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9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濙确切的知道,陛下不会忘记这件事,因为陛下是个信守诺言之人,说抄你全家,就连鸡蛋黄都得给你摇散了,陛下对清威王承诺不会做第二个唐明皇,那就绝对不会。
  大明会不会忘记这件事,胡濙也确切地知道,大明一定会忘记这个根本,襄王殿下也说了,大明,早晚一天是要亡的,迟早之事。
  胡濙从未为此焦虑,他活着的时候看不到大明忘记根本的那一天,至于死后,他都死了,他更管不到了。
  有的时候也不是胡濙不跟尼古劳兹讲这些,是他就是讲了,尼古劳兹一个外乡人,无法设身处地的站在大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了尼古劳兹也不懂,还不如不说。
  “你总是这样,不过你谈的这些已经够用了,罗马没必要像大明那样伟大,我们希望的只是也仅仅是传承而已。”尼古劳兹擅长宽慰自己,否则早就被气死了。
  胡濙伸出了手,又握紧,看着尼古劳兹认真的说道:“其实你想过没有,罗马已经亡了,名叫罗马的这个文明已经彻彻底底的亡了,我为什么这么讲?是因为承载着罗马这个文明的主体,罗马人,已经亡了,你能明白吗?”
  “罗马文明的灭亡,不是国灭,而是罗马人亡了,所以罗马才亡了,你清楚的知道。”
  “尼古劳兹,你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罗马走了,即便是闪电般归来的罗马,没有了罗马人的罗马,还能称之为罗马文明吗?”
  尼古劳兹一言不发的看着自己写的罗马亡使旅明游记,就这么愣愣的看着。
  胡濙不是坐而论道要戳尼古劳兹的肺管子,不是为了气他这么说,胡濙在跟尼古劳兹讨论的是文明衰亡,因为有罗马人,才有罗马文明。
  这些年尼古劳兹一直活在一个幻想之中,需要有一个人戳破这个幻想的气泡,认清现实。
  叫醒一个不愿意醒来的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胡濙并没有把尼古劳兹看成番国蛮夷,才会说这番话。
  “你说得对。”尼古劳兹满是希望的看着胡濙说道:“罗马的根本出了问题,但是只要解决这些问题,罗马也能和大明一样再起!”
  大明可以再塑中华,那为何罗马就不能闪电归来?
  “确实,可能会有那么一天。”胡濙没有在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尼古劳兹并不愿意醒来,如果胡濙继续刺破的话,尼古劳兹怕是精气神三衰而亡。
  尼古劳兹为了罗马闪电般归来而活着,这是他的信念。
  “胡少师能跟我讲讲大明科层制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吗?”尼古劳兹再次询问着自己内心的疑惑。
  胡濙点头说道:“你知道中了举人,便是官身,见官不跪,还有一定的司法、赋税特权,用陛下的理论去说,科举,是让一个人、一个家族,鱼跃龙门的阶级跃迁,从被朘剥者到肉食者的跃迁,所以,才会这么难考。”
  “前吏部尚书王直本是琅琊王氏的旁系中的旁系,自从成为了进士后,琅琊王氏把王直王尚书录入了族谱,后来因为朝局变化,王直和琅琊王氏单方面一刀两断,王直如此直接舍弃了宗族,病故后也没有落叶归根,而是葬于金山陵园,可就是这样,琅琊王氏依旧不舍得把王直从族谱里划去,还引以为荣。”
  “这就是大明进士的社会地位,凌驾于宗族之上,所以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鱼越龙门,春风得意;金榜高题万世名,千秋马踏莺燕,富贵荣华。”
  “寒窗苦读一旦金榜题名,就是比世世代代的累积要强,这是因为权力在大明朝廷手中掌控。”


第九百三十七章 如此二十九载,直到大厦崩塌
  “如果,我说如果,如果说这种遴选人才的制度,遴选出来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在大明的礼法中,格外强调的亲亲之谊,进士们都为自己的宗族而谋利,似乎是必然而且是合理的,大明这种制度,和罗马的元老院又有什么区别呢?”尼古劳兹在胡濙讲完之后,迫不及待的问道。
  尼古劳兹没有等胡濙回答,继续说道:“大明的皇帝是非常富有智慧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这位年轻而聪慧的君王,把大明从一滩烂泥中拉了出来,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带领大明更加强盛。”
  “但是我看邸报,大明皇帝曾经说过,有了面包牛奶才可以读书,大概是这个意思,读书,是一个很费钱的事儿,无论是老师,还是笔墨纸砚,都极为昂贵,那么地方宗族的孩子,比乡野的孩子在受教育上,会更加容易,我并不是在故意的夸大,而是正在发生。”
  “比如,现在的礼部元老姚夔,他的家族是桐庐姚氏,便是拥有半县的领主。”
  “我明白你的担忧,事实上,大明经历过一次。”胡濙颇为确切的肯定了尼古劳兹的担忧,进而继续说道:“在三十四年前,那时的大明皇帝是太宗文皇帝,彼时大明鼎盛,而后在文皇帝龙驭上宾之后,你说的这些,就真实发生了,我亲眼目睹。”
  “军屯卫所和巡检司被有目的的破坏,军户大量流失,又因为大明户籍缺少流通,这些逃所的军户们,只能成为地方宗族们的隐户。”
  “土地被大量的兼并,官田被侵占,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占据了大明最多的生产资料,而后利用土地的强人身依附,将佃户变为了自己的奴仆,到这一步仍然不满意,他们将自己的田亩挂靠在了僧道、举人、进士、各地藩王的名下,逃避正赋。”
  “大明本就脆弱的财税进一步被破坏,乡贤缙绅假托衙蠹、山匪、流寇、帮派私自设卡抽分,而大明的钞关一分钱收不到,又因为税基萎靡,户部连正赋都收不到,这开海事还被反复阻挠,这好不容易造好了船,还被所谓的民乱给烧得一干二净。”
  “你来到大明的时候,陛下已经设了密州市舶司。你当户部的明公一直如现在这般威风?以前户部尚书上朝都是掩着面,因为连折钞七成的俸,户部都没有。”
  “而后开始制造民间风力,这种风力包括且不仅限于,衍圣公说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污蔑文皇帝暴戾无度,动不动就杀人全家诛人满门;污蔑太祖高皇帝更是数不胜数,南衙孝陵,高皇帝的陵寝上有桐园都被一把大火给烧了。”
  “要是稽戾王争点气还好些,徒叹奈何。”
  胡濙之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明皇帝的权利构成,法理、军权、财权、基层建设,而后说所有的权利构成的基础,皇帝陛下本人。
  陛下登基前的群魔乱舞,也可以从四个方面、一个基础去讨论,胡濙作为亲历者,那是看的一清二楚,看的明明白白,那些几乎可以说是幼稚的手段,却屡屡得手。
  “那你在干什么?”尼古劳兹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戳肺管子的点,直接就戳了上去。
  胡濙也不恼怒,反问道:“罗马亡国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尼古劳兹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开始翻江倒海,大明眼下如日中天,罗马还在寄希望于五皇子可以闪电归来,若是大明朝臣在此,一定会嗤笑,好好的,招惹胡濙作甚?自取其辱。
  胡濙摇头自嘲的笑了笑说道:“我一个礼部尚书,这群魔乱舞的时候,能明哲保身就不错了,还问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是眼下大明这般模样,我又有什么功劳呢?顶多就是一个《预防与卫生简易方》罢了。”
  眼下大明的国力快速恢复,胡濙作为礼部尚书没有功劳吗?若是这么说,朱祁钰第一个不答应。
  胡濙一本《预防与卫生简易方》生民无数,胡濙在确立大明朝堂只有一个声音这件事上,贡献了能贡献的一切,这不算是功劳?
  尼古劳兹才不信胡濙这个鬼话,他要是真的没什么功劳,皇帝怎么可能如此优待?
  礼法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真实存在。
  胡濙是上书房的老师父,他看出来了尼古劳兹还是没听的太明白,这个不懂,是因为尼古劳兹不懂大明的政治逻辑,他想了想才说道:“民间有种斗兽棋,青花文字碗,上面画着象狮虎豹犬狼猫鼠,从大到小,可以大吃小,同类碰,但是这最小的老鼠却可以吃大象。其实这江山社稷,和这斗兽棋是一样的。”
  “狮虎豹犬狼猫都可以吃老鼠,但唯独大象不能吃老鼠,老鼠谁都吃不了,唯独能吃得了大象。”
  尼古劳兹不解的问道:“那要是大象吃老鼠呢?”
  胡濙靠在椅背上,略微有些出神的说道:“那这棋就不要下了呗,直接把棋盘掀了就是,占据了统治和领导地位的皇权,就是那头大象,百姓就是老鼠,当皇权无法限制这些肉食者肆意对下朘剥,当皇权跟着肉食者们肆意对下朘剥,当皇权率兽食人之时,那这斗兽棋的规则就被破坏了,就不用下了。”
  “如此二十九载,直到大厦崩塌。”
  尼古劳兹并没有玩过斗兽棋,他试探性的问道:“胡尚书会把这些教给五皇子吗?”
  胡濙颇为确信的说道:“五皇子是大明皇嗣,一视同仁。”
  胡濙和尼古劳兹又聊了许久,大抵就是在揭对方的伤疤,大明眼下鼎盛,尼古劳兹无论怎么揭,都不如胡濙三言两语来的痛,最后胡濙完胜,精力略有不济,便乐呵呵的站起身来,离开了会同馆驿。
  而此时此刻,康国保民官王越,从嘉峪关进入了大明的四方之地,进入大明之后,王越提在嗓子眼那颗心才落回了肚子里,因为这次回京,王越不仅仅是自己回京述职,王越还带着阿史那仪和王永贞。
  王永贞是康国公王复和国公夫人阿史那仪的孩子,王复判断,随着也先的逐渐年老,撒马尔罕的政治斗争,将进入白炽化的新阶段,这种情况下的政治斗争,即便是王复也不能保证妻儿的安全,所以让王越带着阿史那仪和王永贞一起回京。
  大明,就是王复和王越在康国活动的坚实后盾,是王复和王越的老家,那么在寻求庇护的时候,王复自然第一时间想到,让妻儿回家避难。
  “嫂嫂,现在已经到了大明境内了。”王越对着车内的阿史那仪笑着说道。
  王永贞鬼头鬼脑的探出了脑袋,瞪着大大的眼睛,从车窗好奇的看着大明的一切,这里比塞外要繁华数倍,打眼望去,全都是人,陕西行都司已经改名为甘肃布政司,而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沟通内外的关隘,显得格外的拥挤。
  “这便是大明吗?”阿史那仪看着窗外,惊讶的看着往来的商贾,嘉峪关的繁华,超过了她的预料,撒马尔罕和嘉峪关相比,都显得小气了许多。
  王越笑着说道:“到了大明就安全了。”
  “大明比康国更大,大明便比康国更加复杂,在康国不安全,在大明就安全了吗?”阿史那仪一直在王复的身边,见惯了这政治倾轧的残忍,她可不认为到了大明就安全了。
  “大明比康国更复杂,但是有陛下在,就是安全的。”王越信心十足的说道:“有陛下遮风挡雨,无论是世子还是夫人,都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王越刚说完,甘肃巡按御史柯潜,就带着大队人马和两百名缇骑来到了王越的面前。
  柯潜和王越是同榜进士,当年在京师的鹿鸣宴上就见过几次,后来柯潜在陕西行都司做巡检边防兵科给事中抓奸细的时候,和王越多有合作。
  客套之后,柯潜将王越拉到了一旁从怀里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