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于谦就知道了,石亨不是那个马背上的莽夫了,早就从一个将领成长为了一个帅才。
  就是摒弃了石亨的个人成长,和朱祁钰派给于谦的五百缇骑护卫。
  站在最功利的角度,石亨杀了于谦,武清侯能变成武清公吗?显然不能,甚至连世侯都得给他褫了。
  但是打赢鞑靼人,为陛下在鞑靼的收网扎进口袋可以成为国公。
  陛下不是不知道,陛下只是料敌从宽,把事情往最坏了想,当年陛下南下平叛,居然弄了一套天下攻明的兵推棋盘,可见陛下对戎政之慎重。
  陛下对戎政、对民生之事,从来都是慎之又慎。
  朱祁钰放下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担忧,他坐直了身子说道:“于少保,胡少师,这个张凤,如何处置?”
  张凤贪腐钜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那么在严打的现在,张凤这个差点成为六部尚书的大明明公,如何处理,还是要问问两位臣工的意见。
  于谦想了想说道:“还是得看张凤在景泰元年后,是不是继续贪腐,若是没有,臣以为送石景厂就是了。”
  “这是基于目前的查补,若是没有其他事的前提下。”
  自正统十四年,大明陷入了亡国之祸之后,陛下在思辨,大明也在思辨。
  就正统年间的那种风气,贪腐只是多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陛下要是一怒之下把张凤的脑袋给剁了,这京官是不是都要挨个查个底掉?
  于谦不认为那么做有利于大明,当时的朝局就是如此,大明朝不是人人都是他于谦,不是人人都是王文。
  胡濙本来不太想表态,师爷们,喜欢装糊涂,但是陛下既然问了,胡濙想了想说道:“陛下,当年金尚书还在的时候,极力反对陛下补俸曾说过,既往不咎,过往不补。”
  “臣也赞同于少保的意见。”
  “就现有的证据下,罪不至死。”
  这张凤的罪名是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收了钱,为一些人大开方便之门,比如类似于灾逋改折的事儿上弄钱。
  确切的说,偷了大明的国帑。
  朱祁钰是想要往死刑上办,他不死,朱祁钰气儿不顺,可是的确若是按照大明律,也就是个革罢流放,或者去石景厂服苦役。
  就张凤这正三品大员的人脉,到了石景厂,那也是去当大爷,石景厂的工匠,真的不敢指派张凤真的做苦工。
  这是个士农工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大明时代,张凤的人脉而言,他只要出了诏狱,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
  朱祁钰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是决计不会让卢忠给张凤泼脏水的,那是授人以柄,那是皇帝自己折自己的刀。
  他一个张凤也配让朱祁钰把卢忠兑出去?
  当年卢忠想要德胜门外阵杀稽戾王,用自己的命兑稽戾王的命,朱祁钰都不舍得,他一个张凤也配?
  “容朕缓思。”朱祁钰作为皇帝,权力是无限的。
  他在司法之上,有非刑之正的特权,他可以动用非刑之正,把张凤给杀了。
  左右不过是几句暴烈的骂名罢了。
  朱祁钰在乎这个?
  于谦和胡濙对视了一眼,知道陛下还是想杀他,眼下大明正在禁奢尚俭,反腐抓贪,陛下想立个典型,无论是谁,都逃不过。
  朱祁钰并没有立刻表态,卢忠还在查补,时间至少还有六个月的缓冲期,他要想明白自己非刑之正杀掉张凤,要付出什么,又能换来什么,如何做对大明更加有力。
  至于他个人,他已经是亡国之君了,不在乎虚名。
  简单来说,张凤上称了。
  卢忠先带着张凤去了一趟解刳院,卢忠没进去,就在东江米巷的解刳院正门等着,直到张凤横着抬出来之后,卢忠才开始审讯。
  卢忠拿着自己手中的文牍开口念道:“张凤,洪武三十年出生安平,少有贤明,七岁能诗,十二岁闻达于乡野。”
  “宣德元年中举,宣德二年接连考中进士,位居二甲第十三位,宣德二年授刑部清吏司主事,当年江西民乱,任参赞军事,前往平叛。”
  “江西十二官、七十二吏,由你弹劾,斩于监斩台。”
  这是张凤出仕的时候的风采,卢忠能想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张凤,在油灯之下,奋笔疾书,痛陈江西官场腐败。
  将民乱的责任,按在江西诸多官员的头上,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儿。
  “别说了,别说了。”张凤抿着嘴唇,连连摆手的说道。
  当年他位卑却持节守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他在江西回来之后,就娶了现在的正妻,这些年,他的家庭并不和睦,因为他的妻子,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张凤的身影了。
  卢忠却继续说道:“宣德年间,先帝斋宫亲自出题,用人何以得其方?”
  “张凤你当时的回答是什么还记得吗?你忘记了没关系,陛下的古今通集库都记着呢。你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正。”
  “先帝大悦,命大学士杨溥评断,得美誉,王直率你和江渊、萨琦等人入秘书省读书,自此平步青云。”
  王翱主持张凤案,他放下了题本,大声的说道:“张凤!”
  “正!”
  “你说的!”
  “别说了,别说了。”张凤的脸色已经不是用差去形容了,他当年越是光耀,现在就越是显得他活成了个笑话。
  “正统三年,张凤,你深受皇恩,升为了刑部右侍郎,从主事正六品,连跳六级做了正三品的侍郎?”王翱怒其不争的拿起了题本,眉头紧蹙的问道。
  卢忠看了看,如此升迁,其中必然有点问题,他喝了口水说道:“说说这段吧。”
  “一步错,步步错。”张凤坐直了身子说道:“是我自己走错了,怪不得旁人。”
  “这次的升迁是有问题的,正统三年,稽戾王尚幼,主少国疑,杨士奇主政。”
  “我……走错了。”
  张凤并没有把自己走错路的事儿,归咎到别人的头上,而是怪自己没有守住底线。
  “详细说说。”卢忠敏锐察觉到张凤的心理防线已经全被击垮,现在问什么,就说什么。
  “当初我在秘书省读书,任刑部主事,这一读就是九年的时间,宣德十年,先帝龙驭上宾,臣子惶惶。”
  “宣德十年六月十七日,那天下着大雨,忽然有人敲门,让我去赴宴,我就去了燕兴楼。”
  王翱立刻追问道:“当时设宴的人是谁?”
  “杨士奇。”张凤咬着嘴唇说道:“当时我就不该去的。”
  王翱和杨士奇之间有摩擦,王翱因此在地方履任二十五载,他记得这件事,但是这是在办案,他一拍桌子说道:“交代你自己的问题,不要胡乱攀咬。”
  张凤却摇头说道:“当时王直也在,王侍郎可以回去问问王尚书这事的真伪,当时赴宴之人极多,不难询问。”
  王翱面色巨变猛地站了起来,拍着桌子说道:“你说谁?!”
  张凤看着王翱的模样,就知道此时的王翱,不比他好受多少,他继续说道:“你的师父,大明吏部天官,王直,王尚书。”
  “我觉得我说的足够明确了。”
  “宣德十年六月十七日,杨士奇的轿撵到底接了多少人?”
  “当时杨士奇大怒,因为他请了胡濙,但是胡尚书却没去,让杨士奇大为光火。”
  卢忠按下了有点破防的王翱。
  王翱突然明白了,他的师父王直为何要跟他划清界限,为何要突然致仕,为何要突然做那些事。
  这不是张凤在胡乱攀咬,张凤以为自己要入解刳院的雅座了。
  卢忠示意文书把张凤的话一个字一个字记录好,才开口问道:“赴宴之后呢,你在宴会上做了什么,为何要说从这里开始走错了呢?”
  张凤颓然的说道:“当时我的妻子怀有身孕,又喝了一点酒,当时很热闹,喝完酒之后,我就被分配到一个房间里,那里有个俏娘子等着。”
  “是我没管好自己,不怪旁人,当时赴宴之人,有不少到了就走,半途就走,散宴没留下走的,我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走的。”
  “当时我已经在秘书省读了九年的书,宣德十年那时候,主少国疑,我为了升官,就走了歪路。”
  “一步错,步步错,时至今日,自尝恶果,怪不得旁人。”
  “我从来没有怨恨杨士奇的意思。”张凤似乎很坦然的说道。
  卢忠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若是不怨恨他,你为何不称呼杨士奇为杨少师,而是直呼其名呢?”
  “你们读书人不是最讲究这个吗?”
  张凤猛地瞪大了眼睛,卢忠的的眼睛真的很毒,他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他其实一直在怪杨士奇当年把他引上了邪路。
  对于张凤而言,邪路走的其实很闹心,若是不闹心,他也不会选择在景泰年间收手。


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
  卢忠看了眼书吏,他将张凤的话一字一句的记录了下来,卢忠将会对他的每一句话都进行查补,然后在进行多次提审。
  不过卢忠知道,张凤撒谎的可能性很低,他现在并不求自己活着,只求陛下不会祸及他的家人。
  “那天都有谁去赴宴,谁留到了最后?”卢忠再次开口问道。
  张凤想了许久说道:“赴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时稽戾王尚幼,谁敢不去,谁又能不去,但是留到最后的人,现在还在朝堂的,并没有几个。”
  “我会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然后交给缇骑。”
  卢忠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问道:“杨士奇做这个局,目的是什么?”
  “我的问题是,在宴会上,他到底要做什么?”
  张凤嗤笑了一声,扬起了头,看着卢忠笑着说道:“他想做的事太多了,具体到每件事,我可以挨个讲。”
  “那次设宴,他什么都没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留到最后,就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不过臣子最终也只是臣子,正统九年之后,杨士奇就被王振、王骥等人给斗倒了,落了个晚节不保的下场,连儿子都差点死了。”
  卢忠有些玩味的问道:“那景泰年间,就没有这样的宴席了吗?”
  张凤笑了出来,摇头说道:“能开这种宴的,在景泰年间,只有于少保可以宴请,你觉得于少保会做这样的事儿吗?”
  “我说于少保也做了宴请的事儿,你信吗?”
  卢忠确信的说道:“我不信。”
  “我也不信。”张凤的脸色颇为轻松的说道:“能办这种事的只有类似于夏元吉,杨士奇、于谦这类的执牛耳者。”
  “于少保不会宴请,胡濙倒也可以,但是不会有人去。”
  “大明得于少保乃是大明之幸事,大明有陛下,知人善用,更是天大的幸事。”
  卢忠看着什么都清楚的张凤,嘲弄的说道:“你倒是什么都知道,就是不做正事。”
  张凤反而答道:“其实,你不知道,走邪路,一点都不比走大道轻松。”
  “那小路哪有大路走的轻松?”
  对于张凤而言,邪路走的其实很闹心,若是不闹心,他也不会选择在景泰年间收手了。
  “不贪不腐的,其实我的日子更好一些,至少我媳妇对我有个笑脸,而不是过往满是嫌弃。”张凤的两行浊泪流下。
  他的妻子当初嫁给他,他也就是个正六品的主事,位卑言轻,但是他妻子对他的持正守节颇为欣赏,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