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还未曾出家,日野桑也是你能叫的吗?叫我御台!”
细川胜元两手一撑,扣在地上,大声的说道:“臣下有错,请御台宽恕!”
御台,幕府征夷大将军的正室的专用称谓。
日野富子想了许久说道:“我若是出家,便可悔婚,回到日本国之后,我们两家依旧是同盟,将军的御台还劳烦细川君挂念了。”
“好了,起身吧。”
日野家和室町幕府的联姻,是从三世将军,也就是足利义满开始的,就是那个被大明文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的足利义满。
而实现这种世代联姻,也是需要三管领家族的支持,比如细川氏,就是日野家的拥趸。
日野富子叹息的看着窗外,见识到了大明的富丽堂皇,见识到了大明的诗书礼乐,哪里还愿意回到蛮荒之地呢?
那么多度种的日本国女人,又有几个愿意回去呢?
日野富子靠在窗栏边,看着窗外,哪个女子又愿意打扮成那般鬼模样呢?
而此时冉思娘正在惠民药局坐班,惠民药局有了个女医倌的消息,自然是被各种仕林学子,清流们,口诛笔伐!
即便是陛下敕谕亲命,但是学习医术也就算了,居然还坐班问诊!
简直是世风日下!
但是一看到惠民药局正堂,坐着的大明锦衣卫的提刑千户,这帮仕林中人,义愤填膺的热忱,就立刻冷静了下来,也只敢嘴上说说罢了。
没办法,带刀的坐镇,他们想捣乱也不能。
冉思娘主要是看妇科,也就是女子、妇人的病。
冉思娘的素手从一女子手腕上离开,笑着说道:“明日你再过来,就知道是否有了身孕,这几日就不要做工了,在家修养。”
“应当是有了。”
这女子颇为惊喜的说道:“真的吗?可以确认吗?我家夫君盼望好久了。”
“明日你再来就是。”冉思娘满是笑意的说道。
“谢谢医倌。”女子连忙道谢。
待这女子走后,冉思娘带上了皮手套,拿起了一只青蛙,将这女子的尿注入到了这只青蛙的皮下。
如果这只青蛙在一天之内排除了青蛙卵,那么就代表女子有了身孕。
这种叫做青蛙妊娠术的手段,自然是冉思娘到了太医院后,结合她自己的家学,发明的手法。
准确率高达九成九。
女子到底是妊娠还是宫寒导致的天癸不稳,一目了然。
冉思娘松手放那只青蛙回了自己的陶搪之中,满是笑意的摘掉了皮手套。
这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冉思娘再次坐到了位置上,笑着说道:“下一位。”
冉思娘很喜欢在太医院的时光,学习医术、坐班看诊,等到歇息的时候,就拿出太医院写的《解剖论》认真研读。
当然解刳院她依旧有些不适应,那是陛下内心最残暴的体现。
冉思娘在等病人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了遇到陛下以来的种种,嘴角上扬,陛下是天下最伟岸的男子,怪不得京师里那些姑娘都对陛下芳心暗许。
可惜了,想上陛下龙榻的不知凡几。
冉思娘靠在椅子上陷入了遐想,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若是侍寝了,似乎就出不得泰安宫了,但是她现在的情况,不侍寝,又没有嫁人的可能了。
总之那个伟岸的皇帝陛下,给她带来了许多的困扰。
直到有人进来,她便坐直了身子,开始看诊。
“婉娘。你怎么来了?”冉思娘看到来人,也是一愣。
陈婉娘笑意盎然的说道:“来看看你啊。”
“不是,你怎么从泰安宫出来了?”冉思娘呆滞的看着陈婉娘,按理说选侍不是不应该出宫来吗?
陈婉娘左右看了看,凑到近前来,低声说道:“这是泰安宫里的规矩,你不要对人说,要不然那帮士大夫又要跟陛下饶舌了。”
“陛下从皇宫里搬到了泰安宫住着,规矩没有宫里那么多,宫人每天也都是可以出门的。”
“但是每次出门身后都得跟着三四个人咧。”
陈婉娘笑意盎然的说道:“你怎么样?”
“蛮好的,你伸出手,我给你切脉。”冉思娘过得真的是蛮好的。
她看着陈婉娘期盼的眼神,无奈的说道:“婉娘你心急什么,再等等就有了。”
“哦,都怪肚子不争气!”陈婉娘拍了一下肚子,这跟着陛下这么久,却是始终没有动静。
回到了北衙之后,陛下在汪皇后房里的次数最多,她在南衙时,是一个人吃肉,现在只能喝汤了。
“贪心不足。”冉思娘轻声笑道:“不是那时候在南衙,整日里求饶的时候了,吃不住的时候硬要撑着,吃不到的时候日思夜想。”
陈婉娘得意洋洋的说道:“我就是喝汤也有的吃,你呢,你呢?”
冉思娘看了一眼陈婉娘,抓好了药,无奈的说道:“你不知道得罪一个医生的下场吗!”
“好了,你打小身体不好,我给你抓了点药,日日服用,听到了没?”
“要不然你这肚子,始终是瘪的。”
陈婉娘笑着提起了药说道:“那我走了,不耽误冉大夫看病了。”
冉思娘靠在椅背上出神,也不知道那个撩拨的她心尖颤动的男子,现在在做些什么。
朱祁钰此时在讲武堂,正在和石亨、赵玫、朱永等人,讨论着舟山倭寇之事,于谦作为文安侯、讲武堂祭酒,也出席了会议。
松江府市舶司对于舟山倭寇,咬牙切齿。
因为舟山有双屿港、岑港两个海港,这两个海港是唐兴、陶瑾等人,一直想要平定的地方。
因为这两个海港,就在松江市舶司的门口,不把舟山倭寇彻底平定,松江市舶司,有名无实。
这场讨论已经接近了尾声,朱祁钰总结性的说道:“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舟山两港,实际上是宁波市舶司的港口,又在松江市舶司外,必须要剿灭,否则大明海贸之事,便无从谈起。”
“大明朝廷的市舶司,和大明私设的市舶司已经在国家之制上形成冲突与矛盾。”
在实际上,舟山的岑港和双屿港,已经实质上形成了私设市舶的性子,但是和密州市舶司又有不同,区别就在于密州市舶司的私设市舶是孔府的产业,而舟山私设市舶成分就极为复杂了。
朱祁钰继续说道:“而且自元末至今,舟山倭寇日益成为大明海贸的心腹之患,从财经事务的角度来看,平定舟山倭寇,无疑是为了保证海贸商舶的畅通无阻。”
“即便是功利一些,这帮人不交税,盘踞在舟山,有风则为商舶,无风则为海盗,平定了之后,能增加不少的税赋。”
于谦附和的说道:“事实上,没有管理的海贸,更加混乱不堪,海贸本身就有天然风险,但是货物价格的紊乱,导致风险加剧,私人市舶的草莽式的管理方法,是不符合大明百姓、商贾和朝廷利益的。”
朱祁钰点头说道:“但即便是草莽式的管理,似乎也比倭国本身的管理方式要好许多。”
于谦认同的说道:“正是如此,所以那些倭寇宁愿做海盗,也不肯在倭国待着。”
倭国正处于最后稳定的时刻,再有几年,必然是爆发大规模的动乱,这一点上,于谦认为那是大明武装干涉的最佳时间。
朱祁钰说回了舟山海盗之事,他继续说道:“从军事角度来看,平定舟山倭寇之后,可以在舟山设立水师练兵场,其意义重大,大明的水师正式开始恢复,而且平定舟山倭寇,并非一件难事。”
唐兴、任礼、徐承宗等人,对于平定舟山倭寇信心十足,而且在积极筹备。
朱祁钰停下了讨论舟山倭寇之事,平定舟山倭寇,无疑是一个转折点,大明由内向外的转折点。
但是在转折之前,朱祁钰依旧是忧心忡忡的说道:“我们通过密州市舶司,济州岛调查,舟山调查,发现了这些倭寇之中,并没有倭寇。”
大明倭患里的倭寇,就像是乐事薯片里的薯片一样少。
倭寇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明人,从上到下。
“为什么会有倭寇之患呢?”朱祁钰眉头紧皱的问道。
石亨认真的说道:“因为大明没有了水师,臣未曾听闻的永乐年间,大明国门,有倭寇之患。”
于谦十分赞同的说道:“海防虚弱导致,但是臣以为和田主追租,百姓疲惫,只能颓然下海为寇,也有关系。”
朱祁钰之前下往福建,给宁阳侯的敕谕中,说明了这一点。(118章)
「夫夷寇之为滨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中国,乃中国自为寇也。」
「有司平日无教养,抚养无方,饥寒所迫,驱而为盗,又不能设法散之使去,招之使来,比致养痛势成,联舟结寨,虏官兵焚汉船。」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说道:“大明倭寇之祸,即是倭国不臣,入侵所致,所以营建舟山水师乃是必要之事。”
“大明倭寇之祸,也是生存压迫,乡部私求甚重,百姓苦不堪言,不得不逃海离难,这也是朕一直在做的事儿。”
“大明倭寇之祸,大明的朝廷就一点责任没有吗?”
“朕认为有。”
“首先,大明律法就将倭寇、海盗、海商一视同仁,将其认定为天朝弃民,并未区分对待,朕以为不妥。”
于谦认真的思索了下,恍然大悟一般的问道:“正因为如此,所以陛下才对各市舶司商舶佩剑带刀并不在意?”
朱祁钰点头:“对,这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所谓的海盗、海商,这些天朝弃民,是不是大明的臣民的根本问题。”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
于谦深吸了口气,他有话要说,但是总觉的自己说不明白,索性就差人请来了胡濙。
石亨、于谦、胡濙,此时大明的三大重臣,云集在讲武堂,他们的讨论,会影响到大明日后数十年的海贸之事的政策风向。
胡濙看完了他们讨论的内容,认真的思考了许久。
胡濙面色极为凝重的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讲,私下奏对,知无不言。”朱祁钰点头说道。
能让胡濙担忧的问题,肯定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陛下,这些人当初是怎么成为海外弃民,容臣细细道来。”胡濙喝了口茶,说起了过往。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回忆,整个朝堂上,能够完整讲清楚这段历史的只有他了。
“陛下,在洪武五年之前,大明并无海禁,甚至连三桅船舶,都是百无禁忌。”
“吴元年,时关中诸将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王保保,王保保手下部将貊高,占据了卫辉县反王保保,元顺帝下令废掉了王保保的兵权,王保保只好过黄河入河套地区修养。”
吴元年,是大明在洪武元年之前,使用仅仅一年的年号,那年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元朝内斗不止,各地的农民军逐鹿中原。
胡濙笑着说道:“太祖高皇帝神武,在吴元年,消灭了张士诚部众,张士诚被押解至应天府,高皇帝问他服不服,张士诚不言语,最终自缢而亡。”
“方国珍割据两浙,依旧不服天命,要和太祖高皇帝争天命,被大明打的七零八落,方国珍入海逃至舟山,廖永忠和汤和二人,泛舟攻伐。”
“方国珍穷途归降,自此两浙平定。”
方国珍还是很能打的,奉元顺帝之名,攻打张士诚,张士诚降元,而后张士诚的粮草,都由方国珍押运至元大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