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裰Α!
  徐有贞长揖在地大声的喊道:“臣定竭力施为,不负皇恩。”
  什么皇恩?
  不杀之恩。
  徐有贞之前大喊南迁,更是迎归派的铁杆,若非有一手治水的绝活儿,早就被砍头剥皮,挂在承天门上了。
  治水,是个绝活,这个差事若是办好了,至少能保住命。
  陛下爱民如子,生民之功,那是大功一件。
  徐有贞不求多,保住自己的命,也保住家人的命。
  徐有贞回到了班列之内,不再说话。
  于谦站在朝堂上,明明涉及到了大家的核心利益,但是全都三缄其口,没一个人敢言语。
  噤若寒蝉。
  万一于谦要是想杀他徐有贞,焉有命在?
  徐有贞不想在朝堂上了,他效忠的那个皇上,在迤北的丢人事,实在是太多,他巧舌如簧,都不知道怎么圆。
  当然,这完全是徐有贞想多了。
  于谦哪有空搭理他。
  徐有贞一开口,很快就有其他的御史站了出来,俯首说道:“交阯归顺土官百户陈复宗言,交阯有象兵,可选象演习,为之造战鞍、战甲,陈复宗说,他愿领军骑象,用破贼阵。”
  象兵?
  朱祁钰点头说道:“武清侯石总兵,你审验一下这象兵可否堪用,写一封奏疏来。”
  “臣领旨。”石亨出列领命。
  北方不适合大象生活,天气太冷了,真的在北方组建象兵也难成气候。
  另外一名御史俯首说道:“臣有本启奏,钦天监监正久悬,之前京师守备忙碌,这钦天监监正臣以为监中官正许敦,颇有建树。”
  这是吏部的事,王直出列说道:“臣以为许敦家学渊源,自前元时就是观星世家,掌推历法,定四时,掌刻漏记时,颇有手段,臣以为善。”
  朱祁钰从兴安手里拿过了奏疏,这许敦的确是家学渊源,他们家从宋时就一直是司天监的五官司历,历朝历代的历法他们家都有参与其中。
  属于那种传承了数代的观星家族,地地道道的天文学家。
  “准。”朱祁钰点头说道。
  兵部侍郎陈汝言出列说道:“昌平侯杨洪、武清侯石亨,兵部尚书于谦,联名上书,请免武职都督以上、文职四品以上赏赐,以其银添赏操备官军。”
  “省出来这些钱,可以给其在京操备旗军,加赏银一两。眼看着过年了,军士们过年也要备用年货,故有此请。”
  朱祁钰眨了眨眼,看了一圈武将们,他们到还算是淡定,这种割肉的事,必然是事先已经通过气了,大家都同意了才联名上书。
  武官们没啥意见,文官们那边倒是议论纷纷。
  礼部尚书胡濙出列,看了一眼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武职都督以上,出军临阵,置备衣装,所耗钱粮甚广日常起居,食费几多,臣以为,其文职大小官员俱宜免赏。”
  胡濙的意思是,武职的封赏照给,但是文职的赏赐都免掉,发给守城的军士。
  朱祁钰认真的咂咂嘴,这胡濙还真是个老狐狸。
  胡濙是真心的吗?
  其实不然,反对一个政令的时候,不是全面否定它,而是部分赞同它。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不患寡患不均,你要是单独去掉文职的赏赐,那就显得极为不公平。
  虽然这帮文职哭嘤嘤的,但是他们组织了城中百姓,为城外大军提供后勤,就一点功劳没有了吗?
  胡濙此言一出,立刻让文职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兴安看了一眼陛下,立刻高声说道:“肃静。”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笑着说道:“杨总兵、石总兵、于少保也是一片好意,但是朕既然已经定下了封赏,焉有免去的道理?”
  “至于银添赏操备官军,加银一两的事,朕出了。”
  二十二万两银子的事,他现在握着内承运库说话就是气实,实在不行抄个家,不就什么都有了?
  于谦出列说道:“臣替京营二十二万军户,万谢陛下隆恩。”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极强,一亩地也就四两银子罢了。
  朱祁钰点头示意于谦归列。
  “臣有本启奏!”英国公张辅的弟弟张輗出列高声说道:“京师讲武堂已然筹备完全,可是第一批的学员名单,迟迟无法确定,臣以为此事兹事体大,还请陛下圣裁!”
  正菜终于登场了!
  石亨立刻站了出来,当仁不让的说道:“臣奉敕喻以功勋论,拟定名单,请陛下御览!”
  兵部和新勋贵们站到了一起,他们前面说推辞赏赐,其实有讨好皇帝,让陛下确定自己的名单。
  皇帝高深莫测,整日里神秘兮兮,居于九重天之上,凡尘皆为蝼蚁,固然可以巩固皇威。
  比如嘉靖皇帝,就是这样的,二十多年不上朝,却通过严嵩,手掌乾坤,当然这么做容易被海瑞这样的清流,骂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也就是陈循之前那套,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附会。
  但是朱祁钰认为,皇帝偶尔也可以漏出点自己的好恶来。
  比如朱祁钰关注军士日常起居、关注天下民生,这种好恶,也有积极意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至少朱祁钰的这些好恶,对于底层的百姓和军士而言,是个好消息。
  这次兵部和新勋们,连自己的封赏都不要了,就为了投其所好,希望这份名单能够被陛下朱批。


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为公
  朱祁钰看着手中的名单,却是笑而不语。
  张輗一甩袖子,大声的说道:“我大明律有八议,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你拟定那份名单唯功勋论,我就想问问你,你眼里还有王法吗!”
  “陛下,臣以为京师讲武堂名单应先八议,后功勋!”
  石亨是个粗人,论辩经,他是万万辩不过的,他怒目圆瞪,愤怒至极,却说不出话来。
  陈汝言是兵部侍郎,他虽然和徐有贞有过一腿,但是也就一腿而已。
  这事儿,涉及到了兵部的利益,他自然是据理力争的说道:“王法赏罚,不阿贵贱贫富,然后以齐礼制而明典刑也。”
  “然以伦亲亲故,君主跋扈以私情断公案,则天下臣民,只能因纤介之过而衔怨而亡!”
  “这才是没了王法!”
  王法,是天底下寄托于希望最大的公平,自然要不分贵贱贫富,才能够礼制齐全而明正典刑。
  如果只论亲亲故旧,君王只因私情断公案,天下臣工万民,就只会因为很轻的灾害,最后含冤而死。
  陈汝言说的是有一定道理,大明律庇护八议,在明末就闹出了许多的乱子。
  比如张居正的父亲,就在辽王府屈辱而死,张居正任首辅,废了辽王世系,停了天下宗亲俸禄。
  在隆庆到万历十年期间,十七年了,天下宗亲,无一石俸禄可领。
  再加上勋贵世券、八议庇护,到了明末的时候,因纤介之过而衔怨而亡,比比皆是。
  张輗撸了撸袖子,这陈汝言是个进士,辩经这事儿,张輗就不是对手了。
  他愤怒的说道:“好你个措大,摇唇鼓舌厉害至极,伦亲亲故,乃是天伦,你眼中可还有陛下吗?我今日就当殿教教你什么叫礼仪尊卑!”
  石亨晃了晃脑袋,他正值壮年,站了出来,笑着说道:“哦,是吗?陈汝言是一介书生,某可不是。”
  “我也是八议八辟之列的勋贵,来。”
  朱祁钰连连摇头,就差站起来让卢忠把人都拉出去,各大五十大板。
  奉天殿喧哗,成何体统。
  他已经有了切实的解决办法,他现在是抱着站在干岸上看热闹的心态,自然也看他们吵闹。
  卢忠挎刀而立,出列说道:“奉天殿内不得喧哗,若是打闹,请移至殿外。”
  于谦看着这出闹剧陛下丝毫没有制止的意思,轻轻咳嗽了一声,石亨才退回班,挑衅的看了一眼张輗。
  张輗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于谦已经出声了,再闹下去都不好看。
  他虽然是勋戚,但是中军都督府现在没兵,京营那二十二万人,可不归他管。
  再闹下去就是不给于谦面子了。
  于谦重重的叹了口气,这不是他想要的朝堂,这种代表某方利益,大放厥词的话,不应该出自在廷文武的口中。
  但是朝堂不就这个样子吗?
  他深吸了口气,出列高声说道:“陛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唯陛下一人公耳!”
  朱祁钰看热闹看的正起劲儿,于谦站出来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天下的事全都是私事,没有不自私自利,这是从出生开始就有的人性。
  但是唯独皇帝不能自私。
  啥意思?这正看热闹呢,战火怎么烧到了自己的脑门上呢?
  于谦继续高声说道:“陛下,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于谦这段话朱祁钰倒是能够听得明白,说的是一个在朱祁钰看起来非常合理且浅显的道理。
  天下事,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
  天下事,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除掉它。
  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利益;
  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祸患。
  这个人就只能是皇帝。
  这也契合了于谦之前表述过的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念,也呼应了前后文,为于谦所说的「唯陛下一人公耳!」
  朱祁钰认真的品了品这段话,忽然发现,其实于谦是铁杆的保皇派。
  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只有皇帝不是。
  那皇帝是什么?圣人也!
  圣人治国,那岂不是天经地义?
  这绕来绕去,还是将社稷之重和皇帝高度捆绑在了一起。
  君到底轻不轻?得看君心里装着多少的天下社稷了。
  他多少明白了一些于谦的目的。
  其实朝堂上乱象频生,于谦怕他这个年轻的皇帝,以为天下就该这样,为了一家之私利,闹得不可开交,走上了邪路。
  于谦掷地有声的说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陛下持神器权柄,正当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
  朱祁钰点头说道:“于少保真可谓是字字珠玑,朕且记住了。”
  于谦俯首归班。
  劝谏皇帝,那是臣子的本分。
  现在就轮到了朱祁钰的回合,大道理当然好听,而且绝对正确。
  但是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朱祁钰去解决。
  至少于谦没有什么好办法,终究会得罪一头。
  朱祁钰让兴安取了石亨的名单,又让成敬取了张輗的名单,两份名单就来到了御前。
  朱祁钰拿起了朱笔,让两个内侍把名单都打开,他先是在张輗的名单朱批。
  张輗面色狂喜不已,但是紧接着满脸疑惑的看着月台之上的陛下,将手中的朱笔移到了石亨的名单之上,再次朱批。
  张輗瞪着眼睛看着月台之上,一脸懵,这是要干啥?
  石亨看到张輗的名单被朱批,本来气的直跳脚,眼睛像是要喷出火来,但是陛下居然同样批复了他的名单的时候,石亨也是一脸涨红的看着月台之上的皇帝。
  石亨以为陛下所说的金戈铁马,万里气吞如虎是在骗他,他当然有怒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