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忠本来以为兴安在钓鱼,可是他看着看着,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兴安哈哈大笑起来,演的太像了,把自己人都给骗了。
  “别笑了。”卢忠略有些恼怒的说道,他全然明白了,兴安这个时候能笑出来,显然是问心无愧。
  兴安还是那个兴安,他还是那个陛下让他清宫,都不肯碰宫禁腰牌的兴安。
  要拿钱,在天牢里拿钱,那不是嫌活的太麻烦,找死吗?
  兴安就像是钓鱼佬钓到了巨物之后,又收获了一条鲢鳙一样笑容满面,他止不住的笑着说道:“这字据,咱家拿去给陛下,至于广宁伯街的事儿,就交给卢都督了。”
  “这张凤也是,从头到尾,都是自以为是,总是他觉得。”
  “户部尚书的职位如此,看待金尚书如此,看到咱家兴安亦是如此。”
  “卢都督认为这事儿,陛下会把张凤送解刳院吗?”
  卢忠却摇了摇头说道:“这得看他到底怎么弄了这么一大笔银子,要是只是贪腐,估计陛下会把他扔进石景厂的窑井劳役赎罪。”
  “若是背着大案子,估计也就是斩首。”
  “他想进解刳院,没点特殊的事儿,哪怕是想去也不能。”
  解刳院让凌迟处死变成了一种仁政,想去解刳院坐雅座,那得做出杰出贡献,得犯点等同谋反的大罪。
  只是贪腐,估计是石景厂煤井司苦役的多。
  “唉,都说陛下酷暴,咱家咋觉得陛下太过于仁慈了呢?”兴安连连摇头,他时常听陛下和于少保讨论国家之制,自然知道陛下是不愿失道天下。
  可是这种渣滓,去石景厂太便宜他了。
  “走了。”兴安一甩手,离开了天牢,本来打算欣赏下张凤如丧考妣的模样,结果却满载而归。
  卢忠作为缇骑的左都督,其实办这个案子,可以稍微做些手脚,比如什么私藏弓弩甲胄,比如向塞外贩售钢箭火羽。
  泼脏水,他们缇骑本应该最擅长。
  但是卢忠却没有这么做,因为陛下不让,他按照案件的本来面目,查的一清二楚。
  次日的清晨,王翱刚到吏部坐班,这腚还没坐到软篾藤椅上,就被王直给叫了过去。
  “王侍郎,这是张凤的案子,三司会审,咱们吏部也要去,事涉贪腐大案,你本来的职责。”王直廷议回来,拿着一本案卷,递给了王翱。
  王直还是把案子交给了王翱,这是他选的人,他只希望自己死后,不会被王翱这般报复。
  王翱认真的看起了卷宗,越看越是惊骇,平素简朴的张凤居然是个贪官?
  对于王翱而言,这是大功一件,办好了差事,他做这个吏部天官绝对没人说他是幸进了。
  “王侍郎,我今天跟陛下递了致仕的奏疏,人老了,不能老占着这坑儿,得给年轻人机会,做完这件事,你就全揽吏部诸事吧。”王直喝了口茶,看王翱看完了案卷,才开口说道。
  人贵有自知之明。
  当年京师之战的时候,王直作为百官之首,知道自己处理不了京师之战的危急,一句百王直不如一于谦,就把这百官之首的位置让了出去。
  王直这番话是真心的,他发现王翱锋芒毕露,既然已经能够独揽部事,他也懒得再赖下去了,他身体也不太好,临到了,歇几年便是了。
  不恋权,也是王直一直以来的特点。
  “王尚书,这,弟子愚钝,还有许多事儿,不明就里,若是尚书致仕,弟子迷茫之时,如何抉择?”王翱当然不是怕,他只是觉得有点突然。
  京师为官和地方为官,天差地别,王直在王翱进京之后,一直耳提面命,絮絮叨叨的教了王翱不少事儿。
  王翱私下里以弟子礼奉,也是应有之意,毕竟是天地君师亲的大明。
  王直笑着说道:“陛下给了我太子少师之位,让我到泰安宫教皇嗣读书识字,我不离开京师,离开京师也回不去啊。”
  “除了这京师之地,连一席安寝之地都没有。”
  “好了,若是有事,寻我就是。”
  王直背叛了他的宗族,他不能落叶归根,死了也只能埋到金山陵园里去。
  朱祁钰给了王直一个太子少师的职位,就是让王直颐养天年,而且还有讲筵学士,每日还是能够见到陛下的。
  若是王翱出了问题,王直也可以随时起用,替王翱收拾烂摊子。
  这算是朱祁钰为大明朝政治稳定,尝试的离退休老干部制度,王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个人。
  王翱终于放松了下来,这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人兜底兴风作浪。
  王翱拿着卷宗,气势汹汹的去了天牢。
  “张凤,你落到我手里了!”王翱看着张凤,咬牙切齿的说道,恨不得把张凤给撕了。
  张凤还做着兴安给他游说的春秋大梦,把自己个当户部侍郎,他嗤笑一声说道:“王侍郎,咱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这是何故?”
  王翱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的巡抚,对在京为官,那都是靠着王直教导。
  张凤做的事儿,直接让王翱和王直之间的师生之谊断的干干净净,王翱怎么能不气!
  “说说广宁伯街福祥瑞茶行的事儿吧。”王翱也不跟张凤扯皮,直接打开了案卷,开始闻讯。
  张凤听到福祥瑞茶行几个字,就知道事情已经完全败露,他不敢置信的自言自语的说道:“难道那阉贼,嫌钱少不成?”
  “兴安连陆子才一两的金元宝都不敢拿,敢拿你这五十万两?”王翱却是知道陆子才一两金元宝变十两的故事,王直讲给他听的。
  这件事极为机密,也就朝里的明公知道,张凤……并不清楚,因为金濂没告诉过他。
  张凤眼睛瞪圆,哀嚎一声,瘫坐在地上以头抢地的喊道:“吾命休矣。”
  清晨的阳光洒在了讲武堂的点将台和校场之上,也透过了窗栏,洒在了聚贤阁的御书房内。
  朱祁钰、于谦和胡濙三人都在御书房内。
  “这沐阳伯临到了,终究是看走了眼。”朱祁钰将案卷让于谦和胡濙都看过了。
  沈翼想要贪的是五百两银子,张凤上下其手,折腾了近七十万两家底。
  于谦却摇头说道:“不是金尚书看走了眼,是这张凤太能藏了。”
  “张凤这些钱,多数都是正统年间弄到手的,自京师之战后,张凤就不敢伸手了。”
  胡濙附和的说道:“臣也没想到啊,这张凤,是挺能藏的。”
  金濂在正统年间一直是刑部尚书,直到正统十四年才开始理财,对张凤的全面认知,是从正统十四年开始。
  贪了这么多银子,张凤那真的是一分钱,都不敢花。
  别说金濂,就是于谦、胡濙、王直、王翱等一众,也是犯迷糊。
  这贪这么多,也不花销,不奢靡,图个啥?
  躺在银子上睡觉,不硌得慌?
  “那倒也是。”朱祁钰放下了案卷说道:“于少保还是执意要去燕山?”
  于谦请旨前往燕山,给武清侯总督军务,朱祁钰比较担心于谦的身体,就没准,但是这是第三次提起了,朱祁钰也不得不慎重一些。
  “陛下,臣总是觉得这估计要打仗,还是去看看比较放心。”大军拔营去燕山剿匪之后,于谦一直有些担心,索性直接到前线去看看,省的挂念了。
  “那行,什么时候走?”朱祁钰批了于谦的奏疏,开口问道。
  于谦俯首说道:“今天。”
  于谦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既然要去,就立刻马上出发。
  “朕派五百缇骑给你。”朱祁钰想了想说道:“护你安全。”
  “即便是大明惨败,于少保在,朕亦无忧。”
  于谦是朱祁钰竖起来的龙旗大纛,只要于谦还在,大明就能承受战败的结果。
  于谦不停的眨着眼,陛下这料敌从宽,难不成是本能?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错,步步错
  于谦希望前往燕山和开平卫的目的,并不是不信任大明的武清侯石亨。
  石亨早就不是那个在河套,在大同府四处劫掠的将领了。
  正统十四年至今,七年的时间,于谦和石亨当年生死之敌,于谦一次没有弹劾过石亨,就是这个原因。
  石亨成长了。
  若是石亨犯错,以于谦的性子,决计不会放过石亨。
  于谦至今不知道石亨改变的具体原因,他不知道,当年陛下曾经给石亨许下了一个国公的梦,而且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它。
  说到了,做到了,石亨自始至终都知道,陛下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于谦去开平卫,目的是为了组织调度各方将领之间的矛盾。
  在大同府的广宁伯刘安,就是那个在西城有一条广宁伯街的刘安,稽戾王当初用一个世侯,差点怨杀的刘安。
  镇守辽东的辽东总兵官的宁远伯范广,都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在河套之战后,范广因牵制鞑靼人不能和瓦剌人形成合力,因功封为了世爵宁远伯。
  这是当初杨洪和陛下讨论河套之战功劳的时候,杨洪为范广请功,而陛下早就准备好了宁远伯的印绶。(285章)
  将领之间特别容易斗牛别劲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都不服谁,这一旦别劲儿拧巴起来,那是那么容易和缓的?
  这种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抢功冒进的事儿,于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于谦前往燕山前线的目的,就是调节各个将领之前的矛盾。
  总体来说,于谦要减少大明内部不团结导致的胜负天平倾斜的问题,让大明的胜算更高一些。
  不给鞑靼人任何一丝一毫的机会。
  “塞外沙尘大,于少保的身体,朕颇为忧虑,此行还是务必带好口罩。”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拿出了一叠口罩,这也是老道具了。
  当年京师之战后,于谦去巡视边方,朱祁钰就送过这些。
  于谦郑重的结过了口罩,笑着说道:“陛下,臣是大明的文安侯,也曾在西直门外、德胜门外,几次亲履兵锋,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的书生。”
  胡濙除了礼部尚书之外,还是个很不错的医倌,大明有句话叫《预防卫生与简易方》不可不读。
  陈福寅在琉球,已经用到了琉球地方,相当的好用。
  胡濙看着中气十足的于谦,就知道于谦此言非虚。
  之前于谦病到迷走神经痛,那是忧思过甚,心力消耗的缘故,这自从陛下登基之后,于谦是痰疾也好了,吃嘛嘛香,睡得踏实,也才五十多岁,还能舞刀弄枪。
  朱祁钰沉吟了片刻,目露思索,但是他还是没把话说出口。
  朱祁钰不想让于谦去燕山前线,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石亨当年的那句,若于谦再至大同,我必杀之的话。
  石亨是个武夫,说话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之前大明国事飘摇,石亨没拿到世侯的时候,自然不敢胡乱发难。
  现在呢?
  于谦露出了一个笑容,他摇头说道:“陛下,石亨又不是小孩子了,他是大明的武清侯,大明京营的总兵官,陛下的左膀右臂的肱骨之臣,他不会不知轻重的。”
  于谦和石亨也有小秘密,当年官山议事台,于谦和石亨就已经解决了当年的问题,于谦一个文臣,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不动火铳,于谦不是石亨对手。
  当年于谦就知道了,石亨不是那个马背上的莽夫了,早就从一个将领成长为了一个帅才。
  就是摒弃了石亨的个人成长,和朱祁钰派给于谦的五百缇骑护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