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抱着孩子的父亲,十分惊恐的说道:“孩子昨天开始就一直哭,也不吃,也不喝,怪吓人的。”
  那襁褓里的孩子,看到了陆子才的笑容,也不怕。
  小小婴儿,把嘴一抿,微微翘起的嘴角挂着喜悦,孩子的笑颇为纯真,就像清泉的波纹,从他嘴角的小旋涡里溢了出来,漾及满脸。
  和朱祁钰孩子缘不好不同,陆子才的孩子缘极好,孩子并不怕他。
  陆子才诊治着小孩,颇为无奈的说道:“我教你一个法子,每天把手搓热了,正着揉孩子肚脐的位置一刻钟的时间,这孩子就不哭闹了。”
  家长抱着孩子,焦急的说道:“那给我家孩子用点药吧,我听那个邻居说,要吃什么惊风散才会好。”
  陆子才的血压噌的一下子就上来了,他最怕听到的三个字:听人说。
  但是陆子才还是十分耐心的解释了一番,反复叮嘱家长不要吃药,不是惊风,按着他说的做就是。
  陆子才不太放心,又跟缇骑们说了一声,让缇骑帮忙看顾一下这个患者家属。
  缇骑们在太医院坐镇,也是朱祁钰的主意,还是当初朱愈那事儿闹得。
  朱祁钰怕有人到太医院闹事,就派了缇骑保护太医院。
  之后太医院颇为祥和,毕竟缇骑们腰间配燧发手铳,还带着绣春刀。
  惠民药局一入门,就能看到一个提刑千户,坐在大堂正中央的位置上,颇为严肃。
  而后陆子才就跟皇帝请命,一些患者家属,比如他刚接诊的这位,特别喜欢听人说,就让缇骑去看几天。
  陆子才在继续忙碌,他抬头看了一眼,墙上是陛下赐的字。
  「三根神针针穴疗经,一双妙手妙手回春。」
  陆子才继续坐诊,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而江渊一行人已经赶向了河套,于谦收拾好了功劳簿,他已经掌令官们反复确认了功勋一事,他最后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
  “回去了?”石亨抱臂站在门前,看着于谦收拾自己的行囊。
  于谦颇为意外,石亨居然来送他,他点头说道:“嗯,武清侯我可提醒你,你莫要狷狂,若是做的太过分了,陛下也是会惩戒你的。”
  石亨不动声色,显然于谦并不知道当初他挨军棍的事儿。
  “狷狂能捞到国公爵位吗?”石亨笑着问道。
  于谦手停顿了一下说道:“自然是不能。”
  “那不就结了,瞎担心什么。”石亨嗤笑一声,显然对于谦的担心不在意。
  于谦摇头,石亨是因为什么事儿变了个样子,他并不清楚,但是石亨越来越有大帅风范了。
  当世能战者,杨洪、石亨、杨俊。
  杨洪已经走了,只剩下了石亨和杨俊,而杨俊有些年轻,有些浮躁,戎政一事上,石亨越来越能够独当一面了。
  这对大明朝是好事。
  石亨略微有些担心的说道:“倒是于少保,你到了京师,怕是要遭难啊。”
  于谦知道石亨说的什么事,陛下要给他文安爵和世券,引起了很多的不满,这种不满的声音极为嘈杂,回京的确是个很危险的事。
  文官封爵转为武勋,大明已有先例,那就是麓川之战的王骥,但是王骥现在镇守云南,并未回朝。
  于谦想了想,他还能管得住别人的嘴吗?他摇头说道:“随他们说去吧。”
  石亨一拍脑门,他就知道于谦会这么说。
  石亨愤愤不平的说道:“你说你堂堂少保,别人攻讦你,你反击啊,你又不是不会说,拿出当初弹劾我的劲儿来,他们谁是对手?”
  “你看那天胡濙在朝堂上多威风,大袖一展,骂的那群孙贼抬不起头来!”
  “你可是从一品,马上就是文安侯了,而且还不是我们这些武将,又不掌兵,跟他们干,怕啥!”
  当初石亨可是被于谦弹劾的破了防,直接破口大骂,用死威胁,因为于谦说的真的很难听。
  嘴皮子的功夫,于谦可不弱。
  于谦将自己的行囊交给了铁册军,笑着说道:“胡濙是胡濙,我是我,给他们随便说吧,有本事,就抓到我的痛脚,把我斗倒。”
  “再说了京师还有陛下,他们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石亨想了想,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京师有陛下,倒于不能涉及陛下,但是倒于又不得不涉及到陛下。
  石亨忽然想到了什么,哈哈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于谦满是疑惑的问道。
  石亨乐不可支,他好不容易才止住了长笑说道:“诶,于少保啊,进了京,你就是武勋了,也试试当武勋的憋屈劲儿吧。”
  “诶,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事事都得谨慎小心,唉,连当初的英国公张辅,都得不上朝退让,难哟。”
  于谦走出了府衙,上了车驾,转头对石亨说道:“那是正统年间,不是景泰年间。”
  石亨立刻就呆住了。
  这次换于谦满是笑意了,他拱了拱手说道:“武清侯,再会。”
  石亨满脸写着不开心,凭什么大家都是当武勋,你于少保当武勋就能这么舒服呢?
  很气。
  “再会。”石亨拱了拱手,告别了于谦。
  于谦一路上并不是走的很快,他现在还是征虏总督军务,他还要负责河套集宁地区的牧民之责,到了集宁府,他等到了江渊,交接了军务之后,才加快了脚步。
  一直到了十二月腊八节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京师。


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
  于谦的车驾先去了石景厂,石景厂也有一个炮药司,乃是专门熬硝石的地方,这是于谦督办,所有的熬出硝,皆送往王恭厂备用。
  他巡视了一圈石景厂之后,颇为满意,他离开这段时间,大明的武备,依旧没有放松。
  于谦离开了石景厂入了京师,他先去了吏部交了兵部尚书印,领文安侯印绶,那得等陛下赐下。
  不过少保印不收回,他依旧挂少保印,方便日后总督军务。
  于谦本来打算直接去泰安宫复命,但是陛下未等他出吏部的门,便下了敕谕让于谦休息一天,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是大方针。
  于谦从河套归来,一路车马劳顿,自然要好好休息一番。
  于谦先去了太医院,陆子才为于谦诊治了一番,此行,于谦的身体并没有出现恶化,痰疾并没有复发。
  身体健康。
  于谦走出太医院的时候,身边多了个人,是胡濙,胡濙最近一直在太医院向陆子才讨教医术,倒是颇有精进。
  “陛下也真是,这万寿节,历朝历代都有,可是陛下就是不过,你看看这,精心准备了一番,白费心机,唉。”胡濙这小胳膊,最终还是没能拧得过陛下的大腿。
  万寿节最终没办成。
  于谦倒是听闻了此时,胡濙一直撺掇着给陛下办一场万寿节,而且承诺不耗国帑,更不耗银钱,但是最终还是被陛下给否了。
  “陛下怎么说的?难不成在这礼法之事上,还有让胡尚书为难的地方不成?”于谦笑意盎然的问道。
  胡濙颇为愤怒的说道:“还不是那生辰纲惹的祸?前宋时候,宋徽宗大办特办万寿节,蔡京也是不拦着点,最后弄出了生辰纲这种事。”
  “这昏君误我好事!”
  “这老话说得好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宋徽宗大肆操办万寿节,那蔡京也四处搜刮生辰纲,折腾的天下民不聊生。”
  “陛下读那水浒传,对生辰纲一事忌讳莫深,就是不肯过万寿节,你说这孝道大伦,不过怎么行呢?”
  大明朝臣很难看到胡濙吃瘪的样子。
  万寿节这事儿,陛下就是不肯,这事算是停了。
  于谦想了想,这件事还是陛下做得对,表示恭顺的法子很多,生辰纲一事,还是不要操办的好。
  他笑着说道:“你不想想这万寿节,是何人所起?历朝历代又是谁在大肆操办生辰纲?”
  胡濙眉头紧皱,思索了许久,才点头说道:“说的也是啊,这万寿节起源于开元年间的李隆基。”
  “贞观二十年十二月,长孙无忌上奏,请旨大办唐太宗寿诞,但是唐太宗文皇帝对曰:《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唐太宗言辞拒绝操办寿诞。”
  “但是短短八十年后,开元十七年,唐玄宗的宰相源乾曜和张说二人,就上奏请旨大肆操办千秋节,也就是操办皇帝寿诞。”
  “唐玄宗志得意满,欣然接受。”
  胡濙说的是万寿节,就是给皇帝过寿的由来,是唐朝开元年间,开始大肆操办,随后规矩越来越多,耗费也越来越大。
  比如宋徽宗赵佶,一次万寿节,所耗资财一次就数百万缗,穷耗国力。
  明承唐制,但是这万寿节在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都很少操办,到了万寿节这天,宫宦们都可以不衣青紫宦服,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朝臣休沐一天。
  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崇尚节俭,对万寿节这事,一向不是在意。
  什么时候开始大肆操持万寿节这事儿?
  这就又说到了英宗幼冲,众正盈朝,孙太后宠爱儿子这一系列陈年旧事了。
  毕竟稽戾王到了迤北,在瓦剌的大营里还要过万寿节这种事,实在是让大明宗室、武勋、文臣们,羞于启齿。
  胡濙有点挠头,礼部就是想热闹热闹,但是陛下不许,他也没什么办法。
  于谦笑着说道:“此事不难。”
  “陛下不愿意过万寿节是因为什么?因为大费周章。”
  “舞于奉王殿,后赐宴设酺,亦会奉天殿。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缇骑陈仗,列旗帜,被金甲,周游全城。”
  胡濙点头,这就是症结所在,皇帝两天歇不住,忙里忙外。
  但是这是礼法的一部分,乃是宗族礼法孝道大伦。
  “于少保以为,应该如何变通呢?”胡濙眉头紧皱的问道。
  于谦笑着说道:“万寿节,取意万寿无疆,昌平侯刚刚宴去,这世间哪有万寿无疆之人,陛下又不好这丹方术法之事。”
  “我来问你,太祖高皇帝是哪天登基的?”
  胡濙掐着指头一算说道:“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日,高皇帝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高皇帝曰本无元璋二字,抱本空二格。”
  就是洪武元年正月十二日登基称帝,并且建元洪武年,大明正式成立了!
  对于避讳二字,太祖高皇帝本名重八,就让所有的文本以空两格为准。
  天下既不避讳元,也不避讳璋,更不避讳元璋,也不避讳猪肉和朱字。
  空两格是皇帝名讳,自然是没有好避讳的了。
  于谦点头说道:“陛下不过万寿节,是无万寿无疆之人。”
  “但是胡尚书啊,咱呢,可以变通一下,把正月十二日这天定为天明节,取意日月江山比天长,大明社稷无限期,普天同庆。”
  “这陛下总不能不同意了吧,毕竟是为国朝开辟贺。”
  胡濙左掌握拳用力击了右掌一下,点头说道:“着呀,还是于少保有法子啊!”
  胡濙的眼神中颇为兴奋,大皇帝不是不给自己过寿吗?
  那好,我给大明过寿,大皇帝总不能不同意吧。
  于谦接着说道:“按照前唐千秋节、前宋寿圣节,这需要休沐三日,正好到了上元节正月十五,这又是四天,连起来,休沐七日,正好也是过年。”
  “百姓们大庆大明开辟,也不用再多准备资财,就是上元节多了三天休沐日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