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民告退。”许锃再次行礼,离开了聚贤阁。
  许锃离开讲武堂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打小舞刀弄枪,若是有机会,定要送进这讲武堂来。
  进讲武堂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战场立功,第二种是武举考中武举人。
  许锃走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日暮时分。
  一辆车驾停到了讲武堂的正门,一个曼妙的身影下了车驾,向着聚贤阁而去。
  这女子进了聚贤阁后,便摘了帷帽,向着御书房而去。
  “那个赵楷睿和那些耆老都送解刳院了?”朱祁钰放下了笔,看着来人问道。
  “送去了,卢都督亲自送去的。”来人是冉思娘,这个播州来的姑娘,现在依旧在太医院坐班当值。
  朱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也让他们尝尝这人彘何等滋味。”
  “这赵家余孽,居然还想劫囚车,被缇骑们抓了个正着,顺带着平定了一窝很难找的流寇。”
  劫囚车的事儿,是赵家余孽买通了山贼干的,只不过镇江赵氏余孽,完全没有说是要劫缇骑的车队,这一下子就踢到了铁板。
  冉思娘颇为不满的说道:“这几日臣妾听闻,又有人说陛下不修仁政,暴戾成性,连带着太医院也被参了一本,陆子才陆院判和欣可敬欣院判,前几天脸耷拉的,都跟被熨斗熨过一样。”
  “这些个清流,就不能好好看看那帮人做了什么?”
  “若是他们家里的妻儿被做成了人彘,他们不知道该疯成什么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最近清流们又借着许锃这个案子、赵楷睿等人被送入解刳院,痛痛快快的骂了皇帝一顿,给皇帝又扣了一顶亡国之君的帽子,才算是心满意足。
  朱祁钰想起那些个奏疏也是一阵头疼的说道:“正因为他们的妻女不会被这么对待,他们才能站在干岸上,指指点点。”
  “即便是他们再落魄,到私塾的书院里做一个山长,那也是人上人。”
  “倒是你,今天歇的这么早?”
  冉思娘抿了抿嘴唇说道:“臣妾想要个孩子,宫里就臣妾和那个埃莱娜没有子嗣,实在是……有点羡慕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冉思娘靠在了窗栏的位置,她满是笑意的看着她的夫君。
  从播州海龙屯上的那个楼里被送走之后,冉思娘一直在想自己的男人会是何等的模样。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夫君因为种种顾忌,并没有纳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冉思娘最终还是爬上了皇帝的床。
  那个日野富子,梦寐以求的事儿,对于冉思娘来说却很简单,若非她在太医院当值,入泰安宫的时间恐怕会更早一些。
  冉思娘对陛下是有企图心的。
  陛下长得英气,还有手段有办法,做事光明磊落,还是天底下最尊贵的那一个,她当然有企图心。
  “当初陛下看到我第一眼,我就知道,这辈子就是陛下的人了。”冉思娘满是笑意的说道。
  她调暗了一些喷灯的亮度,亮白色的石灰辉光,立刻变成了一种带有些许的明黄色的光。
  稽戾王在正统十三年搞选秀的时候,宫里那位孙太后曾经坚决反对稽戾王纳顺天府密云卫百户史宣的女儿。
  而后这个史宣的女儿拿了点钱回了家,这等天女被刑部侍郎刑部侍郎齐韶看上,请托兵部侍郎徐琦、驸马都尉赵辉说媒,迎娶这位史宣的女儿。
  这稽戾王后来又想起了史宣的女儿,闹得非常的尴尬。
  这个齐韶最后被坐罪诛杀,李宾言当初弹劾驸马都尉赵辉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件事并举,因为这个刑部侍郎齐韶的死,是因为他自己怨杀广众,实属罪有应得。
  但是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从皇帝身边离开的天家女,再想嫁人,根本不可能。
  朱祁钰看着冉思娘,当初在南衙初见,朱祁钰对冉思娘是有一些顾虑的,毕竟从那么远的地方送过来,人家姑娘指不定心里多大怨气。
  他本打算给冉思娘许个人家,后来才发现自己实在是想的少了。
  他不是稽戾王,没人敢在刚刚平定了南衙叛乱,大胜特胜的陛下头上动土。
  时至今日,朱祁钰非常庆幸,冉思娘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善解人意,医术很好。
  “其实不在泰安宫,你也会活的更好。”朱祁钰靠在软篾藤椅上,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冉思娘是个很聪慧的女子,她的医术日益精进,在太医院也是贡献极多,即便是不入泰安宫,冉思娘也会活的很好。
  别的不说,就是冉思娘建在密云卫的蟑螂院,就足够让冉思娘活的异常精彩了。
  金尚书喝过都说好的康复新液,销量极佳,已经慢慢成为了京师百万之家,家中常备的药物之一。
  太医院的陆子才对这大蟑螂汤的评价极高,并且推广到了整个太医院下辖的惠民药局。
  冉思娘还有一手百宝丹,就是三七为主药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
  冉思娘当然知道陛下说的什么,她摘掉了自己的发簪,甩了甩头发,伸出了葱白的手指摇了摇说道:“不不不,那可不见得哦。”
  “这蟑螂汤,是皇庄的产业,陛下猜猜看,若不是皇庄的产业,臣妾现在人在哪里?”
  “财帛动人心啊。”
  “我一个女人,这等赚钱的买卖,不啻于稚子怀千金于闹市之上,反而是祸害。”
  俗话说,卖春的卖不过卖药的,冉思娘这话可不是空口白话,她要是不是皇帝的贵人,不知道要遭多少罪。
  冉思娘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因为面前的男人是她的夫君。
  显然她想让这个男人变成孩子他爹。
  “所以,我得要个孩子,陛下不知道,连婉儿都笑话我呢。”冉思娘颇为无奈的说道:“别的宫嫔都有了孩子,就我一个人没有,我得快点,别等到埃莱娜生了,我这肚子还瘪着。”
  坊间有了些风言风语,冉思娘听到了。
  她整日里抛头露面,还没有子嗣,自然会有各种流言蜚语。
  本来就有人说她南蛮子,不懂礼数,现在除了埃莱娜,就她一个膝下无子,这种风力,自陈婉娘生了孩子之后,越来越多。
  冉思娘慢慢的靠近了朱祁钰,抿着嘴唇说道:“今日可是个好日子。”
  “回宫盥洗一下,盥洗一下!”朱祁钰知道自己今天在劫难逃,赶忙说道。
  这可是御书房,可不能乱来。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依旧起了个大早,在泰安宫内,扎了半个时辰的马步,又耍了几下枪,他有一个金戈铁马的梦,但是现实不允许他这个皇帝以身犯险。
  冉思娘赖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床,才颇为慵懒的喊他的夫君去用早膳。
  “金尚书的病,什么时候?”朱祁钰用过早膳之后,前往御书房之前,略显沉重的问道。
  金濂的病已经硬生生的拖了一年有余,这胃病虽然是好了,可是也就是拖了些时日罢了。
  这些日子,金濂已经不能上朝了,户部事都交给了户部左侍郎张凤,无论张凤能力如何,朱祁钰对他是否满意,都只能是他了。
  冉思娘犹豫了下,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陛下,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朱祁钰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朕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太医院也尽力了。好了,朕今天去看看金尚书。”
  冉思娘这话说的意思是就这几天了。
  金濂是沐阳伯,朱祁钰早就赐给了他,这是大明朝给金濂一生的评价。
  金濂的家庭极为普通,真正的寒门子弟,父母都是普通的百姓。
  宵衣旰食铁砚磨穿,雪窗萤火坐整书编,金濂寒窗苦读,永乐十五年中举人,永乐十六年中进士,为官四十余载,历仕五朝,在宁夏跟着宁阳侯陈懋平定过马匪,和瓦剌人兵戎相见。
  金濂的沐阳伯是军功换来的。
  这个为大明朝奉献所有血和汗的老人,不像胡濙那般会养生,多年奔波,落下了一身的毛病,老胃病虽然已经痊愈,但是已然是天人五衰,各个器官都几近衰竭。
  朱祁钰来到了官邸,见到了金濂。
  风烛残年的老人,半靠在床栏之上,看到陛下走了进来,想要完全坐起来,却是几次尝试都无力坐起。
  “陛下,恕臣失礼,病榻之上,无法行礼了。”
  朱祁钰坐到了金濂面前,摇头说道:“无碍。”
  金濂从床头摸出了一本奏疏,哆哆嗦嗦的递给了皇帝,笑着说道:“陛下,臣写了本奏疏,主要就是各官厂的工匠劳动报酬调整的事儿,臣思来想去,这钱省不得。”
  朱祁钰收起了金濂的奏疏,放到了袖子里,极为认真的说道:“好了,部里的事儿,都交给张凤便是,不要忧心了,养好身体,朕还等着你再跟朕吵架,养好病再说。”
  整个大明朝,现如今只有金濂敢跟皇帝拍桌子,户部和内帑之间,见面就吵架,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常态,朝中的人见怪不怪。
  金濂这个人就是如此,有一说一,当初皇帝要给百官定俸禄,补发景泰四年的俸禄,金濂就硬顶着皇帝,逼着皇帝不能补俸。
  定俸禄是应该的,但是补俸却不应该。
  既往不咎,过往不补,若是陛下补俸,那就得追查所有百官在正统年间的所有过错。
  这就乱了套了。
  “臣这身子,臣清楚,就这些天了。”金濂却是颇为洒脱,表情颇为轻松的说道:“臣官至尚书,得封伯爵,这临到了儿,走的时候,各部尚书、阁老、都察院都得来送臣。”
  “嘿,这是多大面子?臣知足了。”
  “要说遗憾,臣就是觉得临到走了,还是没看到大明钱荒解决之道,意难平啊。”
  理财非濂不可,是当初京官推介金濂从刑部尚书转至户部尚书的理由。
  当时国事风雨飘摇,金濂也是临危受命,和于谦配合缜密,当之无愧的社稷功臣,不负众望。
  金濂接着说道:“臣也是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有些话,若是陛下觉得说的不对,就当是胡言乱语了,这钱荒解决之法,还是得钞法。”
  “臣知道陛下爱民之心切切,这钞法咱大明暂时不合适,但是倭国这些地方用钞法,也可以试着推行一下,看看效果。”
  宝源局归工部所有,宝钞局归户部所有,这印钞的事儿,是户部的职责,可是却被宝源局霸占着,户部也是竭尽所能,可大明的国情,并不适合大肆推行钞法。
  金濂躺在病榻之上,对大明钱荒之事,依旧是念念不忘。
  朱祁钰并不计较金濂和他意见相左,因为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大明更好。
  “朕知道了,朕会在倭国试着推行下钞法,试试看,待到钞法成熟再在大明境内试用,朕心里都有数。”
  对于钞法和钱法,于谦自始至终态度都是,陛下用钞法可行,用钱法亦可行,于少保总是觉得陛下在钞法和钱法之事上,过于谨慎了。
  但是有前车之鉴,陛下愿意慢一点,于谦也没有反对。
  “金尚书,你那个同乡沈翼比之张凤如何?”朱祁钰问起了金濂的身后事。
  沈翼,户部右侍郎,乃是金濂的左膀右臂之一,但是沈翼是金濂的同乡,为了避嫌,金濂并未举荐沈翼接替这户部事,而是推荐了张凤。
  可是这张凤能力实在是让朱祁钰有些担忧。
  金濂认真的想了想摇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