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大明皇帝对叶宗留、邓茂七民乱的定性为官逼民反,那么作为官僚的熊尚初是官,是导致福建民乱的案犯。
  这个问题朝堂争论不休,最后呈送到了皇帝面前。
  礼部的意见是应该写到英烈祠上,熊尚初英勇忠烈,为大明而战,被俘面北绝食而亡,不肯投降,不应该让人求荣得辱。
  清流言官的意见则是既然已经定性为官逼民反,那福建上下官僚,都不应该在英烈祠上榜上有名。
  朱祁钰最后朱批了熊尚初为大明英烈,这件事才算是有了结果。
  是朱祁钰改变了英烈的定义?
  还是他要改变福建民乱定性?
  都不是。
  邓茂七的百万之众诉求就是惩处贪官污吏,所到之处,心里有鬼的官僚跑得慢些,都要被吊死。
  可是义军俘虏了熊尚初之后,邓茂七一直在劝降,这足以证明熊尚初的贤能与清廉。
  这可是义军认证过的廉洁官员!
  还为大明绝食而死,自己把自己饿死了,自然有资格登上英烈祠。
  朱祁钰在泉州府英烈祠上了香之后,才向着泉州府别苑而去,他在路上看完了袁彬送回来的塘报。
  “这个老四,悔不该放过他,就该在南衙杀了他的。”朱祁钰看完了塘报,知道了黎思诚在清化七府一国的所作所为,面色凝重的说道。
  兴安眉头稍蹙的问道:“他能成事?”
  “恐成大患。”朱祁钰将手中的塘报递给了于谦说道:“于少保帮朕瞧瞧?”
  于谦十分认真的看完了塘报,抬起头说道:“臣倒是觉得,这黎思诚这全仰仗亲军都尉府治国安邦,必自食其果。”
  “这一日一月一年还好些,左右不过是应急罢了,清冗疾急用尚可,长期以往断断不可。”
  “时日稍长,必然是大臣不安于位、小臣不安于职、商贾不安于市、行旅不安于途、士卒不安于伍、庶民不安于业。”
  “条例蒙尘人法事,国之安危未可知,法之凉也,国制乱矣。”
  于谦非常擅长国家之制,而且锦衣卫治国这种事,本身也不可靠。
  若是可靠,高皇帝就不会裁撤锦衣卫,文皇帝也不会恪守驾贴,纪纲办了几件白纸案,就将纪纲给杀了。
  纪纲可是为文皇帝鞍前马后效力多年,可是白纸案,依旧是文皇帝绝对无法忍受的。
  锦衣卫是对付谁的?是对付京官的。
  锦衣卫是在陛下权威受到挑战之时,掀桌子的利器。
  黎思诚搞得亲军都尉府治国,在各州府县设立衙司,是典型的倍之,扩大化的手段,是术,绝对不是道。
  “朕觉得,老四离王天下只差一步了。”朱祁钰含糊不清的说道。
  于谦却听懂了陛下的话,感慨的说道:“这一步比登天还难,他黎思诚何德何能?”
  兴安在一旁,则是一脸的茫然,陛下和于少保说的这一步,到底是什么?


第七百四十九章 土地是什么?土地就是根儿
  朱祁钰并没有明说那一步是什么,但是于谦却知之甚详。
  其实很简单,黎思诚离王天下的那一步,叫做纲领。
  倡导人人平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朴素公平主义的杀人者死,伤者者偿创;
  高举天命正统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控诉皇帝无德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强调均富扶弱的添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反对尊贵卑贱消除贫富差距的等贵贱、均贫富;
  立誓驱除鞑虏、复我旧邦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宣扬斩杀奸佞、荡清寰宇的奉天靖难清君侧;
  同样有纲领的,还有致力于让大明再次伟大的当今陛下。
  任何集体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纲领,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纲领是总目标。
  为上者要确切的告诉拥戴自己的人,到底要做什么,只有知道要做什么的总目标后,才能去思考如何去做,怎么去做。
  黎思诚的亲军都尉府固然有许多的弊端,那是他的手脚,是他的基层组织,可是黎思诚似乎没有告诉他的拥趸,他到底又怎么样的目标。
  正如于谦所言,这一步难如登天。
  因为纲领的目标,体现的是解决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办法。
  安南的问题,是黎思诚或者黎宜民能够解决的吗?
  安南的问题,只能依靠大明。
  朱祁钰在泉州府驻跸数日,见识到了泉州府的繁华。
  中原王朝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正是泉州,南宋的强大军事压力逼迫南宋的朝廷要想办法开源节流,而开海,就成了南宋开源的强大手段。
  在南宋国策的支持下,泉州在宋末元初,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港口,在泰西人、波斯人、回回人、东南亚人口中,泉州城又被叫做“光明之城”。
  每到夜里,泉州城的大街小巷,就会被油灯点亮,灯火通明的泉州,自然是夜里的明珠,自然也是光明之城。
  一个名叫雅各·德安科纳的意大利商人就曾经泛舟来到了泉州,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一本书,泉州名字也叫光明之城,是太阳神的庇佑之地。
  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喧嚣十洲人,就是泉州当年的盛景。
  至正十年,由波斯人带领的波斯军团,悍然在泉州发动了亦思巴奚战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将近十年之久,将这个繁华的世界最大港口,毁的干干净净。
  朱祁钰和冉思娘漫步在满是刺桐的泉州城内,看着生机勃勃的泉州城。
  泉州城的港口也有一个观澜阁,名字叫海运楼,在海运楼下是云麓仙居,泉州遮奢豪户当初都住在这云麓仙居,引种植了了各种蕃花,一年四季绽放,美如仙境,比如素馨花就是那时引进的。
  邓茂七占领泉州之后,将云麓仙居一把大火烧的干净,现如今,这豪奢住所,就成了港口。
  邓茂七的民乱,为福建出清了旧账,只是过程太过惨烈。
  朱祁钰站在阁楼之上,可看到伸入海中三十余丈的栈桥,海风阵阵,带着阵阵的海腥味儿,碧波蓝天,让人心旷神怡。
  朱祁钰拉着冉思娘说道:“一百年前,泉州港每个月就有一万五千艘船舶往来,那时候,泉州也是南宋二十三个百万之城之中的一个。”
  一万五千艘船是何等的盛景?
  朱祁钰在松江府已经见到过了,桅杆如同密林直冲云霄,帆布遮洋蔽海,船舶之间需要横梁防止擦碰。
  朱祁钰的手伸向了西北方向说道:“那边叫蕃学院,那时候泉州城内,用近百种语言,贸易之时,就是鸡同鸭讲,为了让大家能够沟通,泉州特意开始了蕃学院。”
  打开麦克风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可以增加沟通效率。
  那会儿蕃学院的学子毕业之后,就可以在泉州就地开设中介行当,若是遇到了完全不懂汉语的外番蛮夷,这些个中介行当们也会狠狠的敲他们一笔。
  “啊,原来当初夫君开设通事堂,也是有先例的。”冉思娘自然想起了已经转为了海事堂的通事堂,怪不得当初陛下让马欢开设通事堂的时候,无一人反对。
  原来通事堂在闽地早有先例,学外语,在南宋初年就有,而且是成规模成体系的学习,大明下西洋的通事也是从闽南寻找。
  朱祁钰看向了另一边,那边是大隘门,面色沉重的说道:“至正五年的时候,元顺帝遣官奉使宣抚泉州,来到泉州提举泉州市舶司的叫王士宏。”
  “王士宏一到泉州,就发现,前一任早就把税赋收到了四十年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
  “为了发财,王士宏就想到了个生财有道的办法。”
  冉思娘满是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
  “卖地。”朱祁钰吐了口浊气说道。
  南宋能卖官田,我大元就不能卖地了吗?我大元不仅卖地,而且还要卖给外番商贾!
  朱祁钰接着说道:“那时候的外番商贾入我中原,可没有李宾言给他们修万国城,那时候外番都是住在城内,和中原百姓混居。”
  “可是这泉州城兴建之初,是奔着二十万人修的,这泉州城住了上百万人,早就拥挤不堪。”
  “王士宏就寻思着让外番商贾出城居住,解决城中拥挤的同时,还能赚一笔卖地的钱。”
  “那时候波斯人不怕死,第一个出城置地建房,这刚建好,就被城外的豪强义兵给洗劫一空。”
  元朝的在南方的统治实在是不得人心,福建各地宗族豪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义兵,这些义兵抢的波斯人不敢再出城。
  “后来呢?”冉思娘靠在朱祁钰的怀里,摸着自己的小腹,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大海,愣愣的问道。
  其实冉思娘并不关心王士宏如何生财有道,她只是享受这片刻的温存。
  朱祁钰笑着说道:“王士宏自然要剿匪,经过了半年多的剿匪,泉州城外终于安全下来,波斯人、回回人甚至连昆仑奴都在城外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
  “这些落脚点被当时人称之为蕃坊、蕃人巷,比较有名的就有东鲁巷、灶仔巷等。”
  “土地是什么?土地就是根儿啊,一旦外番在我大明有了土地,那就算是扎下了根儿。”
  “王士宏自己卖地赚的盆满钵满,他手下的狗腿子也不遑多让,从王士宏这里买了地,去城外建房子,租给这些蕃人,王士宏吃肉,王士宏的狗腿子喝汤,数年后,王士宏也自食恶果。”
  “在城外有了自己的土地的外番们,在波斯人赛甫丁和阿米里丁的带领下,开始造反了。”
  “为期十年的亦思巴奚战乱,终究是毁掉了数百年聚气的天下第一大港泉州城。”
  李宾言在营建松江府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他直接在松江府营建了一个万国城出来,这万国城与其说是外番商贾居住之地,还不如说是监牢。
  万国城铁律,决不允许外番未经允许踏出万国城;一旦携带武器入城,格杀勿论;严禁任何外番蛮夷在大明购置土地等等。
  万国城乃是松江府的产业,松江府和顺天府、应天府一样,都是府尹而不是知府。
  所以松江府户科清吏司掌管的土地交易,要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签字,同时受到户科给事中的监察。
  这么复杂的土地审批流程,就是为了杜绝类似亦思巴奚战乱再次发生。
  冉思娘并没有听懂其中的政治考量,但是她却不觉得无聊,只是满心满念都是面前的英气蓬勃的夫君。
  这么久了,陛下依旧英气勃发,依旧对大明满怀热忱,依旧在践行着当年的初心,不知疲惫,只是身上又多了许多岁月的沉淀,让陛下显得更加沉稳。
  小黄门匆匆跑上了楼,在兴安耳边耳语了几声,兴安其实不愿意打扰陛下望海的这一幕,但还是俯首说道:“陛下,棋盘园出了点事儿,陈镒、滕昭、左布政邹来学等人已经赶过去了。”
  “于少保也打算去看看。”
  朱祁钰眼前一亮说道:“走,瞧热闹去!”
  “思娘你先回别苑去,朕怕人多事杂,这再动了胎气。”
  冉思娘站直了身子,夫君的乐趣不多,这看热闹怕是为数不多的一项,她满是笑容的说道:“夫君且去便是。”
  朱祁钰向着棋盘园而去,这棋盘园就在这云麓仙居不远处,大隘门之外,属于寿庚巷。
  福建的地名虽然是巷,其实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