城,李征绝对算的上整个大明王朝中数的过来的存在。而且等待时间之短,更是刷新了皇帝的会客记录,几乎是刚到殿外,就被皇帝急不可耐的召了进来。
    一进入太和殿,满身血污的李征就成了里面众文武中的焦点。
    “卑职山西镇潞州卫游击将军麾下夜不收李征,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世今生,李征都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平身!抬起头来,让朕瞧瞧,带这么点人就能杀敌数十的猛将是什么模样。”
    崇祯此时已经气定神闲,在皇帝的密切关注下,官僚系统几乎是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了首级的确认,颗颗真级让崇祯分外开心。
    自幼长于深宫的崇祯不懂什么叫战阵,李征这一身血污也是让他本能的有些恐惧。不过如今这难得的捷报也让他能够压抑住恐惧的心理,尽量平静自己的心态,淡然道,“李卿,将过程跟朕及诸位爱卿仔细说说。”
    “遵旨!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征‘叭’的一声又跪在地上,砰砰砰的又磕了几个头,口中再次山呼万岁。
    他这一举动也一下子让群臣都愣住了,等待他一本正经的将万万岁喊完,然后一脸迷茫,有些不知所措看着目瞪口呆的文臣们,似乎根本不明白自己哪里又出错了。看着李征的这副迥态,殿内文武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家伙根本不懂得这种君前礼仪。不过这也符合文臣们对武夫的一惯印象,人人都是笑的乐不可支。
    崇祯皇帝也是忍不住展颜一笑,心底对李征的印象再次好了一些,这种一根筋的武夫用着最是放心,也就不计较这家伙的失礼之事,笑着道,“李爱卿,无需多礼,这便开始吧!”
    李征是故意扮小丑而已,了解明末这段历史的他,对于崇祯刚愎自用,刻薄猜忌的性格更是知之甚详。因此故意在这种礼数上出出丑,逗大家一笑的之余也能顺便自保。
    眼见效果已经达到,心中恨恨的骂了几句娘后。便开始讲述这一次的战事经过,事情经过他并没有做任何的夸大,完全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述说的经过,这也是后世最为常见的叙述代入感。
    李征明白自己要这上面吹嘘自己还不如实事求是,来自后世的他更明白,细节无需太清晰,要提供别人脑补的机会。自己说的如何精彩,都不如听众自己的完美想象。
    他说的重点是每一次战前判断,每一次如何战前动员,每一次如何带头激励士气向前,虽然故意说的十分平淡简结,却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有了李征前期的铺垫,他们自行脑补的细节可要比李征吹嘘要精彩的多多了。
    从一开始误打误撞收编二百士兵时被突袭,再到稳住阵势反扑。激于建奴肆虐京畿而切齿痛恨便带着敢战之士偷营,如何以命换命斩杀数十建奴。在转进中如何被人发现漏洞,然后一路被追杀,如何一次次遇敌,一次次破围而出的战斗却是直接以一句皇上洪福,将士奋勇直接代过。
    最后说到刘费在最后冲锋时挡在自己面前被乱刀劈死时,李征忍不住两行清泪落下。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战友之间的情谊总是让他坚韧的心脏难以自制。
    等说到最后数骑突破重围出现在明军营前时,李征却是说不下去了,原本冲过来的人足有一十三人,最后四人不是死在后金兵的刀下,而是在终于安全的情况之下,精神松懈然后措手不及的被不明情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