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大明朝是宗族制和科层制并行,就出现了反复拉扯的情况。
胡濙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班固《汉书》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
“秦制为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秦汉都是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
“《唐律疏义》曰:里正之等,亲管百姓,既同里殛,多相谙委。里正、坊正,职在驱催。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唐为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
“《唐六典》有载:制、敕、册、令、教、符。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符下县,县帖乡,分付里正。”
朱祁钰明白胡濙想要表达的意思,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秦汉唐都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商鞅的搞出了什伍连坐法,秦汉都是如此,而且连坐处罚。
而唐朝是里乡法,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
唐有六种公文,其中的符就是专门下到县里,县里出贴给乡长、里正、村正。
大唐皇权把手深入到了村一级之中。
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就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描述,而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也说「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等等。
大唐的诗人在诗词中勾勒出了整个大唐,而大唐的官僚们在议中,也在描画大唐的模样。
宗族制和科层制是在斗争中反复螺旋上升的,而且大明的皇权始终大于家长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即便是在天启年间、崇祯九年之前,也能把征辽饷收齐。
鞑清一直到光绪年间,都在收征辽饷,而且不换名目,就这个名字。
鞑清收征辽饷要征伐辽东吗?
我征我自己?
其实并非完全的皇权大于家长权,本质上是大一统之下的公权大于私权,朱祁钰对此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
朱祁钰十分确定的说道:“大明不也有百户为一里,六里为一乡,朕委派了掌令官前往治理,甲首、里正、掌令官三级乡野管理农庄的管理吏员,已经运转整整五年了。”
而且在掌令官手中,还有两支重要的力量一个是卫所儒学堂的军生,一个是义勇团练的队正。
大明的农庄法已经推行了五年的时间,是基于刘伯温军卫法的升级。
朱祁钰一直想加个妇女主任,但是没有根基,确切的说,没有实现的办法,设一个妇女主任,也没活儿干。
劳动使人自由。
在最开始的时候,农庄法的目的,是恢复人口。
山外九州、京畿、福建因为兵祸,导致了人口大幅度衰减,朱祁钰只能抬出太祖高皇帝的军卫法,来恢复人口。
一成半的藁税,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新辟之地的靖安省,河套地区的农庄法,也是恢复人丁,渠家人和瓦剌,搞得实在是太过于天怒人怨。
后来的农庄法,朱祁钰并没有全面推开,而是除了山东之外,各地官田设有部分的农庄法,这些农庄法就是鲶鱼的作用,是朝廷的公权和宗族私权的拉扯。
胡濙坐在了凳子上无奈的说道:“两京一十六省,只有京畿、福建、靖安,全面铺开了农庄法,山西部分、贵州部分,其余都是小范围的试点。”
朱祁钰看着胡濙的颓然,十分确切的说道:“胡尚书,农庄法不是万能法,它能解决的只是人口大范围凋零,恢复人丁是很好用的,但是……它最终会败坏掉的。”
“按劳分配其实并不公平。”
“这个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但是胡尚书还记得朕让你删除了那句万世不移之法吗?”
“世间本就没有万世不移之法,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法。”
“每一个不同时间,总是有不同的问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现在的宗族出现了,或者说公权和私权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朱祁钰从来没有在盐铁会议上总论过分配二字,朱祁钰要解释清楚按劳分配并不公平,是极为困难的。
但是公权和私权产生了矛盾,出现了种种群魔乱舞的现象,胡濙通过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王直和他自身的经历,鞭辟入里的从根源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那么,如何解决呢?
“现阶段,根本不可能消灭宗族。”朱祁钰提醒了一下胡濙。
无法消灭宗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明现阶段下无法消灭皇帝。
老朱家是天底下最大的宗族,而朱祁钰本人就是大宗正。
胡濙想要彻底消灭宗族,首先就得消灭皇帝。
这不是朱祁钰贪恋皇位,而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根本做不到消灭宗族制。
除非朱祁钰能够手搓可控核聚变,但是即便他能手搓可控核聚变,真的就能够实现墨子所构建的「你爱我,我爱你,亲人之亲如己之亲,爱人之财如己之财,人类生活在一片爱声之中」的大同世界吗?
朱祁钰持有保守悲观态度,当然有人信,有人不信,朱祁钰只是不相信人性罢了。
朱祁钰的执政理念从来都很现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惓惓以生灵为念,为百姓谋福。
“科层制的官僚来自于宗族,是不是可以在科举制度上,下点功夫呢?”胡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具体所说。”
胡濙沉默了许久,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才开口说道:“取缔私塾,设官学。至少秀才的教育,应该把持在朝廷的手中,而不是秀才四处提着十条肉,去拜师学艺。”
十条肉,叫做束修,乃是师礼。
“国子监在各省三司使治所设立分监,归公所有,分科治学教授算学。”
“如果能把当年天下社学组织起来,那就更好了。”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
胡濙心中升起了向往,洪武八年太祖高皇帝下旨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胡濙就是读社学长大的,而且还因为学习好,未经童试,就获得了秀才的身份。
洪武年间中举,建文二年进士及第。
作为礼部尚书,他认为民风不善,皆因为教化不明所致。
朱祁钰看着自己的灯盏,无奈的说道:“朝廷没钱。”
“即便是只把各地的秀才收入府学堂,内承运库太监林绣就算过,每年都需要三百万枚银币,这不是一年期的投入,是十年、百年持之以恒的投入。”
“而且随人人丁的增加,科层制的臃肿,府学堂的投入会持续增加。”
“这还不算营建费用。”
“如果真的要把各地的社学捡起来,归朝廷管辖,那……就不是三百万枚银币那么简单了。”
三千万?
林绣没算过,朱祁钰也没算过,主要是人口增长,势必带来教育的投入。
“陛下,教化也是礼法,朝廷应有之义。”胡濙有些激动的说道。
维持一个朝廷是很昂贵的,李贤对此深有体会,李贤曾经在僭朝为官的时候,算过一笔账。
即便是去掉陕西、辽东这些贫瘠、人丁不是很兴旺的地方,维持一个朝廷至少需要一千六百万银币或者等价实物。
“要不再苦一苦势要豪右富商巨贾?”朱祁钰思考了下说道。
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欢赚钱,只喜欢……
“怎么做?”胡濙有些疑惑的问道。
苦一苦势要豪右,苦一苦巨商富贾,在陛下从南衙归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大明皇帝、朝堂的一种常见的叙事方式。
大明铸造银币,乃是沟渎,是朝廷的斗斛、权衡。
大明,甚至整个中原王朝长期处于钱荒的状态,陛下好不容易想到了办法,并且极大的缓解了钱荒带来的弊病。
但是南衙的势要豪右是怎么做的?
他们在抗拒,他们甚至要让陛下尝下厉害,随后更是利用南衙寒潮急切的需要煤炭,大做文章。
若不是陛下有办法,有手段,他们怕是要做成了。
银币、景泰通宝,目的是加速大明南北货物往来,调节资源分配不均衡。
甚至是皇权以及皇帝直接管辖的京官们权柄的重大问题。
所以苦一苦势要豪右、巨商富贾是一种很常见的叙事方式。
朱祁钰认真的想了许久说道:“《盐铁论》曰:田虽三十税一,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
“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
汉朝的税赋制度是三十税一,但是加上徭役、摊派、私求,一个人的劳作,实际税率高达五成。
百姓虽然努力的耕作,但是饥寒交迫不能满足自己。
一旦百姓的劳动报酬不能满足自己,弃婴、摔婴的现象就会变成社会的常态。
人口一旦凋零,万事皆休。
衡量人类幸福、贫富差距等等有许多金融学的指数,其实在朱祁钰看来,最关键的指数就是人口是否开始下降。
国力的衰弱从人口上可以直观的反应。
“陛下要加税吗?”胡濙眉头紧皱的问道。
这加税可不是小事儿,他怕陛下突然大踏步踏出去。
这不是洗地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朱祁钰摇头说道:“朕这边给他们加一分的税,他们就敢十倍、百倍、千倍的加到百姓的头上!”
“正统四年,于少保巡抚山西曾经上奏,山西每年运往大同、宣府、偏头关三边的税粮,道途之费,率六七石而至一石。”
朱祁钰并不打算加税,他现在收铸币税已经超过了三成。
他拿出了一封奏疏说道:“李贤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打算征收二十税一的遗产税。”
“如果想要把名下的房产、船证等实物,转移到孩子的名下,那么就需要缴纳二十分之一的遗产税。”
“这部分税务是可以蠲免的,比如修缮卫所儒学堂、营建州府县官学、为养济院和舍饭寺捐赠等。”
遗产税是李贤这个势要豪右掘墓人的一个手段,征收的对象是超过了十万银币以上固定资财的巨富之家。
胡濙看了许久摇头说道:“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的手段,比如扑买房产、船证、田亩、商铺等物,然后以流动资财继承,朝廷对流动资财是没有管控能力的。”
“所以,遗产税根本没有征收成功的可能。”
“在大秦国,有一名终身保民官、大元帅以及神圣而伟大的屋大维,就曾经制定过类似的法律,也是类似于的二十分之一遗产税,叫《优流斯法》,但是根本无法执行。”
“因为执行之后,不久就发现了,很多富有的人,都将财产变成了流动资财,然后躲避税收。”
屋大维的全名叫做: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其中奥古斯都是神圣伟大的意思,这是罗马元老院赐封的。
朱祁钰笑着说道:“所以李贤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才上奏,至于能不能推行,还有待商议。朕留中不发,日后再议。”
胡濙松了口气,陛下并不打算加税,他深知加税之祸,加税需要慎重再慎重。
“那陛下不打算加税,要做什么?”胡濙面色古怪的说道。
朱祁钰笑着摸出了一张票子递给了胡濙笑着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