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卢忠而言,这天底下,就没有什么秘密。
  只要是陛下想知道。
  卢忠继续说道:“按照赵缙的俸禄,他得赚两百年,才有这么多的银钱,而且臣还查过了,此人在太白楼养了两个外妾,出手极为阔绰。”
  “臣还没开始查补呢,就已经查缴了这么多,待臣再去查补。”
  “对了,这赵缙,跃龙门之前,家里有薄田十七亩,母亲因为让他读书还饿死了。”
  朱祁钰转过头来愣愣的问道:“这个赵缙的母亲,为了让他读书饿死了?那他读了些什么书?”
  “读了些什么书!读到狗肚子里吗?”
  京师的官员,在朱祁钰三番五次高举屠刀,又是吊、又是剐、又是砍头、又是流放永宁寺,这一系列的动作下,京官住着官邸暖阁,过去那种靡靡之风,荡然一空。
  但是这天下的官员,可不都是如此。
  卢忠都闲了一年了,他天天没事就去官邸转悠,可是一直没有轮到他出手,可想而知京师的环境与氛围。
  现在大明的朝廷,甚至可以骂皇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不能贪赃枉法。
  这就是现在官场的规则。
  朱祁钰天天被骂,今天亡国之君,明天酒池肉林,后天就是国将亡,妖实产之,他也习惯了。
  但是至少京师的臣工们,现在有有几分人样,甭管是装出来的,还是真心实意,至少都在勤勤恳恳的做事,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违法乱纪。
  但是这些地方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整天空军的时候,总是希望能钓出来,这把水抽干了,逮到了一条,却是气的头昏脑涨。
  “陛下。”吏部尚书王直看着陛下的模样,颇为有些担忧的说道。
  朱祁钰摆了摆手说道:“朕无碍。”
  “朕听闻,政治清明的时候,官员升迁,往往是因为勤政奋进、为国分忧;在政治昏暗的时候,即便是有操守廉洁、颇有作为的官员,却难以升迁。”
  “如果要升迁,不是朝里有人,便是行贿邀誉。”
  “想要朝里有人就得要去结识权贵,邀誉则需要行贿,两者都少不得钱财,在天不雨粟,地不生金的情况下,权力寻租就是获利的最好手段。”
  王直俯首说道:“陛下,的确如此。”
  陛下说的不是废话,权力寻租是一种很常见的官员谋财的手段,自从兴文偃武以来,大明朝的官吏看皇帝手里没了屠刀,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所以等待锦衣卫查补之后,这个赵缙朕必定将其明正典刑。”
  “若有其他类似之人,一并斩首示众,明年开春之后,就准备大计吧。”
  大计,则是全国范围官僚的一次大规模的审查。
  京察和大计,乃是大明官场的免疫系统,若是失效,大明就真的病了。
  “臣领旨。”王直叹了口气,俯首领命。
  其实他也不想气着陛下。
  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稀泥过日子,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京官住进了官邸,这就大大的限制了过去的吏治潜规则。
  若是不举起京察、大计这两把利剑,陛下怎么能够审察臣子,京官如何纠察天下百官呢?
  “这样的臣子普天之下,还有很多。”朱祁钰点着赵缙的案宗说道:“发现一个,就查办一个,查实之后,就砍一个,绝不姑息养奸!”


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么全都想我死?!
  其实朱祁钰并不想把君臣关系搞的那么如履薄冰,但是这些臣子非要逼的他,不得不拿起屠刀来。
  京察是一种行政手段,朱祁钰举了起来,自然没有放下的可能。
  “陛下,前政弛极,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若是要大计,需要先正纲纪,纲纪先礼,方为治天下之法也。《令》以教之于先,《律》以齐之于后。”王直对于吏治已经准备了许久,自然是有详细的思路。
  例、令、律为大明的三大法律准绳,其中例为敕谕、令为教化、律为准绳,大明律为最后底线。
  王直的意思是,先定纲纪,再颁令约,然后,重拳出击。
  定纲纪、制令约,都需要陛下下敕谕,对吏部、刑部的《吏律》、《吏令》进行指导,群臣群议商定,面呈陛下,最终推行。
  朱祁钰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王尚书请旨京察之前,朕已经拟好了敕谕,待到京察结束之后,立刻开始制定纲纪令约便是。”
  例为敕谕是不能违背的,那是抗旨。
  当然也可以纠集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进行封驳事,只要你说的过皇帝的道理。
  京察持续进行,朱祁钰亲自坐镇铨部,他开始和司礼监、锦衣卫一起查点六部尚书、都察院总宪、文渊阁大学士。
  六部尚书于谦、王直、金濂、胡濙、俞士悦、石璞,都察院总宪王文,文渊阁大学士陈循。
  首先就是操守,这里面就属胡濙和王直没有操守,胡濙是四代礼部尚书,手握科举重权,送礼的何其繁多?
  可是胡濙就是这么个人,谁在位他就支持谁。
  陛下尚节俭,他在去岁王直请旨移宫不准之后,就敏锐的感觉到了风向变了。
  胡濙开始切割过去那些旧俗,切割的有多快?
  在京师之战还没打完的时候,胡濙已经到内承运库把这四十余年来,贪赃枉法所获之物,交到了内帑。
  比朱祁钰追索西山煤窑私利,还要早俩月。
  胡濙并非巨贪,总共不到万两银子,和那第一次坐实罪名,就查出了三十万两白银的赵缙比起来,算得上非常清廉了。
  王直没有操守,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琅琊王氏出身,京师一应供给由琅琊王氏进行供应,生活奢靡。
  但王直自从搬进了官邸之后,王直和琅琊王氏的联系,就彻底断了。
  这些,朱祁钰也没打算追查,登基的时候,朱祁钰已经大赦天下了,皇帝金口玉言。
  再说自从速八大,不是,朱祁钰登基之后,还不收手之人,那自然要降下雷霆之怒。
  几位六部尚书,在朱祁钰登基一年以来,都算得上勤政、廉洁。
  这里面最穷的就是王文了,官邸一座,别无家财。
  自此朱祁钰得到了一条结论,那就是无论从稳定统治秩序,还是从有效治理社会的角度来说,统治者和广大百姓的立场,都是不希望出现腐败现象的。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比如大搞议罪银,皇帝索贿不得,就让臣子索贿的乾隆。
  兴安俯首说道:“陛下,最近那些大狼狗都训练的极好,但凡是有点银锭子、金锭子的味道,它们都能闻得到,陛下要是疑心哪位明公,可让大狗去嗅一嗅便知。”
  “打地洞的味道也能嗅出来吧?”朱祁钰放下了一卷案宗说道。
  兴安点头说道:“能。”
  “那就去一趟吧。”朱祁钰点头说道。
  既然要抽水,那就抽干净,仔细检查。
  不仅是官邸要检查,其他地方也要查。
  卢忠带着缇骑们再次离开,换了身装扮,散在了京师的角角落落,摇身一变,从缇骑变成了经济买办中的一员,去打探消息去了。
  经济买办是最靠不住的一群人,他们唯利是图,至少些许的散碎银两,卢忠都能得到无数真假难辨的消息。卢忠又很擅长调查,总是会有所收获。
  京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京师的百姓们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消息,陛下最近怕是又要杀人了。
  铨部的门锁上十天之后,终于缓缓打开,一份详细的名单送到了朝廷。
  基本上没有值得陛下降下天怒之事。
  朱元璋真的执行剥皮揎草的一共就两人,广西布政司官张凤,和按察司副使虞泰,只此两人。
  陛下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比太祖高皇帝还要狠戾,登基至今砍了多少人了?
  如此严刑峻法之下,依旧要贪,要享受,那基本和阳间告别了。
  赵缙是个特例,他不是个京官,他是听用,等待李宾言出京之后,要做右佥都御史的人。
  即便赵缙赶不上京察,就文贤的弟弟文让,入京不得,寡妇田芳莲这两件事,已经闹到了都察院和大理寺,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陛下得知。
  赵缙贪腐罪名,已经坐实,只待查补了。
  让陛下定下雷霆之怒的事儿没有,但是怠政的可不少。
  在一连串的人事调动中,极少数的官员被直接罢黜,部分的人将会离京为官,一些地方的按察司会入京,也有翰林院的庶吉士被启用。
  在一连串的调动中,京师为之清明了数分。
  朱祁钰的圣旨也来到了六部衙门。
  “彼之君臣,不思祖宗创业之难,骄淫奢侈,但顾一身逸乐,不恤生民疾苦,一旦天更其运,非特不能保其富贵,遂致丧身灭名。”
  “各地御史、天下之言,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
  “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于奢侈。”
  “往昔所定《律》、《令》,芟繁就简,使之归一,直言其事,庶几人人易知而难犯。天下果能遵《令》而不蹈于《律》,刑措之效,亦不难致。”
  “兹尔臣庶,体予至意。钦此。”
  大明的前代皇帝的例,也就是皇帝的敕谕要被废除,然后再将历代的例整理之后,挑选合适的条目,修例,并颁行四方。
  朱祁钰在诏书里要求了对吏律的重点为反腐抓贪。
  贪,乃万恶之源。
  京师陷入了极度的忙碌之中,文官们齐聚一堂,对过去的敕谕进行筛选,准备增补大明律,尤其参考了大诰和唐律进行增补。
  大明皇帝诞下了麒麟儿的消息,随着大明驿站的驿卒们在官道上的驰骋,传到了大明的角角落落。
  朱瞻墡人在襄王府花天酒地,虽然终日与伶人歌舞,但是依旧绷着一根弦儿,他已经第三次卷入皇位争夺了。
  第一次是朱瞻基在南京监国,仁宗皇帝龙驭上宾,他被下旨监国。
  第二次是朱祁镇幼冲登基,他人在长沙府,被卷了进去,当时他连黄衣使者都没见,直接拒不奉诏。
  第三次,就是这次土木堡之变,他的金印都被拿走了。
  这些倒霉事,都让他这个皇叔给碰上了。
  朱瞻墡从始至终都秉承这一个思路,想让他送死?没门!
  “看看看,孤说什么来着?陛下就是在找人揍!幸好孤聪明呀,这要是抗旨不遵,不交田册,你猜陛下这次翻身,要轧死谁?”朱瞻墡看着手中的敕谕冷汗直流。
  若非他跪的快,陛下这次翻身,他就是刀下鬼了,被轧死的就是他。
  陛下要推动诸王、勋臣、外戚、缙绅一体纳税,他交田册之前,也非常的犹豫,但是他总觉得不对劲儿。
  结果很快呀,大明皇帝的拳头砸了下来了,他差点就被锤了。
  朱瞻墡擦了头上的汗,在大明做嫡皇叔真的是太难了。
  每一个皇帝登基,拿嫡皇叔开刀,已经成为惯例了吗?
  宋案看着自己这位襄王一副侥幸的样子,就是叹息,他颇为无奈的说道:“陛下送来了银三百两,纻丝十表里,罗丝十表里,纱十匹,以表亲亲之谊。”
  朱瞻墡眼睛一亮,东西不重要,陛下有了子嗣,还赐了不少东西,甭管贵贱,这亲亲之谊,陛下还糊上了。
  他不由的想到了当初先帝朱瞻基去西安门内,看高墙内的二叔朱高煦,二叔伸脚绊倒朱瞻基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