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赶到吐鲁番的牧民不服气的说:青草和清泉是一对天生的夫妻,只要找到青草,就能找到清泉。”
  “聪明的牧人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每隔几十步开凿一眼竖井,再以竖井作为出口,掏挖地下暗渠,使竖井、暗渠连通一体,形成长长的流水,一直流到吐鲁番低处,露头地面。”
  “如此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最终凿出了坎儿井,给火州、吐鲁番带去了春光美景和果实满园。”
  于谦耐心的听完了也密力火者的故事,这种故事像极了愚公移山这类的寓言故事。
  坎儿井,是西域一种特别典型的地下水利工程。
  在西域日照强烈、戈壁沙滩蓄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将雨水、雪水、河水引入地下,通过竖井、暗渠、明渠、错现等等手段保证用水,将沙漠变成绿洲。
  于谦笑着说道:“我知道坎儿井。”
  “现在有一位名叫尼古劳兹的罗马使者盘亘大明,这位使者精通西域诸国的语言,我朝礼部尚书胡濙和尼古劳兹曾经争论过出现在西域的坎儿井,究竟来源于西域,还是来源于中原王朝。”
  这场争论,在于谦看来,没有什么必要。
  如果大明占领了西域,哪怕说坎儿井是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梦中得到真武大帝的天启,也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毕竟真武大帝被明太宗文皇帝加封过后,已经成为了盘古唯二子嗣,曾经化身伏羲的存在。
  “那争论的结果呢?”也密力火者有些好奇的问道。
  于谦笑着说道:“这场争论之中,尼古劳兹认为波斯语中有karez这个字词,但是胡尚书立刻拿出了史料,证明早在秦穆公时,就有记载穿井,而穿井在关中又被称为坎儿井。”
  “《史记·大宛列传》亦有记载,西域坎儿井,来自于秦人。”
  跟大明比历史厚度和源远流长,是尼古劳兹本人的不自量力。
  大明有的是史料,有的是实证,来证明坎儿井来自关中地区。
  在于谦看来,这就是个话语权的问题,只要大明强横,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大明不够强横,说破天了,西域人不认可,罗马不认可,大明也无可奈何。
  大明足够强横,把火铳塞到这些人的嘴里,他们就会点头认同了。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在这件事上较真,也不过是证明西域自古以来属于中原王朝罢了,一如胡濙考证万王之王的称号,被波斯王子送给了唐高宗李治。
  这是一种法统的宣称,是一种大义所在。
  也密力火者面色极为悲苦,带着七分的无奈说道:“在西域,谁得到了坎儿井,谁就是西域的王。”
  “坎儿井被癿加思兰给霸占了,我们无法夺回坎儿井的归属,每年要献上一瓮人胆来换取水源。”
  “一瓮人胆?”于谦眉头紧皱的看着也密力火者,这是他不知道的事儿。
  大明对西域的情报,自永乐之后,就变的七零八碎,尤其是瓦剌做大做强,关西七卫倒戈瓦剌,大明对西域之事,一直是一知半解。
  也密力火者的嘴角抽动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残忍的画面,面色有些苍白的说道:“一瓮千人胆,不敢取明人。”
  一瓮人胆,是一千人的胆,随着大明在西域实力的逐渐恢复,即便是癿加思兰也不敢取大明人的胆,所以才有了一瓮千人胆,不敢取明人的说法。
  于谦眉头紧锁,西域的确是苦,苦不堪言。
  癿加思兰是不是好食人胆,于谦不知道,但是癿加思兰用这种残忍而暴戾的手段,来维持他的威慑力,是显而易见的。
  有的时候,不能怪中原王朝的文人墨客,在著书立传的时候,将六合八荒之地的外番蛮夷写成妖魔鬼怪,一文不值。
  实在是他们有的时候办的那些事儿,的确是不配当个人。
  于谦无不感慨的说道:“西域苦不堪言,苦在天,苦在地,苦在人,苦在无序,苦在无道。”
  “苦在没有大明!”也密力火者接过了话茬,大声的说道。
  在也密力火者看来,这八年来,陕西行都司的变化是让他向往的。
  自从大明新帝登基,大明夺回河套之地后,整个陕西行都司的那种欣欣向荣和秩序,是也密力火者所期盼的。
  这一点埃莱娜公主进入嘉峪关之后的第二印象,秩序就是如此。
  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密力火者说法没错,而且很对,西域缺少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去统治,去梳理,去拯救。
  大汉在西域屯田,大唐在西域设立净塞军与长征健儿的时候,是西域最好的时候。
  于谦同意也密力火者说法,点头说道:“西域的确需要大明,而大明也需要西域。”
  大明为何需要西域?
  在柯潜的奏疏中说的一针见血。
  【故重西域者所以保鞑靼,保鞑靼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西域不固,则蒙部不安,非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引左宗棠《遵旨统筹全局折》。)
  西域的安危直接影响到了大明对鞑靼的王化,而鞑靼切实形成了对大明京师的威胁,而且西域不稳,则蒙古诸部不稳,这是一种地缘政治的考量。
  而另一方面,是地形上,大明若是不取西域,陕西行都司、陕西、靖安、山西边防压力极大,大明需要西域和大漠作为缓冲带,来保证京师的稳定,保证大明的长治久安。
  西域和漠南漠北之间的大漠,是天然的缓冲带,在边防的角度考虑,朝廷也可以节省无数的开支。
  西域需要大明,大明也需要西域。
  讲武堂、聚贤阁内,陛下的堪舆图之上,西域属于四方之地,是大明自古以来的领土,而非六合八荒。
  于谦正襟危坐,看着也密力火者说道:“你此番前来,你所求之事,自然有鸿胪寺卿与你谈,达成盟约,引导面圣,若是背盟,你应当知道会承担什么后果。”
  “我提醒你,阳光普照之地,没有人能够承受陛下的雷霆之怒。”
  大皇帝对也密力火者的投靠始终有些怀疑,若是也密力火者真的做出了对大明不利之事,陛下的雷霆之怒,也密力火者就是逃到天方去,也会被陛下粉身碎骨。
  这是大明的底蕴。
  “恭送于少保。”也密力火者到大明一个多月,别的长进暂时看不到,但是接人待物上,礼节倒是学的有模有样。
  “留步。”
  于谦去了聚贤阁,他刚见了也密力火者,在他看来,大明可以给也密力火者一个伯爵世爵,一如当初文皇帝册封吴允诚恭顺伯。
  于谦赶到的时候,朱祁钰正在看一份刑部和大理寺联袂送来的奏疏,确切的说是死刑三复奏的一本奏疏。
  一个名叫许铎西城恶霸,在正统十二年被缇骑逮捕,因杀人等多项罪名被判了斩监候,斩监候是秋后问斩,本来应该在正统十三年斩首的许铎,正统十三年的春天,“死”在了刑部大牢之中。
  当然,许铎并没有死,而是李代桃僵从刑部大牢中出来了,改名换姓后继续为恶不做,一直到土木堡天变,此人逃亡南衙。
  景泰五年,此人回到了京师,被人认了出来,举报到了顺天府尹,随即被顺天府抓捕归案。
  许铎数罪并罚,处以斩立决,朱祁钰朱批了奏疏,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正统十三年没砍,现在砍也来得及。
  “这个许铎的确是西城恶霸,但他是喜宁的弟弟喜胜的人,所以才能够保住命,所以才敢如此胆大包天!”朱祁钰将奏疏递给了于谦,让于谦看看。
  喜宁,正统年间的太监,京师之战中,喜宁杀紫荆关守将孙祥,引虏骑攻紫荆关,瓦剌大军入关围困京师。
  稽戾王回京,喜宁策马逃跑,袁彬两只脚跑了八十一里,生生把喜宁的马给跑死了,抓住了仓皇逃窜的喜宁。
  喜宁最后的下场是解刳院。
  正统十二年,喜宁的弟弟喜胜带领家奴,侵占了英国公张辅田宅,打死了张辅家人已经怀孕的妻子,稽戾王觉得英国公张辅倚老卖老仗着军功事事说教,对张辅极为不满,稽戾王便偏袒了喜宁和喜宁的弟弟喜胜。
  朱祁钰等于谦耐心看完,才郑重的说道:“这个名为许铎的西城恶霸,告诉朕一个道理。”
  “想要肃清寰宇,反腐抓贪和扫黑除恶,要齐头并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剪除贪官污吏的羽翼,不可能抓到这些蛀虫的把柄;不抓到蛀虫,即便是扫除了黑恶,也会因为保护伞的存在,而一无所获。”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反腐抓贪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扫黑除恶,因为这些黑恶,大多数都是朝廷命官和地方士绅勾结的畸形产物,从黑恶入手去清查,绝大多数都是收获颇丰。
  吏部左侍郎、反腐厅郎中王翱,作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反腐人,在这一方面,鱼获颇丰。
  于谦和皇帝陛下聊了许久的反腐抓贪扫黑除恶才开口说道:“陛下应该给也密力火者取个名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臣于谦,从不说谎!
  于谦将自己和也密力火者谈的内容复述了一遍,顺便讲了几个大明赐名、给官、封爵的先例。
  投靠大明的鞑靼人很多,有普通人也有贵人,普通人中,比如同庆侯火里火真,洪武年间就参加明军,靖难之战中,顺利的封世侯,但是随着淇国公丘福征战塞外,战死爵除,火真的子嗣世袭观海卫千户,吃喝不愁。
  比如夏贵,原名曲伦台,同样是洪武年间投靠大明,在永乐年间曾经一度坐到了从一品的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同知。
  贵人之中,比如吴允诚本是北元平章事,从一品高官,比如金忠,是前元一品亲王恒阳王嫡裔,比如投靠大明的和勇,他的亲爷爷是永乐皇帝朱棣的老对手阿鲁台。
  阿鲁台就是一战杀掉大明一公四侯的北元知院,也是明太宗朱棣大怒亲征的原因之一。
  大明从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仅从二品以上的鞑官,就有三十九人之多。
  赐汉名、给官、封爵也不是大明首创,比如早在汉朝,本来是匈奴休屠部的王太子金日磾,归附汉武帝,被赐姓金,最终成为了汉武帝临终的托孤大臣和霍光并列。
  而唐朝的赐名胡将更是数不胜数,西域的有昭武九姓,最有名的莫过于制造了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
  给也密力火者起名赐汉名、给官、封爵都是给投靠的人一个定心丸。
  不同于云贵川黔的土官,凡是赐汉名赐世爵的鞑官,都居京师,随时听从大明调遣,等同大明世爵,所以不必要担心胡将如同安史之乱那般造反。
  朱祁钰正准备写下名字,疑惑了下说道:“也密力火者有没有提到归附之后,部族所有人的待遇问题?”
  按照洪武年间惯例,投靠的鞑靼人,即便是普通人也会恩赐丝衣一套、棉布十匹、钞一百锭、米三石、牛二只、羊五只、柴五百斤的安置费。
  到了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破北元朝廷,安置费就只剩下钞了。
  到了宣德、正统年间,因为宝钞泛滥贬值,连宝钞都不给了。
  朱祁钰循例,也是不给来附之人任何的安置费的。
  按景泰年间定俸,也密力火者自己的待遇是该俸米十五石、棉、钞、绢等,折银币约为年六十枚银币。
  于谦沉默了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