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菲胂拢竺鞅哒蜥пЭ晌!!
  “而后,大明精锐土木堡一战丧葬,此时京营实力未复,山外九州更是一团乱麻,京师的那个僭主,现在又在山外九州搞什么农庄法。”
  “简直是可笑,一群黔首,今日附明,明日附贼,后日又摇身一变,成了大石之前驱!”
  “若是问,这世间什么人最是狡黠!自然是这群无君无父的黔首了!”
  “京师僭主,以为百姓是可以依靠的,可笑至极!”
  “百姓其实最狡猾,要米说没米,要酒说没酒,其实呢?”
  “掀开床板看看!有米、豆子、酒!去山间深谷看看!有隐藏的稻田!”
  “百姓就是狡猾、奸诈的代名词!”
  “京师僭主连这个都不明白,他还想依靠山外九州的百姓,来抵抗大石的强兵悍将,实在是可笑至极!”
  也先坐直了身子看着喜宁,喜宁说的是事实。
  百姓最是狡猾了,这点他非常同意,他的面色变得犹豫了起来,他沉思了许久许久。
  也先出生之后,他父亲就已经是顺宁王了,作为瓦剌人的首领,他的母亲讲的那些道理,他不是很愿意听,喜宁说的就很有道理。
  百姓是不值得依仗的,在瓦剌也是如此。
  那些个黔首们,整日里就想着怎么逃到大明,逃到关内,等待大明皇帝大赦,成为大明的顺民。
  简直可恶。
  喜宁继续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说道:“大石想要立长子为草原太子,皇上是支持的。”
  “若是能够再度出兵大明,可立赫赫之威,若是能逼迫京营塞外出战,一战立威,何愁太子之位高悬呢?”
  “大石已经赢过一次了,这次,山外九州破败不堪,僭主昏聩,依仗百姓,简直是可笑至极。”
  “之前大石出兵大明,乃是四路出击,若是这次能够把拳头攥到一起!”
  “必然大获全胜!”
  也先终于站了起来,盯着山外九州的堪舆图看了许久,沉思了许久。
  出兵大明,至少要打出几个大胜来,以壮自己立长子为太子的声势,若是能够逼迫大明京师京营出动,再打出一次土木堡惊变来!
  喜宁再次长揖,低声说道:“大石,已经甘心了吗?”
  “甘心打出了土木堡之大胜特胜之后,什么好处都没有,就这么结束吗?”
  “甘心元裔守着黄金家族的旧日荣光,占着可汗之位,瓦剌人却被他们蔑称为养马奴吗?”
  “大石,已经甘心了吗?!”
  喜宁火上浇油的能力,是也先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这种三言两语之间,就勾起了他熊熊野心。
  也先用力的在堪舆图上锤了一下,拳头握紧,眼神变得凶狠了起来,再战大明!
  四路合为一路,形成合力!
  至少拿下宣府,立自己长子为太子!
  喜宁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自己这条小命又保住了,一旦也先开始妥协,把太上皇送回去,他就彻底死定了!
  无论是被送去出使,还是作为献礼,他都活不成。
  但只要也先还对大明用兵,那就证明,也先还不死心,只要也先还不死心,那就大有可为。
  喜宁稽首的嘴角勾出了一抹冷笑,他低声说道:“大石!岳谦等使臣,如此言辞激烈,如此折辱大石!若是不杀!如何能够立威!谁还会恭顺大石?”
  “这太子之位,大石立还是不立?”
  “臣请杀二使,以壮南下声威!”
  也先立刻转过头来说道:“不妥,阵前斩使,那是不死不休,你若是敢妄动,我必把你五马分尸!”
  使者是一个传话筒,这是双方最后的一个沟通渠道,也先一点都不想,彻彻底底的断了和大明沟通的渠道。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最基本的道理。
  也先虽然一次次的被野心冲昏了头脑,但是他总是保持着最后一丝的清明。
  在阳和,明明已经攻破紫荆关,他已经急不可待,但是依旧等到了四路大军合为一路,才向着紫荆关进发。
  即便是在京师城下,孤注一掷的想要拿下京师,但是也先依旧留下了重兵防守紫荆关。
  即便是在清风店遇伏,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也保持者最后一丝清醒,次日立刻逃窜,才没有被郭登堵在紫荆关。
  现在,他已经被野心蒙蔽了眼睛,无论如何,最次也要拿下太子之位,南下势在必行,但是他依旧不肯斩大明使者。
  喜宁非常的失望。
  岳谦那口唾沫,他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何时开始,这群丘八,也能够对着黄衣使者如此狷狂?!
  真是反了天了!
  就是英国公张辅,面对喜宁等人侵占英国公府宅亩,也是不敢吱声!
  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就敢如此的对待天子近侍了!
  喜宁并不甘心,俯首说道:“大石!之前在京师城下,派遣的使臣,不就被僭主给一刀杀了吗?是他僭主不仁在先,怎么能怪大石不义!”
  也先听到这里就是一阵血气翻涌。
  他曾经多次派遣使臣,想要索要金银财物,结果所有的使臣,都被乱枪打死了……
  连朱祁镇身边的宦官也不例外,御马监少监跛儿干,都被大明的皇帝给斩了。
  大明皇帝下了敕谕,不接见任何瓦剌使臣,凡瓦剌人,皆阵前击杀,不死不休。
  也先只感觉血气翻腾,眼睛里全是怒火,他用力的攥着拳头,最终还是摇头说道:“不妥,当时瓦剌军队,兵逼京师,大明大皇帝陛下,为了守住京师,是不能露出丝毫的缓和的态度,否则军心不定。”
  喜宁不停的眨着眼,他完全没想到,也先居然为京师那个僭主,找到了杀使臣的理由……
  这算是什么?
  喜宁一时间有点呆住了,这算是未战先怯吗?
  喜宁也明白了过来,也先……
  只是想要为立太子立威罢了。
  “大石!大军调动,两个使臣待在阵中,岂不是要做了大明的耳目吗?我军的一举一动,岂不是尽在大明掌控之中?”喜宁呆滞的问道。
  “万万不妥啊!”喜宁长揖在地,他要借着也先这把刀,斩杀岳谦,这口唾沫,太过于耻辱了。
  但是也先却冷哼一声,他的弟弟孛罗对喜宁这等,贰臣贼子极为憎恨。
  也先也不例外,谁会喜欢这种东西?
  他嗤笑的说道:“你在想些什么,就像愚蠢的狍子翻着着肚皮晒太阳一样,我看得清清楚楚。”
  “我的命令,你必须遵从!”
  也先清楚的意识到了喜宁这等贰臣贼子,谗言是多么的可怕,这寥寥数语,就把内心的野心再次勾起,如同离离草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三五句话,居然要他杀掉汉使。
  这要是过几天,还不得刺杀自己?


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无损,功业无瑕
  也先对大明的实力是非常清楚的,他定下了南下的作战决心,但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长子坐上太子之位罢了。
  这可能是朱祁镇最后一点的利用价值了。
  若是打着奉还大明上皇的旗号,依旧拿不下宣府……难不成去打鞑靼人?直接夺了汗位?
  也先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让自己缩在了大氅之下,他用力的咳嗽了几声,颓然的坐在了火盆旁。
  去京师这一战,也先损兵折将,连亲弟弟孛罗,都死在了大明皇帝的刀下。
  他恨!
  但是他老了,若是再立不了长子为太子,他儿子还要像自己一样,一直做元裔们的养马奴。
  元裔在京师之战中,居然丝毫未损,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对也先是个再坏不过的消息了。
  草原上,强者恒强。
  此次合力主攻,一来是逼迫大明议和多少赔点,意思意思,要不这就很没意思了。
  二来则是借着大明的手,杀一杀元裔的威风。
  火盆里的火光明灭不定,也先的脸色颇为颓然,他已经不是那个年轻时候,可以长生天下翱翔的海东青了。
  当年的雄鹰,已经失去了往昔征战察罕汗国和兀良哈、女真部时的英姿。
  也先在感慨岁月的残忍,岳谦则写好了密奏,放在了帐篷下的缝隙里,塞了出去。
  无须多管,自有人送信至东胜卫,再至京师。
  也先要出兵南下的消息,岳谦已经尽数知晓了,而且合力一处,最有可能的目标,就是宣府。
  也先兵败京师,主要就是宣府未能攻下,居庸关拿不下来,还被两面包夹,只能溃逃。
  如果要选择目标,宣府绝对是首选。
  岳谦当然只是将自己的意见写到了密奏之中,至于陛下如何抉择,那是陛下的事了。
  书信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大明京师。
  大明四通八达的水马驿站,就是大明天子的耳目喉舌。
  若是这驿站没了,大明皇帝岂不是被关在了京师之中,天下之事,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他说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了。
  圣旨、敕谕不出京,那还是皇帝吗?
  驿站象征着皇权延伸。
  朱祁钰手中拿着一本奏疏,这是礼部尚书胡濙,对于削太上皇帝号的一份补充。
  他发现,其实这礼法,是可以随着皇帝的旨意,而发生一些变动的,而且理由颇为充分。
  中国的历史太长了。
  【臣观自古以来夷狄之祸,未有甚于今日者。】
  【也古者,如晋怀愍陷于匈奴,宋徽钦陷于女直,其时皆先因边塞外破,藩镇内溃,救援不集,播迁无所,然后有蒙尘之祸。】
  【未有若今日天下之大数十万之众,陷上皇于沙漠者,也至于晋宋既遭此祸,之后元帝继统,高宗嗣服,皆舍弃故都,偏安一隅,然尚能奋既哀之势,以御方张之敌。使刘曜、石勒歛其虐焰,而不侵梓宫,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
  胡濙乃是引经据典,举了两个例子。
  晋朝时候晋怀帝、晋愍帝,宋朝时候,宋徽宗、宋钦宗,被北方夷族俘虏。
  他们的俘虏是必然的,边塞破了,藩镇逃窜,天下勤王军来不及救,皇帝也没地方跑,才有了皇帝被俘蒙尘之时。
  但是今天,大明皇帝拥兵数十万之众,大明皇帝被俘虏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且是因为添油战术和指挥失当导致。
  但是胡濙立刻话锋一转,西晋在晋怀帝、晋愍帝手中灭亡,北宋在宋徽宗、宋钦宗手中灭亡。
  然后司马睿也就是晋元帝继位,建立东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继位,建立南宋。
  两人奋既哀之势,整饬军务,力主北伐、兴国,最后司马睿迎回了韦后,赵构迎回了宋徽宗的灵柩梓宫。
  陛下要承祖宗大义,没有禅让诏书承继大统,有理有据,哪里称得上篡呢?!
  这是在为朱祁钰削太上皇帝号,继承皇位找法理依据,他们效忠的陛下,乃是继承祖宗大义,而不是篡位上来的。
  但是胡濙立刻就说,别的朝代皇帝被俘之后,只能播迁南方,但是大明的皇帝被俘之后,陛下力挽狂澜,保住了宗庙社稷。
  皇帝废太上皇帝号,也是为了防止瓦剌再借此名义犯边,有根有据。
  胡濙这份补充,总结来就是一句话,陛下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陛下无错,都是瓦剌的错!
  宗族礼法,有的时候,要有着非常灵活的道德底线,也要有非常务实的革故鼎新。
  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太上皇,和一个锐意进取的当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