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弓箭材料好归好,但是技术极为落后,连蒙兀人的反曲弓都无法对明光甲的破防,这种小破箭更不在话下。
景泰十四年六月初二,大明水师带着大堆的种子,开始扬帆起航,倭人们全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了船上,倭人清楚,这里虽然可以妻妾成群,但是这里是落后的蛮荒世界,他们并不眷恋这里的生活。
具体环境决定了道德的规范,伦理道德是手里的黏土,可以随意摆弄,土著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在大明的秩序里,仅仅只是八荒之地,生活在这里,便没有文明可言。
向南真的有绕过大陆,回到大明的路吗?
这个问题困扰着船上的所有人,包括了天生的航海家唐兴,唐兴第一次产生了迷茫,因为一路南下,全都是绵延的土地,没有尽头一般。
航海是一件极其枯燥而无聊的事儿,很容易被一些模糊不清的错误信息引入了迷途,很多时候,人都会倒在胜利前的最后一刻。
在那胜利在望的时刻,即便以唐兴那洞察海洋一切的目光,也蒙上了一层云雾,使这个决心探索天边奥秘的自由的男人,即使在胜利时刻的前夕,仍在接受着痛苦的折磨和无情的考验。
水和食物并不短缺,范德行甚至学会了一些土著的话,船上多了十几个壮汉,这些巨脚人,是之前那个酋长送到船上的礼物。
而后,在唐兴都打算返航,再次回到沃景岛,穿过风高浪急的大西洋回到自由之城,再回到大明的时候,消亡边界出现了。
消亡边界,就是出现群岛的地方,作为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唐兴非常确切的知道,一旦出现了消亡边界,意味着大明水师找到了继续向西的水路。
“东经149°,南纬52°一个可以通航的海峡就在眼前,风力十一级,有浮冰飘过,唐指挥,取个名字?”范德行取得了精准的坐标,并且让舰队的总指挥为这里赋予属于大明的名字。
唐兴看着那土著人留下的一堆堆的篝火痕迹,笑着说道:“就叫火地群岛吧。”
范德行无奈的说道:“唐指挥取名一如既往的无趣。”
“你不服气,你取个好听点的!”唐兴拍着桌子,这个读书人,居然嘲讽他肚子里没墨水,他可是和李宾言谈笑风生的人物!
范德行非常确信的说道:“要我说这片消亡地界的群岛就叫唐兴岛,这条贯穿的海峡就叫唐兴海峡!”
唐兴一脚狠狠的踹在了范德行的腚上,耻笑的说道:“兜了个圈子,就是要拍马屁是吧。”
范德行颇为确信的说道:“不不不,我觉得应该如此命名!日后无论是谁,通过这里,都要说一声,唐指挥保佑。”
“这里是唐指挥带领我们知道找到的,否则我们很难通过那片恐怖的海域,你知道的,罗盘都无法指引方向的海域,会让船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上迷航。”
唐兴十分确信的说道:“这条海峡有名字了,就叫宾言海峡,你看它弯弯曲曲的延伸,像不像李宾言那个措大肚子里那些弯弯绕绕?日后但凡是路过这里的船只,都要大喊三声,李宾言保佑!”
“你读的书多,编个故事,让人信以为真,你知道,海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即便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宾言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最窄处仅二千丈不到,海峡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无数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发出雷鸣般巨响。
范德行以为唐兴会将这处海峡命名为雷鸣海峡,宾言海峡当然也不错。
范德行的脑海里立刻构架出了一篇故事来,颇为俗套的故事,船只在这里遇险,是松江巡抚李宾言那把椅子抵住了落下的冰川,才让船队顺利通行,既然是传奇志怪故事,那自然是怎么传奇怎么来。
“你这个故事好啊,不如再加点内容,比如夜间托梦斩龙王之类的?”唐兴喜笑颜开,又做了补充。
在范德行和唐兴一言一语中,这个故事的雏形变得完整了起来,融合了多种神话传说的志怪故事。
讲的是大明水师找不到归途,迷茫至极,唐指挥梦李宾言,李宾言神游太虚而来,一剑劈碎火地岛为大明劈开航道,两剑斩野龙王平波擒龙,一椅破龙王冰法,庇佑船队通过海峡,神归大明的故事,便构建了出来。
这个故事不能说合理,只能说离谱。
但是完美的树立了一个航海符号,这个地标至此之后,就拥有了文化基础。
在海上最怕的就是迷航,不仅仅是找不到方向,还有心智迷失,这等传奇故事,也算是符号,可以让人在绝望的时候,还有个虚无缥缈的念头作为期盼。
这个期盼,大抵就是在最绝望时,划破黎明黑暗的曙光,看似无足轻重,却可以温暖心灵。
两艘船在总指挥的命令下,脱离了舰队,开始向前探航,到了第四天傍晚时分,这两只船带回了好消息。
探索船只向旗舰鸣炮以表庆贺,这是约定好的信号,代表可以通行,而且对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骤然间,一种激昂、欢乐的气氛笼罩着原来缺乏生气的不毛之地,所有船只开始对天鸣枪,一下、两下、三下,火炮轰鸣,山谷中回声振荡。
船队缓缓地向海峡中行驶,两岸悬崖峭壁,死一般的寂静,光线阴暗,显得有些阴森,使人觉得毛骨悚然。
这里从来没有船队通行,也从来没有船只经过,人迹未至,岸上黑黢黢的山冈,空中阴云低垂,海峡的空气十分沉闷,风呼啸着像是冤魂在哀嚎,船只在海峡里航行,宛如行驶在黄泉之上的一叶扁舟。
海峡夜色沉沉,但可以看到闪烁的火光,那是土著人的篝火,透过崖壁射入船窗。
所以,唐兴将这里命名为火地群岛,不是没有原因,正是这些火光,让船队不至于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外航行。
这里的土著,不懂得如何保存火种,只能日夜燃烧干草和树枝,而这些火光也成为了枯燥旅途中指引。
“我们行驶了两天,海水深度没有变化,至少以我们船上的工具,测不到底深,海岸连续延伸,水路没有中断,而是迂回曲折地延伸到很远,水仍然是咸卤,证明这不是条河,的确是海峡,所以,这里通向了另外一处海洋,我们的经度在缓慢变化。”范德行一如既往的汇报了航海日志,作为舟师,他需要判断自己行驶在海上还是河上。
次日的清晨,黎明的晨光洒下的时候,大明远洋舰队顺利的通过了这满是海风、冰川和暗礁的海峡,抵达了风平浪静的海洋,迎面撞上了一只漂流鸭。
唐兴命人打捞起来了漂流鸭,看着已经掉了半个脑袋的漂流鸭,眼中噙着热泪。
虽然离家仍然还有数万里之遥,但是这只不显眼的鸭子,却告诉所有人,他们和大明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
在海上,容易迷失的不仅仅是方向,还有人心,那些古怪的传说不足为信,却可以当做人们作恶的借口。——大明首辅、松江巡抚李宾言。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尽人间烟火气
唐指挥在海上漂,而大明皇帝在京师听说书人说书。
确切的说是大明军从辽东凯旋,朱祁钰、于谦和李宾言出门听说书人说书,听的是《水浒传续编》。
朱祁钰的身份依旧是山东豪商,崂山黄氏,出手不算阔绰,但是能得雅间,今天这场出行,也不是有什么热闹可看,单纯就是和于谦、李宾言说说话。
情分情分,一来二去才有情分。
这京师的腌臜之地,朱祁钰还真不喜欢去那些个青楼,唱的词曲太过高雅,他也就去过一次,懒得再去了,反而喜欢这市井气的茶社,说书人的馆子,这些个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却最是招皇帝待见。
这青楼里,净是些衙内们为了个娼妓争风吃醋的戏码,实际上呢,那娼妓不过是个由头,衙内们争的是家门高低。
这有什么好争的?
有本事去海上,真刀真枪的拼他一下,看看谁弄的地盘大、谁弄的阉奴多、谁家的种植园多,哪还用为了个娼妓争风吃醋,弄的满身骚腥?
去海上拼,靠的是实力,拼不出来,那是没本事,拼出来了,这衙内们长面子,大明也多掠夺万方几分,皆大欢喜,岂不美哉?
“这说的当真不堪入目,皇爷爷居然喜好听这等话本?”李宾言稍微品鉴了下台下的曲目,也是一愣,他不知道陛下为何要带着他听这种瓦舍里的说书。
于谦恨不得踹李宾言两脚,这都外放十三年了,还是这么不会说话!
什么叫皇爷爷喜好这等不堪入目的话本。
什么话!什么话这是!
朱祁钰倒是不在意的说道:“不瞒你说,咱还就好这口儿,俗,俗不可耐,李大官人要不要再好好听一听?”
李宾言认真听了听,这越听越觉得不对味儿,越听便越听出了所以然来。
这说书人说的《水浒传续》单单将武松、武大郎、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段摘了出来,做了延伸,这段话本里,少不得那些个下三路的事儿,百姓们就是听个热闹,可是李宾言却听出了门道来。
“啪!”说书人惊堂木一拍,算是给上文做了个总结,而后抿了口茶,继续摇头晃脑的说道:“上回说道,这西门大官人西门庆升了官之后,就对着当年结义的十位兄弟不理不睬,这结义兄弟白赉光求告上门,西门大官人避而不见,而后实在是躲不过去,见了也是冷言冷语。”
“这结义兄弟白赉光走后,西门大官人将家人平安一顿狠打,只因这平安放了白赉光进了家门,让大官人失了义气。”
“当初这西门大官人还是个泼皮无赖之时,结义这十兄弟,便是西门大官人左膀右臂,眼瞅着西门大官人发达了,这十位兄弟变成了累赘,这十个累赘里,便有这么一位,名曰:常峙节。”
“话说这常峙节,人称常二,这街上的游坠之民,见了都喊一声常二爷,这虽然是二爷,可是过得可真是清贫,家里无房,只是赁来的,这房主讨要房租,二爷跪下给人叫爷,着实唏嘘。”
“常二爷这眼瞅着银子不凑手,便又到西门大官人这里化缘,西门大官人好巧没躲过,只好拆借了十二两银子给了常二爷。”
“啪!”
“话说常二借钱回家,这刚进门,这浑家便骂骂咧咧吵吵嚷嚷的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骂着:这梧桐落叶—满身光混的行货子,出去一日,把婆娘饿在家里,吃饱喝足带着一身酒气千欢万喜把家归,嘿,可真是不害臊。”
“常二还没说话,这浑家继续骂道:房子没得住,房主讨房租,受别人酸呕气,只教婆娘耳朵受用。”
“常二只是不开口,任由浑家骂完,轻轻把这袖子这么一抖,将那银子都抖露了出来,放在桌上,排成一排,扬眉吐气的说道: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听你响当当,当真是无价之宝!只恨自己没口水把咽你下去,你若是早些,我岂能受这荡妇这几场鸟气?”
说书人只是喝了口水,看着台下的人乐呵呵的模样,继续说道:“那妇人,眼神明明看着这一排十二两的银锭子,喜的扑上前去,看着这银钱,眼里便只有这钱了,哪里还顾忌这常二脸色?”
“常二眉毛一挑,嘴角一歪,便言语道:你生世要骂我这汉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