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西行都司,以前的营堡拆了建,建了拆,今天建了新城,也没人,就那么放着,最后都拿来堆肥了。”
“我们应该确立的是界限,界限在哪里呢?”
朱祁钰停下了手中写写画画的笔,因为群臣都看向了睿哲天成的皇帝陛下,当大明在财经事务上遇到不懂的难题时,看向陛下,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对大明的朝臣而言财经事务这方面,实在是太薄弱了,他们或许明白,但是又很难说出来,饺子倒进了茶壶里,倒不出来。
朱祁钰笑着说道:“李侍郎的问题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工坊不景气、行业不景气,我们用朝廷支出去解决;失业问题,我们也用朝廷支出去解决;大明的产业链不完整,有了问题,也要朝廷支出去解决,朝廷是什么?无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万夫一力,方能天下无敌。”
“朝廷自然要支出,这是朝廷掌控再分配权力的具体体现,而且要占主导地位,起到引导作用。”
大明朝廷显然不是无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事实上,工坊行业不景气,朝廷支出解决不了;
失业问题,朝廷支出以工代赈能解决部分,但是能解决全部吗?
产业链有了问题,朝廷真的能解决吗?
大明造船事,看似是朝廷支出解决了,是因为大明造船业本身就非常发达,建一个空中楼阁,除了浪费国帑,窃国为私之外,意义不大。
朱祁钰引用了刘伯温的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为经典,继续说道:“商行商总、大把头、诗社的笔正、国子监的经学博士、翰林院的翰林编纂、甚至是在座的衮衮诸公,在各行各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非常擅长制造谬论,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谬论网。”
“而大明经济的谬论之母,就是四个字,不劳而获。”
“正如朕之前所言,不用钞法的原因之一,朝廷不用收税,就可以拥有花不完的钱,这是朝廷的不劳而获。”
谬论之母,或者说经济谬论的枝干,就是这四个字,不劳而获。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提醒道:“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税收,朝廷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征税去弥补。”
明末,大明开征三饷,去填补辽东的大窟窿,就是典型的朝廷花的每一分钱,都需要税收去弥补的典型案例,若是滥伐、超发,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宝钞。
“钱法,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能确保的就是大明朝廷的支出,都要用征税去弥补,而朝廷支出的界限在哪里?”朱祁钰提了一个问题,看向了所有人。
盐铁会议上四五十位臣工,都抬头看着陛下等待着答案。
朱祁钰也没卖关子,颇为确切的说道:“简言之,如果让纳税的所有人,都觉得朝廷把纳税的钱投在这里,比不纳税、个人自掏腰包更有价值,那么这样的支出,就没有什么问题。”
“其一,不能为了建造而支出,无中生有。比如于少保举的两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明明没有需求,非要供给,最后一块银币只有一面,徒增笑柄。”
“其二,为了以工代赈而支出,比如两宋那四百多万的厢军,没有了土地的百姓们成为了流民,流民聚集在一起发生了民乱,为了安置这些厢军,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朝廷支出去安置这些流民,这种支出显然是完全没必要的。”
“这样说起来,仍然略显复杂,在财经事务中辩经很难形成符号,朝廷支出的界限,就在八个字,主次分明,轻重缓急。”
“以平陆运河为例,诸位明公认为这是为了建一个奇观哄朕开心,还是广西民众迫切需求,才建造平陆运河?主要目的是为了媚上,还是为了安土牧民?”
“很显然,平陆运河是为了安土牧民,那就是再贵,再难,也要把它建出来,给广西一个出海口。”
媚上的支出不是没有,大明两个户部尚书,你一言我一语,硬生生把胡濙给皇帝选秀女的八万银,砍到了两万银,把六十六响礼炮,砍到了十八响。
泰安宫和户部官署的灯盏里,真的只有一颗灯芯。
于谦认真的品味了一番这八个字,主次分明,轻重缓急,看主要目的,就是朝廷支出的界限,就是审计的界限。
“陛下圣明!”于谦俯首朗声说道。
“陛下圣明。”
一片山呼海喝之声,朱祁钰甚至分不清楚这些臣子是真心还是溜须拍马,他在位已经十五年,朝中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以致于朱祁钰甚至会产生一丝迷茫,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
所以,他才要南巡,亲眼看到,才会安心。
“陛下,冉宁妃递了道奏疏。”兴安小声的将一本奏疏递给了朱祁钰,这是冉思娘为第一署名的《素问颂》,解刳院的两院判陆子才、欣可敬、众多太医联名书押,呈送御前。
朱祁钰打开一看,稍微看了两眼,就直呼,好家伙!
大明解刳院搞出了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确切的说,冉思娘没有侍寝的这几个月,搞了一份天大的嘉瑞出来。
祥瑞本来就是糊弄人的,但显然,冉思娘、陆子才、欣可敬、大明太医们,并不是糊弄皇帝陛下。
第九百八十二章 岐圣门庭,医者仁心
“大医官,陛下下了圣旨,请大医官前往太医院接旨。”一个小黄门打着哆嗦对冉宁妃俯首说话。
“知道了。”冉思娘笑着说道。
“大医官歇着,咱家告退。”来解刳院里宣旨,小黄门的腿肚子都在打转,听到了宁妃答话,小黄门告退之后,飞一样的跑出了解刳院。
冉思娘身边有两个讲医堂的女医学徒,这两个学徒都是皇后千岁安排在冉宁妃身边的人,能选出两个敢在解刳院伺候宁妃的人,皇后千岁也是废了老鼻子劲儿才找到。
宁妃是大明皇帝正经的妃子,身边自然有人要伺候着,宁妃到解刳院当值,选这么两个胆子大的女医学徒,太难了。
宠冠后宫的冉宁妃,坐在解刳院的寅宾房内,她将头发盘在了医生帽里,防止头发污染实验环境,在解刳院当值,冉思娘从来不涂胭脂水粉,更不会穿坡跟鞋,即便是朴素,即便是口罩遮住了半张脸,但依旧是难掩其一双桃花眼的含情脉脉。
院子里极为安静,解刳院内没有树,所以没有蝉鸣,寅宾房的寅宾二字,出自《尚书·尧典》,尧任东方之官,叫做寅宾日出,寅:尊敬,宾:引导,解刳院的太医,每人都有单独的办公室。
冉思娘停下了手中的笔,面色有些疲倦,满是担心的看着窗外。
云贵川黔交多毒蛇,无论试了多少次,一些毒蛇并不能通过药石治愈,胡长祥胡太医养的小老鼠,全都不治身亡,五步蛇、银环蛇、蝮蛇等等毒蛇,无论进行多少次动物实验,都无法用药物去治疗。
但是胡长祥观察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毒蛇咬了马,马却不会被毒死,这一发现,让解刳院内外,格外的振奋,利用动物治愈或者防止疫病,对于大明人而言不是不可接受之事。
因为大明有鼻苗法抗天花肆虐的先例,利用天花康复者的痘痂制备成干粉,引起轻微感染,形成抵抗力,鼻膜毛细血管丰富,这种干粉毒性较弱,但仍然有死亡的可能,不到天花肆虐不会种苗。
而这种鼻苗法,在解刳院的不断研究中,终于找到了一种更安全的方法去预防天花。
那就是牛。
挤牛奶的少女不会患天花病,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发现牛身上的牛痘,种苗皮下,可以对天花免疫,而牛痘法也是解刳院奇功牌之一,由院判陆子才摘取了这枚奇功牌。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明的太医们也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只要种苗就可以完全免疫蛇毒,但是经过长期的实验,实验结果让大明太医极为迷茫,因为种苗并不能免疫蛇毒。
解刳院养的老鼠都死了近千只之后,新的尝试出现了,有赖于大明解刳学的高速发展,血液的种种作用已经被发现。
以竹叶青、五步蛇为例,咬伤处会在几个呼吸之间开始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常常伴随着剧痛,三个时辰到四个时辰,就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伤者会发热,不断的战栗,心动加快,呼吸变得困难,无法维持身形无法站立。七窍出血、大小便失禁尿血、抽搐,最后死于心力衰竭。
而蛇毒是被血液带到了全身。
马的血液里一定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灭蛇毒,所以蛇毒才不能蔓延至马的全身。
按照这个思路,清零之后,从头再来,研究方向也从预防,全面转向了治疗,一年前,开始动物实验,将马血凝固后析出的血清,注入三百只老鼠体内,这些老鼠全都被注射了蛇毒悬浊夜,另外三百只老鼠作为对照,注入清水,动物实验,一共持续了四次,由太医院的太医、医生、医士们进行。
动物实验结束后,人体实验,则是由解刳院的大医官们进行,更为确切的说是由陆子才、欣可敬、胡长祥、冉思娘四人亲自做了人体对照实验,而实验对象,就是皇帝陛下判了凌迟处死的前陕西左布政孙毓、景泰王魏景阳。
大医官不是一个职位,是太医院太医们对解刳院太医的一种尊称,其实太医们私底下更喜欢叫大医官们为医圣。
人体实验完成后,由冉思娘主笔、解刳院、太医院医倌们联名书押的《素问颂》呈送到了陛下的面前。
这个研究一共进行了八年的时间,从冉思娘随陛下南巡至广州府,冉思娘就开始将蛇毒烘焙成毒粉,以备研究所用。
蛇毒不烘焙为毒粉,即便是冷冻,保质期也就三个月的时间,但是烘焙成毒粉,最少也能保证十年之内,不变质。
冉思娘,是一个用毒的高手,真的要给朱祁钰下毒,指甲缝里露出一点,大明皇帝立刻一命呜呼。
陛下的批复一如既往的快,太监们已经带着奇功牌到了太医院宣旨,而宣旨的太监,正是宫里的老祖宗兴安。
兴安看到了冉思娘从解刳院里来到了太医院,一甩拂尘,朗声说道:“太医院众医倌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钦惟我圣朝太祖高皇帝,神武圣德纬地经天;创业开基垂法万世。以为四海之广,兆民之恤不特耀古以腾今,实足光前而启后。凡用军民力役,悉皆给赐衣粮,又必预为药饵,恤其饥寒,救其疾苦。”
“又如京畿内外,张药局于通衢,设饭堂于要路,无分军民商旅,普济贫病饥寒,复施百衲之衣,不下万金之费。蒙恩得所者,稽首吁天;脱疾无虞者,欢声动地。”
“今有大医官陆子才、欣可敬、冉思娘,药不执方合宜而用,见机应病,则匕勺可以起沉,造妙通玄,虽刀圭了然于心,自神农尝百草以济苍生,逮黄帝辨四方而兴《素问》。”
“朕见《素问颂》甚喜,以嘉瑞评,特赐三大医官奇功牌,太医院众太医头功牌,医官、医士、学徒皆赐齐力牌,使四海八方,均沾岐圣昭德;际天极地,共沐大医膏泽。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
“传旨万方,咸使闻知。”
“钦此。”
陆子才等一众,再次叩首,齐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大明制,奇功牌和头功牌有大礼包,哪怕是银钱恩赏,那也不是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