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里。
陛下的刀极为锋利,砍九族也不在话下。
所以于谦于少保倍之这二字一出,连大明正二品的刑部尚书俞士悦都直接麻了,吓的。
俞士悦可不想进解刳院。
朱祁钰一看这气氛,脸上冷峻变得和煦了一些开口说道:“于少保,于少保,收收神通,你看你俩字差点把咱大明的刑部尚书给吓背气了,俞尚书,于少保是在提醒你,小心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
俞士悦只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一样,将手中的案卷又翻看了一遍,才抬头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有人在试探?”
“嗯。”朱祁钰看出来了,俞士悦要人提醒才能看得出来,是因为朱祁钰对倍之这俩字多少有点过敏。
一见过度保护,立刻想到都是生意,立刻想到利益输送,立刻想到利益团体,立刻想到以偏概全,立刻想到谋求特权,朱祁钰的想象力,惟在倍之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大抵是朱祁钰见多了妖魔鬼怪,而于谦在地方履任二十五年,也见多了牛鬼蛇神,所以,于谦能够通过这几卷案例,很快的洞悉到有人在试探。
朱祁钰想了想解释道:“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几件案例吧,司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便是保护弱者原则,但是这几件案子,处处出现了过度保护,就以这本案例而言。”
“十四年三月初三,大名府富乐院一女子乘车前往元宝山参加诗会,此女子名叫张香儿,车夫陆严,行四人称陆老四,路上香儿频繁催促,陆老四自觉得路熟,便抄了个近道,这张香儿,一看不是熟悉的路,还以为陆老四起了歹心,便从车上跳了下去,摔折了腿。”
“这陆老四见状也是吓得六神无主,把张香儿抱上了车,送到了大名府惠民药局救治,这张香儿才算是保住了性命,否则这血流如注,活不活还两说。”
“这张香儿把陆老四告到了大名府衙门,告诉陆老四意图恃强而奸要欺凌于她,这陆老四是百口莫辩,张香儿立刻问陆老四是不是抱了她,陆老四送张香儿就医的时候,的确是抱了张香儿。”
“这按照咱大明律法,该怎么判?”
俞士悦俯首说道:“恃强而奸,罪者绞,未成,配五百里。折伤,罪者绞。”
朱祁钰将手中的案卷传了下去说道:“按照大明律法规定,陆老四这是未遂折伤,按律当绞,这案子就送到了朕眼前来,朕左看右看,这案子判的不对,但是律法核心原则的确是保护弱者。很显然,但从这个案子来看,陆老四是男人,孔武有力,正值壮年,是强者,这张香儿是女人,弱不禁风,是弱者。”
“大理寺卿注曰:不可,刑部尚书俞士悦书押曰:恐有隐情。”
大理寺卿俯首说道:“陆严未遂,且未曾折伤张香儿,张香儿乃是自己摔伤,此案,不可判绞。”
俞士悦终于是挺直了腰板说话,他俯首说道:“臣让按察查验,发现了隐情,这案子不能这么判。”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陆老四,到底有没有打算欺辱张香儿呢?”
“大名府富乐院是什么地方?是那些个赎身的娼妓聚集之地。”
“张香儿本是娼妓,不过却是赎身的娼妓,给这张香儿赎身的是大名府有名的葛大官人,张香儿是葛大官人养在富乐院外室,所以,这案子里,看似陆老四是强者,其实不然,这葛大官人才是强者。”
“再说到陆严,为人素来忠厚、老实巴交,家中儿子刚刚过了童试,是秀才,这陆严的婆娘赵氏,虽然泼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妒妇,但持家有道,这陆严前些日子刚在顺天府买了一处民舍,衣食住行皆无虞,陆严为何要如此行事?”
朱祁钰又问道:“那万一真的是陆严见色起意呢?”
俞士悦赶忙答道:“陆严的婆娘赵氏闻名十里八乡除了妒之外,便是美貌了。”
“这葛大官人曾经差人从中分说,若是这赵氏肯从,依了这葛大官人的愿,这案子自然不会判绞,若是不肯依,这案子即便是不判了绞,也要流放,到时候这陆严的婆娘赵氏,还是得依。”
朱祁钰再问:“大名府知府是朝廷命官,为何明知此案有如此大的错漏之处,还呈送到这大理寺,意欲何为?”
王翱听闻陛下询问,翻动了一下自己的备忘录说道:“大名知府刘守义,去年十二月,有按察御史劾其畜养外室,目前已经查实确有其事,查实的还有刘守义花销不菲,出手极为阔绰,言身家厚实,但其父不过是良田百亩,算不上大富大贵,绝对撑不起他那般花销。”
“臣个人以为,以经验而谈,刘守义必然有经纪买办居中代持,这葛大官人有煤井十二口,乃是盗挖,未曾稽税,工部矿监并未准许其采挖煤燋。”
被他王翱盯上的家伙,就没有逃脱的,他虽然说的是个人认为,经验而谈,几乎等同于板上钉钉,这个刘守义必然有问题,只是皇帝面前,话不能说的太满。
即便是朱祁钰不问这个案子,刘守义要绞陆严,也绞不了,大理寺不同意,刑部也不同意,即便是皇帝不过问这个知府,王翱也能把他给揪出来。
当这个案子连朱祁钰都觉得有不对劲儿,那一定会有不对劲儿的地方。
朱祁钰看着所有的廷臣说道:“打着保护弱者的旗号,其实是在欺负弱者,其实不过是为了生意,看似是权力的小小任性,却是相映成林的利益集合,而且还想要打着保护弱者的旗号,站在正义的一方,谋求特权之余,对司法司务,指手画脚,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权力。”
“这不是在试探倍之,是在试探什么?”
在后世,全球最大的动保协会的背后是全球四大皮草行和宠物用品供货商,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其实就是在做垄断的生意罢了。
这是倍之,看似是在加倍保护弱者利益,但是抽丝剥茧,一层一层的剥开之后,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在朱祁钰手中,这样的案子,还有数本,大明的势要豪右们,正在小心的试探着倍之的边界。
试试就逝世。
“仅仅是在司法这个层面吗?再比如户部主持的劳保局,最近也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朱祁钰认真思考了一番,想起了之前冉思娘的讲的一种江湖骗子行医的骗术。
“话说在云南永宁府有一个神医,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名叫百花丹,只是这百花丹讲究一个缘分,什么样的缘分呢?”
“春天白牡丹的花蕊取正中那一丝,夏天开的白荷花去花蕊正中的那一丝,秋天的白芙蓉取一丝,冬天的白梅花取一丝,这也就只是药引。”
“这主药要是春分的梨花花蕊,要在春分这日下满了十二毫深的雨水,不多不少正好十二毫时候,才能取主药。辅药却是那谷雨春牡丹的花蕊正中那一丝,也是要谷雨那天下十二毫的雨水,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这还不算完,二十四节气每一日都要降雨十二毫,取雨水炼丹,才能得到这百花丹来。”
“这病人要是能等到这么多的巧合,早就病死了。”
“咱们劳保局劳动保障,就跟这百花丹一模一样,流程越来越繁琐,需要书押的人越来越多,执行起来千难万难,百般推脱,这工匠们想要自己的劳动报酬,不是要不到,但是得很久很久。”
“多数工匠都选择另寻出路,这么一直纠缠下去,势要豪右等得起,工匠们一家几口,张着嘴等着吃饭,耗得起吗?”
“真就是一点都不怕。”
朱祁钰此言一出,群臣缄默,糊弄陛下,哪里有那么好糊弄的,陛下眼不瞎、耳不聋、心不盲。
“咱们这里烂一点,咱们大明就得烂一片,朕时常警醒,诸位也每日三省吾身,散了吧。”朱祁钰挥了挥手,示意今天的廷议结束。
“臣等告退。”一众群臣心有戚戚的见礼,弯着腰退着走出了文华殿。
于谦没走,显然是有话要说。
“陛下,臣倒是以为这大名知府是个个例。”于谦端了端手,颇为确信的说道。
大明虽然有些烂,但是还没有烂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陛下真的只是骂人吗?就以今日劳保局流程繁琐之事来说,若是一定时间内不解决,陛下一定会下旨催促,若是还没解决,陛下就会亲自把这劳保局给砸烂了,把户部衙门放在坑里,任人践踏。
“海量个例吗?”朱祁钰笑着问道。
“陛下……”于谦一时语塞,他的君主心中对文官的偏见,拧着的那个疙瘩早就成了死结,根本就没有什么缓和的余地了。
朱祁钰看着于谦一脸为难的模样,站起身来说道:“朕知道,咱们汉室江山,代有忠良,于少保劝仁恕的话,朕也清楚,但是这些害虫,朕也清楚,他们做这些坏事,到底是不怕,哪怕是在做之前,想一想,被朕知道了是什么下场,就不会这么做了。”
“按照胡太师的说法,那就是但凡是对朝廷、对朕,对咱大明有那么一点点的恭顺之心,他们就不敢做出这等事儿来。”
“陛下英明,胡太师所言有理。”于谦赶忙一道站起来,胡濙有恭顺之心,这份恭顺之心自然是对大明的,也是对陛下的,胡太师这套理论自洽,符合千年以来的君君臣臣。
于谦也懒得再劝陛下仁恕了,这种人菜市口铡刀一起,这界限到底在哪,也就全都知道了。
景泰十四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先的尸体运抵大明京师,脱脱不花、满都鲁从天津卫赶至京师,要对也先再次验明正身。
这次验明正身,顺天府的仵作们尽心尽力,的的确确是也先,那把也先赐给阿剌知院的金刀,还插在也先的心口之上。
第九百八十四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
贵人不履贱地,但是大明天子带着兴安,来到了顺天府的仵作房里,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顺天府衙门从上到下打扫了一遍,甚至连砖缝都拿猪毛刷刷了一遍,整个仵作房里,各种凶器消失不见,反而有一股檀香的味道。
迎检这种事,古今中外,莫过如此。
朱祁钰看着躺在冰坨子里的也先,这是镇西关巡按柯潜,给也先特别发明的冰箱棺,每天都要添加冰块,防止冻得梆硬的也先腐化。
大明皇帝示意兴安将御书房拿来的灵牌放在案上,他点了三株香,插在了香炉之上,香火缭绕之下,似乎有冤魂在香火之中游荡。
冤魂当然不是真的,那只是大明皇帝的心病。
一只亚马逊河上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在北美引发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而朱祁钰这个大扑棱蛾子,不停的扇动翅膀,导致也先这个瓦剌的头子,多活了几年。
“你到底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王复不肯杀你,不是他对大明不忠不孝,而是大明重开西域,需要一个稳定的边疆,防止干扰到大明海陆并举的国策。”朱祁钰坐在了长椅上,看着住在冰箱里的也先尸体满是笑意说道。
“你应该再等等,朕的刀已经磨的足够锋利,正打算抽个时间,扑到撒马尔罕去,要了你的狗命,但是你没死在大明的刀下,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也先当然该死,瓦剌人也该死,只是瓦剌西进后,大明鞭长莫及。
好不容易等大明磨好了刀,康国乱了,也先死了,甚至连杀死也先的凶手,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也死在了镇西关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