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说到最后数骑突破重围出现在明军营前时,李征却是说不下去了,原本冲过来的人足有一十三人,最后四人不是死在后金兵的刀下,而是在终于安全的情况之下,精神松懈然后措手不及的被不明情况的明军箭手射杀。若非李征灵光一闪扔下武器,同时大喊‘紧急军情’,剩下的人还不知道能够活下来几个。
李征的讲述很简略,但是却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一些失误,听起来可信度极高。通过回忆整个战斗过程,李征在崇祯和文武百官心中的形象也慢慢丰满起来。
“卑职鲁钝,虽有心杀敌,却只能被敌所迫,东奔西逃。众将士随卑职浴血奋战,不惜以命相抵,却依旧无力回天。两百忠勇将士,最后只有八人随卑职溃围而出,请对上治卑职无能之罪!”一想到生死相随的袍泽,最后只有八人得以生还,李征语气也有些哽咽了,跪于地上,泣声不绝。
虽然李征自称无能,但满殿文武没一个觉得李征是无能之辈。带着一两百散兵游勇,还敢冒死发起反击,最后一路从重重拦截下活下来,这里面的文武都不觉得自己能够做的到。
再看向李征,众人的目光也多了些包容。这武夫倒是一个天生将种,一步步死中求活,不畏刀兵,不畏生死执锐而陷阵。只从他整编敢战之士而没有远循,而是选择冒死偷营来讲,就是一个忠于王事之人。
对比如今数万拱卫京师的明军面前千余后金骑兵不敢出战的局面,数十骑就能虎口拨牙,更从重重包围中血杀而出,可以想象他们所面对的局面是何等的可怖。
“李爱卿何罪之有,乃真壮士也!”良久之后,终于自行脑补完一系列战斗场面的崇祯眼中露出神往,然后又轻叹了一口气,“若是我大明官兵都能如李爱卿,又何愁建奴跳梁小丑肆虐于神京?”
这话可不好接,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一大片人,众文武保持着沉默,似乎对于崇祯的苦楚感同身受。
“传旨!山西镇李征公忠体国,力战凶寇,斩首过百级,大扬我大明国威!特旨擢李征为潞州游击将军,赏银三百两,加卫指挥同知衔,萌一子为锦衣卫百户职,实镇潞州府!其他有功之士,李将军列上一份名单,朕自有封赏!望爱卿更加奋勇,为朕多多分忧。”这个封赏是之前崇祯便思索过的,他觉得对于李征这个难得的标杆,所给的封赏完全可以多多优容。
从小小队正一跃成为一路游击将军,李征这完全属于连跨近十级,这份恩宠委实令人咋舌。不过所有人都明白,这其中大多是李征一路奋勇搏杀而得来的,更也是李征的运气,在大明一败再败几乎颜面无存的情况之下,突然有了一个可以树立的正面典型的遮羞布,若是不大加赏赐才有问题。
因此,虽然明知这于法理不合,但这些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提出反对的。就算那些专职反对的杠精也不会这个时候跳出来,能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蠢人,那些专为反对而反对之人,也根本站不到这里来。
一个武夫获得如此高的封赏,一干文官们却难得的保持着沉默。这些时日以来,他们对于城外的建奴束手无策,皇帝早就对他们倒足了胃口。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捷报,皇帝正在兴头上,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于冲撞。
“臣领旨谢恩!”
李征这次却是没有跪倒在地,只是躬身行礼。
已经见过他耍过活宝的群臣又一次愣住了,虽然明知这匹夫不知礼仪,但这次已经算有些冲撞皇帝了。抬眼向龙椅处望去,他们却发现皇帝并没有生气的样子,相反又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
眼看着李征又一次一脸无辜与不解的模样,崇祯再也忍不住笑意,当场大笑了起来。一见皇帝都笑场了,文武百官哪一个还能克制,久违的欢笑声再一次响彻整个大殿。
等到殿内君臣笑毕,李征忍不住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回他可不是故意的,完全是后世影视给惹的祸。正尴尬的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时,震天的鼓角声却突然从外面远远传来。君臣都是一愣,难道又出什么事了?
崇祯脸色一冷,一指殿内一位锦衣卫小旗。这个小旗立即恭身应命,转身大步向外跑去。
过不多时,这个小旗快步行入殿内,高声道,“启禀陛下,城南又有万余人马鼓噪而进,正与建奴激战!”
崇祯猛的站了起来,急声道,“可知是哪一路军马?”
“还不知,只是打一‘卢’字旗号,为首一将勇不可挡,手中大刀威不可挡,已然冲散了拦截的建奴骑兵!正向京城急急而来!”小旗恭声回应道,面色还有些犹豫,似乎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
“还有何事?”
小旗的表情自然尽入崇祯眼底,顿时追问道。
“可能是卑职看错了,来将,来将穿的是文官服饰!”
小旗一咬牙,快速的说道。
“什么?文官服!”
众文臣闻言顿时大喜,这段时间他们的表现委实不堪,突然出现一位同僚如此勇猛,那可是大涨脸面之事,顿时个个都是精神一振。
“来人,摆架永安门!”
连续出现的猛人让崇祯皇帝精神格外振奋,一扫之前的畏惧之情,扬声下令道。
第十一章 卢象升
不过崇祯皇帝的想法并没有实现,他话刚一落地,就被早就准备好重新表现自身价值的文臣们一拥而上给劝住了。
开玩笑,长于深宫的皇帝如果真的见了兵事,吓出一个好歹哪可如何是好。大明好不容易出来偏听文官言语的皇帝,若是就这么有个三长两短,他们难道还要去伺候万历这种几十年不上朝的爷?或者再找一个喜欢做木匠,然后找一个九千岁来折腾他们的皇帝?
好在崇祯皇帝十分爱惜羽毛,容易被文官拿捏,在文臣一面倒的各种引经论典之下,崇祯头痛的服了软,接受了千金之子不立危墙的说法,打发了几名臣子代表自己上城墙观望。
李征作为大明朝如今炙手可热的新一代简在帝心的猛将,自然是要随行护侍几位弱不经风的文臣们的。好不容易跟着这批走不动道,只能坐轿的文官老爷们到了永定门,此时前方的战事早已经落下尘埃。
一面“卢”字大旗已经接近京城附近,正依托京城护城河背向京城列阵,似乎在等待来自京城的命令。只是在城头一望,李征就发现这是一群刚刚组军不久的军队,虽然有起码的组织性,但列的阵却总是显得有些混乱。
大略一看,此时的天雄军只是雏鹰,还没有数年后震慑一方的气势。他们虽然训练不足,但奇怪的是战意却是极为高昂,也许这就是狮子率领下的羊群吧。
“也只有卢象升这样的人,才有本事统驭这些乌合之众而冲锋破阵吧。”
看到这种组织力低的吓人的新军,李征觉得自己根本没那个能耐带领着他们向着强敌进攻,更别说突破强敌防线了。
由于距离尚远,而且领军的卢象升在城南方向压着阵脚,李征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这位大明末年鼎鼎大名的传奇人物。不过看到卢象升这般的出场方式,让李征也有些蒙了,他可不记得历史上卢象升有过这么精彩的开场式。
在他观看的各类明史传记上,对于卢象升入京勤王从来都只是一句话代过,李征甚至都弄不明白卢象升有没有参与进这一场大战。难道说自己这只小蝴蝶已经开始影响到明末的大气候了,这怎么可能?
正在李征胡思乱想之时,数骑脱离军队向着永定门急驰而至。当先的一人一身大红官袍,十分的显眼,不同于一般的文人,这个文官身材十分高大健硕,若是将其换上一身盔甲铁盔,任谁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会是文官。
行的近了,李征看清了对方的面容。来人面白长须,长相清隽,任谁一看都会觉得这是斯文型的男人,既没有盖世猛人那幅凶悍模样,更没有刚历战阵后的冷酷眼神。远远行来,潇洒自若,似乎刚刚随三五好友踏青归来。
“果然是这卢蛮子!”
李征前面的一个文官突然嗤声笑道,虽然李征在后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语气中的不屑之意,他还是听的出来。
“阁老所言极是,我辈修习孔孟之道,当以仁义教化万民,岂可如那武夫一般舞刀弄枪,成何体统!”
那不知名的阁老身后一人顿时点头称是,脸上的表情更是不屑一顾。
这话一出,虽然不是针对李征,但是话里的意思还是让李征顿觉大没意思,忍不住暗暗打量了这家伙一眼。
这时走在最前始终没有讲话的一个头发苍白的文官却是微微摇头,看向说话那人道,“李大人,夫子尝言,君子当修六艺,如何能说舞刀弄枪不成体统?而如今国事艰难,更需披甲执锐之辈扫清天下凶顽。李大人这话,可有失偏颇了!”
这话说的有点重了,那说话的文官顿时赫然道,“多谢孙老经略指正,李标记下了。还望孙老莫要动气伤身,眼下京师乱象还需孙老统筹谋划全局啊!”
“李大人太抬举我孙承宗了,唉!”
那老者怅然一叹,再也不肯出声了。
居然是孙承宗,李征顿时愣住了。他想不到居然可以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明末的一大贤臣,历史上的孙承宗一身正气,一心为公,更兼豁达大度,是大明文官体系中第一个能够重视武将意见的人,唯一缺陷的是军事方面并不擅长。
不过对于数十年未见兵乱的大明文官体系来说,他已经算是一个比较知兵的人了。
这时城下的卢象升已经来到吊桥前,眼见孙承宗居然就在城头,顿时下马便拜道,“下官保定府知府卢象升,见过帝师孙经略,钱阁龙,李尚书!”
“不错!”孙承宗看了一眼英姿飒爽的卢象升,眼中露出一丝激赏,“卢大人身先士卒前来勤王救驾,真乃我文士偕模!速速打开城门,迎卢大人入城!陛下还等着你呢!”
这话一下子将之前来勤王的军队都按在地板上了,李征听的撇嘴,孙承宗到底还是以文人自居。虽然有容人之量,但文武之别,还是根深蒂固。
“皇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
刚刚到达京城就被告之皇帝召见,卢象升喜从天降,这种荣宠可是极为难得。
片刻工夫,卢象升一行人便与孙承宗等人打了正面,又是一番相互见礼之后。卢象升这才注意到还是一身污血的李征,大感诧异之余,以目视孙承宗几人,似有问询之意。
本来就对李征一介武夫骤然得势极为不满李标二人打着哈哈只当没看见,根本懒的介绍李征。孙承宗却是一扶额头,笑道,“是老夫疏忽了,这位便是新任潞州游击将军李征!”
接着便将李征如何因功受赏之事略略讲述了一遍,只听的卢象升大奇,看向李征,一脸严肃的问道,“李将军突围之时是从哪条路上而行?”
钱龙锡听到些许,顿时心中多了一个心思,微微眯起双眼观察着李征,等待着看他如何回应。
“回卢大人,卑职当初是想从卢沟桥直行京城,只是行至不远便被拦截,只好向西迂回,从西山方向突围而入京师。”
李征并没有迟疑,直接报出了自己的行动路线,反正这也是瞒不过的事情。
“原来如此!怪不得一直拦截本官的建奴突然之间大举收缩兵力,这才让本官得隙得以一举突破!否则本官这会儿还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