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8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祁钰打开了塘报,看完之后,就有些沉默的说道:“去把胡少师寻来,朕有些疑惑。”
“是胡少师?”兴安大惊失色,脸都骇的有些变形。
朱祁钰立刻否认的说道:“一个退休老头,你在想什么呢!不是,是朕拿不准,让胡少师给参谋参谋,这种手段胡少师最擅长。”
“啊,那就好,那就好。”兴安这才接过了塘报一看,从塘报的描述来看,和阿剌知院互通有无的中国某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和胡濙没什么瓜葛。
胡濙已经致仕了,现在就是太子少师专门教太子读书的,他承诺不了任何的东西。
胡濙听到内宦找他,再看看自己的阁楼和官邸,多少也知道了,陛下不让他搬家,目的就是为了随叫随到。
萧晅和姚夔这个搭档,到底是不如胡老师父来的经验丰富,这种朝堂博弈的事儿,两个人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胡濙来到聚贤阁的时候,又看到了那个楼梯,以前陛下在二楼,他当初在拐角的地方稍微休息了,后来陛下就搬到了一楼。
收买人心的手段也好,还是陛下真的体恤臣工,都值得胡濙一直为大明效力,至死方休了。
朱祁钰自己都把这茬给忘记了。
朝中的老臣很多,朱祁钰整天坐在二楼,朝臣们来往不便,兴安说到了胡濙上楼难,朱祁钰就搬了下来,反正在聚贤阁,也没人敢菜在他的头上。
他并不知道自己一个很不起眼的动作,带来了这么大的收益。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胡濙毕恭毕敬的见礼,他这个年纪早就过了古稀之年,按照大明尊老的习俗,早就有了入朝不趋,也就是不见礼的资格,但是胡濙从来没有倚老卖老。
胡濙一直有恭顺之心,甭管宝座上坐的是谁。
“朕安,坐,胡少师近来可好?”朱祁钰询问着胡濙的身体,养生有道的胡濙,身体还是特别的硬朗。
朱祁钰和胡濙聊了几句朱见澄的学业问题,而后朱祁钰将塘报交给了胡濙,让胡濙掂量掂量。
“陛下,臣看完了,臣还是那句话,要是臣,臣就什么都不做,就等太阳落山了,再做什么,更加方便,此时跳出来,就是阳春白雪,放晴了,就化了。”胡濙看完了奏疏,骂了一句这个下套的人愚蠢。
因势而为,逆势注定会失败,此时陛下如日中天之时,做这些个勾当,那不是找死吗?
“急啊,他们怎么能不急呢,急的就像是猫爪子在心里挠一样,心痒痒,急不可耐。”朱祁钰嗤笑的说道:“胡少师还记得之前有个翰林院德高望重的翰林,想要给泰安宫埋钉子,跟宫婢不清不楚之事?”
“记得。”胡濙疑惑的说道:“陛下怀疑王少师吗?”
胡濙说的是前任吏部尚书,现在的太子少师王直,和胡濙颐养天年,但仍然住在京师,随时听陛下调遣。
王直最近沉迷于钓鱼,不可自拔。
王直本来为百官之首,土木天变后因为没有主意,这百官之首的位置就让渡给了于谦,时至今日于谦仍然稳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稳如泰山。
而后王直又把吏部的权力交接给了王翱,彻底退出了政坛,安心的做了个教书匠,这不做朝中明公的王直,倒是比过往时候气色好了很多,整日去钓鱼,倒是寄情于景,让人艳羡。
王直是琅琊王氏出身,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千年世家,不过王直后来因为朝廷要开海,为了怕在海贸事和陛下起了什么异议,王直索性就和家族断了来往,反正他本来就是旁支,是中了进士才被认祖归宗,他准备死后埋在金山陵园,而不是回乡。
朱祁钰摇头说道:“王直没那个胆子。”
王直要是胆子大,那朝中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
“陛下看得真切。”胡濙赞同陛下的话,这王直还没他胡濙胆子大,至少胡濙敢给陛下洗地,主持廷议废除朱见深太子位,可是王直不敢在廷议决策上签字,还是陈循摁着王直的手签的字。
“其实臣大抵猜到了是谁。”胡濙将塘报放下说道。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其实也猜到了,胡少师写下来,我们看一看碰一碰?”
“臣早就写好了。”胡濙抖了抖手,从袖子里拿出了折好的纸条,上面显然写着一个字。
胡濙年岁到底大了,写字开始有些不利索,这是他在家里让胡长祥写的,而且还特意叮嘱了胡长祥不要出去乱说。
胡长祥也有话说,除了少数几个人,谁知道太医胡长祥是胡濙的儿子?
连太医院的院判陆子才也没想到,堂堂礼部天官的儿子,在太医院操持贱业,做了一名太医。
胡长祥就是出去乱说,那也得有人信不是?
再说了胡长祥就是想乱说,他哪里知道自己写的那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唉,朕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朱祁钰写下了一个名字交给了胡濙,而后打开了胡濙的纸条。
胡濙的纸条上面是一个郑字,而朱祁钰的纸条上是三个字,朱瞻埈。
合起来就是郑王朱瞻埈。
塘报上的内容和京师的种种线索,都指向了这个性格暴戾,曾经在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明宣宗朱瞻基亲征平叛两次监国。
上一次朱祁钰也曾经把郑王提溜出来,看看能不能用。
都是皇叔,有的皇叔活成了大明的至德亲王,有的皇叔,活着活着就把自己的命快活没了。
“朕记得反腐厅的御史周瑛曾经做过郑王的长史,而且还多次看护郑王府,这好好的做个王爷不好吗?”朱祁钰收起了纸条给了兴安,让兴安去处置。
胡濙无奈的说道:“周瑛、练纲和左鼎三个御史,现在都在南衙清查正统年间的科场舞弊,周瑛去年就出京了,现在没人护着郑王府了。”
“陛下,其实不见得是郑王殿下如何,不过是心里憋了一口气,正好被一些人给利用了。”
朱祁钰怒其不争的说道:“他心里憋着什么气?他还有气?堂堂郑王,受万民供养,整日里寻花问柳寻欢作乐,没一点宗亲的样子,不思为国效力,上次降袭制,他就非要做那个出头鸟,朕不在京师,他就去为难皇叔,他有个什么气!”
胡濙言简意赅的说道:“当初襄王殿下监国,可是足足把郑王殿下关了一年多,大家都是亲王,凭什么你襄王关郑王那么久呢?”
朱祁钰听胡濙如此说,便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你不提这事,朕都忘记了,他就因为这个跟皇叔置气,跟朕置气?把国家大事当儿戏吗?!”
“襄王那时候关着他,是护着他!不关着他,任由他闹,朕只能回来砍了他的脑袋。什么都不懂,瞎胡闹!”
“蠢货!”
胡濙一句话憋在喉头,最终还是咽下去了。
胡濙其实很想说,郑王这种蠢货,酒囊饭袋,才是宗亲的普遍状态,能从宗亲中挑出一个襄王,挑出一个稽王来,那都是老天爷的厚待。
不能幸存者偏差,看到了襄王殿下知天命,尽忠竭力,为了大明天南海北的奔波,就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宗亲至今只有襄王殿下有奇功牌,而其他人连块功赏牌都没有。
“陛下,郑王暴厉,可是他下不了这么大的局,撺掇郑王的那个人,才是元凶。”胡濙提醒着陛下,郑王只是台面上的那一个,背后肯定有人指点,这些个招数的阴险狠辣,不是郑王能做出来的。
朱祁钰自然也清楚,郑王就是被推出来的那个,但是朱祁钰气的就是气的这个,他带着几分怒气说道:“朕清楚,朕就是气他愚蠢,被人利用尚不自知,这朝中的水那么好搅和,皇叔能跑去大宁卫喝西北风,不在京师?”
“但是抓到了藤,还摸不到瓜吗?”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最该死的人
在黑袍和尚姚广孝冒出来之后,天下就有了无数人想要竞相效仿姚广孝辅佐燕王殿下登基大业,比如景泰二年,广通王、阳宗王二王造反,就是受人蛊惑。
襄王殿下就很喜欢罗炳忠,罗炳忠整天惦记着拿襄王的人头换奇功牌,这都惦记快十年了,依旧惦记着。
朱瞻墡能没有一点点的察觉吗?朱瞻墡是个很聪明的人呢,他当然察觉到了。
朱瞻墡之所以一直留着罗炳忠在自己身边,就是知道罗炳忠是朝廷的人,不会忽悠他,去搞些乱七八糟、丢了命还牵连家人的事儿,反而会反复提醒他,什么是天命所归。
朱瞻墡清楚的知道,人一定会一时冲动。
在被某种巨大利益或者屈辱冲昏了头脑的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让人悔恨一生的决定,而罗炳忠就是朱瞻墡的那个阀门,而不是劝他找死的那个鼓噪声势之人。
朱瞻墡在景泰年间,两次监国,太清楚陛下对京师的掌控程度了,想在京师搞出阴谋诡计尚可,想搞出夺位的大事儿来,那就是找死。
朱瞻墡始终不明白,自己这个二侄子,为何如此的谨慎,无论是宗室、朝臣,这个二侄子都跟防贼一样防备着。
朱祁钰还在摸郑王殿下这根儿藤的时候,朱瞻墡再次荣耀归京,前线要打仗了,陛下为了防止朱瞻墡在大宁卫有危险,就直接把朱瞻墡叫回了京师。
朱瞻墡回京固然是打着回家过年的名头,一来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来,则是万一战事不顺,需要天子死社稷的时候,京师没有人监国,没有人能够继承大业。
若是朱祁钰在前线战死,那登基的到底是襄王还是太子朱见澄,那就看襄王殿下的德到底有多大了。
朱瞻墡乐呵呵的回到了京师,来到了泰安宫准备面见陛下之后,就回自己的宫里去侍弄那些花花草草,这一年多没有亲自看管,也不知道那些园丁把花园糟蹋成了什么模样。
就是花园里的花花草草,不是陛下塞到他府上那些海拉尔、高丽姬和交趾女,而是真的花坛里的花花草草,这些年,朱瞻墡走南闯北,喜欢上了养花。
陛下不喜欢这些人番夷女子,朱瞻墡其实也不喜欢,若非陛下硬塞,他是不会主动去寻的。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瞻墡一进泰安殿就行了个大礼。
“皇叔快快请起,朕听闻襄王殿下在大宁卫厉兵秣马,准备随时进京夺了朕的大位,也不知道皇叔厉的兵秣的马在哪里,怎么孤身一人就回来了?”朱祁钰看似看玩笑的说道。
陛下这句话显然是在开玩笑,说的语气也是开玩笑,浑然不在意。
但是天下多少心里话,是在这种开玩笑的时候,讲出来的。
那条毒蛇下的毒计,毒就毒在人心隔肚皮之上,这一关最终还是要过的,这个坎儿,叔侄二人终归是要跨过去的。
这种离间计在历史上屡屡得手,就是因为一不小心,就是君臣相隙,而且皇帝的宝座,天下人人都想要。
这得亏是陛下开口了,这陛下不开口,朱瞻墡回京也睡不着,得日思夜想陛下到底是什么心思。
朱瞻墡看着英气勃发的陛下,陛下还是那个陛下,喜欢有话直说,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喜欢消除君臣的间隙,不让小人趁机而入。
“陛下,那都是大明的兵,也是大明的马。”朱瞻墡并没有说那些兵马是陛下的,而是说那些兵马是大明的,这么一句话,是朱瞻墡在回京的路上,琢磨了很久的一句。
朱瞻墡是《公德论》的提出人和倡导者,他这一句回到就是围绕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