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朱祁镇不是普通的亲王,人家做了十四年的皇帝。
  弑君这件事,还是自己来办好了。
  朱祁钰话锋一转,十分确定的说道:“迎稽王回京,朕要在太庙,将其斩首,告慰列祖列宗。”
  他在京城搞了这么多的幺蛾子,又是削帝号、又是废太子,又是炸陵寝,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他从来都是料敌从宽,在战棋推演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天子北狩】都被设定为了一个结局。
  他当然考虑过朱祁镇逃出了他布局的天罗地网。
  他在京师布局了这么久,就是怕自己在迤北的布置失效了。
  他在京师摆了一个龙门大阵,等着他!
  可朱祁镇在迤北逃过一劫,回到京师就能躲得过了吗?
  朱祁钰是不惜名的,但是他却是爱惜人的,建平伯高远为国血战,不是用来坐这等脏事儿的。
  这些军士损失一个,朱祁钰都要心疼许久。
  朱祁钰更不怕担责任,他更不怕被骂。
  即便是被骂,他就不是大明皇帝了吗?
  朱棣在南京也天天被骂,但是耽误朱棣是皇帝这件事了吗?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说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上朝吧,这事儿,今天就议一议。”
  兴安面色为难,还想再劝,但还是站直了身子,大声的喊道:“上朝!”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在于谦和陈循的带领下,行了个稽首礼。
  朝廷的氛围总体是宽松的,朝臣们面色也没有多少紧张。
  陛下最近炸了天寿山正统帝陵这件事,街头巷尾倒是传开了。
  “朕躬安,诸平身。”朱祁钰平静的说道。
  胡濙出列俯首说道:“陛下,稽王墓违制,臣请黄瓦换绿瓦,以正礼制。”
  这就是于谦说的找补,朱祁钰是皇帝,炸个没人的空陵寝罢了。
  陛下,总是没有错的。
  胡濙把票给补上了,帝号都削了,补个降等的手续,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群臣们权当不知道陛下已经把陵寝炸掉了,眼观鼻、鼻观心,装糊涂的功夫,那是一流。
  一个个都是师爷。
  朱祁钰点头说道:“准。”
  兴安大声的喊道:“今日朝议,瓦剌护送稽王回京,已至宣府怀安城下扎营,议。”
  群臣猛地抬起了头,看向了宝座上的陛下。
  这怎么突然好好的,大明正在锐意进取,大明中兴之象,越来越明朗,这怎么会,突然之间稽王就回京了?
  他回来干啥啊!
  于谦立刻出列说道:“陛下,瓦剌狡黠,此乃破城诡计!臣以为,应当令建平伯高远出宣府,立刻将其剿杀!紫荆关之例,就在去岁,臣请明旨!”
  于谦没有等,他完全不知道此事,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真假,但是甭管真假,这件事,只能是假的!
  他以为陛下需要一个背锅的臣子,那他这个废立皇帝的权臣,不正合适吗?
  正好京畿地区的农庄法,已经推行完了,于谦没有犹豫,拦下了这个责任。
  甭管真假,即便是以后,天下罪之,也是他这个权臣所为。
  陛下正好把他推出去,午门斩首。
  一如当初汉景帝因为削藩,引得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汉景帝斩晁错安天下。
  不是清君侧吗?
  皇帝自己清了君侧,你们继续闹事,就是起兵造反了。
  朱祁钰挥了挥手示意于谦归列,开玩笑,他甚至都不舍得建平伯高远死,又怎么让于谦去死呢?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朕有密信,此事非虚,礼部尚书胡濙,你准备迎稽王回京的礼制。”
  “陛下!”
  于谦面色惊变,一旦朱祁镇回京,大明立刻陷入前元同室操戈之窘境,朝堂之上,立刻就会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党祸,就在眼前。
  于谦长揖在地,俯首帖耳,高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于少保勿虑,朕已有决断,归班吧。”朱祁钰依旧非常平静的说道:“诸位爱卿,准备准备,迎稽王回京!”
  胡濙眼神闪烁了一下,俯首说道:“陛下,此事兹事体大,礼制繁琐,也未有先例!臣纵观青史,也未有迎回被俘天潢贵胄的礼制。”
  “臣回去之后,得慢慢的翻翻书,查一查,到底该怎么迎回,一时半会儿也急不得啊,陛下。”
  “臣请陛下宽宥几日,臣尽心准备。”
  胡濙什么人?
  胡濙是四朝老人,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树!
  他眼睛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
  他以为陛下是为了在天下群臣面前,留下一个朕不打算弑兄的名声,那胡濙自然要给陛下分忧。
  这宽宥几日,岂止是大有可为?
  那做什么事的理由,海了去了。
  稽王病重死在了迤北,也是个说辞!
  朱祁钰却是挥了挥手说道:“一切从简就是,从德胜门入。”
  “瓦剌人不得擅入,待到迎回稽王,石亨,你领四武团营,驻扎德胜门外,立刻将瓦剌怯薛精锐三百,尽数扑杀。”
  石亨一愣,这还有战功可以拿吗?
  他随即出列俯首说道:“臣领旨。”
  胡濙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完全无法领会圣意,他更加不知道,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陛下甚至连宽宥几日都不给,就要直接迎回吗?
  这时间太紧了,下毒都来不及啊!
  他们压根就没想过,陛下打算将朱祁镇,拉倒太庙里去,明正典刑。
  朱祁钰打算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儿,亲手把朱祁镇给宰了。
  告慰天地、社稷、宗庙。
  在这件事上,朱祁钰是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妥协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
  京师忙碌了起来,在稽王回京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京师就变的沸沸汤汤。
  各坊之间,隔三差五之家,挂上了缟素,大明的百姓是极其含蓄的,他们用门前悬挂缟素,来表达自己对那个稽王回京的不满!
  京营也开始调度,石亨为了求稳,还专门调动了老营两万军士,这些都是能征善战之人,两万对三百,石亨会用炮火,将走到京师门前的瓦剌人撕碎!
  当初瓦剌人大兵压阵,都没能进了京师的门,现在也是休想!
  不是你带这个已经被废了皇帝号的稽王,就可以进来的!
  而朱祁钰则继续在讲武堂办公,胡濙前去准备礼制,既然一切从简,那就简到底,胡濙干脆准备了一张桌子。
  让稽王盖章用的,陛下肯定准备一些圣旨,让稽王用印。
  胡濙拿不准主意,思前想后,还是坐不住,就奔着讲武聚贤阁去面圣。
  他还没走到讲武堂,就碰到了于谦、金濂、王直、石璞等人,刑部尚书俞士悦在忙着稽查私盐盐引之事,连早朝都没参加,忙得昏头转向。
  但是俞士悦该有的政治敏锐度还是有的。
  在胡濙要进讲武堂面圣之时,俞士悦从御道跑来,一边跑还一边说:“等我下,等我下。”
  “你们不地道啊,这么大的事,我忙着陛下的差事,都不喊我一声!”
  俞士悦擦了擦额头的汗,连连抱怨,这么大的事,大家都是在大明这个锅里吃饭,怎么就不喊自己呢。
  这要是来得晚了,到时候在陛下心里拧上了疙瘩,那自己这尚书,岂不是当到头了?
  这官舍刚住上,冬天暖阁还没体验过呢。
  “我们也刚到。”胡濙摇头说道:“走吧,一起进去吧。”
  朝臣们在讲武堂门前,走了进去,往日里喊打喊杀的操练声没有了,讲武堂内安静到了极点。
  几乎所有的讲武堂军将们,都集中在聚贤阁下的小广场上,就那么站着一言不发。
  讲义堂的掌令官站在左侧,讲义堂的军官站在右侧。
  一片肃杀之风。
  讲武堂的军将们,训练了这么久,他们是陛下手中长剑,他们认为自己到了为陛下尽忠的时候。
  天子的剑,指向哪里,他们就杀向哪里!
  哪怕是那个人是曾经的天子,那个人是大明的稽王。
  了却君王天下事,不就是军士们的宿命吗?
  而六部尚书的身后也站了近百名的在廷文官,今日大约是办不了公务了,天大的事,等着陛下拿主意。
  几乎所有人的在廷文武都来到了讲武堂的聚贤阁下,等待着如临九霄的陛下拿主意。
  “兴安大珰,我六部尚书联袂而来,请求觐见陛下。”胡濙一马当先,对着守在门前的兴安说道。
  兴安也是一脸无奈的说道:“咱家去通禀。”
  兴安当然知道群臣为何而来,这稽王回了京。
  这天下就好不了了,他们不希望稽王活着。
  削帝号这件事,人人有份。
  托名山匪流寇也好,还是直接装傻充楞也罢,将其剿杀在京师城外,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兴安没一会儿就出来说道:“诸位明公、诸位勋臣,请进,陛下写完了。”
  “参见陛下。”诸臣上了二楼,赶忙行礼。
  朱祁钰示意诸位平身就坐。
  群臣都看着他们的皇帝,等待着朱祁钰的一声令下。
  朱祁钰则十分平静拿出了一卷圣旨说道:“这是朕替稽王写的罪己诏,胡尚书,麻烦你到时候拿着,让稽王用印。”
  让稽王现场写罪己诏,不知道写到什么时候了,干脆朱祁钰给他代笔了。
  胡濙接过了那封卷好的诏书,俯首说道:“臣领旨。”
  朱祁钰再次对着俞士悦说道:“你领顺天府衙役,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巡查,防止有人借机生事,偷窃、强劫,立刻抓拿、收监查补。”
  俞士悦俯首领命。
  “昌平侯,你让掌令官和军将们散去吧,他们还是军生,若是要观礼,昌平侯你组织他们去观礼。”朱祁钰又对着杨洪安排了讲武堂之事。
  下面站的笔直的军士们,朱祁钰自然是看到了,但是这都是大明的未来,做脏事,脏了他们的手。
  杨洪面色犹豫了下说道:“臣领旨。”
  朱祁钰将调兵火牌交给了于谦说道:“令建平伯高远将车队团团围住,不可放走一人,也不可让任何人接近。”
  于谦接过了火牌,还想劝,但是他还是俯首领命。
  显然陛下是个能拿主意的人。
  朱祁钰又拿出了一道火牌说道:“卢指挥,你带缇骑,从德胜门至金水河桥,再至太庙,隔出一道人墙来,朕要带稽王去太庙,祭列祖列宗。”
  卢忠接过了火牌俯首说道:“臣领旨。”
  朱祁钰安排了诸多事务之后,对着兴安说道:“准备三尺剑十一柄,让无名缇骑,跟随朕去太庙。”
  兴安眉毛一挑,愣愣的问道:“是仪剑吗?”
  仪刀、仪剑,俱不开锋,都是仪仗用的。
  朱祁钰摇头说道:“要开刃的。”
  兴安认真的想了片刻说道:“太宗文皇帝留下了制式永乐剑,长三尺重四斤,锋利无比,乃是当年太宗皇帝征战沙场所用,不知道陛下觉得是否合用?”
  朱祁钰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颇为好奇的说道:“哦?还有永乐剑?开刃了吗?”
  “在内承运库,保养极为妥帖,锋利无比!一共有二十柄。”兴安俯首说道。
  朱祁钰点头说道:“好,就它了。”
  至此,群臣们才松了口气,在太庙里带着十一名缇骑入太庙,到底要做什么?
  自然不言而喻。
  自然是要太庙杀人!
  但是胡濙立刻开始挠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