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8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安二十二年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依天子礼称警跸,立曹丕为太子,发兵南征孙权。”
“这一场瘟疫,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因为瘟疫死了五个,王粲与陈琳随大军征战江南,军中染疫而亡。在邺城的另外三个人应瑒、刘桢、徐干,也染疫病亡。”
“无论是邺城还是南方前线的居巢,皆有大疫。”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王粲喜欢驴鸣,曹丕带领送葬之人,每人驴叫一声送别王粲。”
“这场景很可笑是吗?曹丕带着人一起学驴叫。”
胡长祥设想了一番那个场景,猛地打了个寒颤,拼命摇头说道:“一点都不可笑,甚至让人毛骨悚然。”
到底是怎样的绝望,才能让魏文帝曹丕悲恸到学驴叫的地步?
胡濙继续说道:“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在军中给染病军士送药,染疫病亡。”
“达官显贵尚且如此,百姓自然是十室九空。”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作《说疫气》曰: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不是灭门,就是灭族。”
“疫病凶焰,岂止残虐中原。”胡濙感慨万千的说道:“元至正七年,泰西的西西里港,满载货物的船只,穿过了君士坦丁堡海峡,带着来自金帐汗国的货物,停靠在港口之上。”
“港口上的人们欢庆鼓舞,迎接着船只的到来,就像是农民收获谷物一样,船只到港是一场狂欢,凶险的远航代表着如同汪洋大海一样的财富。”
“船舱之中,不仅仅有满仓的货物,还有很多的老鼠,这些老鼠身上带着跳蚤,顺着繁忙的海路,传到了泰西的每一个角落。”
“金帐汗国有疫病,老鼠染病,跳蚤染病,跳蚤染病后会变得极其饥渴,拼命叮咬所有人,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场名叫黑死病的大疫,蔓延整个泰西。”
“这场大疫整整持续了四年,杀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一个名叫佛罗伦萨的城邦,满城尽灭,无一生还,直到今天,泰西人依旧坚定的认为,那是神在考验他们的神罚。”
“曹植的《说疫气》曰: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胡濙是怎么知道不是神的考验,不是神罚?
大明的礼法中自绝地天通开始,都是神管神的事儿,人管人的事儿。
胡濙除了是大明礼部尚书之外,还是《预防卫生简易方》的作者,凭借一本医术,他获得了陛下赐予的奇功牌。
为陛下洒水洗地多年,他都没有获得过奇功牌,一本预防卫生与简易方,让他拥有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奇功牌,真正获得了陛下的认可,甚至是尊重。
的确是尊重,胡濙的谏言,陛下都颇为认真的对待,即便是不采纳,也会解释缘由。
而关于疫气的传播,经过胡濙多年的观察和解刳院的认真剖析,最终确定了传播疫气的脉络,无处不在的老鼠感染了疫气,而后跳蚤将疫气传给了人。
胡濙看着胡长祥,面色五味杂陈的说道:“说起来也是人祸,在泰西,教廷滔天的权柄之下,持续了近四百年的猎巫行动中,还有大量的猫被扑杀,因为犹大喜欢养猫,而犹大将神,出卖给了罗马,致使神遇害。”
“教宗格里高利九世的一封信《罗马之声》中,就将黑猫的塑像定为邪祟。”
“所以,你还觉得你的钻研没有用吗?”
胡长祥摇了摇头,带着憨厚和坚定的声音说道:“有用!很有用!”
“那就继续吧,我的孩子。”胡濙站了起来继续说道:“无论做什么,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对大明有用的人。”
胡濙说完便离开了胡长祥的房间,回头看了一眼,拄着拐杖,回到了自己的小阁楼内,认真的整理着小阁楼里的文牍。
他给胡长祥讲了个故事,泰西的黑死病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胡濙并不清楚,只是基于君士坦丁堡隔绝了泰西和西域的商贸,编出了西西里港的故事。
可是泰西大疫,的的确确是生灵涂炭。
胡濙满是轻松的哼着歌儿,整理着文牍,享受着退休的时光。
而此时的朱祁钰的面前就有只猫,慵懒的躺在窗沿上,慵懒的晒着太阳,一点都不怕人。
这只猫通体雪白带着淡青色,体态圆润,毛发蓬松,体态看起来颇为威猛,又有着一双铜铃般的圆圆双眼,瞪起来颇有威严,而它的颈部缠绕着一圈长毛。
这只猫是猫儿房的御猫。
大明内署专设猫儿房灭鼠,猫儿房有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陞管事职衔。
宛平县负责猫粮,正赋一万斤米,折为肉七百二十斤,专供猫儿房的猫食用。
御前重猫,是有三层层寓意,一来感触生机,二来以广胤嗣,多子多福,三来,则是长寿命贵,传说猫有九条命,大明最喜欢猫的皇帝当属嘉靖皇帝。
猫儿房的猫都有名字,没有名分的,都雄的称某小厮,雌的称某丫头。
面前这只猫,名叫雪眉,极为活泼,在宫里横着走,就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连朱祁钰都认得它。
雪眉站起了身子,抖擞了一下,抬着头,斜着看了朱祁钰一眼,仿佛它才是主人一般,晃动着身躯优雅的迈步离开了御书房的窗沿。
“嘿,还挺有脾气。”朱祁钰一乐,这猫趾高气昂的样子,倒是颇为可爱。
朱祁钰走出了讲武堂,他打算去十大历局看看,钦天监的许敦,在朝堂上一直跃跃欲试,可是最终却没有上奏。
打马赶到十大历局,许敦、贝琳和万杰利等钦天监官吏天文生等,听闻内署通传陛下至,早就等候在了门前。
朱祁钰下马的时候,看了眼贡院,那边的士子们看到了缇骑清街,就知道陛下又到钦天监了。
士子们也只能感慨钦天监真的是简在帝心,陛下刚回京,就亲自前来巡视。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许敦带着所有人恭敬行礼。
“朕安,免礼。”朱祁钰握着马鞭问道:“谁是万杰利?”
“臣就是万杰利。”万杰利赶忙出列,俯首说道。
这万杰利眉清目秀,倒是个俊朗的少年郎。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在九江府见到了你姨祖父徐有贞,还说起了你。”
“朕上次下敕让你弄明白的问题,你弄明白了没有?”
上次万杰利申请经费,朱祁钰批了经费,还给了提示。
万杰利挠了挠头说道:“明白了,又没有完全明白,臣实在是说不清楚,还请陛下移步。”
一众来到了一处挑高超过了四丈的偏房之内,朱祁钰终于看到了几根玻璃管挂在悬梁之上。
万杰利走到正中央,指着这几根玻璃管说道:“我将水倒入管中,封闭之后,倒扣水中,而后拉开了密闭铅片,上下移动水管,管内水柱的垂直高度只有三丈一尺一寸七分四厘。”
“油柱垂直高度为三丈八尺七寸。”
“汞柱垂直高度为两尺三寸七分二厘。”
“臣还实验了蜂蜜、盐水等等。”
“空气重量所产生的压力托住了玻璃管中流下的水、油、汞、蜂蜜等物,玉衡、恒升汲水三丈,油轻于水,高于三丈;汞重于水,低于三丈,的确如此。”
“陛下,臣不解,空气有重量,不把人给压死了吗?”
第七百九十四章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一般来说,固体和液体是看做不可压缩的。”朱祁钰回答了万杰利的问题,比如一块铁,放在空气中为何没有被压扁?
“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是可以压缩的。”朱祁钰又补充了一句。
在宏观状态下,固体和液体一般视为不可压缩,但是在微观状态下,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原子和原子之间存在间隙,自然万物可以压缩。
万杰利并没有去探究怎么样的特殊情况,而是在思考陛下说的话:一般情况下,固体和液体视做不可压缩。
他觉得自己窥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那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如同重重迷雾一样蒙在自己的眼前。
朱祁钰并不知道万杰利在想什么,笑着说道:“大胆猜想,提出假设,小心论证,得出结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更应该害怕不去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们很好,朕很满意。”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由具体事件一件件堆叠起来,并非空中起高楼,存在量变的知识仓库,由量变引发质变。
研究了大量的问题,会让认知发生的质变,进而上升到概括性的理论,便是很自然的事。
朱祁钰一直希望大明所有人都对世界充满了原本的好奇,对现象产生本能的疑惑,进而去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论证,形成结论,最后将知识系统化和公式化。
这就是科学,显然大明正在科学完整构建的路上,大踏步的前行,无论有没有成果,这都是值得庆贺之事。
万杰利看到了玉衡、恒升汲水三丈,一直在猜测为何,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且想要去论证,最终得到了面前的几根玻璃管,并且通过测量验证了假设,得到了结论。
这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臣等谨遵圣诲。”许敦、贝琳、万杰利齐声说道,这是陛下对钦天监的指示,自然谨记于心。
朱祁钰又研究了一番面前这几根柱子,询问了几个问题,当然因为汞有毒,天子之尊的他,并没有靠的太近,让朝臣们为难。
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但是兴安、钦天监诸位臣工颇为紧张。
朱祁钰和几人,又讨论了许久关于大气压的应用问题,比如根据抽水机的原理,制作了一种抽气机,用来长久的保存食物,比如恒升车的改良,十丈以上的抽水解决方案等等。
“朕记得让工部的大工匠、石景厂、匠城、十大历局对蒸汽机小型化的差事,做得怎么样了?”朱祁钰二月末从广州出发,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回到京师。
这是他今天来的第二个目的,对蒸汽机小型化进度的闻讯。
许敦、贝琳、万杰利互相看了看彼此,才俯首说道:“臣等有愧,有进展,但是不多。”
朱祁钰略微有些失望,但还是笑着说道:“不急,不急,慢慢来,慢慢来便是。”
真的不急,就不会亲自过问了。
许敦等人立刻感受到了压力,陛下宽仁,不愿意给压力,但是钦天监和十大历局不能真的以为陛下不急。
试验机到大规模的工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朱祁钰并没有过于急迫,这里面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
“陛下,臣倒是有一物,还请陛下点检。”贝琳看陛下失望的模样,赶紧俯首说道。
朱祁钰笑着问道:“哦,何物?”
贝琳俯首说道:“陛下,制酪小暖于人体;作豆豉令温如腋下为佳;”
“养蚕,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炒茶用火常如人体温,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水沸,初始如鱼目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泉涌连珠,为二沸;奔涛溅沫,为三沸。”
制备奶酪的时候,要稍微比体温高一些,作豆豉时候,作豆豉的瓮,温度和人体温度大致相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