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安满是笑意,就是陛下让徐有贞回来,徐有贞也不敢啊。
有一个天天盯着他,随时打算砍了他的皇帝在,他敢回去吗?
只有治治水,才能维持生活的样子,要是连治水这点本事都没有了,那离人头落地就不远了。
朱祁钰做了新一轮的人事任免。
“陛下,咱什么时候回京啊?”兴安似乎是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朱祁钰一乐,问道:“谁给你递条子了?皇叔?宗亲?朝臣?”
兴安见瞒不住,笑着说道:“都有,皇后千岁也问了。”
高婕妤不受宠,这是一件让人比较意外的事儿。
按理来说高婕妤普遍比后宫诸妃嫔小了近十岁,正是水灵的时候,男人嘛,都喜欢年轻的,不稀奇。
高婕妤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手谈也堪称国手。
皇帝不宠爱高婕妤,这是事实,时至今日,陛下也多数去冉思娘的房里过夜。
朱祁钰也不是有毛病,而是这个高婕妤实在是优雅,整日里不是弹琴就是谱曲,玩的东西,朱祁钰大抵不会。
朱祁钰是个俗人,他喜欢钓鱼。
襄王问,是因为襄王有点顶不住压力,请求陛下支援;
宗亲武勋们问,自然是希望陛下回京主持公义;
朝臣们问则是陛下离京日久,冬序已经有了缓解,陛下到南衙就是募集善款、推行记账货币、推行农庄法,这些都在稳步进行;
也该回京了。
朱祁钰摇头说道:“再待几个月吧。”
兴安猛地瞪大了眼睛,陛下的行程就安排到了松江府,而且一切按计划进行。
按之前的预计,陛下应该在十月份回京,一路上游山玩水,不耽误回家过年。
可是陛下这一开口就是几个月,显然是还有事要做。
朱祁钰解释道:“江西农庄法的推行受阻,就这件事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凤阳、湖广、两广、浙江、江苏都在看着江西。”
“朕此时回京,姚龙、杨翰是办不下这些江西缙绅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农庄法推行受阻。”
“而且废太子黎宜民回到交趾之后,交趾定然大乱,朕在南衙,也好及时应对不是?”
“今岁就不回京过冬了,让皇叔再挺一挺。”
兴安俯首称是,陛下的决定就是最高意志。
北衙是绝对忠诚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围绕着降袭制展开的政斗,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的将影响,缩小在极小的范围之内,都在等着皇帝回去。
一个小小的交趾,为何陛下如此忧心?
因为郡县安南为交趾,是大明开海之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大明再次伟大的重中之重。
而且,交趾每年超过三百万石的粮食进口到大明,从宏观上将,可以有效平抑大明粮价。从地方上讲,交趾的粮食是大明松江府粮食的主要来源。
松江府种棉花不种粮食,而且工坊遍地,几乎不产粮食,如果交趾大乱影响到了松江府的粮食供应,那些个早就磨刀霍霍的缙绅们,会直接把松江府粮价抬到天上去。
“那就只能让襄王殿下再撑一撑了。”兴安倒是没有反对。
襄王还能撑得住吗?
人不逼一逼,是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的。
大明皇帝的圣旨,在官道驿路上飞驰着奔向了九江府,而杨翰提前收到了消息,鸽路比官道驿路要快很多很多。
杨翰收到了消息之后,就找来了姚龙宣旨。
鸽路来的圣旨并未加印,就是个提前通气儿,也并没有加黄锦,就是一张很单薄的纸张。
姚龙也见怪不怪了,陛下尚节俭,就是通过官道驿路来的圣旨也没有。
但凡是不是恩封需要传家的圣旨,陛下都不用黄锦,因为一丈黄锦至少要三百银币,能修三里路了。
姚龙犹豫了下说道:“杨指挥啊,趁着圣旨还没到的时候,还是我去和白鹿洞书院好好谈谈,只要白鹿洞书院肯让了,自然就没事了。”
姚龙的性情,典型的折中性格,他是愿意谈的,不要将事情撕破了脸,弄的大家都难堪。
陛下不是不允许发财,更不是要让宗族们断根绝种,就只是不想让缙绅们再收租,混吃等死。
眼下海贸事,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早下场,早赚钱。
杨翰想了想说道:“方伯有心了,加印的圣旨顶多三天就到了,到那时,陛下虽然还非常的温和,但是已经怒从心生。”
“你知道的,陛下要是发起火来,于少保劝仁恕也是无用的。”
“省得。”姚龙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浑身的书卷气,大抵就是大明文臣的风范,他家境殷实,做事不喜欢做绝,比较喜欢绥靖。
陛下的脾气暴戾,人人皆知,非要惹得陛下不快,都不好收场。
缙绅是大明人吗?
显而易见是。
陛下对大明人下手如此之重,这风评绝对好不了,陛下丢了面子,缙绅们丢了里子,这是何必呢?
姚龙倒是会骑马,但是也就仅限于踏青的水平,他坐着车,出了九江府的城门,向着庐山白鹿洞书院而去。
白鹿洞书院并不是一个洞,而是洞天福地的意思。
白鹿洞书院共有五组院落,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坐北朝南,每一组院落都是三进出的四合院,以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为主。
天空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山中清风出吹拂着树梢,发出了沙沙的响动,贯道溪汩汩流动着,时不时有游鱼跃出水面。
车驾停在了下马石旁,姚龙挽着裤管,下了车驾,看着面前的青绿色的拱桥。
姚龙立于桥头,感慨万千的说道:“圣人曰:吾道一以贯之,此溪故此得名,溪山石桥独立,桥下流水潺潺,好一副世外桃源的教化之地。”
“铁蹄踏处,安有祥和?”
第七百一十一章 经营太甚违天命 莫把妄思损真性
姚龙、姚夔、姚惟德和姚惟善,整个桐庐姚氏就是一家的日子人,否则不会在朝廷要大范围的推广农庄法的时候,就立刻选择滑跪了。
但是他们滑跪之后,居然收获了船证,这一点让姚惟善和姚惟德颇为意外,在书信中,对陛下好生歌功颂德了一番,告诉两个孩子,要好好为陛下做事。
陛下性格的确是暴躁了些,但只要听话,也不是蛮不讲理,甚至还给好处。
姚龙撑着伞走过了石桥,一点点的走上了不足三尺的台阶,漫步在烟雨婆娑的白墙黑瓦之间,听着耳边的朗朗书声。
一砖一瓦,一米一粟,皆是民脂民膏。
白鹿洞书院是有女子书舍,可不是乔装打扮混入男子学堂的偷偷读书,而是类似于巾帼堂的女子书舍。
这里的女子多数都是高赀著姓、仕宦子孙的子女,每个上学的女子,都有一个侍读的丫鬟。
这九江府传唱的《牡丹亭》里,杜丽娘的父亲杜太守(知府)为杜丽娘请了陈最良为先生,一个叫春香的丫鬟就是杜丽娘的侍读丫鬟,杜太守交待说: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
在大户人家做丫鬟,也是要识字读书的,不认字连丫鬟都做不得。
姚龙听着郎朗的读书声,一时间思绪有些飘远,姚惟德和姚惟善,经常教育二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龙王爷受了供奉,要是不下雨,是会被百姓们打翻供桌的;
他们这些个深受皇恩、受人供奉的缙绅,在地方要安土牧民、教化百姓,若做不到,哪天不是被雷劈了,就是被百姓们给铲去了脑袋。
桐庐姚氏自靖康年间,北宋灭亡从开封府南迁至桐庐做了侨民之后,也是高赀著姓、仕宦子孙,家学渊源。
看着朝廷起起落落,多少也明悟这陛下所言的水和鱼的关系。
姚龙走到了第三组三进出的院落驻足,示意自己的车夫将拜帖递上。
姚龙很快就在门房的引领下走进了这院落之中,进入了正厅之后,看到了此行要见之人,白鹿洞书院山长陆来宣。
陆来宣,金溪陆氏的家长,六十多岁,鹤发童颜,满身的书卷气。
江西有十四家,其中最为显赫的当属金溪陆氏,其先祖是陆九渊,乃是南宋与朱熹齐名的至圣先师,而且是被南宋朝廷恩封过的义门。
而陆氏奉行家国同构,合灶吃饭并不分家,家长主持家政,其余各司其职。
“见过世伯。”姚龙先是行了晚辈的礼数。
现如今金溪陆氏虽然诗礼簪缨、著闻州里,但是在朝中并没有几个陆氏子弟,姚龙这个晚辈礼,可谓是给足了陆来宣的面子。
陆来宣虽面色如常,但还满是笑意的说道:“世侄坐,来人看茶,上好茶。”
姚龙一品,蒙顶甘露,这是贡品,便不再饮。
奇功牌才能饮此物,姚龙也是在宁阳侯陈懋那边喝到过。
陈懋平定叶宗留邓茂七民乱后,姚龙被派往了福建安民,和陈懋配合极好,将福建地面的农庄法梳理的井井有条。
姚龙在陈懋那里喝蒙顶甘露无碍,因为那是陛下给的奇功牌的优待,但是在这白鹿洞书院喝蒙顶甘露,那是僭越。
这里没有人有奇功牌。
这蒙顶甘露,其价大抵等重黄金。
姚龙和陆来宣寒暄了几句,互相问了问家里的情况,他们两家也算是有些渊源,算得上是世交。
寒暄之后,姚龙才开口说道:“世伯,此番前来,是说这农庄法之事,不知世伯到底如何作想。”
陆来宣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世侄啊,既然你今日进门不是以方伯的身份前来,那就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你说这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就好端端的要行那农庄法了?那不就是军卫法吗?要我看啊,朝廷此番作为,端是不详。”
“咱们两家,也是买田治生,资高闾里,地是咱们买的吧,咱们又没偷没抢,就是那北虏圣人入主中原日,也没有抢地的说法,这到了现在,朝廷说拿走就拿走,这是什么道理?”
买田治生,资高闾里。
这田到底是怎么“买”的,大家心里都有数,都是高赀著姓,谁家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都是一大堆。
姚龙眼睛微眯的说道:“正统三年,江西道索绢毁田种桑,次年又索白粮再毁桑,这一来二去,世伯家里多了三千顷田来。”
“正统七年,江西旱灾,朝廷赈济灾民,由世伯家里扑买,世伯家里又多了一千顷田,那年江西百姓饿殍数十里,百姓易子而食。”
“据我所知,世伯家里那九千顷的田,现在有半数都荒着。”
“世伯,还要我继续说吗?”
都是千年的狐狸,何必打马虎眼呢?
豪强兼并,愈兼愈烈,天灾又人祸,百姓逃田不计其数,到现在陆氏九千余顷田,仅有半数在种。
百姓为什么逃田,陆来宣心里没点数吗?
陆来宣的面色立刻难看了起来,他已经明白了,姚龙这番前来,还是带着朝廷的旨意来的,之所以以世交见礼,不过是为了能聊下去,先礼后兵而已。
陆来宣面色不愉的说道:“世侄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姚龙正襟危坐,也不看陆来宣,反而说道:“我自浙江至福建,再领江西方伯,浙江彩礼不过十一二银币,福建仅有四银币,而江西彩礼却几乎和松江府平齐,高至二十多枚。”
“何至如此?百姓困苦也。”
“松江府通衢九省,集散天下之货,有的是钱,有的是银子,江西诸府呢?”
“百姓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