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见深半仰着头说道:“回叔父,九章算术比例大全已经学完了。”
  朱祁钰颇为满意的说道:“嗯,好,很好,学些算学是极好的,算得清楚账。”
  “谨遵叔父教诲。”朱见深洋洋得意的看了崇王朱见济一眼。
  少年心性,朱见济这九章算术就学的比他要慢一些。
  朱祁钰似乎不是很在意的说道:“待会儿去你奶奶那儿看看,这几年,你都没去看望,扈从南下,也是没去问安,过年了去看看。”
  朱见深立刻摇头说道:“叔父,孩儿不去。”
  “为何?”朱祁钰平静的问道。
  “孩儿和奶奶不亲近。”朱见深将早就准备好的答案,告诉了他的叔父。
  朱见深是小,不是蠢,能咬这个饵儿?
  当初太医院的院判陆子才给他看病的时候,一副到底是要看死还是要看活的表情,朱见深也还记得。
  那天母亲深夜去了泰安宫,而后又回到了王府,虽然面色如常,可是那颤抖的手,朱见深也还记得。
  稽王府上上下下十数口人能活到现在,全都是因为叔父的宽仁。
  这一念之仁,就只有一念。
  他这个稽王要是对孙太后表现出一点点的亲近,就不是五颗饴糖的情分,就可以抵得了的。
  而且朱见深南下的时候,钱氏千叮咛万嘱咐,前往不要和孙太后有什么瓜葛,一丝一毫都不能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见深并不喜欢这个奶奶,他最喜欢叔父的大道之行。
  朱祁钰看了看朱见济说道:“这南衙的新年最是热闹,你们俩想要去玩,带几个缇骑去看看,可是先说好,不能欺行霸市,咱在这南京城里名声可不大好。”
  “谢叔父!”朱见深面露喜色。
  朱见济想了想伸出右手,然后打开。
  朱祁钰有些奇怪的问道:“作甚?”
  “不给钱,我们怎么出去玩儿?”朱见济颇为认真的说道。
  朱祁钰晃了晃袖子,看向了兴安,他倒是很爱钱,但是没揣钱这个习惯。
  兴安赶忙把两位王爷的压岁钱拿了上来,交给了两人,朱见济和朱见深这才向着别苑外走去。
  朱祁钰看着俩孩子的背影,露出了些欣慰的笑容,正如胡濙猜测的那般,让崇王和稽王扈从南下,就是打算把他们封出去建藩。
  两个半大小子走出了南湖别苑,朱见深面露疑惑的问道:“你刚才为何要钱?我可是知道你有钱的,看起来怪怪的。”
  朱见济嗤笑了一声说道:“这就是你不懂了,你不是我,你是什么都不能要,得等父亲赏赐你,我得要点什么,否则父亲难免会想,我是不是想要别的。”
  朱见深愣了片刻,略显失神的说道:“我没有父亲,我还以为有父亲会轻松些。”
  朱见济一听这话,就用力的盯着朱见深说道:“我父亲对你还不好吗?虽然不能说视若己出,可是也算不薄,人活着得讲良心,你爹的死,能怪我的爹吗?”
  “朝里多少人都等着看父亲郡县安南战败铩羽而归,便没有眼下这等说一不二,你也是等着看笑话吗?”
  朱见深脸色涨红的大声争辩的说道:“我!没!有!你别胡说!”
  “如果叔父铩羽而归,我稽王府就是满门逆贼,都得抄斩,以绝后患!最希望叔父赢的就是稽王府上下!”
  “原来朝臣们不反对郡县安南,是因为这个?还以为他们是为了一雪前耻,又或者为了下西洋的商路一片畅通。”
  朱见济摇头说道:“你太高估他们了,那你以为是什么?”
  朱见深面色一变,眉头紧蹙的说道:“叔父郡县安南的时候,那他们会横生阻挠?这岂不是要遭?”
  “不行,我们回去,得告诉叔父。”
  朱见济却站的笔直颇为骄傲的说道:“你当父亲不知道,还用你告诉父亲吗?父亲那料敌从宽,料己从严的性子,怕是满朝文武都清楚。”
  “他们不敢横生事端,只能默默祈求黎越僭朝的军力和他们的嘴巴一样硬。”
  朱见济和朱见深两个人向着灯市而去,少年还是喜欢这等热闹。
  而朱祁钰接见了南衙地面上的臣子之后,看着面前的交趾堪舆图,上面是黎越僭朝的的龙兴之地,清化。
  清化是西都,升龙城是东都,清化也是黎越僭朝发家的地方。
  袁彬在面圣之后便走了,不过不是去倭国,而是去了交趾,柳溥是个老油条,唐兴一个人盯着,袁彬有些不大放心。
  倭国有他留下的班底,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能被袁彬盯着的人,那都是送解刳院的角儿。
  袁彬坐船赶到了升龙城的时候,已经过了春节,这升龙城内,可没有一点的春节气氛,有的只有无尽的压抑,如同一座鬼城,满眼都是萧索。
  袁彬看着唐兴问道:“这升龙城本来就如此的残破荒凉吗?”
  唐兴摇了摇头,颇为无奈的说道:“本来呢,臭是臭了点,不过也算是围五十里城池,还有点人气,热热闹闹的,也算有趣,现在,连这点人气都没有了。”
  “都跑了,先是城郭草市的游堕之民,听闻城中又打了起来,就立刻四散而逃,后来这黎宜民不当个人,四处拉壮丁,别说外城,连内城的人都在跑。”
  “柳溥也算是大善人了,一直在劝,让黎宜民不要如此暴虐,人都跑光,这升龙军还建的起来?就是建起来,人心不在,如何行军布阵?”
  “柳溥,他真的尽力了。”
  在唐兴看来,柳溥就是想拥兵自重,黎宜民也不给他这个机会,一群毫无意志的军士,只是流匪罢了。
  城池连臭气都弱了许多,这五十多万口的城池,月余的时间,便少了半数,一时间唐兴还有些不适应。
  袁彬有些奇怪的说道:“唐指挥,还记得咱们当初在南衙,当初陛下亲征平叛的时候,南衙也没人跑啊,甚至还有不少人跑到江边瞧陛下的船渡江,还要围观大军入城,可谓是所到之地,百姓竭诚欢迎。”
  唐兴满是感慨的说道:“那还不是百姓知道陛下大军是王师,不会对百姓如何,自然不会畏惧。”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个安南,两个国王
  大明朝的京营的确称得上是王师,这是在陛下的严格要求、高待遇、以及天子门生的庶弁将、掌令官所共同完成的。
  但是这自号大越,自称小大明的安南国内,却是被这升龙军和清化军给折腾的满目疮痍。
  在这个农耕的时候,唐兴和袁彬并没有看到城外的田地有任何耕种的景象,荒草杂生。
  唐兴颇为沉重的说道:“月初火并,黎思诚出逃之后,黎宜民就开始加速升龙军的筹建,这直接就开始征召民夫,而后开始抢外城草市百姓的粮食。”
  “怎么把民夫最快的征召到海池附近?就用粮食!抢走粮食后,这百姓就不得不去海池疏浚海池,营建宫殿了。”
  大明眼下也在大兴土木,以工代赈的大型工程有两个,一个是平整官道驿路和硬化路面,一个则是疏浚长江水道总计四万里。
  大明的以工代赈,是给银给粮的赈济,也是秉持着安置在冬序之下,失去了生活依仗的百姓。
  唐兴才知道,这征召民夫,大兴土木,原来是这么个征召法!
  把属于你的粮食抢走,然后你干活,才能拿回属于你的东西,勉强的活着。
  袁彬驻足,看着城墙方向,城墙下有一个洞,颇为狭小。
  一个佝偻的老人,眼神有些浑浊,身上的皮肤黝黑满是沟壑,瘦骨嶙峋的靠在洞旁,从里面掏出了一个麻布包着看起来有些发霉的米饼,撕掉了半个,递给了身后同样瘦弱的孩子。
  老人看着手中半个米饼,用力的咽下喉咙,用麻布包好,放回了洞中,靠在了城墙之下。
  孩子看起来像是五六岁,用力的咬着发硬的米饼,狼吞虎咽。
  袁彬眉头紧皱的看着这一幕,他心中升起了一股怒气说道:“仁义不施,天下共逆,黎宜民既然抢到了粮食,逼迫百姓前往海池,为何还要横征暴敛,弄成了这副模样?!”
  唐兴嗤笑了一下,摇头说道:“黎宜民压根没办成,黎思诚在黎宜民身边有细作,听闻此事之后,就趁夜色,将其告知了草市百姓,这一下城郭草市百姓,一哄而散。”
  “这两兄弟都是狠人,开始直接派兵抢劫逃难百姓,百姓粮食给抢光了,这边建升龙军,那边建清化军。”
  袁彬听到这里,不由感慨的说道:“这俩儿都不是啥好东西。”
  无论谁看,黎思诚都有这安南国的雄主之风,但是此刻,袁彬再不会高看这黎思诚一眼。
  “这是册封黎宜民的圣旨。”袁彬此番前来,自然是带着任务,册封圣旨,则是袁彬此行的任务之一。
  “此时黎宜民和黎思诚势若水火,同样也势均力敌,这一册封,岂不是让黎宜民彻底捞到了名头?”唐兴看到了那卷黄帛圣旨,有些奇怪的问道。
  袁彬笑着说道:“还有一份圣旨,去了清化,是册封黎思诚的,他们两兄弟不是要斗吗?一人一份,公平公正。”
  唐兴眨了眨眼,这才颇为无奈的说道:“此计甚毒,谁出的主意啊?”
  袁彬咂咂嘴,啧啧称奇的说道:“胡尚书上奏言,宣德三年,先帝曰:安南国事自决,他们既然分成了两派,而且旗帜鲜明的要争夺王位,胡濙说都是安南黎氏子孙,乃是这安南国国事,自然安南国自己决定。”
  “这帮读书人啊……”
  唐兴也颇为感慨的说道:“还真是读书人啊。”
  袁彬和唐兴向着升龙皇城而去,一边走一边摇头。
  升龙皇城之内,即便是内城的百姓也是行色匆匆,街上百市无一营业,满眼都是萧索。
  但是城墙上那些军士手中握着长矛,背着弓箭,城头上都是弩车,那带着寒气的箭镞,就是黎宜民倒行逆施的底气。
  百姓面对官军,只能嗟叹匆匆逃难,手无寸铁,又如何反抗?
  袁彬终于来到了太尉府,在正厅见到了柳溥。
  “见过天使。”柳溥极为恭敬,当柳溥得知来人是袁彬的时候,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
  袁彬瞥了一样柳溥,平静的说道:“陛下派某来,就是盯着你,若是你仍执迷不悟,跑,是决计跑不掉的。”
  袁彬是站在实力和过往彪悍的战力的角度,对柳溥说出了这句话。
  唐兴一点都没觉得什么,但是柳溥早就吓得猛地一个激灵。
  跑?
  谁能在勾魂索命的袁彬手下逃跑?
  袁彬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太尉府,摇头说道:“今年这安南,看来是不春耕了,陛下在松江府还多要了三成,也就是二百一十万石粮食,想来是要不到了。”
  柳溥却立刻否认的说道:“要得到,陛下要多少有多少,这眼瞅着战乱将至,那些个地主庄园主们,可是闻风而动,他们是最怕的那群人。”
  “陛下要多少粮食,就有多少粮食。”
  柳溥在安南国时日已久,对安南极为了解。
  明明是安南最需要粮食,但是安南的地主们还在向大明抛售粮食,好变现跑路。
  这些个地主们是不会与国同休,誓与大越共存亡的,在战争来临之际,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跑快快。
  一如当年瓦剌大军兵逼京师的时候,山西、北直隶的地主们望风而逃一样。
  袁彬略微有些愕然,随后便释然了,柳溥说的是对的。
  “升龙军战力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