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谦的影子,在朝阳之下,拉的极长极长。
“陛下驾到!”兴安在讲武堂门前阴阳顿挫的唱了一句,然后在车驾下放了个凳子,扶着陛下下了车驾。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站在讲武堂前的两侧缇骑站直了身子,大声的喊道。
甲胄在身,不用行跪拜礼,这是朱祁钰的规矩。
即便是不行跪礼,军卒们还是站的笔直,威风凛凛。
朱祁钰走到了聚贤阁前,看到了于谦,赶忙走了过去。
他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车驾,其实原因很简单,昨天冉思娘为了有身孕,在龙榻之上,实在是有点竭泽而渔。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于谦赶忙见礼。
朱祁钰看了看日头,他今天虽然坐车驾而来,可是这不代表他起得晚了,只能说于谦来的更早。
“安,免礼,进去说吧。”朱祁钰点头走进了聚贤阁。
于谦走进了聚贤阁的御书房,也未曾坐下,而是俯首说道:“陛下,臣斗胆,江渊不可不罚。”
兴安擦拭着摆钟,摇头晃脑,颇为轻松的调试着几个机械钟表,他听到于谦说话,立刻变得面如土灰,他猛地打了个激灵,吓了一个哆嗦,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手中的机械表。
江渊已经不重要了。
于少保和陛下政见向左,才是兴安打这个哆嗦的主要原因。
一旦于少保和陛下起了冲突,这对大明而言,就是天塌了的大事,这才是兴安惊恐的原因。
金濂薨逝,大明痛失重臣,这要是陛下和于少保起了矛盾,无论谁胜谁负,对大明而言,都是惨败。
很明显,大明皇帝和于少保关于是否处罚江渊意见相左。
陛下和于少保都是很有主见的人,若是针锋相对,怕是要出大事。
“哦?”朱祁钰面色一凝,满脸的笑意立刻止住,示意于少保坐下说话,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为什么江渊不得不罚,说说理由。”
“私下奏对,但说无妨。”
兴安暗地里松了口气,放下了心中那些担忧,陛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并不是外界传言的那般,刚愎自用,对于于谦的意见,陛下还是很尊重的。
于谦心里也放下了一颗石头,这也就是当今陛下,换成了稽戾王,他不会这么直挺挺的跑到陛下面前说:陛下啊,你做得不对,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
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有十足的默契,喜欢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说,而不是像言情剧一样,不解释的误会拖拖拉拉几十集。
于谦言简意赅的说道:“陛下乃是天子,掌赏罚,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赏罚分明,此乃陛下掌公器之首务,江渊收受贿赂在先,这是有错,陛下不知还好,既然已经知晓,就该处罚。”
朱祁钰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起了金濂走的时候那番话,天下之主,职责到底是什么呢?
金濂说的正道和于谦现在说的赏罚,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于谦的意思很明确,现在不处罚江渊,就如同当初稽戾王授意让江渊受贿一个性质,都属于赏罚不分。
这就是陛下亲自下场,和朝臣们狗斗起来,那不是陛下的战场。
陛下是裁判,不是选手。
“朕已经罚过了,稽戾王已经死了。”朱祁钰忽然开口说道。
“啊?”于谦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睛,眉头紧蹙,陛下的思路,转的太快,于谦有点跟不上趟儿。
不过陛下的这个说法,好像也很有道理,此事的确是因为稽戾王而起,也应该因为稽戾王身死而终。
朱祁钰笑着说道:“于少保你看,江渊受贿案,是不是稽戾王授意王振所做?王振被锤杀,稽戾王被朕斩于太庙。”
“江渊的确是收了这笔钱,可是这笔钱一分钱也没有落到江渊的口袋里,他就是想做官罢了。”
“这主谋已经伏诛了。”
稽戾王这一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贡献,稽戾王就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
于谦喝了口茶,这口舌之争,一上来,他居然就落入了下风。
“江渊乃是从犯,有错不罚,赏罚不明,不足以服众,陛下。”于谦接着说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一旦都察院的风宪言官得知,江渊到时候,更是进退两难。”
朱祁钰一愣:“于少保的意思是,朕现在罚了江渊,反而是在保护他?”
“然也。”于谦赶忙解释道:“有的时候,处罚也是一种保护。”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有理。”
江渊这个事儿,一旦被风宪言官得知,那罪名就小不了,风宪言官这帮清流,最擅长的就是没事找事,小事变大,扩大化,可是清流们最擅长的本事。
再加上为尊者讳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到时候江渊要遭大罪。
警惕扩大化,是朱祁钰这个皇帝的职责之一。
“那有劳于少保写封奏疏弹劾江渊受贿一案,把这件事主动捅出去吧。”朱祁钰想了想说道:“江渊官降一级,任兵部左侍郎继续掌兵部事,将功补过。”
“让胡尚书找江渊谈一谈,把事情说清楚,江渊这个人哪哪都好,就是有点记仇,别让他怀恨在心,项文渊之事在前,朕可不想江渊步了项文渊的后尘。”
江渊很能干,就是有点钻牛角尖,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兵部尚书,就这么被降职,江渊一旦走入了死胡同,谁都救不了他。
兴安和一个小黄门交头接耳了一番,才俯首说道:“陛下,胡尚书在阁外候着,请求觐见。”
说胡濙,胡濙就到了。
“参见陛下。”胡濙看到了于谦点头示意,而后将事情详细了解清楚之后,笑着说道:“此事不难,交给臣便是。”
“胡尚书办事,朕一向很放心。”朱祁钰总是把这种做思想工作的事儿交给胡濙,而且每次胡濙都会做的很完美,不让陛下忧心。
朱祁钰一旦打出了胡濙这张牌,这件事基本上就尘埃落定,翻不出多少风浪来了。
洗地极为专业的胡尚书,从来没有让朱祁钰失望过。
胡濙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李燧也应该申斥一番,这次南衙事儿,他差点就着了道,即便是行无差池,也应该让李燧长点心眼。”
“最主要的是,得堵住风宪言官的嘴,这件事现在不处罚,日后李燧登堂入室,这就是他的痛脚。”
“陛下对李燧有回护之意,申斥的措辞,就应该更加的严厉。”
胡濙今天也是来进谏的,他和于谦要办的事儿大同小异,劝谏陛下处罚。
维护礼法是胡濙的本职工作。
具体来说,陛下对李燧有回护之意,调查李燧的事儿,是天子缇骑亲自做的,李燧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他没有警惕之心。
赏罚,自然是礼法的一部分。
陛下对李燧太过于回护了,这对李燧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
“李燧远在江南,朕怕他日后做事反而是畏首畏尾,失去了做事的锋利,朕以为还是等李燧回京述职的时候,在当面训诫妥当。”朱祁钰却不是很认同胡濙的说法。
江南太远了,若是因为这件事,李燧泯然众人矣,不符合朱祁钰的心理预期。
朱祁钰对李燧是有期待的,期待他成为大明一把锋利的剑,不畏强权,只为正义的那把剑。
虽然这一路上,李燧会走的很艰难,但是相信有他这个皇帝的回护,李燧可以走下去。
胡濙满是笑意的说道:“陛下,李燧做事不锋利,那还是李燧吗?陛下多虑了,他不会因为这件事消沉下去。”
“倒是有一件事,臣以为得快点做出决定了,李燧这三番五次都是因为这婚配出了事,不若给他寻个良家赐婚吧。”
“赐婚?”朱祁钰一愣。
胡濙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废公,非朕之所欲也
兴安担心于谦和陛下因为江渊的问题产生冲突,不是没有理由的。
当初太宗文皇帝要北伐,夏元吉激烈反对,并且和太宗文皇帝因为粮饷的问题,产生了冲突,最后以夏元吉被抓进了诏狱,以文皇帝完胜而告终。
户部尚书夏元吉反对的理由,不是心疼那点粮饷,该打仗的时候,夏元吉六年造了三十万辆武刚车,让文皇帝放心北伐。
夏元吉反对太宗文皇帝亲征,是因为那时候太宗文皇帝的身体,已经撑不起再次亲征北伐了。
果然和夏元吉的预料一样,文皇帝在北伐的路上龙驭上宾,临到走的时候,文皇帝还在感慨,夏元吉爱我。
所以,皇帝和肱骨之臣会发生冲突,这在大明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
兴安害怕发生这种冲突,无论是于谦被罢黜,还是于谦和陛下出现间隙,都不是兴安想要看到的结果。
连兴安都明白的道理,于谦能不明白吗?
于谦一大早在聚贤阁等候,其实就是上谏,陛下听,那自然是皆大欢喜,陛下不听,一意孤行,于谦也不会因为一个江渊是否被处罚和皇帝发生冲突。
因为江渊不值当。
“赐婚的事儿,就有劳胡尚书了,李燧这婚配之事,都快成他的心魔了,这次是镇江赵氏,下次呢?还是把他这个弱点给他堵上好了。”朱祁钰赞成了胡濙赐婚提议。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这怎么就是英明了?”朱祁钰却对赐婚有些心里抵触。
做媒这种事,家宅安宁,是人家经营有方,举案齐眉;家宅不宁,是媒人没说好媒。
这也就是朱祁钰对李燧有期望,才愿意受这个忙,否则他的性格,决计不会掺这个闲。
胡濙立刻说道:“人心经不起考验,这是陛下教给臣的道理。”
“这次是镇江赵氏,李燧勉强经受住了考验,那下次呢?”
“陛下不打算考验人心,自然是英明。”
朱祁钰、于谦、兴安都看着胡濙,朱祁钰也就是随口一说,这胡濙居然也能圆的有理有据?!
这就是四十年份的礼部尚书的能力吗?
胡濙是礼部尚书,他会对自己说的每句话负责,既然说陛下英明,那陛下就是真的英明。
“咳咳,李燧赐婚之事,应当找个门当户对的人。”朱祁钰对赐婚之事,做出了指示。
门当户对,才能天造地设,才能婚姻和睦。
门当是门前放的石墩或者石鼓,而户对是门楣上的砖雕、木雕,三品以下有两对,三品有四对,二品有六对,一品有八对,只有皇帝才有九对。
比如李宾言的家宅就有四对户对,江渊门前有六对,于谦、胡濙、金濂、石亨等都有八対,泰安宫有九对。
江渊被降职,就得把自己家的六对户对,拆成四对,还得他亲自动手拆。
降职,绝对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么简单,离开了兵部尚书的那个位置,多少人会为了那个位置杀红眼。
朱祁钰对江渊进行降职,对李燧进行了严辞申斥,又对李燧进行了赐婚,算是将这些日子的事儿,做了一个了结。
于谦说的有道理,处罚也是保护,防止有人借机扩大罪名和打击范围。
朱祁钰拿出了一封奏疏递给了两人说道:“四川来的劄子,练纲在四川九死一生,倒是把他逼得不得不为,戥头案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送解刳院的就有四人,他们知情不报,里通番夷。”
练纲把四川这颗雷彻底点爆了,四川和川藏接壤,本身川藏地区就有许多未曾开怀的苗民,而四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