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如此!本官也省点力气,只找你好了!前任的屁股老子不负责擦,老子只发放老子任期内的饷银!李悦!立即带韩严去支取本月饷银!”
    李征眼睛寒了起来,盯着韩严道,“韩严,自今日起,你升任泽州府镇守副将处镇抚官一职。负责各军饷银发放,若是我听说下面再有人闹饷,我就唯你是问?你可敢接受?!”
    “大人,若是上面之人从中贪墨,如何处置?”
    韩严虽然耿直,但却不傻。
    “你是镇抚官,自然全权负责此事,如何处置,这是你职权之内之事!当然,若有人不服,只要你证据充足,哪怕是我最亲近的心腹,本将也自会为你做主!”
    李征平淡的扫过所有心腹麾下,铿锵有力的说道,既是警示,也是提前打下招呼。
    “大人此言当真?”
    韩严却是还有些犹豫,质疑道。
    “本官可在此保证,无论是谁将手伸向军饷,本官不仅将他爪子剁了,更会连他伸过来的手臂斩了!”
    李征回答的斩钉截铁,毫无通融的余地。
    “好!卑职愿为大人效力!”
    韩严心中充满了狂喜,跪地说道。
    “起来吧!镇抚一职,必得非常人,但是你就任,我很放心!”
    李征一把拉起了韩严,这个世界还是有些亮点的,不过都淹没在一片漆黑之中。

第一四零章 吴雄才
    崇祯五年腊月。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已经躲在各自的房屋内。
    小冰河时期最煎熬的最后时期,这个冬天分外难挨,若非有要事,谁也不想在这个寒冷的天气下外出。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高平县的各个屯田堡垒外却有些出人意外的喧嚣起来。不断有人怒骂着,更是有着鞭子抽打的声音。
    这在李征派李悦引军进入高平县后,原本三三两两到处流窜的流寇,顿时踪迹全无。
    安享了数月安宁,这些从潞州迁移到高平县的百姓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什么热闹事了,而这种热闹事情,华国百姓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围观。
    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仍然冰不息国人爱看热闹的传统,许多人都压抑不住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纷纷走出房间,前往声音发出的地方。
    让人没想到的是,好些天没有露面的潞州营的官兵竟然出现了,这更是让人有兴趣看看是何方高人,竟能将官军都吸引了出来。
    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程队,他们正在官军的皮鞭和责骂的‘劝说’下挖着地基,似乎要建房子。
    而建筑队的成员更是这些百姓都熟悉的人,那些一直以来都无所事事的人!
    本来这些人都是凶恶异常,常常欺负他们这些勤奋和老实的百姓的地痞流氓。
    这会儿,他们正被人以皮鞭抽着干着苦力,但却无人抱不平,人人都兴高采烈的指指点点议论着。
    看着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此时守备中走出一人,这也是刚从潞州府移民过来的百姓的老熟人。
    负责丈量田地和分发田地文书契约的李副将麾下文书吴雄才。
    见到吴雄才出现,人群慢慢安静下来,吴雄才这些日子一直奔走操劳,给每户划定佃田的地段,为人又十分公正,已经渐渐在百姓心中有了威信。
    “众位乡亲!大家安静一下!李将军治下,处处为乡亲父老着想,分田分地,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是无论哪里,都会有一些害群之马!这些人就是!”吴雄才压压手,让人群安静下来,“他们不学无术,而且从来和大家一起共创家园,更加可恨的是,他们还到处惹事生非,欺压良善,大人听说后十分生气!说一定要严惩这些只知道啃噬粮食的蛀虫!”
    “这些砖石,本来是大人为了防范来年大旱要大修灌井、水渠所用,但是如今天寒地冻,挖不得灌井,因此大人就地取材,令这些人戴罪立功,用这些砖石先行开工,为大家打制灌井!!”吴雄才大声的向众人解释道,“这是大人的恩德,这些罪人吃着大人给的饮食,就得为大家做一点事出来!我们大人治下,不养闲人!”
    “大人恩德!草民们感激不尽!”
    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也是最知道感恩的,许多人都跪下,向着吴雄才等不断磕头。
    这年头能看见一个不重重剥削百姓的官员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而一个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官员更加是如在梦中一般!
    这些百姓的感激,都是出于心底的至诚。
    “各位乡亲,原本还有一件事要召集大家,既然今天大家已经来了,那我就一起办了!”
    吴雄才清了清嗓子,将众人拉了起来。
    “各位,我们大人能给的粮食已经给了。而且每次都是一起吃饭也太是麻烦,所以大人考虑后命令,将余下存粮全部分发给大家,每户人可以分得一石半的粮食!”
    “大人说了,要大家以后坚持到来年收成时,只要挺过这一段时间,咱们以后就不会再饿肚子了!大人愿意与所有乡亲一起共进退!”
    吴雄才向着众人大声宣布道,然后扫了一眼所有人。
    “但是,为了避免有如同这些罪人的人存在,大人说了,这是借出,日后还得归还!不过,不会收取任何利息!”
    “而且,不限定日期归还,只要三年之内还上就可!如果三年之内你还不上这些粮食,那么大人就说不用还了,直接赶你滚蛋,而且日后也不准再踏入这里!这样没用的废材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吴雄才的话立即引起一片的哄笑,人们都觉得十分的有趣。诚然,这里不用交纳别的杂税,还不用担心小吏刁难,三年时候还还不上,那也太没用了。
    “好了,明白了都散了吧。午后,各家拿着自己的户籍文书,到本官这里领取粮食!”
    吴雄才挥挥手,让人群慢慢散开。
    “多谢李大人恩典,李大人公候万代!”
    “多谢李大人恩典,李大人公候万代!”
    “多谢李大人恩典,李大人公候万代!”
    人群三三两两散去,今天他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李将军的与众不同。
    往昔每年年关都是一大关,就算官府不催税,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家中也是存粮无多,来年更是凄惨,不知多少人家饿死人。
    而今有了这些救命粮,再勤快一点,多挖些野菜对付一下,熬到来年就更有把握了。
    所有人心中的感激实在是无以言表,也不知道谁先喊了这一句,人群如同爆炸了一般顿时群起响应。
    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响彻整个村落!
    看着激动的人群,吴雄才心中炽热的心脏也是不断的跳动着,李征这种明目张胆的收买民心的作法,更是让他觉得快意。
    作为一个野心家,他对这种如同开创新时代的过程有如同吸住某种禁忌品一般的欲罢不能。
    这些时日来,也许是出于对那些混吃懒做者,或许是出于单纯的对破坏他的事业者的痛恨,他对于这些人也是从不放松。
    在李征一行人在长治温暖的过着新年之时,他却是不辞辛苦,数日间走遍十村八乡,将所有有过这种恶习的人一个不落的全部登记在册,连同被武力剿灭的山贼集于一块,为的就是今日。
    这些人中,有的甚至是三进宫的人了。他们在韩店堡就被驱逐过,后来又换了姓名再次加入其他屯田地,再被人检举又被逐离,如今又蒙混过关,再次混入这个屯田地。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老鼠屎,无论到哪里都是混吃混喝的急先锋,更是扰民的第一急先锋。
    不过这一次,等待着他们的就不是驱逐就完事了。这一次,他们就要为他们的不作为付出代价!
    这些人将完全成为李征的劳奴队,将会在官兵的监视下,负责一切最艰苦、最劳累的工作,真到有一天他们承受不住而死去。
    也许放在现代,那是草菅人命,但是放在这个时代那完全就不叫事。
    而且吴雄才大可以将一顶流寇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对于将流寇编为劳工,根本不会有任何人会有所非议,更不可能有任何人为他们出头!
    就算有人逃出去,也不会有任何官吏会为了他们的委屈而得罪一个镇守副将,更大的可能会将其解送而回!
    “大人放心,你不忍心做的,不方便做的,属下都会替你去做!”
    冷漠的看着不断被鞭子抽打着,在寒风中打制着灌井的地痞们,吴雄才也是用一种低不可闻的声音冷幽幽的说道。

第一四一章 新学
    泽州府下面的卫所军,在一个月内已经被整顿完毕。
    对于侵占军田的军官们还好处理,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又有屠刀在手,不怕这些没兵没权军官们有什么意见。
    直接全部按照之前韩店堡等几处卫所处理,这些得了实惠的军官们也不会闹腾什么。
    但是那些在地方上拥有特权的缙绅们该如何处理,却又是一个大问题。
    对待这些人,李征是不太想和平共处的,但刚刚接收泽州府,人心还远未归附,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他们的存在。
    而李征这些时日来,并没有坐镇于泽州城,而是带着三百骑兵来回巡视,以防有人生乱。
    这些骑兵大多都是新兵,战场上威力估计十分的弱鸡,不过只是这种巡游一般的场面,倒是显得威风凛凛。
    难得一见的铁甲,只要一打造出来,优先供应的都是将领和骑兵营。这些大半都是铁甲在身的骑兵,远远看去,倒也似模似样,声势不小。
    带着这些骑兵,一来是为了震慑霄小,二来也可以充当训练。
    训练场上的空间有限,自然也是难以真的训练出来精锐的骑兵,带着他们四处走走,适应一下各种地形,能更有效的理解他们训练时的各种条例。
    在李征失望的目光下,各地根本就无人出来冒头,甚至连埋怨声都听不了几句。
    泽州能够安定下来,李征的功劳可谓居功至伟。
    两次越境打击流寇,都是战而胜之。而且更重要的是,李征是自带干粮过来剿匪的,每次来不仅没有摊派,甚至连象征性的助协助粮,都一次没有要求过。
    这种能打胜仗,安定一方,还不祸害缙绅的官军,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仁义之师了。
    因此,在泽州,李征的名声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不仅仅是百姓们觉得这是一个好官,没有被触动任何利益的缙绅们也大多交口称赞。
    泽州府的余行则就不用提了,几次三番差点丢城去命下来,对于李征能够安稳坐镇泽州就已经是觉得老天保佑了,根本不在乎李征在这里干了什么。
    而且也没有人向自己弹劾李征不法,这也让原本还心中忐忑难安的余行则十分的欣喜。
    若是这种太平日子再过个几年,泽州缓过一口气来,那说不定他也能完成洗白大业,重新换一个府去混日子。
    换到江南是不敢想了,若是换到一处不闹民变的府,那也是一件幸事不是吗?
    而李征最担心的便是监军谢文举,自己这般毫无顾忌的整顿军队,裁汰老弱,按理说他应该是最应该提出质询的。
    这种事往大了说,是排除异己,触犯祖训大小相治的传统。不过这个监军却是丝毫没有说话,甚至连象征性的意见也无。
    这一点倒是让李征很奇怪,不知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个谢文举之前在滑县便示好于自己,来到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