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大庆大明开辟,也不用再多准备资财,就是上元节多了三天休沐日罢了。”
  胡濙不住的点头说道:“好,好,这个法子好啊!就这句,日月江山比天长,大明社稷无限期,明天奉天殿议政,我就说此事。”
  天下无万寿无疆之人,历史有社稷无限期的吗?
  于谦摇头,那是身后事,他们这代人,做好他们这代人的事儿就是。
  儿孙的事儿,他们能管得着吗?
  神武如太祖高皇帝,龙驭上宾之后,这天下不还是到了燕府手中?谁能管得了身后事呢?
  “于少保是怎么想到的?”胡濙满是好奇的问道。
  于谦含笑不语,他对国家之制的理解,自始至终都未曾变过,那就是社稷为重,君为轻,天下人人皆私,陛下一人公耳。
  陛下一人公,则天下为公。
  这个理念,始终贯穿着自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对国家之制四个字的理解。
  不过万寿节,过天明节,就是他的道理。
  胡濙请旨办万寿节办不下来,是因为陛下一片公心,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私事,凭白消耗资财。
  大皇帝的权柄,因为这个削弱了吗?于谦并不认为如此。
  皇帝一片公心,那是圣人,圣人治国理所应当!
  陛下为公,自然全无敌,陛下全无敌,则大明天下无敌!
  所以朱祁钰才会说,于谦是铁杆的保皇派。
  于谦忽然想到了一些事,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财经事务专题会议上,以内帑太监林绣为代表,户部尚书金濂为代表的的外廷,每次为了一根灯芯吵得天翻地覆。
  陛下身上又满是烟火气,哪里像个如临九霄的圣人呢?
  但是陛下自己又尚节俭,日常花销并不大,最多的钱都用在了京营和石景厂。
  那问题便来了,陛下到底是一片公心为圣人呢,还是一片私心为恶人呢?
  这个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陛下会坍缩成圣人和恶人的两种模样。
  按照陛下的劳动报酬论,做陛下的劳动报酬是什么呢?
  是这人间,几乎无限的权力。
  胡濙满是感慨,他拉着于谦走进了燕兴楼,此时的燕兴楼并没有唱《精忠旌》而是一个说书人站在台上。
  “京中有擅口技者,我寻了几个,专说《精忠演义》。”胡濙要请于谦喝一杯茶,听一段说书,他找了个说书人,专门讲岳飞的故事。
  于谦一愣坐下和胡濙喝茶,他们都没有穿朝服,也无前呼后拥的小厮,就坐在这市井瓦舍之中,如同寻常百姓一般。
  于谦有些疑惑的说道:“不是尽忠报国吗?怎么变成了精忠演义?”
  胡濙摇头说道:“的确是尽忠报国,但是这精忠报国的话本,自宋就有了,都是这精忠报国,也不好改,只好萧规曹随了。”
  “啪!”
  只听惊堂木一声爆鸣,一个浑厚的声音,抑扬顿挫的传来。
  “波浪洪涛滚滚来,无辜百姓受飞灾!冤冤相报何时了,从今结下祸殃胎。”
  “我们上回书讲到,天遣赤须龙下界,佛谪金翅鸟降凡。”
  “岳爷爷本是大雷音寺大鹏金翅明王,听我佛如来讲那妙法真经,可那秦桧夫人前世星官女士蝠,突然放了一个臭屁,因此结怨。”
  于谦听到这里便坐直了身子,这说书果然有趣。
  岳武穆被说大鹏金翅明王,其中乃是典故化用。
  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岳飞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以此化用,倒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秦桧夫人前世是个星官也就算了,还在佛前讲经时候,放了个臭屁……
  老百姓颇为朴实的价值观念,就是好人世世代代都是好人,坏人世世代代都是坏人。
  “有道是万事皆由天数定,一生都是命里安排。这崇宁二年啊,不太平。”
  “这黄河,又名的叫做九曲黄河,环绕九千里阔。这黄河岸边虎牙滩下有一五眼彩蛇,后来修行得道,名为铁背虬王。”
  “这铁背虬王是什么来头?乃是东晋时候许真君爷斩蛟,那蛟精三子,聚集些虾兵蟹将,兴风作浪。”
  “这铁背虬王与咱们岳爷爷也有怨恨,大鹏金翅明王听闻铁背虬王在黄河叫凶,便啄瞎了铁背虬王一只眼,给他长长教训!哪知这铁背虬王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
  “这一下就给啄死了!”
  “哪知道这铁背虬王一灵不灭,直飞至东土投胎,投胎便是万俟卨,锻炼岳爷爷冤狱,屈死风波亭上,以报此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万俟卨,是绍兴十一年的右正言,这段也是化用。
  万俟卨任提点湖北刑狱,和当时的任荆湖安抚使的岳飞,发生了许多的冲突。
  这很正常,前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氛围,是个人都能在武将的头上耀武扬威,岳飞不理万俟卨,万俟卨就认为岳飞不尊重他,怀恨在心。
  那时候岳飞已经是节度使了,三十岁以军功建节,乃是两宋第一人。
  提点刑狱是什么官呢?
  大约等同于湖广按察司佥事,正五品的小官。
  在大明五品的按察司佥事,敢对石亨指手画脚吗?甚至怨杀之吗?
  敢。
  不过那得在正统年间。
  洪武、永乐、宣德、景泰年间,真不行。
  于谦也多少明白了,胡濙为什么突然拉着他听评书这件事了。
  胡濙在展示他的成果,看京师百姓的反应都知道,这《精忠演义》演了一段时间了。
  即便不是第一次听,但百姓们依旧乐此不彼。
  说书人继续说道:“说回这崇宁二年,这秦桧前世乃是黄河妖龙,这年又兴波涛,冲毁了黄河堤坝,这相州就遭了祸殃。”
  “岳爷爷出身相州汤阴,就在这黄河之下。岳爷爷母亲姚氏,将岳爷爷抱在怀里,随水漂泊,方才躲过了这妖龙水灾。”
  “话说这黄河妖龙犯了天条,玉帝下旨,着屠龙力士擒拿这妖龙,押解至这剐龙台上。”
  “哐当!”
  “妖龙吃了一刀,一灵不忿,就在东土投胎,后来便是秦桧,秦桧连用十二道金牌,将岳爷召回,在风波亭上谋害,以报此仇,后话不表。”
  “且说这孤儿寡母两人,辗转来到了宋朝京师开封府,是居无定所、衣不裹体,孤苦伶仃……”
  于谦今天是奉旨休沐,安逸一日,自然是吃了点零碎,喝点好茶,听完了整个过程。
  无论是胡濙还是于谦,他们的劳动报酬,足以支付茶水钱了。
  于谦的偶像是文天祥,他当然也喜欢岳飞。
  他于谦立了汗马军功,封爵在所难免,若不然,大皇帝岂不是刻薄寡恩?
  “千悲万苦心俱碎,肠断魂销胆亦飞!这岳飞大小入山打柴,又做出甚么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啪。”
  惊堂木落下,于谦的一壶茶刚好喝完。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戏子无情耍翰林,入戏贪嗔恨寻觅
  一壶茶喝完,石亨在河套说的那些担心,全都不是事儿了。
  陛下一如既往。
  大军在前线,死不旋踵,大皇帝在明军的身后,消除掉那些嘈杂之音。
  杨洪说的很明白,兴文和振武并不矛盾,也不冲突。
  太祖皇帝大办特办社学,乃是兴文,太宗皇帝修永乐大典,也是兴文。
  可是并没有耽误大明军队强无敌。
  进攻和防御是有间隔的,在进攻之后的防御状态下,有人大肆推动,这兴文叄淞⒖叹推鹄戳恕
  限制皇帝的权力,无非是害怕皇帝抓着刀子。
  反过来讲,不贪赃枉法,为何要害怕皇帝抓着刀子呢?
  于谦侧着身子问道:“这精忠演义有没有一本,借我看看,这评书讲的太慢了,一日一次,我哪里有那么多的功夫。”
  于谦很忙,他没空天天到这燕兴楼来听戏听评书,大皇帝锐意进取,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了。
  胡濙从袖子里拿出了书,满是笑意说道:“拉于少保喝茶,自然是早有准备,陛下让我给你的,那些狺狺狂吠,摇唇鼓舌之徒,完全没必要理会。”
  于谦接过了那本精忠演义,点了点头,书居然有八十回,颇为厚重。
  “于少保且休息,我去准备下天明节之事。”胡濙眼睛一转,离开了燕兴楼,如同普通的老翁一样,走进了人来人往之中。
  胡濙不是于谦,他是奉命领着于谦看一看,听一听,传达一下圣意,他还有事做。
  于谦收起了书,刚走了两步,就停下了脚步。
  他被店家拦了下来。
  “于少保,这茶钱还没付呢,胡尚书走的比较急,诚惠十二文钱。”小儿虽然一脸谄媚,但是却不肯放于谦走。
  于谦摸了摸袖子,拿出一枚银币说道:“我只有这个。”
  “你认得我?也认得胡尚书?”
  于谦已经意识到了有点奇怪,他入京不到三年,还有一年在山外九州,又不怎么抛头露面,这是怎么认出来的?
  店家眨了眨眼,笑着说道:“开门做生意,自然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便是认得于少保和胡尚书了。都是朝里的明公,万一开罪了,可不得了。”
  店家一拍脑门说道:“哎呦,找不开,店里就一吊钱了,于少保这一银币实在是太多了,那都是煤市口、粮市口才找用的大钱。”
  于谦收起了银币说道:“那找不开的话,就到九重堂取就是了。”
  店家抬头看一眼二楼说道:“那于少保得立个字据,空口白牙,我也拿不到这十二文了。”
  于谦眼睛一眯,闷声笑了起来,他已经全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这店里肯定是能找开这一银币。
  燕兴楼是什么地方?多少人来这里吃酒办宴?能没有铜钱找零?
  不过是为了就是这字据罢了。
  京师还有人不收银币的吗?
  于谦虽然住在九重堂,钱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大明银币,在民间被追捧到什么地步。
  显然是有人想要他的欠账字据罢了。
  是谁呢?
  于谦却也不动怒,转身离开说道:“自然会有人付钱。”
  兴安此时就站在二楼,这局是他设下的,燕兴楼和太白楼都是内帑的生意。
  这天底下敢这么明目张胆,给于少保设套的能有几个?
  只有大皇帝陛下了。
  大皇帝陛下本来打算拿这欠钱的字据,等到明日的时候,给于谦上一堂人心险恶的课,不要那么良善。
  于谦回京之后,必然会继续他劝仁恕的事儿,朱祁钰自然要让于谦稍微狠厉一些。
  这是个君臣拉扯的过程。
  自从于谦入京之后,这个拉扯的就已经开始了。
  店家刚要追出来,一个校尉拦住了店家,撒下了二十四文钱。
  于谦的身边,常年跟着二百名从京营中遴选的校尉,这些校尉实质上就是于谦的铁册军。
  于谦在京师之战中的功勋,足以封伯了,这毕竟是君出虏入的大祸,但是那时候,需要于谦继续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就不得不先给了个少保的位置。
  于谦的铁册军,这些校尉从京营遴选,而不是从锦衣卫,只有保卫职责,没有监视之事。
  于谦虽然和胡濙在街上溜达,但其实也是有铁册军跟着的,于谦没散钱支付,但是这些铁册军有。
  这拉扯的第一个回合,显然是平局。
  不过没关系,大皇帝还有后手,等着于谦咬饵。
  于谦在街上看了许久,这已经十二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