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东西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用的,朱见济最近就在玩,朱祁钰就多备了一份。
  去年放了压岁钱,但是这压岁钱和朱见深没关系,唯独喜那饴糖。
  “谢叔父。”朱见深看到了那些耍货,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喜色言表。
  钱氏行了一个大礼,俯首在地,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斗胆请旨入庵。”
  该来的总是要来,钱氏无子,名不正言不顺,在稽王府待着只会受气,朱祁钰倒是多少听闻。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不许,稽王世子年龄尚幼,你作为嫡母,要看护他。”
  “若是你不肯,那谁来教育稽王世子?”
  “濡儿的生母不淑无德,濡儿还是皇嫂来教的好。”
  朱祁钰的决定是有考量的,这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原来的历史上,周氏就撺掇着自己的太监,跑去孙太后那边进言,废钱皇后立她自己为皇后。
  这事办的太慢了,以至于明英宗咽气了,都没办完。
  明英宗死后,钱氏作为皇后却无子,周氏居然擅传外廷言:独立周贵妃为太后,不立钱氏。
  后来朱见深听闻,虽然他两宫并尊太后,但是他只给嫡母钱氏上了徽号慈懿。
  直到几年以后,钱氏离世,朱见深才给生母上了圣慈仁寿的徽号。
  钱氏走后,按制要与明英宗合葬,周氏阻拦不得,便把墓道的门给堵死了,让痴情人,死亦不能同穴。
  这还不算完,周氏把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放在膝下日日教导。
  朱见深在大明的历史上,是一个很专权的皇帝,被读书人骂的几近亡国之君。
  朱见深干啥事?
  收税,钞关折银,被骂与民争利;
  重设天顺元年被废京营,被骂穷兵黩武;
  成化犁庭对外地大肆攻伐,被骂人神共弃。
  重振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几乎被革罢的一干二净的卫学儒学堂,规定二卫必须有一儒学堂,严格规定军生数量,而且定期派缇骑宦官巡查,这就被骂的更狠了!
  大明皇帝怎么可以和我们这些仕林抢学生、抢话语权呢?
  周氏培养的明孝宗啥模样?
  哄堂大孝了。
  朱祁钰对周氏颇为不满,如果稽王府没干出什么谋反大事,朱祁钰对朱见深的未来是有一定的想法的。
  这要是让周氏带孩子,带两年带出个哄堂大孝的朱见深来,那太哄堂大笑了。
  还是钱氏带着比较好。
  钱氏面色悲苦,她在稽王府已经无力支撑,又无孩儿,本就心如死灰,她再次叩首说道:“还请陛下怜悯。”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还是摇头说道:“不准,回吧。”
  朱见深显然意识到了什么,庵是尼姑庵,入了庵就是断了尘缘,他拉了下钱氏的衣服,低声哀求般说道:“母亲也要离开我吗?”
  朱见深虽然小,但是他知道他的父亲被皇帝给杀了,他去年就问过了,陛下亲口承认的。
  他不能接受母亲也离开,虽然周氏是生母,但是周氏平日里颇为尖酸,说话的方式,让朱见深颇为害怕。
  他完全不能理解,明明非常和蔼的嫡母,周氏要那么尖酸刻薄的说话。
  钱氏俯首在地,依旧有些坚持的说道:“还请陛下怜悯。”
  她已经心如死灰了,稽王府的内斗,让她颇为心烦意乱,稽王府已经那般模样了,还要再争斗。
  既然稽王府已经安定了下来,她没有理由再待下去了。
  若非打定了主意,她不会再陛下面前说这件事,既然已经说了,那自然是百无禁忌了。
  朱祁钰看着坚持的钱氏,坐直了身子,厉声说道:“朕已经说了两次不准了,安敢如此饶舌!”
  朱祁钰并不是觉得自己被忤逆了,他可以理解钱氏这种心态。
  庄子有云: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生命的离去反而次之。
  现在钱氏的心已经死了,他就是借着大皇帝的威名训斥,希望能吓住钱氏,让她回去继续教导朱见深。
  否则朱见深送到慈宁宫?还是放到泰安宫?
  而且他作为皇帝,也没法训斥他们这种内斗,毕竟是稽王府内府之事。
  但是显然钱氏压根不吃这一套,她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朱祁钰这次被触怒了,他是皇帝,从未有人敢这么挑衅他!
  他深吸了口气说道:“来人!取三尺白绫!”
  兴安眼睛瞪大,皇命他不敢违抗,但是他示意小黄门,赶紧去请皇后来!
  这好好的过年拜个节,发发压岁钱,表示一下亲亲之谊的好日子,怎么变成了如此这般模样?
  汪皇后母仪天下,眼下陛下火气只有皇后能劝得住了。
  兴安亲自去取白绫,他的步子不快不慢,正好紧跟着汪皇后的脚步入了泰安宫,他左右看了看,将白绫甩到了房梁之上。
  汪皇后一看这架势,这还得了?她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汪皇后行了个半礼说道:“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
  朱祁钰一甩袖子说道:“不安,气都气死了。”
  汪皇后笑着说道:“夫君,这事是家务事,不是外廷之事,臣妾觉得错不在嫂子,明明是那周氏尖酸刻薄,陛下为何要降罪嫂子呢?”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整日里在朝堂上,不是一片公心,就是天下为公,整日里讲公平,公器,可是这般处置,对嫂子有何尝公平呢?”
  汪皇后看着朱祁钰的表情,对着兴安挥了挥手,示意兴安把白绫撤去,这话赶话,气上头了才会如此。
  兴安看了看陛下,看到陛下点头,算是把白绫撤了去,松了好大一口气,好在兴安有点急智,请了汪皇后来。
  这要是吊死了钱氏,那就得把整个稽王府上下,全都吊死了。
  朱祁钰火气也下去了,皇后说的有理,这事的根子不在钱氏,钱氏如此这般,若非那周氏鼓动整个稽王府上下,钱氏也不会生出这等念头。
  汪皇后走了两步走上了月台,低声说道:“陛下,其实这事好办的很,把钱氏和周氏送到慈宁宫,让孙太后教训便是。”
  “毕竟是孙太后的儿媳,闹了乱子,哪有袖手旁观之理?”
  朱祁钰点头,汪皇后这处理方法却是理儿,他点头说道:“稽王妃,你和周氏今日进宫去,把你们的事儿说给孙太后听,若是孙太后应了你,朕就让你去庵里。”
  钱氏俯首帖耳,抽噎的说道:“谢陛下隆恩。”
  钱氏也没停,送回去了朱见深,就和周氏入宫去了。
  上次会昌伯府对稽王府动手,死了个奢员,那时候钱氏就和孙太后闹翻了,进了宫,孙太后必然肯让她削发为尼。


第三百章 夫尊于朝,妻荣于室
  钱氏和周氏来到了慈宁宫内,孙太后刚刚礼佛结束。
  她并没有让朝廷的命妇前来贺岁,自从稽戾王北狩,郕王登极之后,孙太后一直小心翼翼,本来她打算等稽戾王回京之后,再做打算。
  结果稽戾王被斩于太庙之中,大明皇帝这么个煞星,她也不敢惹。
  相反,孙太后偶尔念经的时候,对太祖高皇帝愈加恭敬,正是因为高皇帝当年的一念宽仁,让大明这些宗室内斗的事,都有了一个底线。
  至正三年,凤阳发生了旱灾,接连引发了蝗灾和瘟疫,不到半月,朱元璋的父母、大哥相继去世。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有个儿子叫朱文正。
  朱文正于大都督府任大都督,陈友谅南下攻打洪都,朱文正坐镇孤城守洪都,抵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水陆并进的进攻。
  最后等到了朱元璋的支援,随后发生了鄱阳湖之战,大明借着东风大获全胜。
  这朱文正孤军守城牵制陈友谅主力,本来朱元璋对这个侄子颇为赞赏,怎料到,这朱文正觉得朱元璋的恩赏不够,就暗地里投靠了张士诚。
  朱元璋盛怒,但是想到凤阳的旱灾、蝗灾和瘟疫,大哥去世,最终没有杀掉朱文正,而是将其软禁。
  这才有了之后的建庶子、吴庶子、汉庶子等事有例可循。
  当今陛下足够宽仁了,还给了稽王府,朱见深读书识字,皆不在话下。
  这不是宽仁是什么?
  孙太后最害怕的就是,陛下突然露出狰狞的面目,将稽王府分为庶人,然后像宣宗皇帝绝汉庶子嗣一样,把稽王府上下杀个干净!
  即便是当今陛下真的那么做了,礼部尚书胡濙会站出来说一句:子类父耳,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毕竟当今陛下的父亲,孙太后的夫君宣宗皇帝,就把二叔朱高煦一家族诛了。
  谁会为了一个无权无势,毫无根基的稽王府,得罪当今陛下?
  顶多史书里,那些酸臭文人们,喋喋不休两句暴戾,再哀叹两句,孤家寡人,天子无情。
  陛下又不在乎。
  孙太后看着两个儿媳跪倒在地上,就是一阵血气翻涌,气不打一处来,没事惹那庶孽皇帝作甚?!
  非要大皇帝露出真面目来?
  周氏愤怒的说道:“母亲,王妃她跑到泰安宫内,触怒陛下,差点招惹灭门之祸,何来淑圣之德,又仗着皇命,整日里将我儿养在膝下,又何尝厚待……”
  孙太后猛地睁开了眼,打断了周氏的指责,面露几分凶狠,厉声说道:“聒噪!”
  周氏糯糯不敢再言语,她还是很怕孙太后发怒的,即便是现在孙太后不视事,但那不代表着她管不到稽王府的事情。
  孙太后深吸了口气,面色变得和煦了几分,语气颇为柔和的说道:“稽王妃,你领着世子去泰安宫贺岁,乃是礼数,哀家不多说什么。”
  “养世子于膝下,乃是当初稽王府纷扰之时勘定之能,也是嫡母应有之意。”
  “可是,怎么就在泰安宫触怒了陛下呢?陛下忙于国事,万事繁杂,咱们就不要给陛下添乱了。”
  孙太后不太敢训斥这稽王妃了。
  这件事孙太后已有耳闻,再加上在泰安宫那么一闹腾,吓的孙太后三魂六魄都飞了大半,直到听到钱氏从泰安宫走出来了,才松了口气。
  得亏这汪皇后有母仪天下之姿,夫尊于朝,妻荣于室,随夫之行,有淑圣之德,否则皇帝盛怒,谁有能劝,谁又敢劝呢?
  汪皇后作为皇后,这件事的处理,颇为周全了。
  但那是人家吴太后的儿媳!
  看看人家郕王府,再看看自己家里这堆烂事儿!
  孙太后就是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郕王虽然是个庶孽,却把这皇帝当的威风凛凛,所有人都称英主,妻子又识大体,有贤德的样子。
  自己儿子做了十四年皇帝,带着勋臣的父亲兄长、京师五十万成丁、六十余臣工,悉数葬送在土木堡。
  这钱氏稍显怯懦,不过现在怯懦不见,倒是刚烈的厉害,而这周氏呢?尖酸刻薄。
  这就怕人比人,气死人。
  钱氏抿着嘴唇说道:“太后,儿媳请懿旨出家为尼,青灯古佛,孑然一身。”
  钱氏真的是打定主意了,这稽王府,不待也罢!
  稽王府都那副模样,走在悬崖峭壁之上,结果周氏还整日里勾心斗角,她是打定了主意,不想再待下去了。
  周氏左右是孙太后的人,既然周氏想当这稽王妃,那就让她当去好了,也试试这如履薄冰的滋味。
  孙太后叹了口气,这事儿闹成了这副模样,真是家门不幸!
  孙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