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9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竺鞯男禄实壑炱铑谀茉趺窗欤
  干,硬碰硬,谁碰碎了谁,谁就是战场的赢家。
  可无论理由如何,他做的事,有人记得,而且谨记于心。
  与子偕行,便是景泰十一年来振武的真实写照,那个每日风雨不辍出现在京营大营的陛下,何尝不是在践行着这四个字?小张屠户一眼就认出了皇帝来,是结果,不是原因。
  这让朱祁钰感触良深,抵背杀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含义。
  “好,很好。”朱祁钰想了半天,才中气十足的说道:“赏!”
  朱祁钰的赏赐非常简单,作为俗人,他的赏赐就只有银币,朱祁钰也想不出赏赐其他的东西,赏别的因为是御赐之物,反而不好处置,赏银币,就不会有这个顾虑了,赏下去就是让受赏之人花的。
  石灰喷灯的灯光慢慢熄灭,而后黑暗之中传来了一声巨响,一个明亮的烟花升空,而后越升越高,高到尾焰都看不明朗的时候,在空中猛地炸裂开来,如同一道天幕一样的烟花在高空之中炸裂,照亮了大地,而后慢慢消散,在消散之时,另外一个烟花拖着尾烟升空。
  一共六十六响的十寸烟花弹在一声声的爆鸣声中升空,一场视觉盛宴在北土城上演,随之而来的是京师百姓的一阵接一阵的惊呼之声,而在番夷使者的台子上,这些使者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么重的火药要是炸到了他们的头上,烟花弹里不是烟花,而是塞满了铁蒺藜,会是什么结果。
  朱祁钰看到了很有趣的一幕,大明的翰林们的表情是恐惧,没错,处于本能对巨大爆炸声和未知事物的恐惧,百姓们的眼神好奇,可是翰林们却害怕,这个画面,让朱祁钰会心一笑。
  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果然,贵的东西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这一万银六十六响,是真的漂亮,就是太贵了。”朱祁钰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这么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引起了一个人共鸣,户部尚书沈翼一脸肉痛的下意识接了一句:“太贵了。”
  “是吧,咱也觉得浪费,日后十八响就够了,六十六响,还是有些吵闹。”朱祁钰捉摸了下,对着沈翼说道。
  沈翼眼前一亮,颇为认可的说道:“啊,对对对,陛下英明啊,陛下大驾玉辂是九、六、三,共计十八匹马拉动,这十寸礼弹,十八之数颇为恰当。”
  胡濙终于是忍无可忍,这十寸弹从批预算的时候,户部就跟守财奴一样,眼下两个户部尚书这般对话,简直就是在说胡濙尚奢,铺张浪费,说礼部在浪费国帑。
  胡濙忍无可忍,但还是忍了下来,毕竟面前这个抠抠索索砍预算的主儿是皇帝,胡濙低声说道:“陛下,不是这十寸弹一万银,是这场庆典一共花了一万银,这减到十八响,也减不了几个钱。”
  “啊,这么大的场面,就花了一万银?”朱祁钰一脸犹疑的问道:“这一万银能办下来这么大的事儿?”
  “倭银入明已有九年之久,但是我大明一银币仍兑景泰通宝七百七十文,这粮价物价,并无什么增长,陛下南巡不就是钱荒闹出来的冬序吗?这钱荒想根治,还是得钞法,钱法银币、景泰通宝再多,也只是缓一时。”沈翼适时的说起了户部念念不忘的议题,钞法。
  铸钱在工部的宝源局,而户部的宝钞局负责印钞,这个权力被工部、内署宝源局牢牢把控,户部当然要争,而且从来没停下过争这个权,钱粮本就该是户部管理才是。
  朱祁钰又仔细询问了一下这物价,才发现,景泰元年的物价和景泰十一年的物价,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随着倭银入明高企,反而稳定下来,景泰元年豪奢之家一桌酒席二银极为豪奢,景泰十一年,二银置办酒席也是顶格豪宴。
  大明就如同一头饕餮一样,无论多少银币、通宝,都如同石沉大海,引不出太大的波澜,大明对银子的渴望无穷无尽。
  朱祁钰能够理解这种现象,毕竟他还欠着一笔巨债未还,那就是沐阳伯金濂在世的时候,就提出自洪武元年至正统十四年这八十年未曾大规模铸钱的债,朱祁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再苦一苦倭国了。
  “那两万银遴选秀女,还是多了些。”朱祁钰和沈翼说完了这物价,满是感慨的说道。
  胡濙眼前一黑,这不说还好,一说陛下又要砍预算了,胡濙对陛下是真的敬佩,内帑库藏是物理意义上的金山银山,可是陛下锱铢必较的模样,仿佛内帑一文没有一样!


第九百零六章 与其说个人道德败坏,不如说无能
  朱祁钰扣遴选秀女预算的意愿最终没能成行,让朱祁钰颇为可惜。
  不仅胡濙反对,就连沈不漏都表现出了不赞同的态度,这太过抠唆,朝廷的脸面就没地方搁了,毕竟天朝上国的朝廷办事,那便是朝廷脸面的事儿,这从八万折到了两万,再扣,胡少师、姚尚书就要发飙了。
  朱祁钰最终也没能扣成这笔预算,倒是这十寸弹的十八响,定了下来,六十六响的确有些吵闹。
  而胡濙准备的这场中秋节后的庆典,全程贯穿了一个字俗。
  怎么热闹、怎么欢快怎么来,引得百姓们一阵阵的惊呼,而朱祁钰也津津有味的坐在五凤楼上,看着胡濙精心准备的庆典,这民间百艺,接连登台,朱祁钰看了半天,着实是大开眼界,喊了不少次赏。
  “不错。”朱祁钰拍了拍手,就在刚刚,一段吴桥杂耍,让所有人看的又惊又叹,几个惊险的动作,揪住了所有人的心弦,他满是笑意的说道:“礼部这趟差事办得不错。”
  礼部尚书姚夔松了口气,他一直觉得胡少师弄出来这阵仗太过吵闹,怕陛下不喜,可论猜度陛下心思,还是得胡少师,这么些年,陛下何时正眼看过礼部折腾出的那些祭祀庆典的礼仪?
  大宴赐席开始,而北土城外的庙会也开始了,北土城外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石灰喷灯随着舞台的落幕而熄灭,毕竟一万银预算已经办了这么多事儿,烧石灰喷灯就是烧钱,石灰喷灯熄灭后,这北土城庙会的灯火升起,姹紫嫣红又是另外一番美景。
  朱祁钰更喜欢了,这是人间烟火气。
  “陛下,今天本来是大喜的日子,臣本来打算明天说的,可是这事,不能明天说。”吏部尚书王翱侧着身子小声的说道,这么开心的日子,王翱要说的自然是不开心的事儿,才会犹豫。
  朱祁钰点头说道:“说。”
  “今年清汰冗员的名单做好了,不急,明天廷议再议也不迟。”王翱嘴上说的不急,可这事儿若是不急,这么个时间,王翱是万万不会提起的。
  朱祁钰很了解王翱,这位在辽东巡边十九年,而后扈从皇帝亲征平定南衙叛乱,在王直手中顺利接掌吏部,随后又在反腐抓贪事上大刀阔斧进行吏治,朱祁钰这么些年一直看在眼里。
  在朱祁钰看来,王翱比王直要有手段的多,只是王翱的性子一直如此,说难听点,叫急不可耐,这清汰冗员的名单,连过夜的时间都等不了,这名单过夜,王翱怕是夜里就睡不着了。
  这种急躁的性格,说好听点,便是雷厉风行。
  朱祁钰拿过了那份儿清汰名单,看完之后说道:“今晚朕回去看完这份名录,给吏部一个答复便是。”
  “陛下已经亥时人定时分了。”兴安低声提醒着陛下时间,这庙会都在陆陆续续的撤了,朱祁钰这从北土城回到讲武堂肯定已经子时了,还要到御书房处理这吏部事,亥时亥猪,连猪圈里的猪,都拱槽要食,吃完就睡的时辰,吏部到底有没有一点点的恭顺之心?
  朱祁钰摆了摆手,将奏疏交给兴安说道:“无碍,王尚书急不可耐,不愿意让这份名单过夜,朕就愿意了?每年吏部清汰的名录,朕亦多催促,既然出了,就从速从快。”
  “朕刚才借着灯大致扫了一眼,王尚书将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之辈,归咎于个人道德是不全面的,说他们是道德败坏,王尚书还是太过柔情了。”
  王翱一愣疑惑的说道:“还请陛下解惑。”
  朱祁钰笑着说道:“国朝九十年,早就已经变得臃肿了起来,僵化便是在所难免,这僵化二字泛泛,具体而言,一件差事,往往是多部交叉办理,朝廷有六部,府衙有六房,连县堂都是勾心斗角,利益冲突频频,这尸位素餐之辈,他不想办?考成法之下,不办事还能升官?”
  “这天下有不想往上爬一爬的官员,但极少,想升官的是多数,这官场自古至今莫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则粉身碎骨。”
  “不是不肯办,不是不作为,更不是懒得办,都是他办不到罢了,无能就是无能。无法处置这权责不明,甚至斗不过旁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便成了宽慰自己无能的座右铭罢了。”
  “与其说是个人道德败坏,其实就是无能罢了,松江巡抚李宾言,整日里仰望星空,脑子里琢磨的都是去天边看看,可是这差事,可有一件没办停当?没做利索?”
  李宾言就是那种少数不想挪一挪的官员,他是真的厌倦这朝堂上尔虞我诈,一直想去天边看看,可是圣恩在上,李宾言最终还是留在大明,无法实现自己做海王的梦了。
  可李宾言在松江府,一件差事都没拉下,件件都办得很是利索,虽然偶尔李宾言也会有用力过猛,可朱祁钰从不怪罪。
  在官场上,李宾言还是个年轻人,年轻人不气盛,那还是年轻人?年轻人不用力,岂不是成了用不出力的老朽之辈?
  “陛下圣明。”胡濙颇有感触的说道,这朝廷日益臃肿,僵化严重,胡濙是亲历之人,这办事越来越难,一件事往往牵扯极多,无论是贪是廉,能办成事的都是有才能的,大奸大贤,能当大奸臣的哪个不是手段了得,比如知名谄臣大明太子少师、礼部堂上官胡濙。
  王翱思忖再三俯首说道:“臣谨遵圣诲。”
  陛下这对冗员无能二字的评价,可比王翱这个人道德败坏几个字要诛心的多,这完全是刀往肺管子上戳的骂,骂人不揭短,陛下这就是在揭短。
  朱祁钰站起身来,拍了拍手说道:“朕知道,这么说不体面,不给这些清汰后的冗员们留面子,他们被清汰后,肯定要骂朕薄凉寡恩,可朕就是给他们留面子,他们就不骂了?还是要骂的。”
  “朕给他们体面,谁给朕体面呢?是他们自己先不体面的,食君俸,尽君事,徐有贞、刘永诚尚能做到,他们整日里抱着一壶茶,一坐就是一天。”
  “朕不薄凉寡恩,岂不是要天下失道,获罪于天?”
  “陛下圣明。”群臣都站起身来,俯首说道。
  “今天就到这儿,散了吧。”朱祁钰挥了挥手,宣布今日庆典结束,三日放夜已经恩准,这热闹还要持续至少三日。
  朱祁钰回京走的是兵道德胜门,因为兵道的关系,这里并无市集,便无那么多的百姓聚集。
  在回京的路上,朱祁钰一直愣愣的看着窗外,陪在朱祁钰身边的冉思娘,小手多少有点不干净,她低声说道:“夫君在看什么?”
  佳人在旁,朱祁钰的目光仍在道路两旁,他略有些失神的说道:“看百姓家里张灯结彩,那种彩纸叫‘耷拉挂子’,民间是这个叫法,一根绳牵着数十张彩纸,颇为喜庆,婚配嫁娶这等喜事才会用,可是咱这一路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