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咋回事?说清楚。”朱祁钰眉头紧蹙的问道。
陈有德认真捋了捋自己的思路,才开口说道:“石景厂投产的时候,陛下只说在卢沟桥设立抽分局抽分,石景厂利润不用上交。”
“景泰三年,户部郎中王祜、内帑太监林绣提议上交利润盈余一成半,陛下朱批准奏,自此利润一成半上交国帑、内帑。”
“景泰五年,王祜、林绣再提议上交利润六成,陛下以搜刮过甚,石景厂无以为继,只取利润三成至今。”
“景泰八年,王祜、林绣再奏石景厂上交利润六成,陛下言循旧例,不加摊派。”
“这几年,石景厂攒了一百八十余万银币,就等着陛下回京后再议上交之事。”
“多,多少?”朱祁钰看着陈有德,略显惊讶的问道,他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陈有德十分确切的说道:“一百八十三万七千六百五十二余银币。”
垄断就是暴利,这还是每年朝廷除抽分外,直接拿走三成利润,并且石景厂还援建了胜州厂、大同厂、江淮厂、马鞍厂、六枝厂、辽东厂和清远厂的前提下,石景厂攒下了近两百万的家当!
陈有德无奈的说道:“去年二月,京师朝阳门至通州草市民舍发生疫病,顺天府拆借到了石景厂这里,要重建朝阳门外草市民舍,这一拆借就没个头,这账就平到了石景厂的牌额上。”
朱祁钰看向了沈翼,堂堂户部尚书,做账做到让都察院这帮清流言官们看出来的地步。
沈翼面色变得苦楚,无奈的说道:“陛下,这钱也不是臣借的,是顺天府衙门拆借石景厂,这也是萧规曹随,自有了石景厂就有这拆借事了。”
“以前是有借有还,这东城外草庙平整重建,又要修路,实在是太多了,就没把账平上。”
胡濙见陛下眉头紧锁,才坐直了身子,稍微解释了一下。
朱祁钰才彻底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石景厂因为只上交三成利润,富得流油,所以顺天府衙门经常去拆借。
石景厂可以不借吗?
当然可以,那顺天府给石景厂穿小鞋,就不能怪顺天府无情了。
顺天府想针对石景厂不要太简单,有的是办法,卢沟桥抽分局、五城兵马司、窑民核查等等。
三天两头的折腾石景厂,石景厂能受得了?
顺天府去石景厂拆借,今年借明年还,这也算是个暗地里不成文的规矩。
之前有借有还,去年因为翻建朝阳门外草庙民舍的额外支出,造成了这笔烂账。
这账必须要平的。
这个时候,石景厂不乐意了,钱借出去了,这账还得他们石景厂平,亏空他们石景厂背着。
都是陛下的臣子,凭什么?!
所以石景厂,就把这账,做的假到清流言官都知道是假账的份上。
都察院干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活儿,自然把这件事揪了出来。
事情已经摆到了陛下的面前,根本原因是顺天府衙门不能欠钱。
衙门哪有欠钱的道理?
朱祁钰敲着桌子,而后坐直了身子说道:“以后地方官吏不得到官厂拆借,一经发现,立刻革罢。”
“地方衙门真的要借钱,可以到大明银庄借去,利息四厘(年化4%)。”
大明国帑问内帑借钱,是低息大约一厘(年化1%)甚至无息,多数情况下都是用资产比如次年的正赋、抽分、关钞、关税等去抵押借款。
陛下尚节俭,皇庄的收益都花不完,更别提内帑了,大明的内帑更像是大明的应急储蓄金。
朝廷有需要应急的时候,这些地方衙门自然也有,朱祁钰让地方衙门到银庄里借钱,而不是到设在地方的官厂里借钱。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石景厂利润仍上交三成便是。”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夹带越厚,问题越大
石景厂是大明的第一座官厂,也是最成熟的官厂,产业链极其成熟,盈利稳定,因为作为煤炭专营,即便是以六文一斤贩售水洗煤,都能赚得吃不下的地步。
专营,就是垄断,垄断就是利润。
如此庞大的利润,大明皇帝仍然只收三成,剩下的七成利润,可以用于提高官厂工匠待遇,增加工匠所居住的煤钢园配套生活设施,聘请先生教书识字,提高安全生产,减少污染、扩大生产等等。
当然也可以用于贪污,只要不怕被计省和督察御史们给揪出来,一切都好说。
“陛下,要不还是上交六成?”陈有德看了眼沈翼,还是低声说道。
这钱留在他们手里也花不完,哪怕是建三十六万银币的牌额,那也只能建一座牌额门匾。
还不如交给朝廷,小孩子抱着一块金砖在街上行走,就会被强盗给盯上,石景厂就是那个小孩,利益就是金砖,强盗就是衙门。
官厂总办虽然能够如常面圣,可面对衙门的时候,完全无能为力。
陈有德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些钱,还如交足保护费,让陛下保护石景厂,按照当年陛下和沐阳伯金濂的约定,这些利润将会对半开,一半纳入内帑,一半纳入国帑。
在陈有德看来,这么庞大的利润,交到陛下手里,陛下提供对官厂的保护,官厂不被衙门掏空,才是官厂正途。
朱祁钰敲着桌子,对着陈有德大声的说道:“你就这么害怕吗?”
“石景厂有近三万余熟练工匠,你们拥有着整个大明最完备的生产链,几乎可以生产一切军器,尤其是石景厂,还有炮药司!”
“火铳是你们造的,火药是你们造的,你们还有组织。”
“石景厂还有最早的匠城—煤钢园,现在也有大把头、有工会,当别人欺负到你们头上,你们手中的锤子是干什么用的?看样子的吗?”
“手都伸到你们口袋里了,你们难道只会这种做一个明显的假账,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吗?”
“闹起来,闹得越大越好,闹得越大,就越捂不住,用锤子砸烂他们的脑袋,朕给你们兜着!”
朱祁钰的声音格外的严厉,于谦和胡濙默不作声,面前这位陛下,说出这番话来,并不让两个人感到意外。
陛下时常对大明各个阶级,尤其是最底层的农夫、工匠们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情绪。
对势要豪右、遮奢豪户们的怒其不争,是愤怒他们只想着躺着收租,而不是想着怎么去海外博取更大的利益,非要鞭子抽着、厚利哄着才肯挪一挪。
对农夫的怒其不争,主要是因为,大善人们和老爷们手中稍微露一点,甚至把原本属于百姓的还给他们,农夫和工匠们都会感恩戴德,心存感激,这看起来颇有有些逆来顺受。
寄希望于供养这些肉食者,而后维护了秩序,换取生活的安宁。
自打官厂开始筹建、匠城以及工会、大把头等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个有组织、有能力、有武器的工匠阶级,到底会做些什么?
陛下当初在松江府匠城怎么说的?
把那些敢觊觎官厂、觊觎匠城的肉食者们挂在路灯上!
陛下赋予了工匠们暴力维护自己阶级利益的权力,但是工匠们并没有履行,反而寄希望圣君为他们做主。
“工会的大把头,议议工价还好,其他的……臣也无能为力啊。”陈有德都快哭了。
在工匠们的眼里,他们的安宁生活是陛下赐予的,而朝廷是陛下的,衙门也是陛下的,反抗衙门和朝廷的吃卡拿要,不是在反抗陛下吗?
胡濙见状,终于坐直了身子说道:“陛下,还是莫要难为陈总办了,工匠是最守规矩的,无论是煤炭还是钢铁,不守规矩,就会出事故。”
“冯必富、冯必贵,在自己的命和规矩面前,选择了规矩。”
“依臣看,这次石景厂做这种一眼假的账目就很好,下次地方再为难官厂,也有例可循。”
“这种三十六万的门楼的假账,只要写到账本里,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没人能捂得住,怎么都要上秤的。”
让工匠这个最守序的阶级去破坏秩序和规则,实在是太为难工匠们了,不守规矩的工匠,早就死在了铁炉前了。
之前是没有规矩,顺天府跑去拆借,陛下已经下了明旨,立了规矩,不让地方衙门去官厂拆借,日后有人拆借,官厂自可以上奏告状,有例可循。
朱祁钰看着陈有德的模样,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挥了挥手说道:“六成就六成吧,这钱进了国帑和内帑,你面前这位,大明户部尚书沈不漏,知道什么叫不漏吗?”
“朕想从他手里扣点钱,都是难如登天,你能从他手里要到钱?看你要扩产的时候,手里没钱怎么办!”
陈有德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欲言又止,俯首说道:“臣告退。”
于谦看着陈有德的离开的背影,再看着有些恼怒的陛下,笑着说道:“其实陈有德刚才想说,官厂不大需要钱,最重要的是有工匠,有人就什么都能造出来,有人就能造出来产品,就有钱。”
“守住了人,就什么都守住了,守不住人,什么都守不住。”
“只要这摊子还在,缺钱也能先欠着。”
“但是没了工匠,没了摊子,有再多的钱,也是无用。”
朱祁钰嘴角抽动了一下,最终只能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他敲了两下桌子说道:“朕气的是他们什么都不争,还往外送,今天钱不要,明天连摊子都没了!日拱一卒,这官厂慢慢就被掏的干干净净!”
胡濙立刻说道:“因为送有用啊。”
“送也是送国帑、送内帑,没送到谁的腰包里去,送到陛下这儿有用,陛下必然给他们做主,若是送到……这事儿要是在正统年间,顺天府一厘钱,都别想从官厂借出来。”
“因为石景厂压根就没有,早就被蛀空了。”
朱祁钰摇头,非常不认同的说道:“他们不送,朕就不给他们做主了吗?朕就是那般见钱眼开的人?”
胡濙笑着说道:“陛下自然不是,可是这样石景厂的工匠们会安心,钱太多了,多到烫手了,这不石景厂也留下四成自用了吗?”
朱祁钰看着伶牙俐齿的胡濙,这八十岁的胡尚书依旧是思路清晰,能言善辩,朱祁钰摇头说道:“朕不跟你说,朕说不过你。”
“陛下是担心监察之事?”胡濙话锋一转,问了一个问题,解开陛下心里的疙瘩,要知道陛下的心结。
朱祁钰点了点头,胡濙是六朝老臣,朱祁钰在担心什么,胡濙从言谈中就品出来了。
而且陛下的心思不难猜。
虽然皇帝下了圣旨,不允许地方的衙门去拆借官厂,但是如何去监察此类事不发生,才是重中之重。
胡濙端起了茶盏,抿了一口,才开口说道:“其实监察二字,说简单其实很难很难,说难,其实很简单。”
贺章看似是漫不经心的喝茶,但耳朵稍微动了下,显然,贺章闻到了味儿,胡濙这棵常青树,又要抖些硬货出来了。
胡濙继续说道:“臣曾经在永乐年间巡视地方十数年,到了地方,若是迎来送往,公事公办,此地大抵是没什么问题。”
“若是一到地方,这些人一脸谄媚,吃吃喝喝,还有丝竹雅乐歌舞,那基本上就有问题,可派缇骑探访。”
“若是一到地方,明面上是公事公办,私底下却是送了些夹带,夹带越厚,问题越大,就该禀明君上严查。”
“若是一到地方,无迎无送,无礼无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