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没地方劳动的问题。”
  罗炳忠被朱瞻墡说服了,虽然这么干,非常的危险。
  朱瞻墡换了身常服,翻身上马,向着贵阳府而去。
  徐有贞已经来到了镇天洞险滩,杨俊等人已经到了。
  镇天洞险滩是乌江水运的一个重要断航点,这个地方全场大约只有二里地,但是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河内有崩岩阻塞河槽,可谓是乱石穿空、恶浪滔天。
  短短的二里地,成为了漕船无法通行的关键。
  杨俊穿的根本不像个将军,戴着个斗笠,见到了徐有贞。
  杨俊和徐有贞在河套地区就合作过一段时间,自然是相互认识,也没有过多的寒暄,杨俊便聊起了这片险滩的困境。
  杨俊指着上游的位置说道:“镇天洞的上口右岸,有大暗礁严重壅阻水流,水急浪高,我打算派人去炸掉它,但是这很难。”
  “水中的暗礁是断航的主要困难之一,只有到了夏秋天的丰水期,水面才会淹没那块河中岩石,但是问题是丰水期的时候,水流湍急,根本无法逆流而上。”
  徐有贞跟着杨俊来到了这镇天洞的上游,看了许久才叹息的说道:“这块大暗礁不好炸啊,眼下夏天到了,水流湍急,大暗礁已经淹没在了水下。”
  杨俊点头说道:“我打算在岸边炸取大量石料推入河中填出道路后,走过去,将这块大暗礁炸毁。”
  杨俊的法子略显有些粗犷,眼下水流上涨湍急,那块暗礁在水中隐隐约约,船舶无法旧停,那就铺一条路去炸。
  大力出奇迹。
  徐有贞眼皮子直跳,这的确是个法子,一力降十会。
  徐有贞思考了许久说道:“其实我有个更好的主意,对大的礁石进行清除是必然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的做出丰水期的效果呢?”
  “回水法,是我靖安赶到京师,再从京师赶到贵州地方一个始终徘徊不去的想法。”
  回水法,就是建立堤坝,阻拦水流,开闸,人为的限制水流的大小,让险滩的水量增加,让险滩不再是险滩。
  “哦?”杨俊站直了身子,思考了许久说道:“这法子听起来不错。”
  “杨都督,我选了几个地方,去看看,到底把这堤坝设置在哪里。”徐有贞这次不再骑马,而是选择了步行。
  他在来的路上,可是翻阅了大明乌江疏浚的水文资料,但是需要脚踏实地才能确定回水法是否实用。


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们还是在害她们呢?
  走遍天下路,难过乌江渡,千里滩连滩,十船九打烂。
  徐有贞到了龚滩镇,等待着船舶,他要顺流而下。
  秦昭王二十七年,秦国将领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由涪陵出发,浩浩荡荡逆乌江而上,直抵思南一带,是有史以来贵州第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第一次乌江漕运的开始。
  自此之后,乌江之上,舟楫来往穿梭,上运食盐,下运桐油、生漆、油茶、青麻、朱砂、水银、棉、蜡等特产,沿江两岸商贾云集,形成一批商业和手工业场镇。
  徐有贞在等船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濛濛细雨,江面如同起雾了一样,出现了一层氤氲,再加上山中的风呼啸,让人陡然之间产生一种寒意,一种清新的空气在雨中弥漫。
  透过蒙蒙的水雾,徐有贞看到了他要等的船舶。
  歪脑壳船,是一种专门通行于乌江的船舶,厚板船,船板的厚度将近三寸,长约三丈,宽约一丈,最高能装二百五十料货物。
  歪脑壳船的船头和船尾,都翘得很高,这是防止出现恶浪打入船舶之中。
  这艘船最古怪的地方是,船尾左高右低,向右偏斜,高差近半丈,是一个歪船尾。
  船头也是歪的。
  歪脑壳船的船头偏向左侧,船尾向右歪,像是被扭拧了一下。
  这是因为乌江船舶一般靠右行驶,这样一来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是左侧的水流不那么湍急,故此有了这歪脑壳船。
  “艄公,沿江而下,都能过吗?”徐有贞登上了船,抬头看着天空,这雨下起来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事。
  艄公是船主,乌江的船舶并不是很多,多数由思南的怡丰和、张益丰、悦来和、大生号、周家盐号等大商号掌控,他们往来于川蜀之地,将川盐运到云贵等地。
  这种能起运二百五十料的歪脑壳船,在两年前,整个乌江,大约只有两百余艘,从事乌江船舶的船工,不过九百余人。
  所以,襄王入贵,不仅要解决劳有所得的问题,还要解决没地方劳动的问题。
  自从襄王朱瞻墡到了贵州,令郭琰开始督造乌江造船厂之后,因地制宜,短短一年的时间,共营造了歪脑壳船五百艘。
  乌江造船厂的营造速度,让歪脑壳船,以一种商贾们看不懂的速度,飞速增加着。
  艄公穿着短衫,带着斗笠,手中的船桨大约有两丈长,几乎和船等长。
  “能,能的。”艄公不善言谈,只是神情自若的说着话。
  他的祖上是宋初时候,就搬到了龚滩镇,世代从事操船舟之事,浪里来,浪里去已经三四十年的功夫。
  徐有贞这可是大官人,艄公还是有些紧张。
  “这天气能行舟吗?”徐有贞坐在船上,略微有些担心的问道。
  艄公见徐有贞登船,笑着说道:“么问题。”
  徐有贞和艄公攀谈了两句,这艄公的话匣子便打开了,絮絮叨叨的说了很久,他是汉民,汉话虽然已经不是很流利,但是交流并没有太多的问题。
  艄公满是笑意的说道:“这乌江上上下下有纤道五处,险滩十四处,哪里能过,哪里不能过,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大官人尽管放心。”
  纤道的纤夫,大约有千余人,他们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暴雨倾盆,都得在离悬崖峭壁不到五尺的纤道上拖船,无论是脚底起了泡,还是纤绳勒出了血,都是面朝地,背朝天,像是弯弓一样撑着身体去拉船。
  徐有贞没见过这些纤夫,因为自从北衙进军贵州,开始诈滩之后,这五处需要纤夫才能通航的滩淤之地,已经不需要纤夫了。
  而襄王朱瞻墡把他们都安置到了造船厂,做体力活的同时,跟着艄公们学习操船。
  艄公开始乘船,满是欣慰的说道:“以前船主都是有钱有势的土司和官绅,漕运六成的收益归船主,船工艄公战两成,纤夫占两成。”
  “这要是船沉咯,船主赔钱,艄公船工赔命,都是拼命挣个钱。”
  “襄王殿下来了之后,不需要那么多纤夫了,大约就是四六分了。”
  徐有贞疑惑的说道:“这么辛苦,怎么才四成?”
  “四成是船厂的,六成是我们的。”艄公赶忙摇头说道。
  徐有贞了然。
  艄公的话匣子打开之后,便有些收不住的说道:“现在这水路已经比以前要好走多了,三年前,天昏地暗,狂风暴雨,结果船就翻了,六个船工,就我一个活了下来。”
  “襄王殿下来了之后,这都快三个月,没听说谁家翻船了,就这殿下和都督似乎还不满意,整日里忙上忙下,整日里炸摊。”
  “他们喊得号子我都会喊了,一掏、二炸、三堵、四标、五绞关,还别说,这些军汉子做事就是麻利。”
  “听说最近在镇天洞,对付那块镇天石,说是一年之内,把那块镇天石给敲掉。”
  镇天石,就是镇天洞滩淤上那块横江石头,那块石头一到夏秋天就会变成暗礁,是沉船的高发地带,不炸了那块镇天石,这段水路,怎么可能过得去呢?
  徐有贞当然知道襄王朱瞻墡和都督杨俊想做什么,乌江造船厂正在建造五百料的歪脑壳漕船,这种船比现在的歪脑壳船要大许多,为了保证漕船的顺利通航,自然要干掉大块的横江石。
  徐有贞上船没多久,就感到了剧烈的呕吐感,这船十分的颠簸,随后他发现他晕船了。
  但是他依旧强打着精神,认真的记录着沿途的滩淤。
  在到达思南码头的时候,徐有贞终于撑不住了,吐的厉害,似乎要把胃给吐出来才罢休。
  艄公和船工们看着也是连连摇头。
  这没坐过乌江船的哪里知道这地方的凶险。
  别说徐有贞,艄公和船工们遇到稍微恶一点的天气,也是吐的稀里哗啦,晕船这事,就没有习惯不习惯的。
  一直撑船一直吐。
  歪脑壳船停在了思南码头,徐有贞在馆驿,拧亮了自己的轻油灯,开始写写画画。
  他很快就发现了,他关于回水法的想法,压根就行不通。
  并不是方法有问题,而是他真的做不到。
  他找到了好几处适合回水法通航的地方。
  比如这乌江渡,他一眼就看中了,是个风水宝地,可在乌江渡修建堤坝,至少五十余丈。
  想要达到回水淹没险滩的通航效果,就是把整个贵州的人都拉倒乌江渡造坝,但是即便如此,都不见得能做成。
  因为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徐有贞只能把地方选好,日后若是有那个条件了,再让子孙们去建造了。
  回水法是解决通航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惜的是,他现在做不到。
  次日的清晨,徐有贞再次泛舟向北而去,他要一路赶至涪陵,将整个乌江的水文,结合之前的疏浚文牍,研究明白,然后开始治水。
  贵州有一批桐油,大约一百万斤,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屯集在了重庆府,在丰水期的时候,从重庆府南下,向着湖广的荆州城而去。
  这一百万斤的桐油被分成了十六艘漕船,沿江而下,只需要两日的功夫,就可以从重庆府走到荆州。
  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批桐油赶到南衙的时候,不过才六月份,而李贤只留下了二十万斤的桐油,其余都送到了松江府。
  龙江造船厂的复工并不顺利,造船厂和宝船厂都是官厂,官厂的土地已经被侵占,船工已经悉数解散,现在的龙江造船厂的旧址上,住满了人。
  迁徙、安置,都是千头万绪,困难多,就挨家挨户去沟通,龙江造船厂的全面复工,势在必行。
  这是大明恢复官厂造船的标志性事件,无论多难,都要推进下去。
  但是松江府造船厂因为没有历史负担,所以造船的时候,划了一片地,就开始兴建起来,李宾言建在长江沿岸的宝山所附近。
  淞江和黄浦江合流之后,与长江的交汇处,此地最适合造船,而且往来极其方便。
  松江造船厂已经全面开始建设,但是龙江造船厂还是举步维艰,所以桐油八成都送到了松江府,南衙只留下了两成。
  李贤除了督办龙江造船厂之外,还在督办工匠学院,督办通事堂,这两处都是教化之地,培养船匠、铁匠、通事等文书。
  除此之外,李贤近期手头最大的案子,就是畸零女户的大案。
  李贤和李宾言关于松江府织造局掌管资财的份额产生了分歧。陛下已经朱批,李宾言的三成获胜。
  李贤不是很在意胜负,他更在意畸零女户的安置问题。
  “魏国公,你那个烟云楼是不是该歇业了?即便是不歇业,那些烟花事,是不是可以停了?”李贤正在和魏国公商量着畸零女户的进一步查处。
  一旦开始解救畸零女户,那么很自然的问题,南京城的斜巷子里的明妓暗娼,是不是也要一并解决?
  抓捕了李家耆老的杨翰也在,对于追查戕害畸零女户之事,杨翰作为锦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