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臣子该做的事,这是在损害君主的威严!
  这不是为臣之道。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王复投效瓦剌,群臣愤慨,理所应当,土木堡天变,我大明六十六忠良,皆丧殉漠北。今日忽闻王复投效,人人得而诛之。”
  “但漠北遥远,这消息传来,是真是假,亦要确定,仅凭流言可杀人,我大明还有王法吗?”
  礼部尚书胡濙,最后给众人下了个台阶,让众人下得来台。
  这消息真假难辨,王复一个读书人,是怎么跑去和林的,这件事应该查清楚再做定夺。
  这就体现了礼部尚书胡濙的超强的洗地功夫,给了皇帝处置的时间,又给了皇帝处置的空间,还给了朝臣们台阶下。
  而且胡濙因为不知道王复具体何事,也隐隐以李陵旧事,劝谏陛下仁恕之道,请陛下不要那么生气,查清楚了再说。
  大明又不是没有能力查清楚此事,那么多夜不收,夜不收哨,昼夜在草原上活动,真的想要查清楚还是很简单的。
  面面俱到,极为专业。
  朱祁钰看着群臣略显茫然的脸色,面色平静,中国历史太长了,始终能找到典故。
  他坐直了身子说道:“诸位,还有疑问吗?待朕派出夜不收和缇骑查补此事,若确有其事,朕不私宥。”
  “朕当然愤怒,但是未稽而决,非朕本愿。”
  这件事的处置、进退的空间都有了,都察院的御史还想说话,却被王文给拦住了,王文带头说道:“臣唐突,还请陛下恕罪。”
  王文一听陛下说话,就知道,这里面怕是有点文章。
  否则陛下早就盛怒了,要知道王复可是被陛下革职,陛下宽宥之后,王复被吏部启用,却招之不朝。
  陛下宽宥王复的时间和理由都和奇怪,理由是念起从龙有功,时间是在河套之战爆发的前期。
  细细想来,这件事处处的透着古怪,至于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文章,王文不想了解。
  “诸位拳拳报国之心,义愤填膺在所难免,诸位请回吧,王总宪,胡尚书你们二位留一下。”朱祁钰示意众人可以离开了。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对这么个礼部尚书,他们说又说不过,只能让陛下一个人定夺了。
  “臣等告退。”诸臣俯首退出了聚贤阁。
  朱祁钰将王复的书信拿了出来说道:“此事机密,不可与外人说。”
  胡濙拿过来书信看了半天,乐不可支,其实胡濙这件事,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王复,如此这般,陛下自然不会严惩。
  但是胡濙还是很高兴,这证明他虽然岁数大了,但是还没老糊涂,至少还能体察上意,为陛下洒水洗地,鞍前马后。
  他将书信递给了王文。
  王文看了半天,瞪大了眼睛。
  这天下居然还有这等事儿,王复不是个读书人吗?
  “这,这,这,王复被革职之后,居然去了宣府做了墩台远侯,然后还负了重伤?这重伤之后,又去了和林,假委身于贼?”王文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说道。
  他想过里面有文章,但是这文章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他人都有点傻了。
  “好了好了,坐下吧,多大点事儿啊。”朱祁钰示意王文坐下,大明现在就有个伯爵在麓川镇守,王骥本就是进士出身,以战功封爵。
  而王越人在靖安,也是能上阵杀敌,弓马娴熟。
  于谦也能上阵杀敌,不过没有石亨这些武将悍勇,而且金濂也和陈懋在福建抵背杀敌。
  这个时候,大明武德还是颇为充沛的。
  朱祁钰笑意盎然的说道:“王复不错,他日再立于庙堂之高,朕绝不以昔日之隙,复罪之。”
  胡濙等一众人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朱祁钰却说起了另外的事儿,他对着胡濙说道:“胡尚书,大军已行至宣府,需至德胜门外小城授勋,还请胡尚书多多费心了。”
  胡濙赶忙俯首说道:“陛下都准备好了,一应礼制都准备妥帖,还请陛下放心。”
  胡濙的本职工作做的咋样?
  洗地是礼部尚书胡濙的副业。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胡尚书才能,胡尚书做事,朕很放心。”
  朱祁钰转过头来对着王文说道:“王总宪,待授勋之后,立刻开始大计吧,就从两京一十四省的按察司开始查起,追至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往事不追。”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瓦剌人彻底退兵,之后大皇帝的皇位便非常稳固了,若是在贪赃枉法,那就不怪朱祁钰无情了。
  王文俯首称是,大皇帝终究是要把天下的水抽干,将每条鱼捞出来看一眼,是该下油锅,还是该上蒸笼了。
  石亨已经行军至宣府,京营的四武团营和四勇团营正在拔营。
  而石亨未在军中,带着杨俊等人来到了土木堡,洒下了一壶好酒。
  他带着颤抖的声音,高声喊道:“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于兮,下救黔首!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石亨起头之后,数百军卒站在春风之中,跟着一起哼唱,声音带着无限的悲怆。
  土木堡的尸首已经尽数埋葬,如同一个小山一样,被封了土,尸首若是过了夏天,就会起瘟疫,被蚊蝇鼠虫传的哪里都是,入土为安,或者直接焚毁。
  这里面有大明在廷文武六十六人,皆为国殉难。
  但是大明的大皇帝,明明怜忠心,却一分一毫的恩赏也给不了,只是立了一块碑文,立了一个八角亭。
  用文字记录了土木堡发生的事儿。
  八角亭下,石亨看着碑石之前的祭祀之物,就知道,时常会有人前来祭奠,或许是京师的百姓,他们有家人死在了这里,或许是文臣们的家眷,也有可能是武勋差人前来。
  尸首来不及侦辨,都埋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悠扬的歌声在旷野上传了很久很久,一曲忠魂的挽歌,肃穆而庄严。
  石亨满是笑意的说道:“咱是个粗人,也说不出什么漂亮话,今次来,是告诉你们,咱打胜仗了!陛下在河套建了靖安省。”
  “陛下春秋鼎盛,这河套只要能够真的靖安,再无土木堡之变了。”
  “咱赢了!”
  “明军威武!陛下威武!”
  石亨走出了八角亭,翻身上马,跟着杨俊等众人,一路向东,奔着德胜门而去。
  大军回营之后,会暂时休整三天,才会开始授勋,让军士们安定一下,见见家人。
  而且还有抚恤等事,是要做在前面的事儿。
  尤其是阵亡军士的家属的安抚工作,得掌令官、朝廷的御史挨门挨户的闻讯。
  不过让掌令官和御史们没想到的是,战胜之后的家属安抚之事和战败后家属安抚之事,完全不同。
  战胜后的家属,虽然悲怆,但是毕竟军士们做的有意义,战败之后,军士们做的事儿,还有意义吗?
  而且大皇帝对待军卒宽厚,抚恤一应也会发放到位。
  毕竟发死人财喝兵血的,会被大皇帝无情的吊死在大旗之下,绝不原谅。
  掌令官在行动,大军休整之后,向着德胜门而去。
  今天是大皇帝再次授勋的日子。
  德胜门外的人山人海,观礼的人数众多,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刑部、顺天府都在维持着秩序。
  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的等待着这一天,这里面有军士的家属,有大明的百姓,旌旗在春风中阵阵。
  朱祁钰的辂车缓缓的驶出了德胜门,他站在车前,看到了大明军民脸上的笑容,那是胜利的喜悦。
  石亨一直在德胜门外等候着,等到陛下的车驾至德胜门之时,他便扛着仪刀骑着战马,再次做了先导。
  为陛下牵马坠蹬,乃是武将本职工作。
  石亨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志得意满。
  朱祁钰的辂车来到了德胜门外的小城,悠扬的号角声悠远而雄壮,响彻了整个京师。
  而随着辂车的到来,一声声升帐的喊声,朱祁钰的龙旗大纛在点将台前缓缓升起,在春风之中猎猎作响。
  随后是四武团营、四勇团营、四威团营、宣府三卫、大同两卫的牙旗竖起,一门门的大将军炮,在德胜门的城头空响,轰隆隆的响声不断的传来。
  在二十四响之后,硝烟弥漫城头。
  陛下今年二十四岁,军队要在方方面面体现他们的忠诚,否则这兴文叄湓僦粒俏薹ń邮堋
  三军随之肃静。
  朱祁钰缓缓走下了辂车,无数的军士行半礼,百姓们行全礼,声震云霄的声音,在德胜门外的土城下响起:“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朱祁钰十分平静的走到了点将台之上,两个手前伸大声的说道:“平身。”
  掌令官们高举着手中小旗,大声疾呼,传递着大皇帝的天语纶音。
  朱祁钰往前走了两步,看着在春日之下精神抖擞的大明军阵,大声的喊道:“明军威武!”
  “陛下威武!陛下威武!陛下威武!”
  军士们炸裂的声音在德胜门前,如同一阵阵的滔天巨浪。
  赛因不花说石亨为何不效仿香孩儿的陈桥驿,若是他此时在德胜门,定然不会这个疑问了。
  石亨又不蠢。


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
  朱祁钰伸出了手,示意大明的将士们肃静。
  大明的军将们都是值得称赞的,他们勇于作战而且作风优良,在集宁河套一战中,不仅展示了大明的军威,沉重的打击了瓦剌、渠家的嚣张气焰,而且还为大明开疆辟土。
  这都是功勋。
  朱祁钰满是笑意的说道:“武清侯。”
  他先拿出的是世券,上面写着武清侯石亨的战功,这是石亨一直想要的功赏。
  朱祁钰将瓦状的世券交给了武清侯,振声说道:“今日朕赐下世券,许你武清侯世袭罔替,戒骄戒躁,为大明再立战功。”
  而后朱祁钰又拿出了一枚奇功牌挂在了石亨的胸前,笑着说道:“屡立奇功。”
  石亨行了个半礼,高声说道:“臣定不辱君命!”
  这是陛下的规矩,陛下不太喜欢人跪,确切的说是不喜欢动不动就下跪,臣万死,臣有罪这类的话,也不喜欢大明军队动不动就下跪。
  大明军队是大明的压舱石,天天跪着,皇帝的脊梁骨怎么能撑得起来?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于少保,从今以后,该叫你文安侯了。”
  印绶、朝服、世券、奇功牌,都是功赏,朱祁钰将一样又一样的递给了于谦。
  “臣谢陛下隆恩。”于谦俯首领取了文安侯的印绶,他没有选择拒绝,尤其是昌平侯杨洪离世,于谦更不能谦让了。
  “右都督杨俊。”朱祁钰拿出了另外一套印绶和朝服,笑意盎然的说道:“生于行伍,长在边陲,有机变用诡道,累立边功,历升将帅都督,能用奇兵,遇敌必捣其虚,或出其不意。善于强胜,胡人畏之,人皆称勇。”
  “朕今日授你太平伯,奇功牌,日后当为我大明,再立奇功。”
  朱祁钰将奇功牌别在乐杨俊的身前,十分欣慰的说道:“当世之勇也。”
  “臣必当以死报君恩!”杨俊行礼受勋,颇为激动。
  他的父亲杨洪将昌平侯给了嫡子杨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