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讲明白怎么养修文德,才能让这些畏威而不怀德之夷狄,不反咬大明!”
  吴敬叹息的说道:“大珰啊,这怎么能讲的明白呢?事情已经发生了。”
  “明明德至精至一,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兴安笑着说道:“咱家只负责宣谕,其他的事,咱家也管不着。”
  “道理文林郎不应该比我们宦官更会讲吗?”
  兴安带着人离开了翰林院,便去了惠民药局。
  太医院一分为二,紧邻东郊米巷的是解刳院,依旧是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但是另外一侧,则是惠民药局,却是人来人往。
  兴安从惠民药局的偏门进入,巡视了许久之后,便离开了。
  他是花鸟使,他也见到了冉思娘,和陆子才沟通一番,陛下很喜欢太医院进献的软篾藤椅,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兴安也着重和陆子才聊了下冉思娘,他是想让冉思娘和陛下多见见面,让太医院多配合一下。
  陆子才表示通力配合。
  而此时的冉思娘,正在解刳院内,已经逐渐适应了解刳院的冉思娘,表现出了她的专业,努力的学习着很多新的医术。
  兴安走的时候,带走几幅老花镜,这些老花镜自然也是太医院最新的成果。
  老花镜在大明朝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马可波罗就曾经在游记中说:中国的老人看小字的时候,都带眼镜。
  胡濙岁数大了,眼睛已经看不太清楚了,他的老花镜,是用绫绢系在脑后。
  胡濙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还好些,但是到了衙门,就有些失仪了。
  毕竟大殿上有纠仪官。
  这个老花镜就是太医院里,进行了全面的改良,比如增加了松木镜架,固定在耳朵上,非常的方便。
  兴安回到了讲武堂的时候,陛下正在和石亨玩兵棋推演,已经战到了最后时刻。
  舟山海战。
  陛下手持大明军和舟山倭寇进行了一场大战,但是不到三十个回合,石亨就直接败的一塌糊涂。
  大明军悍勇,舟山倭寇哪里是对手?
  兴安叹气,又用不到自己了,陛下已经学会自己胜利了。
  朱祁钰放下了手中的旗子,满是感慨的说道:“舟山海战之后,我们就要组建水师了,可是水师总兵官还未确定。”
  石亨一愣,摇头说道:“这有什么不好确定的,那……确实蛮不好确定的啊!”
  石亨说了个半截,立刻止住了自己的话,身上惊出了一声的冷汗,他已经是大明十二团营的总兵官了。
  虽然平日里他都是带着四武团营在行军打仗,但是名义上,无论是杨俊,还是孙镗刘安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他要是再在海军之事上插手,那是让陛下睡觉寝食难安吗?
  石亨话说了一半,思绪里刚从兵推棋盘上抽离出来,立刻发现自己差点咬了陛下随意撒下的饵料!
  大意了!
  朱祁钰疑惑的说道:“武清侯可有水师总兵官人选举荐?”
  石亨笑着说道:“臣大同府,马上将军,旱鸭子一个,哪里有什么浪里白条举荐?陛下慧眼识珠,自然是找到了英才。”
  朱祁钰点头,拿起了一个厚重的题注本说道:“朕这里倒是有人才若干,都记录在案,这本书水师方面的。”
  朱祁钰笑着说道:“第一个是现在水师都督陶瑾,在京师之战中多有功勋。”
  “第二个则是平江伯陈豫,他就是在月港宣慰司,组建月港护漕军的那位,现在人也在南衙。第三位则是都督马云。”
  番都指挥马云,既不是明朝开国时定辽东,打的纳哈出跟个孙子一样的辽东猛将马云,也不是后世那个搞次贷的马云。
  而是番都指挥马云。
  正统年间的马云,何许人也?


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
  要说这个番都指挥马云,那自然要说道朱祁镇。
  正统八年的时候,明英宗朱祁镇终于回过神来了,他好像被三杨给忽悠!
  因为他的内帑越来越穷。
  没有了海贸,他的内帑连自己的开销都顾不上了,更别提补贴朝廷的窟窿了。
  其实从永乐年间开始,大明的官僚体系越来越庞大,时代在发展,官员的队伍必然变得臃肿。
  军队的军费也开始与日俱增,包括了各种卫所儒学堂、惠民药局的开销同样是越来越大。
  但是大明的税赋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朝廷已经开始入不敷出,文皇帝就经常拿内帑的钱粮出来补贴朝廷。
  宣德年间,永乐重臣夏元吉,极力反对海贸,但是朱瞻基还是一力南下西洋,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依旧是赚的盆满钵满,朝廷度支,勉强收支平衡。
  但是到了正统年间,因为停止海贸之事,朝廷整日要拆借内帑的钱,朱祁镇在正统八年才意识到,海贸真的很重要。
  正统八年,朱祁镇要求南衙龙江造船厂,再建西洋舰队,可是结果建了半年,别说船了,片板未见。
  因为负责督办西洋舰队的是驸马都尉赵辉。
  南衙不配合朱祁镇的诏命,但是有人配合。
  福建福州府同知郭琰请旨开海,朱祁镇首肯,开始在现在的月港宣慰司上营建修葺造船厂。
  这个造船厂要追溯到永乐年间,在永乐大航海的十五年时间里,福建造船厂,一共制造了三百二十余艘船。
  郭琰任八府总提调官,而负责督办正统下西洋的还有工部侍郎焦宏。
  一共历时两年,调动船工万余人,最终建成了一百二十艘海船。
  这和巅峰时候的西洋舰队自然无法媲美,但是也是有十二艘福船的超大舰队。
  番都指挥马云,被任命为了下西洋番都指挥。
  正统十年,朱祁镇一声令下,南下西洋,赚钱去!
  结果诏书还没走到福建,就出现了福建民变。
  那是一次在历史上,只有简单一笔的民变,记录在了福州府同知郭琰的墓志铭和一些只言片语之中。
  那次的民变,焚毁了大约十二艘福船,近百艘楼船、艨艟、斗舰、战座船、巡坐船等等。
  这不是最后一次大明尝试南下西洋。
  天顺元年四月,刚刚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立刻再次准备南下西洋,因为景泰年间的户部尚书张凤的奏疏中,已经表明了大明的财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是朝中反对的浪潮,铺天盖地,明英宗根本无法推行政令。
  最终不了了之。
  大明再次试图南下西洋,就到了刘大夏焚毁郑和航海图的时候了。
  这种博弈其实一直持续到了明末,崇祯皇帝收回月港宣慰司提督太监之后,才停止。
  因为那之后,大明就已经日薄西山了。
  景泰四年时,这个福建福州府同知、八府总提调官郭琰在哪里?
  在贵州思州府做知府。
  郭琰从福建被扔到了贵州,从督造大明无敌舰队,到了十万大山里治理土酋。
  这就是在大明,支持皇帝南下西洋的后果。
  朱祁钰提到了名单,分别是陶瑾、陈豫和马云。
  皇帝已经给出了人选,石亨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他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陶瑾在密州市舶司,陈豫在宁波市舶司,马云在福建市舶司,云集在松江市舶司,谁做得好,谁就当水师总兵官。”
  “三年为期。”
  石亨的意见很容易理解,就一个字:《卷》。
  石亨的想法是依托于考成法而来,深得大明皇帝的真传,在景泰朝做官,不会这卷字,如何能成?
  朱祁钰点头,笑着说道:“很好。”
  兴安面带微笑的听着陛下和石亨的论述,陛下几大擅长的手段,钓鱼法、斗蟋法、考成法,都不是什么难学的东西。
  一个小黄门匆匆而来,脸色惊慌的说道:“陛下,金尚书他刚才在户部衙门,胃痛又犯了,走了两步,路倒在了户部院落之中,疼昏了过去!”
  朱祁钰面色突变,猛地站了起来,愤怒至极的说道:“朕不是让他在家修养吗?怎么又到户部坐班去了!”
  小黄门惊恐不已的说道:“金尚书觉得身体大好,一直躺着也不是个事儿,就到户部坐了半天的班,这一坐就出事了。”
  这小黄门来的稍微晚了些,第一次见到陛下如此勃然大怒。
  朱祁钰一甩袖子,向着楼下而去,边走边说道:“朕知道他身体有恙,就让他在家修养,这可倒好,金濂执拗,户部这些后生们,为何不拦着点?”
  “请太医了吗?”
  小黄门低声说道:“请了,已经到了大时雍坊官邸了。”
  金濂不单纯是文官,和宁阳侯陈懋在福建平叛,也是抵背杀敌,金濂按军功封了流爵。
  朱祁钰吐了口浊气说道:“去看看。”
  他平日里出行,可不会摆什么大驾玉辂的臭架子,直接翻身上马,一行十数人便奔着大时雍坊而去。
  他匆匆赶到了大时雍坊的官邸,让其他人门外等候,只带着卢忠和兴安走了进去。
  宁阳侯陈懋、礼部尚书胡濙、文安侯于谦等人,都已经到了,陆子才和冉思娘居然也在。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众人看到朱祁钰前来,赶忙俯首行礼。
  昌平侯杨洪走的时候,朱祁钰一直站在窗前,他知道杨洪天人五衰,已经无药石可医了,他不忍生死之别的场面,所以,就一直在聚贤阁的楼上看着。
  金濂是胃病,而且是老胃病,压根没什么好手段去治疗。
  “怎么样了?”朱祁钰对着陆子才问道,金濂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呼吸还算平稳。
  陆子才无奈的说道:“陛下,已经服下了镇痛的药,但是,这老胃病缠身,再被缠下去,怕是……怕是……,唉。”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里,寂静至极。
  金濂勉强睁开了眼,无力的说道:“陛下,老臣这个病啊,劳陛下惦念了。”
  “恕臣无力,无法下床行礼了。”
  陆子才心头一惊,服了镇痛药按理说该昏睡过去才是,可是这金濂居然是醒着的。
  朱祁钰走上前去,坐到了床前,也不知道是责怪,还是不责怪的好。
  他略微有些苦恼的说道:“朕不是说让你在家修养身体吗?”
  人间帝王的权力近乎于无限大,但是他留不住人的性命。
  毫无疑问,金濂是有功于大明的朝臣。
  金濂嘴角勾出个惨淡的笑容说道:“陛下要在舟山动兵,臣觉得这身体没什么事儿,就去了衙门,这没半日,就犯了病。”
  “臣老了,越老,越不中用了。”
  胃病,犯起病来,整个食道都是酸痛的,甚至有一种火烧火燎的烧心一般的痛苦,这种病,很是折磨人。
  “张凤也不错,做事很周全,不用这么拼命。”朱祁钰说了句宽慰的话。
  但其实张凤还是不太行,若是行,金濂也就不会去户部衙门了。
  金濂有些疲乏,但还是逻辑清楚,语句通顺的说道:“陛下登基至今,所有动兵,粮草等事,都是臣在转运,这舟山海战,虽然不是大事,但也是兴兵。”
  “先休息吧。”朱祁钰看出了金濂的疲惫,示意他先休息。
  朱祁钰焦虑的走到了外厅,低声问道:“太医院没有什么好法子了吗?”
  “一个胃病而已!”
  陆子才犹豫了下低声说道:“殿下,倒是有个法子,但是太医院还在试。”
  “是用养的秋娘子晒干之后,加以酒精炮制,然后滤污秽,便可成药。”
  朱祁钰有些疑惑的说道:“香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