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的名字,还在吏部、礼部,但是礼部胡濙那关过得去?还是王直那关过得去?
  王复颇有点心灰意冷的说道:“陛下是对的啊,百姓只要有组织,离开了缙绅可以活的很好,甚至可以活的更好!”
  “但是缙绅离开了百姓,唉。”
  “最近抓了不少的奸细,都送太医院了,多数都是乡绅豪强。”
  王复从那天开始安置百姓的时候,就发现有人把手伸进了百姓的粮仓,但是当时他无暇细想,等开始抓奸细之后,一条条鱼被逮到。
  百姓哪有当奸细的资格?
  全是这帮人,吃了这头、吃那头,吃不够。
  于谦摇头说道:“你当初在朝堂上,有这等理解,还会被革职吗?”
  “现在跟我说没用,得找陛下说去,那你还得能见到陛下,你觉得有机会吗?”
  王复立刻摇头说道:“我,王初阳,好歹是正统七年的进士出身!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出来的,我能走你这个门路?你肯举荐,我还不肯去呢!”
  正统七年的进士出身,那在大明也是人中龙凤,傲气自然是有的,王复当初认为自己是对的,朝廷收税就是与民争利,就是横征虐敛,并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并且亲自实践,证明陛下是对的。
  王复忽然眉头一展,乐呵呵的说道:“掌令官也蛮好的,至少还在为大明做事不是?我这算不算弃笔投戎?”
  “等我慢慢爬,到时候,再站到朝堂上的时候,陛下会不会特别惊讶?”
  于谦想了想说道:“然后再把你革职一遍?”
  王复沉默,他从来不知道于谦的嘴皮子这么厉害,平时不反击,原来真的只是脾气好而已。
  于谦打量了一番王复说道:“你这身子骨,还是安安心心的待着吧,军伍是个历练人的地方,等回头,我回京了,跟陛下所说,就说,王初阳认错了,陛下把他召回来吧。”
  于谦不是揶揄,王复是个不错的臣子,至少对大皇帝是忠诚的。
  只是在道路上有些分歧,国朝用人之际,能够幡然醒悟,也是好的。
  王复满是笑意的说道:“这就是于少保外行了,这天底下的将军多数都是虎背熊腰,可是也有别的猛将,名曰猿臂蜂腰,比如那太史慈,就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穷文富武,我可是擅骑射,虽然比不得武清侯,但是亦有独到之处。”
  于谦眉头紧皱的问道:“你打算做什么?”
  王复笑着说道:“我已经报名去参加夜不收了,而且也试训了,等着瞧,我文官没得做了,还能做武官!”
  于谦看着王复的模样,眉头紧皱的说道:“你确信你要参加夜不收?去岁三千夜不收,仅仅活下来不到一半,深入虏营,随时亡命,你要是拖了别的军士的后腿,陛下定斩了你不可。”
  于谦主要怕王复害了别人。
  王复却摇头说道:“我不会拖人后腿的,我找于少保有正事。”
  “最近好多鞑靼人投献各村寨,这要不要收?”
  “鞑靼王不干人事啊,他们卖了牲畜之后,换了银币,却不换生活用的东西,鞑靼的百姓,有点活不下去了。”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永乐年间为何有那么多的鞑靼部族,要投靠大明?
  情景复刻了属于是。
  于谦点头说道:“以户打散,散入山外九州各农庄,翻不了什么天,收了吧。”
  什么是政治胜利,这就是政治胜利。
  于谦看着王复的背影,叹了口气,夜不收的确是立功的好去处,但王复来年,怕是只剩下了一个衣冠冢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钱
  王复真的去了夜不收,他没有诳于谦的意思,大明军进兵当然需要大量的夜不收打探消息。
  王复不知道危险吗?他当然清楚,但是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王复主要去的方向是鞑靼人的方向,王复有自己的优势,他是进士出身,这身份,在草原上,那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对于鞑靼人而言,他们现在惊惧到了极点,因为那个熟悉的大明军队,它正如闪电般归来。
  此时的鞑靼人的大帐设立在了大宁卫,大宁卫是北平行都司治所。
  岭北之战结束后,大明惨败,朱元璋吃尽了军事冒险的苦果。
  之后朱元璋一改对草原大开大合的进攻节奏,一直到捕鱼儿海之战前,始终是尺进寸取。
  猛地打出去一拳,前进一尺,然后小刀剌肉,割下一寸为汉土。
  这种战术在后世叫做切香肠战术,其实也是朱元璋玩剩下的把戏。
  大宁卫就是这种小刀子割肉,从北元身上割下来的。
  元昭宗死后,朱元璋养精蓄锐十五年,忽然猛地砸出去一拳,将北元的王庭给灭了。
  天元帝单骑逃脱,大明军在捕鱼儿海大获全胜。
  至此设立了北平行都司,以大宁卫为都司治所,随后朱元璋十七子朱权被封宁王,就藩大宁卫。
  靖难之役中,朱权配合朱棣造反,随后宁王府迁到江西南昌,最后被褫夺了兵权。
  宁府内迁,北方人口流失,偌大的北平行都司,便被弃置了。
  此时的乌格齐老态龙钟的坐在旧宁王府,即便是最小的满都鲁,已经有了当初元昭宗临危不惧的风采。
  乌格齐笑着说道:“打起精神来,这是怎么了?大明军队的实力本就如此,我见了不止一次了,难道是土木堡之变,重燃了你们对复元的雄心壮志吗?”
  乌格齐紧了紧大氅,摇头说道:“如此不臣之心,若是被大皇帝知道了,我们连这大宁卫也没法呆了。”
  脱脱不花坐在主位上,他是大汗,他无奈的说道:“我当然知道大明会赢,可是这也太快了吧。”
  “如果明军有这等实力,我们为什么还要维持我们庞大的军队呢?”
  “保卫鞑靼人吗?”
  乌格齐摇头说道:“是为了让人们相信鞑靼受到了保卫。”
  脱脱不花眉头紧皱的说道:“让大明人?”
  “不,不。”乌格齐做了一个十分夸张的表情,看着脱脱不花说道:“不是让大明人相信,是鞑靼人。”
  “大明知道鞑靼的军队无法保卫鞑靼,是让鞑靼人相信鞑靼受到了保卫。”
  脱脱不花、阿噶多尔济、满都鲁全都呆滞的看着乌格齐,他们至此才终于彻底理解了鞑靼人军队存在的意义。
  乌格齐虽然不想承认,但这的确是永乐年间的现状。
  他笑着说道:“很意外吗?”
  “事实上,这也是永乐年间的常态,我们能够放牧,需要感谢大明文皇帝的宽宥,和当时大明北方人口稀松,无力继续北征和有效统治北平行都司。”
  脱脱不花叹了口气,现实如此的残酷。
  不过他很快就振奋了精神,反正挨打的瓦剌人,又不是鞑靼人。
  他坐直了身子说道:“也先大石送来了书信,想要借道北平行都司,从北古口南下,直入京师。”
  满都鲁呆滞的说道:“也先是疯了吗?就算是我们借道给他,他从北古口而入,一旦大明军再次占领北古口,那他就像是钻进了渔网的鱼,哪里还有挣脱的可能?”
  “现在又不是当初,大明军无力野战,瓦剌人如此,是自取灭亡。”
  满都鲁完全无法想象,也先是如何做出这种决定,虽然勇气很大,但是也就是勇气而已了。
  现在大明京师处于战争迷雾之中,到底有多少军备,有多少军卒,都是一个未知数,这贸然前往,在满都鲁看来,真的会死。
  阿噶多尔济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我们应该答应也先,哪怕是不配合也先进攻,我们只要帮他站稳了北古口,他也有退路不是吗?”
  “大明胜,瓦剌大败而归,自然无力谋求汗位,大明败,那更好不过了,草原部落可得少许的安寝之日。”
  乌格齐是三个孩子父亲,确切的说,三个孩子血脉尊贵,他只能是阿伯。
  他老了,凭借着最后一点老脸,把阿噶多尔济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让脱脱不花宽宥了阿噶多尔济。
  但是阿噶多尔济依旧是喜欢冒险的人。
  乌格齐紧了紧大氅,无奈的说道:“我的孩子们,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吗?”
  “即便是天上的苍鹰在狩猎之前,也要看一下猎物是不是好对付,我们作为长生天下的勇士,难道不需要观察一下大明京师吗?”
  “在大明军前进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四武团营所向披靡,我们看到了四勇团营如同波浪中的礁石一样坚挺,四威团营呢?”
  “大明可是有十二团营,你们没发现,我们自始至终,就没有看到四威团营的出战吗?”
  “他们在哪里?”
  乌格齐说完,脱脱不花、阿噶多尔济、满都鲁三个人立刻背后生了一层的冷汗,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以身为饵?!”
  大皇帝在京师钓鱼的传闻,早就传遍了草原,老是钓不到,也成了一种戏谑,虽然大家嘲讽大皇帝的钓鱼技术,但是从来没人敢小瞧大明皇帝。
  乌格齐一说,立刻让三个人全都呆滞了,四威团营在哪里?
  大明十二团营,现在八个团营,都在阴山余脉,但是四威团营呢?
  “不去,坚决不能同意也先的提议,让他去别的地方借道去!”阿噶多尔济站了起来,冷汗直流,大声的喊道。
  也先大军过境之后,他可以跑到和林窝着去,但是鞑靼人呢?
  那要面对大皇帝的怒火!
  差点就着了大皇帝的道儿!
  怎么会有这种钓鱼佬,把自己当饵钓鱼!这大皇帝,钓鱼钓魔怔了,真的是太离谱了!
  脱脱不花看着阿噶多尔济的样子,露出了一个笑容,这个总是喜欢冒险的二弟,终于认清楚了现状。
  这对鞑靼人而言是个好事,谁闲的没事干想要西征呢?待在自己家不好吗?
  脱脱不花继续开口说道:“谢阿伯教会,二弟你坐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鞑靼有乌格齐,真乃是鞑靼幸事。
  脱脱不花面色沉重的说道:“近来很多的鞑靼王跑去了宣府贡市,和大明交易马匹,但是只交换了银币,不交换铁锅盐巴,最近很多鞑靼人都开始脱离部族,逃向了集宁地区。”
  “相比较刚刚经历战乱的集宁,他们认为鞑靼人的领地,更加危险。”
  脱脱不花的语气里满是担忧,人口凋零的现状,似乎已经无法挽回,大明军在集宁地区的所作所为,堪称王道之师。
  满都鲁眼神中多了许多的凶狠,低声说道:“我们以立太子为名,召开大会,将诸多鞑靼王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必须要兑换一定比例的铁锅盐巴,否则大兵讨伐他们。”
  “长此以往下去,哪里还用大明军队长驱直入?我们自己就像春天的雪一样,无声无息的消融了。”
  阿噶多尔济有些尴尬的坐下,也不言语,其实他也去宣府卖马了,而且换的都是银币,但这么做,好像是不对的呀……
  脱脱不花看了一眼阿噶多尔济,叹了口气,这个亲弟弟,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的顽劣,丝毫不能为他分忧。
  乌格齐坐直了身子,眼神似乎是怀念过往,又似乎在眺望着,他笑着说道:“我们的话,鞑靼王可能不听,但是大皇帝陛下的话,他们不敢不听。”
  “与其我们去说,还不如让大皇帝陛下下敕谕申饬,他们更怕。”
  “正如我之前所言,让鞑靼人相信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