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十二团营回京,甭管什么人造反,还不是被大皇帝给抓到京师,明正典刑?
  但是罗炳忠俯首说道:“臣愚钝,不知其详。”
  朱瞻墡连连摇头说道:“你看你,就知道死读书,读死书,遇到点事,就只知道愚钝愚钝,你这要到了朝堂上,愚钝愚钝的,是会被罢官的。”
  “不过咱襄王府不讲究这个。”
  “你看啊,陛下京营的确是出塞了,对吧。”
  罗炳忠不住的点头说道:“对呀,出塞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看似陛下,我那个侄子手里,是不是没什么兵力了?”
  罗炳忠小鸡啄米一样点头说道:“对啊,陛下没兵了。”
  朱瞻墡一拍大腿大声的说道:“大错特错!”
  罗炳忠面露疑惑的问道:“哦?怎么说?”
  朱瞻墡负手而立,看着天边,颇为意气风发的说道:“京畿直隶那些个农庄乡野,各个都有义勇团练!”
  “谁要说义勇团练不是军士,那也先也第一个不服气啊,也先也是这么想的,蠢的很。”
  罗炳忠一副了然的模样说道:“殿下高见!”
  朱瞻墡深吸了口气说道:“你觉得孤是那种蠢人吗?”
  罗炳忠用了的摇了摇头说道:“那不能够啊。”
  朱瞻墡吐了浊气,在平虏图前,看了半天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收起来吧。”
  罗炳忠大声的说道:“好勒!”
  他将画,小心的卷了起来,放进了檀木盒子里,下面铺着罗表金布,这画送京师,绝不会变了样。
  陛下看了,一定知道我襄王府赤胆忠心,绝无二心。
  “罗长史啊。”朱瞻墡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
  罗炳忠一愣,随即低声说道:“诶,殿下您说。”
  朱瞻墡神秘兮兮的说道:“你可知陛下为何到此时还没抓拿广通王?孤都知道他要造反了!”
  罗炳忠面露疑惑的摇了摇头说道:“不懂,殿下怎么看?”
  朱瞻墡立刻露出了智珠在握的表情,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孤告诉你,陛下就那这广通王钓鱼呢,钓鱼你知道吧,得先打个窝吧,这广通王就是那个窝。”
  “你看吧,谁跟广通王联袂,谁就死定了。”
  “这在兵法里云: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罗炳忠叹为观止,俯首说道:“殿下高见!”
  朱瞻墡满意的笑了。
  相比较之前那个宋案,他看罗炳忠顺眼多了,你看这一言一语,既满足了朱瞻墡指点江山的雄图壮志,又满足了他安于现状,安于享乐的心态。
  “好了,去吧。”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对了,让唱班、戏台搭起来!让伶人、乐工吹打起来!让舞姬、歌伎舞起来!”
  罗炳忠俯首领命而去,走出了襄王府承运殿,重重的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襄王要造反,他还想着怎么跟朝廷打小报告。
  不过襄王朱瞻墡,是个大明白。
  罗炳忠匆匆而去。
  襄王是个大明白,但不代表谁都是大明白。
  同样位于湖广的武冈州的广通王就是大糊涂。
  相比较恢宏无比,住三五百人,都显得空旷无比,每日丝竹之声盈耳,画个画都有人变着法夸赞、手握三万顷田,每天的日子除了享乐就是享乐的朱瞻墡。
  武冈州的广通王朱徽煠(yè)的岁俸只有五百石,而且七成折钞。
  这不单单是广通王穷,是岷府就很非常的穷。
  隔壁的黔国公府手握三万顷田,比岷府更像亲王!
  他们岷王府穷的都快去吃土了。
  岷王世系自岷王朱楩开始,是朱元璋的十八子。
  本来岷王府邸在云南昆明,跟黔国公府门对门,一个亲王和一个干儿子的国公府,那本来应该是岷王府在争锋中,全面占优势才对。
  毕竟沐英他不姓朱。
  可惜,岷王朱楩走背字,活在皇叔高危的大明朝,这朱元璋刚走,朱允炆登基就开始削藩。
  朱允炆看来看去,岷王朱楩实力最弱。
  十八叔,就你了,一刀下去,岷府上上下下就别贬为了庶人。
  永乐年间,朱棣登基称帝,岷王的王爵位被恢复,但是黔国公府比岷王显然更加忠诚,岷王府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朱棣给自己十八弟岷王府的岁俸是多少?
  一千石,七成折钞。
  就连岷王府的侍卫都是淘换别人的。
  辽府已经被削爵废为庶人的远安王府的典仗校尉,被送进了岷王府做护卫。
  第一代岷王惨到这种程度,和朝廷不需要他们有很大的关系,谁让人家对门是黔国公府呢,对朝廷一片赤胆。
  岷王府穷困潦倒,历代皇帝都是清楚的,为了不让岷王府多花多销,朱瞻基在宣德三年下旨,岷王府以后不用送万寿礼了。
  万寿节,就是皇帝的生辰,岷王府太穷了,揭不开锅,还送什么礼呢?
  现在的岷王是嫡二子,嫡长子去哪了?
  嫡长子被废了……
  岷王府深切的贯彻了庙小妖风大的精神,岷府五子展开了激烈的内斗,最终嫡长子无了,嫡次子承袭岷王。
  内斗激烈到什么程度?岷王府穷到什么程度呢?
  穷到老五阳宗王的母亲苏氏,盗窃王府金银补贴阳宗王家用,事情被发现,苏氏自杀。
  武冈州零陵县广通王府,朱徽煠站在两进三架的小小王府内,正在认真的搞着造反大事。
  凡事儿,就怕个认真。
  为何朱徽煠如此胆大包天敢造反呢?
  因为他的王妃,是宝庆卫所镇抚徐果的女儿徐氏。
  他不仅仅自己造反,还拉上了自己的五弟阳宗王朱徽焟,一起造反。
  而五弟阳宗王的王妃,是宝庆卫千户沈瑄的女儿沈氏。
  宝庆卫就是广通王和阳宗王造反的底气。
  朱徽煠倾尽家财,打造了很多的金银币,虽然是翻砂浇铸法制作而成。
  但那也是金银币。
  朱徽煠走过了自己的银坊,对进度颇为满意,他侧身问道:“五弟,不要惊慌,我们做的极为机密,绝对不会被皇帝发现。”
  阳宗王低声说道:“可是我听说,咱们已经被发现了。”
  “湖广清吏司前几天告诉我们,王府一体纳赋,我们少一个子,都不大行,二哥也来催了。”
  “不要惊慌,我自有定夺。”朱徽煠颇为淡定的说道:“我已经联系了都廒寨苖首杨文伯,天住寨苖首苖金龙,横岭峒苖首吴英,三苗寨约有成丁三十八万余人。”
  “只要他们肯答应我们一起举大计,此事必成!”
  阳宗王犹犹豫豫的说道:“可是从武冈州到南京,就是坐船也要四千里路,四五个月,我们现在还在这武冈州,约定的是十月份,这再不出发,就到不了。”
  “而且三苗寨的寨主,虽然接了我们的金银币,却是纹丝不动,听说最近熟苗都在活动,安抚生苗不要妄动。”
  “动静真的挺大的。”
  朱徽煠伸出手来说道:“五弟莫慌,我自有安排。”
  “敢问四哥,是什么安排?”阳宗王眉头紧皱的问道。
  “轰!”
  一声剧烈的爆炸声轰隆隆传来,广通府王府,已经被完全炸开。
  湖广总督军务王来、总兵官梁珤、巡抚湖广右都御史李实,带领着两千人,已经将广通王府围得水泄不通,叫门不开,只好炸门而入。
  广通王和阳宗王的造反可能只是开玩笑,但是湖广地方确实高度重视,大皇帝已经下了明旨,要把这事处理好,处理干净,不能留有后患,那他们当然得慎重再慎重。
  尤其是那么多的生苗,有可能造反,这些生苗一旦起事,别人不敢说,这仨人的脑袋,一个都留不住。
  广通王声嘶力竭的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王来大声的喊道:“全部抓拿,一只苍蝇都不可以放过!掘地三尺,所有人即可押解京师!”
  王来的怒气冲天,若非京城来了旨意,三苗寨真的跟着造反,湖广地面,立刻就是一片狼藉!
  他这个湖广总督军务,是要担责的!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
  湖广总督军务王来,将所有人都抓捕归案。
  这其中包括宝庆卫指挥汤胜,永州卫指挥梁忠,宝庆卫镇抚徐果、宝庆卫千户沈瑄,联袂苗寨朱徽煠家人陈添仔、横岭峒苖首吴英等等。
  是的在王来行动之前,吴英打算领着横岭峒苖跟着广通王一起造反,被苗民生擒,押到了官府。
  当所有人落网,当铁册军押解着两位郡王向京师而去的时候,湖广官场全都松了口气。
  这老几位!终于被送走了!
  湖广终于安稳了几分!
  当然,走的最快还是王来以及右都御史王实的奏疏,已经办了加急,送入了京师。
  朱祁钰此时正在和杨洪下棋,于谦出京了,就变成了杨洪和陛下对弈。
  仗要打,讲武堂自然也不会停下。
  杨洪完全不知道陛下下棋的路数,否则的话,他都七十多岁了,一定不跟陛下对弈。
  “陛下。”兴安将总督军务、右都御史、总兵官的奏疏递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看了两眼,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岷王家里内斗,朕懒得管,但是他们敢联合苗人进行造反,鼓噪声势,朕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人犯进京了,就送锦衣卫查补吧,查补完,全都赐死吧。”
  麓川思氏和大明的盟约,就像是擦屁股纸一样,随时可能撕毁。
  大战可能一触即发,大明军依旧在枕戈待旦,王骥依旧在云南,等待着对思氏进剿。
  这个时候,岷王府真的撺掇着苗人造反,西南局势立刻失控。
  “广通王不是缴税纳赋了吗?”杨洪疑惑的问道。
  按照陛下的话,许他们造反,但是必须交税的话,这既然交了税,那也该废为庶人才有道理,这直接就要赐死了吗?
  朱祁钰摇头说道:“朕只说可以造反,没说宽宥他们。”
  杨洪摇了摇头,毕竟陛下说的话,怎么解读,还不是随陛下的心意吗?
  “陛下以为,为何会有兴文叄渲拢俊毖詈槭殖置骶谯堆艉希捅菹碌某潞壕松弊拧
  显然杨洪不太了解鄱阳湖的地形,一共三把,已经输了两次了,这第三次有了胜利的契机。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朕以为有很多的方面,历来的兴文叄洌际怯晌某荚谕贫运坪踝镌鸲荚谒堑纳砩稀!
  大明朝的兴文叄淙肥凳怯扇钤谕贫拱讼脑牒鷿酰谛谥煺盎胧懒粝碌奈宕蟾ü贾校挥姓鸥ㄊ俏溲溆嘟晕某肌
  他们首先就是把当时的张太后家中一门数封,兄弟并封,将外戚拉入了文臣的利益共同体中,这样一来,将张辅完全孤立。
  勋臣扩大化之后,就是勋臣污名化。
  无论是宁阳侯陈懋还是英国公张辅,都摇身一变,就开始上下剥盘,仿若是天大的坏人。
  自此,兴文叄渥匀豢梢源笏镣贫
  大明的兴文叄淙词谴有履昙渚涂迹笔钡拇竺鳎丫虮樘煜挛薜惺至恕
  瓦剌臣服,鞑靼纳头就拜,兀良哈为大明走狗,举目四望,安有敌手?
  朱祁钰犹豫了下继续说道:“同样也有大势所趋之故。”
  “朕观古今,戎事若太极阴阳,无外乎进攻、防御,此消彼长,此起彼落,在攻守之势间,不断相继往复,连绵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