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9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的小黄门,还以为徐有贞又是一位圣眷在隆的臣子,可是成敬是知道的,陛下惦念徐有贞的大好头颅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这整整惦记了十二年了。
  被一个暴戾的皇帝盯了十二年,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感觉,只有徐有贞自己清楚是如何的如芒在背。
  徐有贞想过致仕,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不致仕还有用处,陛下还能容得下他,致仕了,那就一点用处没有了。
  徐有贞走了,连夜、冒着大雪、不顾道路湿滑,一刻没有停,办完差事,赶着城门落锁的前一刻,出了城至通州不入,走夜路南下而去。跑的比襄王殿下快得多的多。
  朱祁钰得知徐有贞又是连夜南下,脸上写满了不高兴,这条大鱼养了十二年已经是巨物,可这巨物滑不留手,根本就不咬饵,怎么钓都钓不上来。
  “这老徐还是很有才能的,这治水事,办得很好。”朱祁钰已经看完了徐有贞那本厚重的奏疏,徐有贞的品行如何不论,这治水的本事,绝对是一等一的强,而且不是空无一物的纸上谈兵,这本厚重的奏疏,都是徐有贞一脚泥、一脚水,一步步走出来的。
  徐有贞在长江治水,船翻入大江,那处的江水湍急暗流众多,从无人能在那里翻船后幸免,徐有贞活了,颐养三日后,徐有贞又操舟亲自查验水文去了。
  这长江沿岸甚至有了徐有贞夜探长江龙宫,斩兴波妖龙的话本,说的有模有样,起转承合引人入胜,甚至徐有贞还从龙宫掏摸了一个龙女为妾,连爱情元素都有,甚至不突兀,格外合理。
  “要是没这点儿本事,徐总督也活不到现在不是?”兴安转动着石灰喷灯,将亮白色调成了昏黄色,这室内的光线一下子变得温和了几分。
  “送文渊阁,明日廷议,这徐有贞,一进京就要银子,明日盐铁会议,这事也得议一议。”朱祁钰披上了大氅,准备回后院就寝,走了两步说道:“今天该婉儿侍寝了吧,婉儿打小身子骨就不好,若不是思娘给她调理,她能不能有身孕都不好说,这冰天雪地,没让婉儿在雪地里站着吧。”
  今天是陈婉娘侍寝,陈昭仪出身卑微,是烟花世界出身,虽然是个雏儿,可是的的确确是个瘦马,虽然生下了皇子朱见泽,可最后也只是封了一个昭仪。
  兴安提着喷灯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说道:“陈昭仪非要候着,等陛下回后院,冉宁妃从太医院下了值,便把陈昭仪拉进去了,没在外面候着。”
  论了解朱祁钰,陈婉娘比不上冉思娘,陛下建这个大别墅,就是不愿意有么多的规矩约束,陈婉娘非要守规矩,反而不讨喜了,便是生分。
  朱祁钰这一只脚刚踏入后院,面色稍变说道:“回泰安宫。”
  可这话刚说完,站在楼上的冉思娘已经看到了朱祁钰的身影,蹬蹬蹬的跑下来楼,拉着朱祁钰就笑着说道:“陈姐姐好不容易才应了我,夫君且偷着乐吧,走,进屋。”
  “娘子啊,咱明日有廷议,还有盐铁会议,国事为先啊。”朱祁钰的语气里罕见的有些谨慎,对付一个,绰绰有余,可是俩,他就没那个底气了,毕竟没什么经验,这天师爷降妖除魔,和一个妖精打架还信心十足,可是要和两个妖精打架,天师爷也得慎重三分。
  冉思娘最近一直想当让君王不早朝的妖妇,这花样尽出,也没成行,便把主意打到了陈婉娘的身上。


第九百三十二章 海上唯一的规矩: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
  旧港的梅州李氏李成文在松江府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晕船的颠簸让李成文瘦了近二十斤,刚上岸的李成文完全没有了风流倜傥,只有疲惫和狼吞虎咽,颐养了十多天的李成文才慢慢恢复了他本来的模样,谦谦君子。
  对于李成文而言,大明的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的,身体稍微好了些,他就让自己的侄子和养子,推着自己在松江府四处转悠,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的参观了大明的海事堂、匠城、市舶司、万国城、织造局、造船厂、炼油厂、水厂、官铺等等。
  李成文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乡下人进了城一样,看什么都新奇,琳琅满目。
  李成文对着自己的侄子和养子说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我哥还是太保守了,他对我说的那些大明种种,不及眼前万分之一。”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从范邑至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王的儿子,才说了这番话,地位改变了气度,奉养改变了体质,齐王的儿子也是人的儿子,却如此器宇轩昂,可见地位的重要性。”
  “鲁国的国君到齐国拜访,齐国的臣子便问孟子,为何鲁国的国君不是我国的君主,可是说话的语气和齐王极为相似,行为举止,言谈风度皆如是。孟子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地位相同。”
  “你们俩,比我和哥哥,更有福气,做一个大明人是有福气的,生于番国,长于上朝,这是一种荣幸。”
  在李成武的描述中,大明的确富有而繁华,但是始终少了一些天朝上国的大气,不是李成武描述有什么问题,因为李成武到大明的几次,都是在正统年间,彼时民生凋零,生民苦楚,李成武能看出什么天朝上国的大气才是咄咄怪事。
  “敢问老翁,这猪肉价几何?”李成文看到的不仅仅是大明的雍容华贵,民为邦本,以民为重,民生二字才是国之根本。
  卖肉的屠户,闷声闷气的回答着:“十六文一斤。”
  “哦,那这是何物?”李成文看着旁边堆积的肉,有些奇怪的问道。
  “下水,陛下南巡至松江府,就是从我这摊子上买的下水钓虾,来多少?”屠户转动着手中的刀,看着李成文笑着说道:“你这等贵人,还到这等腥厮之所买肉?”
  屠户开门做生意,见的人多了,就李成文的模样,显然是贵人,到他这肉脯里来,显得不伦不类,格格不入,买肉这事,大抵都是庖厨小厮,这显然就不是来买肉的,耽误做生意的都是恶客,屠户并没有发脾气,恶客归恶客,可这是贵人。
  “肋排切这么些,再来半斤下水。”李成文示意侄子付钱,而李成文的侄子拿出来的是银锭,不是通宝,更不是银币。
  屠户哈哈大笑了起来,切好了肉,翻箱倒柜的找出了曾经的小秤和银剪,用力的拍了拍,小秤上的灰尘,开始给李成文找零。
  “好久都没用了,便手生了,你且瞧好,未曾缺您分毫。”屠户从银裸子身上剪下了小小块,看着这一小块银裸子,屠户更是摇了摇头,然后随手扔到了抽屉里。
  屠户再打量了一番李成文笑着问道:“南洋人?”
  “口音很重吗?”李成文罕见的漏了怯,眼神有些闪躲,李成文此时的心情,大抵正应征了那首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屠户将肉和找零递了过去,笑着说道:“并不是,你这一开口我还不敢确认,直到你拿出了银锭,大明眼下已经无人用这银锭了。”
  “那便好。”李成文松了一口气,继续在这大明的市集开始转悠。
  李成文四处询价,也不觉得枯燥,松江府的米价一石约三钱银、五斤大的鲜鱼一尾九十八文、川毫笔一支五十四文、徽墨一锭五十文、铁锅一口两钱五分银、铁勺一柄三十六文、甜水一桶两文、煤精一斤七文……
  李成文逛完了集市,看着侄子和养子提着大兜小兜的货物,回到了会同馆,李成文就开始写写画画,随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到了题本之中。
  不过数日李成文就要北上,按大明礼法,李成文拜见了大明松江府巡抚李宾言。
  李成文是见过李宾言的,不过只见过一把椅子,大明番都指挥唐兴带着的那把。
  李宾言听闻唐兴整出来的事儿,椅子下西洋、松江巡抚李宾言的宝藏等等花活,就是不住的摇头,这个唐兴总是给他很多的惊喜。
  松江巡抚李宾言的宝藏,更是李宾言第一次听闻,说是大明朝出了个大贪官,任松江巡抚贪腐钜万,这下了西洋生怕大明朝廷追缴,就四处藏宝。
  李宾言嘴角抽动了一下,反复告诫自己要斯文。
  唐兴之前在交趾欠了一笔风流债,便是那安南国旧黎朝的户部尚书丁烈的女儿,当时黎宜民败北,黎思诚正在和大明商议归化之事,为了搞情报,唐兴撩了丁烈的女儿,陛下说不让用美人计,可没说不让用美男计,唐兴那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气质,对涉世未深的少女,杀伤力十足。
  唐兴本来是逢场作戏并未当真,奈何丁烈的女儿入了戏,寻到了大明,指名道姓要找李宾言。
  唐兴在交趾活动,一直用的李宾言的姓名,人家小女子到大明寻人,李宾言这货不对板,自然知道是唐兴搞的鬼,弄的李宾言一阵手忙脚乱。
  李宾言这辈子,出海最远也就到过鸡笼岛、澎湖,连吕宋都没去过,可是这大海大洋之上,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到了大明的番人商贾,听闻李宾言的名字,反应各异。
  哪一天唐兴给李宾言整个血手人屠的外号出来,李宾言都丝毫不意外。
  “李巡抚,学生有些疑惑,还请李巡抚解惑。”李成文到大明的理由是学习,自称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成文将自己的见闻记录了下来,便将自己的笔记递了出去,疑惑的问道:“学生疑惑,居上国而养气,大明如此宜居,斗升小民安居乐业,大明开海大计,谁还愿意出海去?是我,我要赖在大明不肯出去。”
  李宾言翻看了下李成文的笔记,笑着说道:“你是南洋大户,旧港宣慰使生怕你在大明受苦,来的时候两艘三桅大船随行,仅金银之物就带了十数万两,你买这些东西,连一锭银都没花销出去,自然觉得不贵,可是对百姓而言,还是贵了些。”
  “《中庸》曰: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是学生管中窥豹了,谢李巡抚教诲。”李成文一愣,立刻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他哥向来不薄待他,相比较南洋,这些物品的确便宜了许多,可是对大明百姓而言,还是显得昂贵。
  他去买个肉,屠户都知道他是贵人履贱地。
  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李宾言摇头说道:“这还是襄王殿下设立官铺供给之后,平抑物价,若是再早到几年,你买的这些,价格还要贵上三成不止。”
  若是把官铺的设立以及官铺与农庄法的关系讲清楚,李宾言今天什么都不要做了,他并没有展开细说,而是让李成文抓紧时间前往京师,到了京师,入了国子监,慢慢学、慢慢看就是了。
  次日李成文启程,一路向北,在景泰十一年腊月入京,沐浴更衣后在讲武堂觐见了陛下。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谢陛下隆恩。”李成文颇为感激的见礼,他身体有恙,若是行三拜五叩大礼,着实是滑稽,可是觐见之时,陛下特意下旨,让他不用跪拜,给了他体面。
  李成文没整什么幺蛾子,火速入明,他自己给了他自己体面,朱祁钰自然乐意给他体面。
  “免礼。”朱祁钰打量了下李成文的模样,天下的哥哥不都是稽戾王那么不着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