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鼎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合规矩……”谢文举淡淡的说道,看着李征的脸色已经开始变得精彩了,这才轻咳一声接着说道,“不过若是能打赢,咱家就当什么也没看见!”
    李征松了口气,正准备说什么,这时一个亲兵入帐禀告,营中所有物资都已收拾完毕,询问何时可以起程。
    李征等人明白,这是在问大帐何时拆除,当下拱手道,“末将就先带火铳营前往乌东岭增援,大军的粮草辎重就请公公受累了。这粮草乃军中要害,最是紧要不过,也只有公公坐镇末将才能安心。”
    谢文举明白这是李征变相的示好,在后方押送粮草物资,安全性自不用说。他本来也没打算真到战场一线去,这种征集粮草之事本来也是他份内之事。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说法而已。作为军中要害,岂能是离军队而行,粮草辎重都是随军而行。
    之所以挂这个名号,也只是为了到时奏章之上可以好好写上笔罢了。

无题
    号炮声响,火铳兵们鱼贯而出营,快速的列成纵队。
    行军小鼓轻快的敲击着,五百名火铳兵踏着鼓点,默默向前而行。
    在他们最前方,李征没有如同其他明军将领那般,骑着战马代步,而是老老实实牵马而行,为全军作出表率。
    没有喧哗,没有报怨,更没有各级将校大骂训斥,整个队伍井然有序,效率极高。
    在他们后边,千多夫子军或赶着牛马车,或人拉,三百多辆大车满载着粮草辎重,随着军队快速前行。
    不同于一般明军临时征集夫子,强拉壮丁的现象。潞州军的夫子军都是经过培训的,而且是征募而来。
    也就是说,李征用他们是需要给工钱的。而且这些人还是军队最好的预备队员,他们几乎都是佃户之中经历过军训的。
    虽然操练的程度可能比不上正规军,但论起训练时长,已经比大部分明军官兵都要强的多了。
    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知道各自位置的夫子军,效率要远远强过那些被强拉来,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上手的壮丁,他们已经有了些后世工兵营的稚形了。
    望着李征带着的人马渐渐远去,立于城墙之上的谢文举,目光中却是多了几分希望,但眼底深处,却更是多了几分警惕。
    军队上下令行禁止,井然有序,只看那坚定的步伐,就知道个个都是敢战之士。
    尤其是那无需皮鞭招呼便动作麻利,效率惊人的夫子军,更是令谢文举惊讶,委实是生平仅见。
    这种强军,大明已经数十年未见了。
    这种强军,对于朝廷究竟是福是祸,却也犹未可知。
    只是李征不同于别人,他在崇祯皇帝心中,可是十分的得宠。而且这两年多来,向来都是指哪打哪,乖巧听话的紧。
    若是仅仅因为李征帐下人员疑似超编,就上密折,那后果委实难料。
    谢文举并非如他表现出来的这般,对李征没有一丝防备。
    事实上,李征在泽潞二州的一举一动,他都尽收入眼底。
    这个武将跋扈,这个武将祸害地方缙绅,这个武将每次出战,都会赚的盆满钵满,这个武将极会收买官兵之心……
    论起这上面的任何一条,只要皇帝愿意,都可以将李征收拾的生不如死。
    但是这里的事情不仅当地文官弹劾过,就连地方上潜伏的锦衣卫也弹劾过,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谢文举这次当然不会再重蹈覆辙,也不打算在这种小毛病上揪住不放。
    之前惊闻李征竟然办了书院,谢文举原本还想收集一下黑材料,在例行密折中稍稍提提,若是上面有兴趣,他就会穷追猛打一番。
    只是这事结果却是让人啼笑皆非,李征这个书院办是办了,但教的东西却是让人无语。
    好好的字,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就算了,连商户之家的算学也能公然入了学堂,不,小学。
    教的也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各种忠臣孝子的事迹。
    最另类的便是教习骑射,弓马,刀枪课,这些课程几乎与文化课等同!
    这种小学教出来的学生,他谢文举实在是想不出来有何用处,文不能考取功名,武又不伦不类。
    当听说那里的孩子都是战死官兵遗孤之后,谢文举倒是想明白了。
    敢情这是李征为了养活这些孩子而搞出来的一个噱头,这也是泽潞二州官场上的普遍看法,因而更没有人对这个学校看在眼中。
    毕竟一个养闲汉的地方,别人有钱又愿意折腾,自己那么多事做什么?
    因此这次与李征会面,谢文举对此也是根本提都未提。
    不过李征虽然已经远去,但为了自己得到功劳获得向上爬的机会,谢文举却不会就这般在后面看着。
    李征那三百车粮草辎重,看起来不少,但数千人马集于一块,最多也就大半个月就耗尽。
    他可不想李征没有败在流寇手中,反而因粮草耗尽而失败。而且筹集粮草的过程,也是可以上下其手的好机会,当然不会这样无动于衷。
    ……
    在谢文举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在泽州城中,拿到足够的粮草和回扣之时。
    远在三百里外的高迎祥,也终于啃下了浮山县这块硬骨头。
    浮山县的南门洞开,无数的流寇欢呼着,潮水一般的涌入城中。震天的杀喊声,顿时响彻云霄。
    “闯王!城破了!”
    一个亲兵指着远处城墙上猛的倒下去的明军红旗,欢喜的叫道。
    立身于战场上一处搭建的高台上高迎祥,闻言并没有回应,似乎完全没有听到一般,沉默的望着不远处的浮山县。
    以往这个时候,攻入城池的流寇军都开始四处放火了,但如今的他们并没有一人敢这么做,只是拼命的杀散已经为数不多的官军,更多的人则是逢房必破,开始搜刮粮食。
    如今高闯营中,粮食的储备已经快要见底了。
    这并不是这段时间,人马膨胀带来的后果。而是高闯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粮食,之前翻崇山峻岭回到陕西,却是让他后悔不迭。
    如今的陕西,经过数年兵祸,田地大部分都已经抛荒了。而且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干旱,陕地的粮食生产体系更是几乎全部崩坏。
    普通百姓要么上山当了山大王,要么就是直接加入了流寇,还能安心种田的百姓,只剩下十之一二。
    就算有这些人还在支撑,但是粮食收成却是很难看。
    如今的陕西,别说百姓了,就算地主家也已经没有存粮了。
    往往艰难的打下一座城池或堡垒,兴冲冲的入城,搜到的粮草却是差强人意。
    虽然不能说是聊胜于无,但绝对当的上是差强人意。
    在陕西,高迎祥的大军始终无法得到超过十天的粮食储备,而且洪承畴的围剿军队又始终追在屁股后面。
    看似是在气势汹汹的追剿闯营,但真正真刀真枪的傻子却并不多。就算有的将领跃跃欲试,但下面几个月未领军饷的官兵,却没人愿意打生打死。
    虽然官军中肯死战的并没有几个,但却不妨碍这些人在流寇洗了大户,将城中壮丁拉空之后,再进去捞点残羹冷炙,发点小财。
    这种流寇抢完,官兵再锑上一遍,两者默契的配合之下,所过之处生息全灭,陕西的破败就可想而知了。
    兜兜转转了数月,高闯只能沮丧的发现,若再在陕西转悠,他手下的大军就得全部饿死了。
    因此一听到山西空虚,他便在官军的护送下,再一次翻山回来,至少这平阳府还算富庶,能够让他的大军有个吃饭的地方。
    眼下浮山县已下,泽州门户大开,高迎祥却是难得的犹豫了起来,到底要不要进兵泽州?

第一五一章 老子要定了
    浮山县在无数的流寇嚣叫声中呻y着,无数人的嚎哭见证着这座城池的易手。
    不同于史书上记载的,流寇所过之处烧杀贻尽的情况。
    流寇之所以被称为流寇,是因为他们四处流动,到处抢劫,并不是因为他们凶残而得名。
    一般情况下,流寇是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的。普通百姓杀了无用,而且还会让他们后备力量的消弱,他们杀的都是缙绅地主一类的富贵人家。
    并不是说流寇就真的是秋毫无犯,而是普通百姓,他们除了号召这些人自愿加入他们外,也有的办法逼迫他们加入。
    比如说抢光了粮食,比如说一把火将所有房屋全烧了,为了生存这些人就不得不上了贼船。
    浮山县并不大,常住人口也只有数万之多。
    城内数十大户基本上被斩尽杀绝,钱粮全部搜刮一空,而普通百姓也尽数被吸纳入体系,这个过程十分的快捷。
    经过数年的锻炼,流寇上下都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效率十分的高。
    打下浮山县后,高闯的大军也又一次恢复到了巅峰状态,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连营数十里,十分吓人。
    说实在的,尽管高迎祥这几年屡战屡败,但败的次数多了,也将流寇骨干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锻炼了出来。
    而且经过一轮轮的大战拉练,流寇中的精锐比例明显也提升了不少。
    在陕西,从一开始与洪承畴对战便败的极为凄惨,慢慢开始有赢有负,最后更是如同行走在无人之境,官军轻易不敢挑衅,只是默默在后尾随。
    靠着陕地民风剽悍,比邻北地马匹众多的好处。高闯部下的骑兵再一次恢复过来,如今已经精骑数千,大半年乱战下来,论起战力,比起半年前,也有了质的飞跃。
    当夜,高迎祥再次召开会议,讨论要不要进兵泽潞二州。众人围坐于篝火前,烤着一只大羊,人人兴高采烈。
    “眼下浮山已下,泽州门户已开。对于还要不要进军泽州,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高迎祥切下一块羊肉,边用力撕扯着,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闯王,俺觉得应该趁势东进!平阳府这几年咱们来过几次,抢不到什么好东西了。听说潞州这两年挺富庶的,抢一把绝对能吃个饱!”高迎祥话说完,部将田见秀便站了出来,抹了一下嘴上的油腻直接说道。
    “老田说的是,这几个月东西越来越少了,再这般下去,孩儿们可要饿肚子了,咱们就该拿下潞州!”
    郝摇旗也站了出来,高声应和道。
    两人说完,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表示同意,这些时日虽然进展顺利,但是钱粮收获却是少的多了,而且扩充兵马过快,后勤更是压力巨大。
    “自成你怎么看?”
    高迎祥吃着羊肉,不置可否的问道。
    他对于李自成这个沉着有脑子的外甥,一向很是看重。
    “大舅,俺觉得泽潞两州并不难打,唯一可虑的是,那守将李征善守,若是扼守险要,恐怕一时半会儿难有进展。一旦拖到官军云集,那恐怕祸事至矣了!”
    见众人都在兴头上,李自成倒也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委婉的解释着。
    高迎祥点点头,他最担忧的也是这个。
    泽潞两州多山,而且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若是真的被堵死在内,恐怕将会是灭顶之灾。
    对于守将李征,高迎祥并不是太在乎。
    之前的一战,李征手中是有一两千精锐官军。尽管李征打仗明显有一手,但自己还未用出全力,李征部便有些摇摇欲坠。
    若非最后关头,因为大同边军到来,李征部覆灭就是数天之内了。
    潞州营是能打,尤其是那中军冲锋的近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